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這邊的三十一萬兵力,趁著夜色一路向北。
之前汐淩渡的敵人可能是因為被偷襲過的緣故,在晚上的時候都會撤離滄瀾附近的水域,隻在汐淩渡外圍進行夜間巡邏。
所以,柳君盛率領的這支船隊沒有碰到敵人的蹤影。
也是因為這次出動的兵力超過了以往,行駛的速度慢了些。
但總算沒有偏離原來的進攻時間,在天快亮的那一刻到達了汐淩渡的外圍。
柳君盛的戰術安排是,先以五百艘大型戰船為首,摧毀外圍的巡邏船隊。
接著,出動五千艘運輸船去撞擊沿岸的那些船隻。
大型的戰船會在這些運輸船後進行遠程攻擊。
而小型的戰船在外圍隨時捕捉戰機,靈活出擊。
期間,這些小型的戰船同時肩負救人的任務。
這次開戰,除了訓練和出發這一過程,以突襲原則為標準,做好保密工作。
但是,一進入到汐淩渡的外圍,整個船隊立刻進入到全員戰鬥狀態。
見到敵人就發起猛烈的攻擊,沒有什麽佯攻,全部都的主攻。
柳君盛想到,這麽龐大的一支船隊,就不能畏手畏腳了,放開的打。
在汐淩渡外圍巡邏的旭日水師將士,突然發現南邊有大量的船隻出現,揉了揉眼睛,瞪大著眼望去。
結果,他們就看到了漫天的火球從遠處急速砸來。
他們都來不及發出信號,都就受到了一波猛烈的襲擊。
巡邏的戰船不過是五十艘大型的戰船和兩百艘中型戰船。
這要是對浩陽和金晨來說,就是無敵艦隊了。
可眼下,他們被千羽摁在地上摩擦了。
撐過第一波攻擊的船隊,反應過來後就發出敵襲的信號。
信號剛發出來,瞬間又迎來了新的一輪打擊。
旭日的水師將士手忙腳亂的去操作船上的投石車,準備進行還擊。
不幸的是,經過兩輪猛烈的襲擊,這支巡邏船隊上的那些投石車幾乎被全部摧毀。
各戰船上的指揮將領,果斷下令船隊撤迴碼頭。
沒有遠程打擊手段,加上對方來了那麽多戰船,待在這裏簡直是白白挨揍。
隻可惜,就在他們緊急掉頭的時候,千水衛的戰船抓住時機,再度進行火力覆蓋。
三四輪猛烈的攻擊,造成對方隻有小部分的中型戰船逃了出去。
那五十艘戰船全部被點燃了,大火正在吞噬這些船隻。
船上的旭日水師將士紛紛跳入了水中,可除了憑自己遊迴岸邊,根本就沒人來救他們。
這些想泡在水中的旭日水師將士想遊迴岸邊的美夢,被打破了,迎接他們的是漫天的箭雨。
加上千水衛這邊得手之後,所有的船隻快速的向汐淩渡的岸邊前進。
所以,跳進水裏的敵人無一幸免,全部陣亡。
岸邊的敵人也看到了不遠處的火光,也聽到了響徹雲端的慘叫聲。
軍方的戰船全部進入到了戰鬥狀態,而民間的那些船隻,發了瘋一般脫離碼頭,一股腦的向北跑路。
那些商賈都非常清楚前兩次汐淩渡這裏悲慘的遭遇,包括朝廷在內的所有船隻都被摧毀。
汐淩渡這裏的所有碼頭和船塢也一同被對方毀掉了。
朝廷那麽厲害的戰船都保不住,更何況是民間這些商船。
商賈們都大歎倒黴,好像之前的襲擊也是在天快亮的這一刻發生的。
隻不過,之前大家沒有絲毫察覺,被打個措手不及。
但從那以後,汐淩渡這裏就有了經驗。
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都會進行輪班,看守岸邊的船隻,以及物資。
溫安韌更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設了大量的哨塔。
而且這些哨塔比以前的都要大一些,配備三到四個弓箭手。
岸邊同樣是密密麻麻的投石車和弓弩車。
從碼頭到城裏,溫安韌設置了好幾道防禦陣地,可以層層阻擊對方。
汐淩渡這裏有三萬水師將士,十萬駐軍將士,以及十萬後勤人員。
按理來說,汐淩渡這個位置甚至比南渡那邊重要些,為什麽兵力配備上會比南渡那邊少?
