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沃壤城,雖然是夏戰虜臨時做出的決定。


    步澤銳帶來的五萬援軍被全殲在此,此時的沃壤城防守應該是極度空虛的。


    進攻沃壤城會比津隅城還來的更容易些。


    這麽好的機會,豈能白白浪費?


    潘弘義問道:“這件事情要不要先得到魏國公的準許,再做打算?”


    夏戰虜讓潘弘義俯身,在他耳邊囑咐了一番。


    潘弘義聽完後,無奈之下隻好答應迴去幫他轉達。


    除去兵團副將的身份不說,夏戰虜得到的命令確實是要全殲這路援軍。


    事實上,這路援軍也被殲滅了。


    可夏戰虜硬說沒殲滅,那也沒辦法的,事後需要軍情司核實才行。


    潘弘義相信夏戰虜不迴去也不會有什麽事情。


    等第三軍團的將士打掃好戰場,夏戰虜就與潘弘義做了道別。


    夏戰虜讓潘弘義迴去轉達的信息,不是要去襲擊沃壤城,而是告訴魏顧城,這支千罪營的將士實戰經驗有所欠缺,加上經此一戰,元氣大傷。


    因此,夏戰虜決定對韶伊城周邊的府縣進行掃蕩。


    一方麵去補充兵力,另一方麵為了練兵。


    中州各處的大牢裏會有不少關押的囚犯,這可都是千罪營的兵力來源。


    當然,那些罪該萬死的囚犯絕對的不會要的。


    夏戰虜也沒有把條件限製的那麽死,那些奴隸、乞丐或者是走投無路的人都要。


    前期的時候,會不斷馴化他們,讓他們乖乖聽話。


    誰都知道,這些人如果不先馴化,一旦形成了戰鬥力,會釀成一場場兵禍。


    夏戰虜方法也簡單,讓活下來的這些千罪營將士充當各級將領,以老兵帶新兵的模式。


    從韶伊城到沃壤城的距離,起碼都要走上半個月以上。


    那就先練半個月的兵,到時候選擇合適的時機去攻擊沃壤城。


    那支假扮步澤銳的隊伍,就不要直接走官道了,專門挑那些小道走,而且要走走停停,混淆所有人的視線。


    掃蕩韶伊城周邊同時也能讓原本緊張的局勢更加動蕩。


    夏戰虜還有一個考慮就是,給敵人製造更多的麻煩和恐慌,說不定,那武甲軍就不得不選擇來攻擊千罪營。


    武甲軍的機動性太強了,現在連對方的影子都看不見。


    夏戰虜相信對方不可能采用常規的打法,主動送上門來跟兩個兵團的將士硬碰硬的。


    無論是重甲步兵還是陌刀隊,都要等到對方來襲的時候才能與之對抗。


    萬一對方就是不來呢?


    他們可以選擇偷襲後方的運輸路線,也可以等到千羽大軍的防線有漏洞的時候突然襲擊,反正對方的行蹤無法判斷。


    就好像一群狼,時刻在旁邊盯著,在你衰弱或一不留神的時候,就猛然撲來,狠狠咬上一口。


    夏戰虜可不想這種被動的等待,不管對方來不來,都要給對方添一下堵。


    隨後,他讓將士們散播兩條消息。


    一是,步澤銳再次逃跑,中線兵團副將夏戰虜決定報複韶伊城周邊的府縣。


    二是,歡迎旭日的武甲軍來較量一下。如果對方選擇無視,或者襲擊千羽其他的軍團將士,夏戰虜將率領千罪營的全體將士加倍奉還武甲軍所做的一切。


    步澤銳麾下那五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滅以及他再次逃跑的消息,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向韶伊城周邊傳開。


    中州的百姓對於步澤銳再次逃跑的事情都不知道有何感想了,有嘲笑的,有憤怒的,也有慌張和恐懼的,更有人覺得這家夥運氣實在好的過分了。


    不過,大家更關心的是夏戰虜要掃蕩周邊的事情。


    本來聽說武甲軍到了,百姓們心情一片大好。


    武甲軍有過幾次失敗的經曆,但都無法否認他們能給大家帶來極大的信心。


    這次中州作戰,屬於在自己的地盤上軍事行動,總不至於會被對方伏擊。


    隻是聽到夏戰虜要實行報複行動,百姓們大好的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夏戰虜的名字,上層的貴族都有所了解,曾經還讓武甲軍受挫過。


    底層的那些百姓對夏戰虜沒有多少了解,主要是上層封鎖了大量關於千羽方麵的消息。


    可是千罪營是什麽,天下的百姓都知道。


    說白了,就是一群罪犯,惡棍等組成的軍隊。


    這些年來,其它勢力為了抹黑木千羽那所謂神明使者的身份,先是對本國底層的百姓封鎖一些不利的消息,然後是找出千羽王朝的各種能黑的資料瘋狂的向百姓傳播。


    這千罪營恰好就是被宣傳的特別多的一項。


    說這千罪營所到一處就是無惡不作,殺人放火等等。


    如今好了,多年的宣傳,終於是百姓們牢牢記住的這千罪營。


    夏戰虜這一聲明,直接是把韶伊城方圓五十公裏的百姓都給嚇尿了。


    這一下子,嚇跑了很多人,從而形成巨大的流民潮。


    中州往北的地方都有朝廷的軍隊管控著各個關口,那些百姓都往東走。


    夏戰虜一開始以為這些人是往沃壤城這些地方跑,最糟糕的無非就是跑到橫斷山脈那裏躲起來。


    在看地圖上的五行山的時候,夏戰虜終於想起了這個天下人都向往的地方。


    五行教的總部,楊天師的來處,五行山!


    夏戰虜察覺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情,似乎中州的道觀比其它地方都要多一些,道士也是常見。


    可千百年來,五行教都奉行一個原則,不輕易幹涉當下的朝政,更不會參與到王朝的更替中去。


    楊天師雖出身五行教,但在去望州之前就把掌教一職交給了他的師弟。


    五行教保留其天師一職,但聲稱楊天師以後的行為隻代表他個人,五行教不會協助他任何事情。


    自楊天師在千羽為官開始,五行教確實做到了斷絕了與他的任何往來。


    天下各地的道士也並沒有幫助楊天師做過任何事情。


    甚至,在千羽軍隊所到之處,那些道士都上山躲了起來。


    這也是一直以來,在千羽統治的地盤上很少有道士出現的緣故。


    不要說是夏戰虜,千羽上下所有的文武大臣都下意識忽略掉了。


    與五行教有關聯的楊天師,好像完全進入到新的角色當中,那些與五行教相關的東西也沒有提及過。


    千羽這邊是忽略掉了,但其它地方的百姓怎麽可能忘得了楊天師。


    就算是沒有楊天師,以往的王朝更替中,也沒有哪個帝王是派兵去剿了五行山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