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軍並沒有全部進入到城裏,而是還留有一萬的將士在城外東邊的營地裏。
那裏還有六萬匹的戰馬,能為每個戰士提供兩匹戰馬。
在金晨大軍襲擊南邊駐軍大營的時候,鐵甲軍大營裏值班的將士似乎聽到了各種嘈雜聲。
就算是不知道南邊發生了什麽,但現在都已經是深夜了,肯定是有什麽大事情了。
值班的將士迅速把熟睡的戰友都叫醒,準備迎接戰鬥。
駱景同派出的傳令兵,跑到城門大喊起來。
城牆上的值班的將士讓他對了一下暗號,便吩咐下麵的弟兄開城門。
其實這個時代,無論哪個城池,一般情況下,夜裏都是不開城門的。
但是遇到緊急情況,對上事前定好的暗號,特殊情況會特殊處理。
城主府裏的應勇被護衛叫醒了,說是有緊急軍情。
傳令兵被叫到跟前,複述了駱景同的原話。
應勇下意識就想到了,應該是金晨那邊的敵人。
他馬上傳達了兩條命令,一是讓城裏的駐軍立刻進入到作戰狀態,二是讓城裏的鐵甲軍將士火速出城,等到所有的鐵甲軍集結的時候,轉向南邊對敵人發起攻擊。
據應勇所知,金晨方麵暫時還沒有建立能與鐵甲軍抗衡的騎兵軍隊。
隻要鐵甲軍的將士迴到營地,騎上戰馬,對方根本就無力可擋。
傳令兵剛想出去給鐵甲軍傳達命令的時候,卻被應勇叫住了。
他想到金晨方麵不可能不知道這裏有鐵甲軍的,必定會有所準備。
正如應勇所料那般,金晨雲汐抽出了十萬的兵力,五萬埋伏在東門外,另外五萬埋伏在鐵甲軍大營通向南邊的兩旁。
金晨雲汐就不信,用十萬的兵力,就幹不掉對方那區區三萬騎兵。
況且城裏的那兩萬鐵甲軍跟掉了牙的老虎沒什麽區別,可能不但沒有戰馬,或許連作戰盔甲都沒有。
金晨雲汐不是不想同時偷襲對方的鐵甲軍大營,而是鐵甲軍跟其它軍團不同,警惕性是非常強的。
不要能憑鐵甲軍進城放鬆,就認為對方很差勁。
鐵甲軍治軍標準遠遠高於其他的隊伍,訓練異常辛苦。
他們的大營防禦是非常之強的,一不小心會被反殺。
金晨雲汐不打算讓將士們去送死,而是等敵人出來。
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就算是一萬的騎兵,衝鋒起來是非常恐怖的。
這種情況在沒有任何意外的事件發生之下,會是那樣的結果。
隻不過,浩陽的這支鐵甲軍是後來新建的,還沒有真正參加過大規模的作戰,都是以偷襲為主,實戰經驗還是少了些。
另外,埋伏的金晨大軍除了人數上的優勢,還有地形的,時間上的,還有裝備上的各種優勢。
而且埋伏鐵甲軍的金晨將士中,有大部分的在曲平一戰存活下來的。
天下人都知道,要是沒有木千羽這個異類,金晨將士的武器裝備是各方勢力最好的。
畢竟金晨有錢,非常有錢!
