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陽隨後向林州、望州和南州的軍政主官下達命令,之後是傳信給柳君盛,讓他從滄瀾那邊調兵。
魏顧城收到的是內閣正式送來的公文,上麵正是木華陽的決定。
他是又一次被震驚到了,朝廷居然一下子調動這麽多兵力,完全是超出了他所要求的。
據魏顧城所知,這次的決定不是木千羽做的,而是太子做的。
這讓他第一次有了對木華陽的直觀認識,年齡雖小,魄力卻是驚人。
同時,他也沒想到,木千羽竟然敢放手讓太子木華陽決斷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
從古至今,曆任的帝王,尤其還是年壯的皇帝,在位期間幾乎沒人會讓太子掌管國家兵權,或者說能調動軍隊。
誰都知道,帝王的猜疑心很重,就算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防一手,怕自己的兒子過早掌控兵力會提前上位。
魏顧城是徹底被木千羽給顛覆了,讓皇後當政,女子當官入伍,如今又讓太子掌兵,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心裏不免犯嘀咕,難道真的是神明派來的使者,能預知世間發生的一切事情,所以才這樣任意妄為嗎?
還好,提前加入了千羽,要不真的會被千羽狠狠收拾一番。
魏顧城緩過神後,把內閣的文書向夏戰虜等將領傳閱。
在四月初,千羽方麵正式對外公布即將攻擊仙臨城消息,還附上了勸降的消息。
浩陽和金晨沒有多大反響,畢竟知道旭日和千羽遲早要開戰的。
但是旭日這邊,眾多將領大臣心情就不怎麽好了。
之前汐淩渡再次被千羽的水師襲擊,讓本來沉穩的沈新宇差點就破功了,最後還是忍住了。
他從梟衛府那裏得知,曹澤天已經從南渡調兵過去了,汐淩渡暫時來說算是安全了。
但沈新宇擔心,隨著千羽水師的力量越發強大,旭日水師難以抵擋。
在三月底的時候,從沃壤城出發的那五萬兵馬已經到達了汐淩渡,安全保障進一步加強。
就在沈新宇認為雙方要進入一段僵持階段的時候,千羽日報的聲明,讓他瞬間意識到,千羽對外進攻的步伐從來就不會停止的。
如此光明正大的宣布攻擊仙臨城消息,要麽是有足夠的信心,要麽就是提前給對手製造巨大的壓力。
沈新宇聽到了朝堂上流出一些風聲,說是柴羽飛的小舅子在千羽那邊位高權重,擔心柴羽飛會不會臨陣倒戈,直接把仙臨城給獻了。
還沒輪到沈新宇出手,太尉步戰飛和丞相曹白衣就聯手把這股風跟震散了。
有誰看不出,這分明就是千羽那邊的離間計。
沈新宇親自向柴羽飛傳信,告訴他,自己是非常信任他的,讓他安心守城。
在沈新宇心中,有柴羽飛坐鎮仙臨城,加上仙臨河不丟,敵人根本就不可能拿下仙臨城。
不單是沈新宇有這個想法,旭日上下都是這樣子認為。
所以千羽日報上的消息,隻是讓旭日的所有人詫異了一下,之後就恢複了平靜,該幹嘛就幹嘛。
曹澤天對於千羽日報上麵的宣戰消息,還是非常謹慎的。
他下令讓水師的將士加強南渡附近水域,以及仙臨河的巡邏,確保仙臨城的後勤路線通暢無阻。
收到太子傳信的柳君盛,一時犯難了。
他知道現在是太子監國,但要調動軍團,要麽是陛下的旨意,要麽就是內閣正式下達的公文。
僅憑太子的一封傳信,怕是調動不了軍隊的。
不過,木千羽的旨意以及內閣的正式公文隨之就到了。
柳君盛這才醒悟,原來是太子殿下傳信的目的是讓自己提前做好調兵的準備。
