這時梁卓遠說道:“雲汐將軍的意思是,讓千水衛的戰士配合東線兵團先攻略東州的西線?”
金晨雲汐知道眼前的這位,是與自己並列總督,更是最初跟隨木千羽的那一批人之一。
梁卓遠的疑問,在大家看來並沒有什麽奇怪的地方,還沒想到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金晨雲汐也是一時間沒反應,直接迴了句:“是的!”
梁卓遠繼續說道:“確實,大家都知道東州的西線已經被旭日打爛了,基本防禦形同虛設。可大家有想過沒,這些地方攻下來容易,但一切物資都不能從地方收集了。”
“也就是說,大軍的糧草和兵員等都需要從南汐河,或者是從金州輸送過去,這後勤補給路線可是拉的很長的。”
大家聽完終於是反應過來。
原來梁卓遠不是反對先攻打東州,而是在闡述從哪個方向攻打東州才最有利。
一開始大家都討論東州西線,打那裏完全沒壓力。
可東州的西線打是容易,但眼下的價值其實不大。
行軍打仗,後勤補給至關重要。
東州的西線打下來,要不要守?
而且浩陽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東線,跑去打西線,貌似是有點主次不分了。
木千羽說道:“梁將軍分析的好,朕是忽略了這點。不過,朕可聽說沈重海現在帶了一支大軍前往東州的西線。”
“浩陽的主力是在東州的東線,隻是他們的皇帝卻在西線。所以,控製好南汐河後,千水衛集中兵力進攻東州的西線,主要是尋找沈重海的大軍決戰。”
“另一邊,東線兵團就從金州出發,沿靈鳳北上,進攻東州的晉荇和塘陵,拿下東臨城南邊這兩個重要城池,徹底摧毀東臨城南邊的屏障。”
“當然,沈重海有可能會聞風而逃,把兵力收縮迴來。這就迴到了剛才梁將軍提到的問題,會造成千水衛大軍後勤路線拉長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子,我們就不管齊方和天饒這些地方,甚至是魯陽也是可以放棄掉。千水衛在東州西邊的河岸上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盡量與太倉的距離是最短的。”
“浩陽之所以能撐這麽久,無非就是有著天下糧倉的優勢。太倉是他們糧倉的主要所在地,是他們的命脈。”
“千水衛的任務,要麽是幹掉他們的皇帝,要麽就是拿下他們的糧倉。”
以目前帝國的軍事實力,打下浩陽難度會比打下旭日的低一點。
木千羽真正擔心是當地百姓抵觸心理和抵抗程度會非常激烈,那可是被蔡氏一族統治洗腦上百年的地方。
有一件事情木千羽是理解不了的。
當年蔡夫子還在的時候,在麵對旭日武帝的進攻,居然選擇了投降,麽沒有死磕到底。
一般來說,像蔡氏一族這麽有骨氣的書香門第的世家,怎麽會選擇投降?
就算是投降,也不應該是蔡夫子還在的時候。
難道說,就是因為蔡家無恥竊取自己的那些技術成果,怕會被清算,必須要死扛到底?
木千羽是氣到牙癢癢的。
軍情司反饋迴來的情報得知,就眼下的東州,明裏暗裏的,蔡氏一族都在動員所有的百姓、將士和官員等等,勢要抵抗千羽的進攻。
木千羽還聽說,蔡氏一族的人,都紛紛寫好了血書,準備全部戰死。
就這種情況,怎麽打下浩陽的難度遠比不上解決蔡氏一族的問題。
木千羽在心中無奈歎了口氣,要學沈重海那般對望州進行屠殺,用最血腥和殘暴的手段鎮壓?