埋伏的鐵甲軍的金晨將士得到的指示是,不要擊殺對方的傳令兵,而是等到對方的大部隊出現的時候,就發起攻擊。
應勇猜到了可能有伏兵,選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留守的那一萬鐵甲軍將士每人帶著一匹戰馬趕迴東門。
應勇會從駐軍裏抽調三萬兵力,加上兩萬的鐵甲軍將士在東門外迎接。
之後,順利接收戰馬後,那兩萬騎兵將士迅速返迴大營,把剩下的戰馬都趕迴到城裏。
雖然這樣子,會浪費一些時間,但卻是最為穩妥的。
不管對方來了多少人,是難以把所有的騎兵都截住的。
隻要鐵甲軍的將士都騎上自己的戰馬,就能瞬間翻盤。
應勇判斷對方動用了大部分的兵力在南邊發起了襲擊,剩下埋伏的人數應該不會太多。
傳令兵接到新的命令後,就火速出城奔向鐵甲軍的大營裏。
看到過往的傳令兵,埋伏的金晨將士都放了過去。
南邊的大營,除了阻擊的隊伍,其他的浩陽將士正在有秩序的往城裏撤。
金晨雲汐本來沒有打算把這裏全都圍了,所以對方有撤退的後路。
駱景同在撤退的時候知道軍營裏的糧草是帶不走了,幹脆讓人一把火給燒了,也絕不能留一粒糧食給對方。
由於金晨雲汐身先士卒,金晨大軍的士氣非常高漲,不久後就完全攻占了對方的大營。
金晨雲汐見狀,就沒有讓將士們追下去了。
整個大營都被撤退的敵人點燃了,留在這也沒意義了。
金晨雲汐不知道埋伏的隊伍有什麽收獲,便帶著大軍轉向了東邊。
駱景同他們跑到城門外的時候,早有大批的守軍在那裏等候。
弓箭手、投石車和弓弩車等,都要準備發射了。
駱景同下令全軍停止後退,分批進城。
城裏的守軍也怕隊伍中混進了敵人,對駱景同這些將士進行了暗號對接和必要的身份檢查。
還好敵人沒追來,要不城裏的守軍發現不對的情況下,大門一關,這些後撤的將士們就要死戰到底了。
而且城牆上的戰友也不可能提供什麽幫助,畢竟會造成誤殺。
駱景同也覺得奇怪,對方既然是來偷襲的,為什麽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殺進城裏來?
實在是有點想不通!
另外一邊,當留守的那一萬鐵甲軍將士向東門方向進發的時候,等候多時的金晨大軍發起了襲擊。
但令金晨將士傻眼的是,對方趕了一萬匹戰馬在前麵開路,上麵沒騎兵,遲疑了下,打還是不打?
不過,也就是遲疑了一下,大家不管是馬還是人,反正接到的命令是隻要對方出大營了就發起攻擊。
對方的戰馬也是敵人,一樣消滅掉。
雖然這些鐵甲軍將士第一次遇到埋伏,但也隻是慌亂了一下,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他們沒有過多的糾纏,驅趕著戰馬快速的脫離伏擊地點。
金晨將士們拚了命去攔,但還是跑了大部分的敵人。
在另外一路埋伏的金晨將士知道敵人不從這邊來了,果斷改變了作戰方案。
那裏還有六萬匹的戰馬,能為每個戰士提供兩匹戰馬。
在金晨大軍襲擊南邊駐軍大營的時候,鐵甲軍大營裏值班的將士似乎聽到了各種嘈雜聲。
就算是不知道南邊發生了什麽,但現在都已經是深夜了,肯定是有什麽大事情了。
值班的將士迅速把熟睡的戰友都叫醒,準備迎接戰鬥。
駱景同派出的傳令兵,跑到城門大喊起來。
城牆上的值班的將士讓他對了一下暗號,便吩咐下麵的弟兄開城門。
其實這個時代,無論哪個城池,一般情況下,夜裏都是不開城門的。
但是遇到緊急情況,對上事前定好的暗號,特殊情況會特殊處理。
城主府裏的應勇被護衛叫醒了,說是有緊急軍情。
傳令兵被叫到跟前,複述了駱景同的原話。
應勇下意識就想到了,應該是金晨那邊的敵人。
他馬上傳達了兩條命令,一是讓城裏的駐軍立刻進入到作戰狀態,二是讓城裏的鐵甲軍將士火速出城,等到所有的鐵甲軍集結的時候,轉向南邊對敵人發起攻擊。
據應勇所知,金晨方麵暫時還沒有建立能與鐵甲軍抗衡的騎兵軍隊。
隻要鐵甲軍的將士迴到營地,騎上戰馬,對方根本就無力可擋。
傳令兵剛想出去給鐵甲軍傳達命令的時候,卻被應勇叫住了。
他想到金晨方麵不可能不知道這裏有鐵甲軍的,必定會有所準備。
正如應勇所料那般,金晨雲汐抽出了十萬的兵力,五萬埋伏在東門外,另外五萬埋伏在鐵甲軍大營通向南邊的兩旁。
金晨雲汐就不信,用十萬的兵力,就幹不掉對方那區區三萬騎兵。
況且城裏的那兩萬鐵甲軍跟掉了牙的老虎沒什麽區別,可能不但沒有戰馬,或許連作戰盔甲都沒有。
金晨雲汐不是不想同時偷襲對方的鐵甲軍大營,而是鐵甲軍跟其它軍團不同,警惕性是非常強的。
不要能憑鐵甲軍進城放鬆,就認為對方很差勁。
鐵甲軍治軍標準遠遠高於其他的隊伍,訓練異常辛苦。
他們的大營防禦是非常之強的,一不小心會被反殺。
金晨雲汐不打算讓將士們去送死,而是等敵人出來。
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就算是一萬的騎兵,衝鋒起來是非常恐怖的。
這種情況在沒有任何意外的事件發生之下,會是那樣的結果。
隻不過,浩陽的這支鐵甲軍是後來新建的,還沒有真正參加過大規模的作戰,都是以偷襲為主,實戰經驗還是少了些。
另外,埋伏的金晨大軍除了人數上的優勢,還有地形的,時間上的,還有裝備上的各種優勢。
而且埋伏鐵甲軍的金晨將士中,有大部分的在曲平一戰存活下來的。
天下人都知道,要是沒有木千羽這個異類,金晨將士的武器裝備是各方勢力最好的。
畢竟金晨有錢,非常有錢!