南渡那邊是總部,算是中州的第一道重要屏障,兵力人數自然會多一些。
實際上,汐淩渡這裏的防禦力量並不比南渡的那邊差,或者說可能會好一些。
南渡那邊駐軍才五萬兵力,汐淩渡這邊卻有十萬的駐軍兵力。
水師將士和後勤人員是少了些,可投石車和弓弩的數量是南渡那邊的兩倍。
兵力和武器裝備的配置與南渡處於一個等級了。
溫安韌想到,如果憑現在的實力還讓汐淩渡從自己手上丟了,那真的可以去自裁了。
岸邊的守軍和水師將士都不會阻止那些民間船隻的離開,但早有過通告,一旦發生戰爭,這些民間的船隻一律往北走。
一來是給了他們有一個明確的撤退路線,不至於把汐淩渡給堵了。
二來是平時的商業往來需要這些民間船隻來維持,不能讓敵人給摧毀了。
三來軍方也不希望看到這些百姓介入到戰爭來,否則難免會造成誤傷的情況。
軍方和民間似乎有了默契,軍方的戰船進入到戰鬥的狀態,還在民間撤離的後麵構築防線,為他們爭取撤退的時間。
而民間的那些船隻瘋了一般從碼頭駛出,如果沒有軍方的船隻在維護,怕是他們都要亂成一團了。
岸邊的守軍全部進入到了戰鬥狀態,後勤人員也在不斷搬運物資。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到岸邊的時候,旭日的將士可以清楚看到了遠處對方龐大的船隊。
這些將士的心情頓時緊張了起來,敵人來的有點多。
戰船上的那些投石車操作手在測算對方是否進入到了投射的範圍,做好了隨時投射的準備。
大家都屏住了唿吸,眼睛死盯著遠方。
溫安韌收到了手底下士兵的報告,愣了一下。
又是敵襲?
千羽那邊就這麽急著攻打中州了嗎?
汐淩渡今年怎麽這麽倒黴,距離上一次的襲擊,還沒到一年呢!
溫安韌的心情是超級鬱悶的,而且他判斷這次對方肯定是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朝廷增援了五萬的駐軍,但這個消息對方是一定知道的。
明知道這裏的實力,還敢來攻擊,要麽對方是瘋了,要麽對方有足夠的實力。
之前汐淩渡的敵人可能是因為被偷襲過的緣故,在晚上的時候都會撤離滄瀾附近的水域,隻在汐淩渡外圍進行夜間巡邏。
所以,柳君盛率領的這支船隊沒有碰到敵人的蹤影。
也是因為這次出動的兵力超過了以往,行駛的速度慢了些。
但總算沒有偏離原來的進攻時間,在天快亮的那一刻到達了汐淩渡的外圍。
柳君盛的戰術安排是,先以五百艘大型戰船為首,摧毀外圍的巡邏船隊。
接著,出動五千艘運輸船去撞擊沿岸的那些船隻。
大型的戰船會在這些運輸船後進行遠程攻擊。
而小型的戰船在外圍隨時捕捉戰機,靈活出擊。
期間,這些小型的戰船同時肩負救人的任務。
這次開戰,除了訓練和出發這一過程,以突襲原則為標準,做好保密工作。
但是,一進入到汐淩渡的外圍,整個船隊立刻進入到全員戰鬥狀態。
見到敵人就發起猛烈的攻擊,沒有什麽佯攻,全部都的主攻。
柳君盛想到,這麽龐大的一支船隊,就不能畏手畏腳了,放開的打。
在汐淩渡外圍巡邏的旭日水師將士,突然發現南邊有大量的船隻出現,揉了揉眼睛,瞪大著眼望去。
結果,他們就看到了漫天的火球從遠處急速砸來。
他們都來不及發出信號,都就受到了一波猛烈的襲擊。
巡邏的戰船不過是五十艘大型的戰船和兩百艘中型戰船。
這要是對浩陽和金晨來說,就是無敵艦隊了。
可眼下,他們被千羽摁在地上摩擦了。
撐過第一波攻擊的船隊,反應過來後就發出敵襲的信號。
信號剛發出來,瞬間又迎來了新的一輪打擊。
旭日的水師將士手忙腳亂的去操作船上的投石車,準備進行還擊。
不幸的是,經過兩輪猛烈的襲擊,這支巡邏船隊上的那些投石車幾乎被全部摧毀。
各戰船上的指揮將領,果斷下令船隊撤迴碼頭。
沒有遠程打擊手段,加上對方來了那麽多戰船,待在這裏簡直是白白挨揍。
隻可惜,就在他們緊急掉頭的時候,千水衛的戰船抓住時機,再度進行火力覆蓋。
