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藍商君一時搞不清楚這灰梟是怎麽來的,但知道這封傳信必須第一時間送到皇後那裏。
慕淑雲大多數時間都在禦書房裏,整天都忙著處理各種政務。
門口的護衛都知道如果是藍商君要來,是不用經過通報的。
當藍商君衝進禦書房的那一刻,慕淑雲心有所感,正盯著她手中那封信件。
兩人似乎都沒有說什麽,藍商君迅速把信件呈遞了上去,然後在一旁等待。
慕淑雲光看著封麵都非常激動了,接著緩緩的把信封給撕開了。
藍商君本以為皇後會激動到立馬拿起來撕開的,但情況卻剛好相反。
其實慕淑雲是想立刻就撕開的,但心裏害怕這是木千羽的什麽絕筆信或者是遺書。
當年木千羽的父親在選擇固守雲邑城的時候,就給木千羽來了一封絕筆信。
慕淑雲內心是非常抗拒收到這樣的信件。
可打開仔細閱讀後,先是鬆了一口氣,接著是眉頭緊皺,最後有一種無盡的傷感。
整個禦書房就兩個人,好像除了兩人的心跳聲,其它的聲音都消失一般。
過了一會,慕淑雲開口說道:“傳本宮旨意,讓內閣、監察司、都察院和大理寺眾大臣到軍部大廳議事。”
藍商君聽從旨意後,便出去傳召了。
莊子棟等人聽到旨意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曲平那邊有結果了。
等所有的人到達軍部的會議大廳的時候,慕淑雲說出了信件的內容。
原來,木千羽此次大戰的大概情況說了一遍,詳細的內容將以戰報總結的方式送迴到內閣。
在場的人聽完後,既為木千羽還活著感到慶幸,但又為犧牲了那麽多將士感到悲傷。
征戰這麽多年,從來就沒試過會讓一個兵團幾乎全軍覆滅的。
死了兩位軍團將領,其中甘如昕還是齊威海的遺孀,女子軍團的第一位軍團主將。
無論是甘如昕還是黎祁山,都為帝國做過巨大的貢獻。
誰都知道,戰場是會死人的,將軍和普通士兵都逃脫不了的宿命。
可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都難以接受。
經此一戰,千羽短時間內都無法對金晨開戰了,青州將會全線收縮兵力,休養生息。
不過,金晨也好不到哪裏去,據情報所知,浩陽已經開始對金晨開戰了。
溫史禮說道:“皇後娘娘,此事影響是非常大。第一,陣亡那麽多將士,說不定各州的百姓有一定的恐慌;第二,林州軍團全部殉國,不知道林州各部會有什麽反響;第三,東線兵團的覆滅,會不會引發西線兵團和中線兵團的擔憂。”
此時楊天師說道:“對於百姓的問題,就讓老臣出麵安撫。林州那邊,臣以為,現在可以加封木千河殿下為親王了,讓他代表朝廷探訪林州各部。至於各軍團的事情就由大都督和諸位臣工來商議。”
每到關鍵時刻,楊天師都會主動站出來擔責任,這也是大家都十分尊重這位天師。
楊天師不提醒大家都忘了,好像就除了太子是被正式加封的,其他皇族中的各位的身份都是大家潛意識默認的。
而且木千河已經迎娶了黎祁山的第四個女兒,他更應該去安撫黎氏一族。
莊子棟說道:“西線兵團那邊可能會出現一點動蕩,畢竟整個林州軍團都戰死了。由於前些年朝廷的政令,西線兵團很多將士都與林州各部族進行了聯姻。”
“那些戰死的林州將士跟西線兵團的將士有了親戚的關係,必定會有所感觸的。臣讚同天師的提議,正式加封千河親王的封號,同時也為其他皇族宗親加封。”
“另外,下旨給梁總督,讓他約束好下麵的將士,必要時可以采取緊急措施。”
“至於中線兵團,影響可能會大些。尤其是當年與齊威海有戰場之誼的各位將領,會點燃他們憤怒的情緒。”
“魏國公可能一時間難以把他們安撫下來,臣請命,將親自到前線去巡視。”
慕淑雲明白莊子棟所說的,讓梁卓遠采取緊急措施。
林州是被打下來了,十八部變成了如今的十五部,各族都在積極的建立自己獨立的城池。
千羽的將士也正在慢慢融入到當地的生活中去,似乎一切都趨於平穩了。
可實際上,由於林氏一族一家獨大的局麵消失,各族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
換句話說,當年做老大的人被趕掉了,其他的小弟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誰都不服誰。
梁卓遠向內閣反應了多次,慕淑雲給了他最大的特權,在危及到千羽的利益的時候,可以動用必要的手段。
隻不過,木千羽之前有過旨意,對待這些少數民族,優先選擇安撫為主,實在不行再動武。
可是這次死了那麽多林州的將士,還包括一位黎氏族長。
整個林州人的矛頭都會轉向到朝廷這邊來,從原來的內部矛盾轉變為與朝廷的矛盾。
莊子棟的意思就是讓朝廷徹底放權,讓梁卓遠能最大程度上處理好林州的事情。
慕淑雲斟酌再三,還是同意了莊子棟的提議,但必須要保證西線兵團的將士不能隨意鎮壓和殺戮。
加封皇族的事情,本來是應該讓木千羽迴來主持的,可現在情況有點緊急,要特事特辦。
慕淑雲決定先問過木千羽,就算自己的相公早已經放權給自己了,但這件事情涉及到了皇族的加封,不是自己一個皇後就能決定的。
對於莊子棟要親臨中線兵團的前線,慕淑雲是十分讚同的。
魏顧城身為中線兵團的統帥,未必能鎮的住下麵的各個軍團的將領。
由大都督親自出麵,誰還敢不服?