埋伏的鐵甲軍的金晨將士得到的指示是,不要擊殺對方的傳令兵,而是等到對方的大部隊出現的時候,就發起攻擊。
應勇猜到了可能有伏兵,選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留守的那一萬鐵甲軍將士每人帶著一匹戰馬趕迴東門。
應勇會從駐軍裏抽調三萬兵力,加上兩萬的鐵甲軍將士在東門外迎接。
之後,順利接收戰馬後,那兩萬騎兵將士迅速返迴大營,把剩下的戰馬都趕迴到城裏。
雖然這樣子,會浪費一些時間,但卻是最為穩妥的。
不管對方來了多少人,是難以把所有的騎兵都截住的。
隻要鐵甲軍的將士都騎上自己的戰馬,就能瞬間翻盤。
應勇判斷對方動用了大部分的兵力在南邊發起了襲擊,剩下埋伏的人數應該不會太多。
傳令兵接到新的命令後,就火速出城奔向鐵甲軍的大營裏。
看到過往的傳令兵,埋伏的金晨將士都放了過去。
南邊的大營,除了阻擊的隊伍,其他的浩陽將士正在有秩序的往城裏撤。
金晨雲汐本來沒有打算把這裏全都圍了,所以對方有撤退的後路。
駱景同在撤退的時候知道軍營裏的糧草是帶不走了,幹脆讓人一把火給燒了,也絕不能留一粒糧食給對方。
由於金晨雲汐身先士卒,金晨大軍的士氣非常高漲,不久後就完全攻占了對方的大營。
金晨雲汐見狀,就沒有讓將士們追下去了。
整個大營都被撤退的敵人點燃了,留在這也沒意義了。
金晨雲汐不知道埋伏的隊伍有什麽收獲,便帶著大軍轉向了東邊。
駱景同他們跑到城門外的時候,早有大批的守軍在那裏等候。
弓箭手、投石車和弓弩車等,都要準備發射了。
駱景同下令全軍停止後退,分批進城。
城裏的守軍也怕隊伍中混進了敵人,對駱景同這些將士進行了暗號對接和必要的身份檢查。
還好敵人沒追來,要不城裏的守軍發現不對的情況下,大門一關,這些後撤的將士們就要死戰到底了。
而且城牆上的戰友也不可能提供什麽幫助,畢竟會造成誤殺。
駱景同也覺得奇怪,對方既然是來偷襲的,為什麽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殺進城裏來?
實在是有點想不通!
另外一邊,當留守的那一萬鐵甲軍將士向東門方向進發的時候,等候多時的金晨大軍發起了襲擊。
但令金晨將士傻眼的是,對方趕了一萬匹戰馬在前麵開路,上麵沒騎兵,遲疑了下,打還是不打?
不過,也就是遲疑了一下,大家不管是馬還是人,反正接到的命令是隻要對方出大營了就發起攻擊。
對方的戰馬也是敵人,一樣消滅掉。
雖然這些鐵甲軍將士第一次遇到埋伏,但也隻是慌亂了一下,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他們沒有過多的糾纏,驅趕著戰馬快速的脫離伏擊地點。
金晨將士們拚了命去攔,但還是跑了大部分的敵人。
在另外一路埋伏的金晨將士知道敵人不從這邊來了,果斷改變了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