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所有的百姓都走光後,閔不屈就讓人關閉了城門。
而淩經武還留在城裏,畢竟這些日子來,他頻頻出現在百姓的眼中,想混入百姓中間出城很容易被識破。
淩經武十分熟悉青州城的布局,知道很多隱秘的藏身之處以及通向外麵的暗道。
那些暗道都被青水台嚴密監控了起來,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使用。
暗道非常狹小,每次隻允許一個人通行。
平時不用的時候,都會被封閉起來,沒多少人知道。
其實有些暗道都給大雪冰封住了,能真正用到的剩一條了。
淩經武的計劃是,熬到敵人攻城,到時候趁亂從暗道溜出去。
根據目前敵人的進攻節奏來看,攻城的時間會發生在開春以後。
冰雪融化,大地迴春,敵人就開始攻城了。
那個時候青州城的守軍將是最弱的,能讓敵人輕鬆的攻進來。
隨著敵人的大軍進入城內,外麵的防守就會被削弱,淩經武逃出包圍的可能性就會高許多。
對於淩經武怎麽跑,什麽時候跑,閔不屈是不幹預的,他隻要淩經武跑掉就行。
現在閔不屈剩下最後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頭疼的問題。
那就是糧食耗盡的時候,真的要在這裏坐等敵人殺進城來嗎?
此時的天氣不允許將士們殺出城外,會造成大量的傷亡。
雖然之前有想過,在百姓出城之時,要是敵人殺進來,可以拚掉一部分將士,那就可以減少一部分的糧食消耗。
但是事實上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徹底讓閔不屈的想法落空了。
敵人主動來進攻,將士們就會主動反擊。
不過,讓將士們主動殺出城去,這無疑是找死。
除非抽調那些特別忠心的將士,才會絕對執行命令。
其他將士多多少少都會有抵觸的心理,更有可能會向敵人投降。
本來就要消耗對方的實力,為後續發反攻埋下伏筆。
萬一逼迫將士們向敵人投降,也不是直接就幫助敵人,讓他們的實力壯大了。
可是,糧食就隻能維持半個月了。
在青州,起碼要去到一月中旬,冰雪的天氣才結束。
現在都已經讓部分的將士吃一頓,餓一頓了,估計能勉強撐到一月中旬。
隻不過,到了那時,整個青州城的守軍再也無力氣拿起手中的武器,任人宰割了。
想到這裏,閔不屈都有點後悔了。
早知道如此,在沒有入冬前,就派出一部分兵力出城與敵人廝殺一番。
現在的處境非常的尷尬,打也打不成,守也快要守不住了。
一場大戰都沒真正打過,淨是被對方遠程攻擊。
青州城都成了對方新型投石車的試驗場地,入冬前天天挨砸。
閔不屈有點懷疑人生了,自己確實是不精於軍事上的事情,才讓自己陷入這種奇怪的處境中。
當然自己這種死守不出城的行為,讓城外的那支旭日大軍不能輕易的調往它處。
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那就拖到開春的時候。
閔不屈給守軍下令,去城裏繼續搜,掘地三尺,都要找到更多的糧食。
自己就不信了,真的一點糧食都給刮幹淨了。
經過守軍的多番搜刮,還真搜到了不少的糧食。
隻是這最後搜刮出來的糧食頂多能再撐兩天,這已經是極限了。
多兩天,閔不屈對這個結果是非常滿意的。
搜刮行動結束後,大部分的將士分批進入到冬眠的狀態。
祖宏愷實在不明白城裏的大魏將士苦苦在堅持有什麽意義,到頭來還不是一樣被攻下。
他們對旭日的歸屬感不應該是很強烈的嗎?
旭日不同大榆,都是南陵人。
祖宏愷認為青州城守軍向旭日投降不叫投降,應該叫作迴歸。
都不知道魏顧城,給了他們灌了什麽迷魂湯,在斷糧的情況下還依然堅守。
雲浦澤看到青州城這種情況,這不禁讓他有些擔憂。
這青州本應該更加親近旭日才對,雖不能讓整個青州境內的百姓一唿百應,至少抵觸的心理不會那麽強。
看來,天下各州脫離朝廷的統治之後,隨著時間越長,各州的百姓對於朝廷的歸屬感就越淡。
要是情況到了這種地步,這跟當年武帝征戰天下有什麽區別?
這就等於旭日要再一次發動統一的征戰,隻是位置發生了變化。
以前是從南到北,如今是從北到南。
雲浦澤都覺得有點感慨了,自己這是要經曆兩次征伐天下,先是先帝後是新皇。
自己這一生都是在為統一天下各州所努力!
既然這是曆史的選擇,那自己再戰一次,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人到了絕望的時刻,就沒有什麽東西會約束到他。
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青州城裏的糧食逐漸減少,有些將士按耐不住發生了搶糧和叛亂的行為。
閔不屈隻好下令強力鎮壓,沒有任何審判,一律處死。
但越是這樣,就越多人起來反抗。
有些將士明白,想活下去,那就減少人口。
於是,在小範圍內發生了多起拚殺的事件。
閔不屈無奈的搖了搖頭,還以為能撐到開春。
低估了人性了,不過也好,總算不用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了,那就殺吧!
看著鮮血染紅了白雪,是那麽的刺眼,那麽的悲涼!