柳君盛也明白了,陛下確確實實讓太子來監國了,幾乎與皇後監國那般,可以隨時決斷軍國大事。
等柳君盛反應過來後,忽然覺得這次攻擊仙臨城動用的兵力似乎超過了以往。
從滄瀾這邊抽調兩軍團,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經過兩次襲擊汐淩渡,千水衛暫時沒有能力對旭日水師形成實質的威脅了。
三個軍團駐守在這裏,確實有點浪費了。
柳君盛決定把望州軍團和青州軍團抽調出去,留第五軍團就行了。
這次,他不打算讓將士們走陸路,而是讓他們駕駛那些小型戰船沿著盛州的岸邊前行,這樣一來會節省很多時間。
水路上會出現危險的地方,一個是汐淩渡,一個是南渡那邊。
不過,柳君盛想過了,小型戰船的靈活性很強,行駛迅速很快,加上這次不是與敵人作戰,能快速通過。
而且盛州沿岸都會設立大量的防禦陣地,敵人的水師不會輕易靠近。
再者,柳君盛還做兩手準備。
一方麵,派出一些船隻沿南汐河北上溜達一下,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另外一方麵,趁著夜色的時候偷偷繞過汐淩渡那裏。
那麽差不多要一兩個月的行程就會大大縮短。
如果順利的情況下,幾天的時間就能到達了。
唯一要考慮的是,兩軍團十幾萬人,目標有點大了。
在溫童風的建議下,可以水陸並進。
在敵人出沒的水域,可以走陸路,其它時間走水路。
至於那些戰船,可以提前分批出發,還可以從安津那邊調一些過來。
柳君盛認為水陸並進的建議可行,就欣然采納了。
對於千水衛的動靜,汐淩渡那邊是異常敏感的。
當千水的船隻往北進入到南汐河的時候,旭日水師就察覺到了。
由於汐淩渡的碼頭和船塢在大力修建中,需要水師看護。
溫安韌想了想,派出十艘戰船去跟蹤觀察一下,看看敵人要幹什麽。
本來,溫安韌手上有兩百艘戰船,實力恢複了一半,是能夠與敵人掰掰手腕的。
但吃過兩次虧的溫安韌,還是決定把汐淩渡修建好再說。
要不然再次被敵人偷了家,自己的遺書就真的可以派上用場了。
也正是因為溫安韌的謹慎,讓柳君盛的計劃得以實施。
此時的仙臨城內,除了柴羽飛,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外界的消息。
魏顧城收到的是內閣正式送來的公文,上麵正是木華陽的決定。
他是又一次被震驚到了,朝廷居然一下子調動這麽多兵力,完全是超出了他所要求的。
據魏顧城所知,這次的決定不是木千羽做的,而是太子做的。
這讓他第一次有了對木華陽的直觀認識,年齡雖小,魄力卻是驚人。
同時,他也沒想到,木千羽竟然敢放手讓太子木華陽決斷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
從古至今,曆任的帝王,尤其還是年壯的皇帝,在位期間幾乎沒人會讓太子掌管國家兵權,或者說能調動軍隊。
誰都知道,帝王的猜疑心很重,就算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防一手,怕自己的兒子過早掌控兵力會提前上位。
魏顧城是徹底被木千羽給顛覆了,讓皇後當政,女子當官入伍,如今又讓太子掌兵,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心裏不免犯嘀咕,難道真的是神明派來的使者,能預知世間發生的一切事情,所以才這樣任意妄為嗎?