處理完這些較為棘手的問題,接下來就是犧牲的那些將士如何封賞,如何安葬,又如何安撫他們的家屬等等。
對於這些,朝廷早有了一係列的流程。
但這裏涉及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那些高級將領的遺體如何安葬。
當年齊威海犧牲後,並不是送迴他的老家,而是安葬在了望月城外的英烈山。
根據木千羽的旨意,以後犧牲或者去世的那些將領,都應該安葬在英烈山。
這裏就有一個問題,甘如昕的好安排,但黎祁山不同,他是林州人。
所以黎祁山是不是要按照林州那邊的習俗,把他的遺體送迴到林州那邊去?
一部分人說要尊重那邊的習俗,另外一部分人說要遵照木千羽的旨意。
慕淑雲最後拍板,就讓黎祁山安葬在英烈山,這也是為了後麵其他少數民族的將領開一個先例。
至於那些犧牲的戰士,根據他們的家鄉地址,把他們送迴到當地的英烈山,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在英烈祠內。
慕淑雲大多數時間都在禦書房裏,整天都忙著處理各種政務。
門口的護衛都知道如果是藍商君要來,是不用經過通報的。
當藍商君衝進禦書房的那一刻,慕淑雲心有所感,正盯著她手中那封信件。
兩人似乎都沒有說什麽,藍商君迅速把信件呈遞了上去,然後在一旁等待。
慕淑雲光看著封麵都非常激動了,接著緩緩的把信封給撕開了。
藍商君本以為皇後會激動到立馬拿起來撕開的,但情況卻剛好相反。
其實慕淑雲是想立刻就撕開的,但心裏害怕這是木千羽的什麽絕筆信或者是遺書。
當年木千羽的父親在選擇固守雲邑城的時候,就給木千羽來了一封絕筆信。
慕淑雲內心是非常抗拒收到這樣的信件。
可打開仔細閱讀後,先是鬆了一口氣,接著是眉頭緊皺,最後有一種無盡的傷感。
整個禦書房就兩個人,好像除了兩人的心跳聲,其它的聲音都消失一般。
過了一會,慕淑雲開口說道:“傳本宮旨意,讓內閣、監察司、都察院和大理寺眾大臣到軍部大廳議事。”
藍商君聽從旨意後,便出去傳召了。
莊子棟等人聽到旨意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曲平那邊有結果了。
等所有的人到達軍部的會議大廳的時候,慕淑雲說出了信件的內容。
原來,木千羽此次大戰的大概情況說了一遍,詳細的內容將以戰報總結的方式送迴到內閣。
在場的人聽完後,既為木千羽還活著感到慶幸,但又為犧牲了那麽多將士感到悲傷。
征戰這麽多年,從來就沒試過會讓一個兵團幾乎全軍覆滅的。
死了兩位軍團將領,其中甘如昕還是齊威海的遺孀,女子軍團的第一位軍團主將。
無論是甘如昕還是黎祁山,都為帝國做過巨大的貢獻。
誰都知道,戰場是會死人的,將軍和普通士兵都逃脫不了的宿命。
可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都難以接受。
經此一戰,千羽短時間內都無法對金晨開戰了,青州將會全線收縮兵力,休養生息。
不過,金晨也好不到哪裏去,據情報所知,浩陽已經開始對金晨開戰了。
溫史禮說道:“皇後娘娘,此事影響是非常大。第一,陣亡那麽多將士,說不定各州的百姓有一定的恐慌;第二,林州軍團全部殉國,不知道林州各部會有什麽反響;第三,東線兵團的覆滅,會不會引發西線兵團和中線兵團的擔憂。”
此時楊天師說道:“對於百姓的問題,就讓老臣出麵安撫。林州那邊,臣以為,現在可以加封木千河殿下為親王了,讓他代表朝廷探訪林州各部。至於各軍團的事情就由大都督和諸位臣工來商議。”
每到關鍵時刻,楊天師都會主動站出來擔責任,這也是大家都十分尊重這位天師。