木千羽也當場說出了心中的難題,看看大家有什麽意見。
大家對於木千羽提出的兩路進攻方案沒有太大的異議,覺得這樣子還是比較合適的。
隻是蔡氏一族的問題,實在是有點棘手。
東州不同其它地方,那裏讀書人比較多,這意味著熱血忠義之士不少。
這些人可都是蔡氏一族的死忠分子,一定會給大軍帶來不少的麻煩。
一般來說,對於負隅頑抗的,狠狠殺一批就好,殺到他們服為止。
實際情況是,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皇帝陛下不想製造那些慘絕人寰的殺戮。
戰爭是殘酷的,死的人會非常多,這是無法避免的。
木千羽是不想對那些不是將士的百姓舉起屠刀,心裏實在是不忍。
帝國的法令有雲,凡是拿起武器者,均視為敵方,一律擊殺。
木千羽可以想到,明年的東州將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
金晨雲汐緩緩說道:“陛下,或許我們不必過於擔憂。”
這話讓大家有了期待。
“剛才大家都說了,東州的西線已經被旭日蹂躪過了,人口都少了許多。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殘的,對大軍的威脅不大。”
“那麽,我們剩下要對付的是東州東線的敵人。蔡氏一族的影響是很大,那又如何?”
“本將絕不相信,整個東州所有的人都受到了蔡氏一族的照顧。東州又不僅是蔡氏完完全全控製的,還有不少的世家豪族,比如說天下最大的糧商穀家。”
“如果我們打的夠快,夠堅決,控製好東州的主要城池,搜刮幹淨大部分的糧食等,蔡氏一族就成不了氣候了。”
金晨雲汐的意思很明確,先摧毀敵人的主要軍事力量,然後控製主要的物資,讓那些想繼續反抗的人失去基本的物質條件。
木千羽也收起了自己的猶豫之心,決定把東州的軍事行動全權交給金晨雲汐來處理。
為了天下統一的大業,必要的犧牲也是要付出的。
之後,大家針對東州的情況再仔細進行了研究,確定了比較完整的方案。
這次會議確定了天下一統之前的最後戰略部署,也為來年的軍事行動製定了詳細的方案。
金晨雲汐、上官文修和殷堅秉不由感慨,千羽的朝堂還真是開明,這種別開生麵的開會方式,實屬罕見。
金晨雲汐和殷堅秉明年是要去東線兵團的,而上官文修則是會跟隨梁卓遠去林州上任,做他的副手。
三人在離別之前,小聚了一下。
另外,關於對於旭日的軍事行動,還是按照原來的戰略。
木千羽知道旭日不是那麽好打的,想等等東州那邊的戰況,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調整。
金晨雲汐知道眼前的這位,是與自己並列總督,更是最初跟隨木千羽的那一批人之一。
梁卓遠的疑問,在大家看來並沒有什麽奇怪的地方,還沒想到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金晨雲汐也是一時間沒反應,直接迴了句:“是的!”
梁卓遠繼續說道:“確實,大家都知道東州的西線已經被旭日打爛了,基本防禦形同虛設。可大家有想過沒,這些地方攻下來容易,但一切物資都不能從地方收集了。”
“也就是說,大軍的糧草和兵員等都需要從南汐河,或者是從金州輸送過去,這後勤補給路線可是拉的很長的。”
大家聽完終於是反應過來。
原來梁卓遠不是反對先攻打東州,而是在闡述從哪個方向攻打東州才最有利。
一開始大家都討論東州西線,打那裏完全沒壓力。
可東州的西線打是容易,但眼下的價值其實不大。
行軍打仗,後勤補給至關重要。
東州的西線打下來,要不要守?
而且浩陽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東線,跑去打西線,貌似是有點主次不分了。
木千羽說道:“梁將軍分析的好,朕是忽略了這點。不過,朕可聽說沈重海現在帶了一支大軍前往東州的西線。”
“浩陽的主力是在東州的東線,隻是他們的皇帝卻在西線。所以,控製好南汐河後,千水衛集中兵力進攻東州的西線,主要是尋找沈重海的大軍決戰。”
“另一邊,東線兵團就從金州出發,沿靈鳳北上,進攻東州的晉荇和塘陵,拿下東臨城南邊這兩個重要城池,徹底摧毀東臨城南邊的屏障。”
“當然,沈重海有可能會聞風而逃,把兵力收縮迴來。這就迴到了剛才梁將軍提到的問題,會造成千水衛大軍後勤路線拉長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子,我們就不管齊方和天饒這些地方,甚至是魯陽也是可以放棄掉。千水衛在東州西邊的河岸上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盡量與太倉的距離是最短的。”
“浩陽之所以能撐這麽久,無非就是有著天下糧倉的優勢。太倉是他們糧倉的主要所在地,是他們的命脈。”
“千水衛的任務,要麽是幹掉他們的皇帝,要麽就是拿下他們的糧倉。”
以目前帝國的軍事實力,打下浩陽難度會比打下旭日的低一點。
木千羽真正擔心是當地百姓抵觸心理和抵抗程度會非常激烈,那可是被蔡氏一族統治洗腦上百年的地方。
有一件事情木千羽是理解不了的。
當年蔡夫子還在的時候,在麵對旭日武帝的進攻,居然選擇了投降,麽沒有死磕到底。
一般來說,像蔡氏一族這麽有骨氣的書香門第的世家,怎麽會選擇投降?