三四輪猛烈的攻擊,造成對方隻有小部分的中型戰船逃了出去。
那五十艘戰船全部被點燃了,大火正在吞噬這些船隻。
船上的旭日水師將士紛紛跳入了水中,可除了憑自己遊迴岸邊,根本就沒人來救他們。
這些想泡在水中的旭日水師將士想遊迴岸邊的美夢,被打破了,迎接他們的是漫天的箭雨。
加上千水衛這邊得手之後,所有的船隻快速的向汐淩渡的岸邊前進。
所以,跳進水裏的敵人無一幸免,全部陣亡。
岸邊的敵人也看到了不遠處的火光,也聽到了響徹雲端的慘叫聲。
軍方的戰船全部進入到了戰鬥狀態,而民間的那些船隻,發了瘋一般脫離碼頭,一股腦的向北跑路。
那些商賈都非常清楚前兩次汐淩渡這裏悲慘的遭遇,包括朝廷在內的所有船隻都被摧毀。
汐淩渡這裏的所有碼頭和船塢也一同被對方毀掉了。
朝廷那麽厲害的戰船都保不住,更何況是民間這些商船。
商賈們都大歎倒黴,好像之前的襲擊也是在天快亮的這一刻發生的。
隻不過,之前大家沒有絲毫察覺,被打個措手不及。
但從那以後,汐淩渡這裏就有了經驗。
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都會進行輪班,看守岸邊的船隻,以及物資。
溫安韌更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設了大量的哨塔。
而且這些哨塔比以前的都要大一些,配備三到四個弓箭手。
岸邊同樣是密密麻麻的投石車和弓弩車。
從碼頭到城裏,溫安韌設置了好幾道防禦陣地,可以層層阻擊對方。
汐淩渡這裏有三萬水師將士,十萬駐軍將士,以及十萬後勤人員。
按理來說,汐淩渡這個位置甚至比南渡那邊重要些,為什麽兵力配備上會比南渡那邊少?
南渡那邊是總部,算是中州的第一道重要屏障,兵力人數自然會多一些。
實際上,汐淩渡這裏的防禦力量並不比南渡的那邊差,或者說可能會好一些。
南渡那邊駐軍才五萬兵力,汐淩渡這邊卻有十萬的駐軍兵力。
水師將士和後勤人員是少了些,可投石車和弓弩的數量是南渡那邊的兩倍。
兵力和武器裝備的配置與南渡處於一個等級了。
溫安韌想到,如果憑現在的實力還讓汐淩渡從自己手上丟了,那真的可以去自裁了。
岸邊的守軍和水師將士都不會阻止那些民間船隻的離開,但早有過通告,一旦發生戰爭,這些民間的船隻一律往北走。
一來是給了他們有一個明確的撤退路線,不至於把汐淩渡給堵了。
二來是平時的商業往來需要這些民間船隻來維持,不能讓敵人給摧毀了。
三來軍方也不希望看到這些百姓介入到戰爭來,否則難免會造成誤傷的情況。
軍方和民間似乎有了默契,軍方的戰船進入到戰鬥的狀態,還在民間撤離的後麵構築防線,為他們爭取撤退的時間。
而民間的那些船隻瘋了一般從碼頭駛出,如果沒有軍方的船隻在維護,怕是他們都要亂成一團了。
岸邊的守軍全部進入到了戰鬥狀態,後勤人員也在不斷搬運物資。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到岸邊的時候,旭日的將士可以清楚看到了遠處對方龐大的船隊。
這些將士的心情頓時緊張了起來,敵人來的有點多。
戰船上的那些投石車操作手在測算對方是否進入到了投射的範圍,做好了隨時投射的準備。
大家都屏住了唿吸,眼睛死盯著遠方。
溫安韌收到了手底下士兵的報告,愣了一下。
又是敵襲?
千羽那邊就這麽急著攻打中州了嗎?
汐淩渡今年怎麽這麽倒黴,距離上一次的襲擊,還沒到一年呢!
溫安韌的心情是超級鬱悶的,而且他判斷這次對方肯定是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朝廷增援了五萬的駐軍,但這個消息對方是一定知道的。
明知道這裏的實力,還敢來攻擊,要麽對方是瘋了,要麽對方有足夠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