楊天師不提醒大家都忘了,好像就除了太子是被正式加封的,其他皇族中的各位的身份都是大家潛意識默認的。
而且木千河已經迎娶了黎祁山的第四個女兒,他更應該去安撫黎氏一族。
莊子棟說道:“西線兵團那邊可能會出現一點動蕩,畢竟整個林州軍團都戰死了。由於前些年朝廷的政令,西線兵團很多將士都與林州各部族進行了聯姻。”
“那些戰死的林州將士跟西線兵團的將士有了親戚的關係,必定會有所感觸的。臣讚同天師的提議,正式加封千河親王的封號,同時也為其他皇族宗親加封。”
“另外,下旨給梁總督,讓他約束好下麵的將士,必要時可以采取緊急措施。”
“至於中線兵團,影響可能會大些。尤其是當年與齊威海有戰場之誼的各位將領,會點燃他們憤怒的情緒。”
“魏國公可能一時間難以把他們安撫下來,臣請命,將親自到前線去巡視。”
慕淑雲明白莊子棟所說的,讓梁卓遠采取緊急措施。
林州是被打下來了,十八部變成了如今的十五部,各族都在積極的建立自己獨立的城池。
千羽的將士也正在慢慢融入到當地的生活中去,似乎一切都趨於平穩了。
可實際上,由於林氏一族一家獨大的局麵消失,各族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
換句話說,當年做老大的人被趕掉了,其他的小弟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誰都不服誰。
梁卓遠向內閣反應了多次,慕淑雲給了他最大的特權,在危及到千羽的利益的時候,可以動用必要的手段。
隻不過,木千羽之前有過旨意,對待這些少數民族,優先選擇安撫為主,實在不行再動武。
可是這次死了那麽多林州的將士,還包括一位黎氏族長。
整個林州人的矛頭都會轉向到朝廷這邊來,從原來的內部矛盾轉變為與朝廷的矛盾。
莊子棟的意思就是讓朝廷徹底放權,讓梁卓遠能最大程度上處理好林州的事情。
慕淑雲斟酌再三,還是同意了莊子棟的提議,但必須要保證西線兵團的將士不能隨意鎮壓和殺戮。
加封皇族的事情,本來是應該讓木千羽迴來主持的,可現在情況有點緊急,要特事特辦。
慕淑雲決定先問過木千羽,就算自己的相公早已經放權給自己了,但這件事情涉及到了皇族的加封,不是自己一個皇後就能決定的。
對於莊子棟要親臨中線兵團的前線,慕淑雲是十分讚同的。
魏顧城身為中線兵團的統帥,未必能鎮的住下麵的各個軍團的將領。
由大都督親自出麵,誰還敢不服?
處理完這些較為棘手的問題,接下來就是犧牲的那些將士如何封賞,如何安葬,又如何安撫他們的家屬等等。
對於這些,朝廷早有了一係列的流程。
但這裏涉及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那些高級將領的遺體如何安葬。
當年齊威海犧牲後,並不是送迴他的老家,而是安葬在了望月城外的英烈山。
根據木千羽的旨意,以後犧牲或者去世的那些將領,都應該安葬在英烈山。
這裏就有一個問題,甘如昕的好安排,但黎祁山不同,他是林州人。
所以黎祁山是不是要按照林州那邊的習俗,把他的遺體送迴到林州那邊去?
一部分人說要尊重那邊的習俗,另外一部分人說要遵照木千羽的旨意。
慕淑雲最後拍板,就讓黎祁山安葬在英烈山,這也是為了後麵其他少數民族的將領開一個先例。
至於那些犧牲的戰士,根據他們的家鄉地址,把他們送迴到當地的英烈山,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在英烈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