還好,提前加入了千羽,要不真的會被千羽狠狠收拾一番。
魏顧城緩過神後,把內閣的文書向夏戰虜等將領傳閱。
在四月初,千羽方麵正式對外公布即將攻擊仙臨城消息,還附上了勸降的消息。
浩陽和金晨沒有多大反響,畢竟知道旭日和千羽遲早要開戰的。
但是旭日這邊,眾多將領大臣心情就不怎麽好了。
之前汐淩渡再次被千羽的水師襲擊,讓本來沉穩的沈新宇差點就破功了,最後還是忍住了。
他從梟衛府那裏得知,曹澤天已經從南渡調兵過去了,汐淩渡暫時來說算是安全了。
但沈新宇擔心,隨著千羽水師的力量越發強大,旭日水師難以抵擋。
在三月底的時候,從沃壤城出發的那五萬兵馬已經到達了汐淩渡,安全保障進一步加強。
就在沈新宇認為雙方要進入一段僵持階段的時候,千羽日報的聲明,讓他瞬間意識到,千羽對外進攻的步伐從來就不會停止的。
如此光明正大的宣布攻擊仙臨城消息,要麽是有足夠的信心,要麽就是提前給對手製造巨大的壓力。
沈新宇聽到了朝堂上流出一些風聲,說是柴羽飛的小舅子在千羽那邊位高權重,擔心柴羽飛會不會臨陣倒戈,直接把仙臨城給獻了。
還沒輪到沈新宇出手,太尉步戰飛和丞相曹白衣就聯手把這股風跟震散了。
有誰看不出,這分明就是千羽那邊的離間計。
沈新宇親自向柴羽飛傳信,告訴他,自己是非常信任他的,讓他安心守城。
在沈新宇心中,有柴羽飛坐鎮仙臨城,加上仙臨河不丟,敵人根本就不可能拿下仙臨城。
不單是沈新宇有這個想法,旭日上下都是這樣子認為。
所以千羽日報上的消息,隻是讓旭日的所有人詫異了一下,之後就恢複了平靜,該幹嘛就幹嘛。
曹澤天對於千羽日報上麵的宣戰消息,還是非常謹慎的。
他下令讓水師的將士加強南渡附近水域,以及仙臨河的巡邏,確保仙臨城的後勤路線通暢無阻。
收到太子傳信的柳君盛,一時犯難了。
他知道現在是太子監國,但要調動軍團,要麽是陛下的旨意,要麽就是內閣正式下達的公文。
僅憑太子的一封傳信,怕是調動不了軍隊的。
不過,木千羽的旨意以及內閣的正式公文隨之就到了。
柳君盛這才醒悟,原來是太子殿下傳信的目的是讓自己提前做好調兵的準備。
柳君盛也明白了,陛下確確實實讓太子來監國了,幾乎與皇後監國那般,可以隨時決斷軍國大事。
等柳君盛反應過來後,忽然覺得這次攻擊仙臨城動用的兵力似乎超過了以往。
從滄瀾這邊抽調兩軍團,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經過兩次襲擊汐淩渡,千水衛暫時沒有能力對旭日水師形成實質的威脅了。
三個軍團駐守在這裏,確實有點浪費了。
柳君盛決定把望州軍團和青州軍團抽調出去,留第五軍團就行了。
這次,他不打算讓將士們走陸路,而是讓他們駕駛那些小型戰船沿著盛州的岸邊前行,這樣一來會節省很多時間。
水路上會出現危險的地方,一個是汐淩渡,一個是南渡那邊。
不過,柳君盛想過了,小型戰船的靈活性很強,行駛迅速很快,加上這次不是與敵人作戰,能快速通過。
而且盛州沿岸都會設立大量的防禦陣地,敵人的水師不會輕易靠近。
再者,柳君盛還做兩手準備。
一方麵,派出一些船隻沿南汐河北上溜達一下,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另外一方麵,趁著夜色的時候偷偷繞過汐淩渡那裏。
那麽差不多要一兩個月的行程就會大大縮短。
如果順利的情況下,幾天的時間就能到達了。
唯一要考慮的是,兩軍團十幾萬人,目標有點大了。
在溫童風的建議下,可以水陸並進。
在敵人出沒的水域,可以走陸路,其它時間走水路。
至於那些戰船,可以提前分批出發,還可以從安津那邊調一些過來。
柳君盛認為水陸並進的建議可行,就欣然采納了。
對於千水衛的動靜,汐淩渡那邊是異常敏感的。
當千水的船隻往北進入到南汐河的時候,旭日水師就察覺到了。
由於汐淩渡的碼頭和船塢在大力修建中,需要水師看護。
溫安韌想了想,派出十艘戰船去跟蹤觀察一下,看看敵人要幹什麽。
本來,溫安韌手上有兩百艘戰船,實力恢複了一半,是能夠與敵人掰掰手腕的。
但吃過兩次虧的溫安韌,還是決定把汐淩渡修建好再說。
要不然再次被敵人偷了家,自己的遺書就真的可以派上用場了。
也正是因為溫安韌的謹慎,讓柳君盛的計劃得以實施。
此時的仙臨城內,除了柴羽飛,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外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