就算是投降,也不應該是蔡夫子還在的時候。
難道說,就是因為蔡家無恥竊取自己的那些技術成果,怕會被清算,必須要死扛到底?
木千羽是氣到牙癢癢的。
軍情司反饋迴來的情報得知,就眼下的東州,明裏暗裏的,蔡氏一族都在動員所有的百姓、將士和官員等等,勢要抵抗千羽的進攻。
木千羽還聽說,蔡氏一族的人,都紛紛寫好了血書,準備全部戰死。
就這種情況,怎麽打下浩陽的難度遠比不上解決蔡氏一族的問題。
木千羽在心中無奈歎了口氣,要學沈重海那般對望州進行屠殺,用最血腥和殘暴的手段鎮壓?
木千羽也當場說出了心中的難題,看看大家有什麽意見。
大家對於木千羽提出的兩路進攻方案沒有太大的異議,覺得這樣子還是比較合適的。
隻是蔡氏一族的問題,實在是有點棘手。
東州不同其它地方,那裏讀書人比較多,這意味著熱血忠義之士不少。
這些人可都是蔡氏一族的死忠分子,一定會給大軍帶來不少的麻煩。
一般來說,對於負隅頑抗的,狠狠殺一批就好,殺到他們服為止。
實際情況是,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皇帝陛下不想製造那些慘絕人寰的殺戮。
戰爭是殘酷的,死的人會非常多,這是無法避免的。
木千羽是不想對那些不是將士的百姓舉起屠刀,心裏實在是不忍。
帝國的法令有雲,凡是拿起武器者,均視為敵方,一律擊殺。
木千羽可以想到,明年的東州將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
金晨雲汐緩緩說道:“陛下,或許我們不必過於擔憂。”
這話讓大家有了期待。
“剛才大家都說了,東州的西線已經被旭日蹂躪過了,人口都少了許多。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殘的,對大軍的威脅不大。”
“那麽,我們剩下要對付的是東州東線的敵人。蔡氏一族的影響是很大,那又如何?”
“本將絕不相信,整個東州所有的人都受到了蔡氏一族的照顧。東州又不僅是蔡氏完完全全控製的,還有不少的世家豪族,比如說天下最大的糧商穀家。”
“如果我們打的夠快,夠堅決,控製好東州的主要城池,搜刮幹淨大部分的糧食等,蔡氏一族就成不了氣候了。”
金晨雲汐的意思很明確,先摧毀敵人的主要軍事力量,然後控製主要的物資,讓那些想繼續反抗的人失去基本的物質條件。
木千羽也收起了自己的猶豫之心,決定把東州的軍事行動全權交給金晨雲汐來處理。
為了天下統一的大業,必要的犧牲也是要付出的。
之後,大家針對東州的情況再仔細進行了研究,確定了比較完整的方案。
這次會議確定了天下一統之前的最後戰略部署,也為來年的軍事行動製定了詳細的方案。
金晨雲汐、上官文修和殷堅秉不由感慨,千羽的朝堂還真是開明,這種別開生麵的開會方式,實屬罕見。
金晨雲汐和殷堅秉明年是要去東線兵團的,而上官文修則是會跟隨梁卓遠去林州上任,做他的副手。
三人在離別之前,小聚了一下。
另外,關於對於旭日的軍事行動,還是按照原來的戰略。
木千羽知道旭日不是那麽好打的,想等等東州那邊的戰況,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