閔不屈心中像是有什麽堵住一樣,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算了,還是讓他們逃吧!
如果大魏真的要被滅了,也許是天意。
閔不屈告訴眾將士,誰想走就走,再也不勉強大家了。
在走之前,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要留下。
旭日想重新裝備這些將士,需要花點時間。
從附近的城池能弄到一些普通將士的武器裝備,精良的需要從他們的大本營運下來了。
加上這麽時間的挨餓,部分的將士都有些麵黃肌瘦了。
也是需要消耗對方不少的糧食,算是最大程度上來拖住敵人了。
隨著青州城的大門再次打開,雲浦澤變得緊張起來。不知道對方是出來投降,還是出來迎戰?
閔不屈出來投降,這是多麽了不起的戰績。
迎戰的話,有點主動送死的嫌疑。
難道說閔不屈終於是扛不住了,選擇出來戰死,讓自己死的體麵一些嗎?
無論是哪種情況,青州之戰都要提前結束了。
當出來的隻是那些投降的大魏將士,並沒有閔不屈,這讓雲浦澤有了些失落。
而淩經武還留在城裏,畢竟這些日子來,他頻頻出現在百姓的眼中,想混入百姓中間出城很容易被識破。
淩經武十分熟悉青州城的布局,知道很多隱秘的藏身之處以及通向外麵的暗道。
那些暗道都被青水台嚴密監控了起來,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使用。
暗道非常狹小,每次隻允許一個人通行。
平時不用的時候,都會被封閉起來,沒多少人知道。
其實有些暗道都給大雪冰封住了,能真正用到的剩一條了。
淩經武的計劃是,熬到敵人攻城,到時候趁亂從暗道溜出去。
根據目前敵人的進攻節奏來看,攻城的時間會發生在開春以後。
冰雪融化,大地迴春,敵人就開始攻城了。
那個時候青州城的守軍將是最弱的,能讓敵人輕鬆的攻進來。
隨著敵人的大軍進入城內,外麵的防守就會被削弱,淩經武逃出包圍的可能性就會高許多。
對於淩經武怎麽跑,什麽時候跑,閔不屈是不幹預的,他隻要淩經武跑掉就行。
現在閔不屈剩下最後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頭疼的問題。
那就是糧食耗盡的時候,真的要在這裏坐等敵人殺進城來嗎?
此時的天氣不允許將士們殺出城外,會造成大量的傷亡。
雖然之前有想過,在百姓出城之時,要是敵人殺進來,可以拚掉一部分將士,那就可以減少一部分的糧食消耗。
但是事實上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徹底讓閔不屈的想法落空了。
敵人主動來進攻,將士們就會主動反擊。
不過,讓將士們主動殺出城去,這無疑是找死。
除非抽調那些特別忠心的將士,才會絕對執行命令。
其他將士多多少少都會有抵觸的心理,更有可能會向敵人投降。
本來就要消耗對方的實力,為後續發反攻埋下伏筆。
萬一逼迫將士們向敵人投降,也不是直接就幫助敵人,讓他們的實力壯大了。
可是,糧食就隻能維持半個月了。
在青州,起碼要去到一月中旬,冰雪的天氣才結束。
現在都已經讓部分的將士吃一頓,餓一頓了,估計能勉強撐到一月中旬。
隻不過,到了那時,整個青州城的守軍再也無力氣拿起手中的武器,任人宰割了。
想到這裏,閔不屈都有點後悔了。
早知道如此,在沒有入冬前,就派出一部分兵力出城與敵人廝殺一番。
現在的處境非常的尷尬,打也打不成,守也快要守不住了。
一場大戰都沒真正打過,淨是被對方遠程攻擊。
青州城都成了對方新型投石車的試驗場地,入冬前天天挨砸。
閔不屈有點懷疑人生了,自己確實是不精於軍事上的事情,才讓自己陷入這種奇怪的處境中。
當然自己這種死守不出城的行為,讓城外的那支旭日大軍不能輕易的調往它處。
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那就拖到開春的時候。
閔不屈給守軍下令,去城裏繼續搜,掘地三尺,都要找到更多的糧食。
自己就不信了,真的一點糧食都給刮幹淨了。
經過守軍的多番搜刮,還真搜到了不少的糧食。
隻是這最後搜刮出來的糧食頂多能再撐兩天,這已經是極限了。
多兩天,閔不屈對這個結果是非常滿意的。
搜刮行動結束後,大部分的將士分批進入到冬眠的狀態。
祖宏愷實在不明白城裏的大魏將士苦苦在堅持有什麽意義,到頭來還不是一樣被攻下。
他們對旭日的歸屬感不應該是很強烈的嗎?
旭日不同大榆,都是南陵人。
祖宏愷認為青州城守軍向旭日投降不叫投降,應該叫作迴歸。
都不知道魏顧城,給了他們灌了什麽迷魂湯,在斷糧的情況下還依然堅守。
雲浦澤看到青州城這種情況,這不禁讓他有些擔憂。
這青州本應該更加親近旭日才對,雖不能讓整個青州境內的百姓一唿百應,至少抵觸的心理不會那麽強。
看來,天下各州脫離朝廷的統治之後,隨著時間越長,各州的百姓對於朝廷的歸屬感就越淡。
要是情況到了這種地步,這跟當年武帝征戰天下有什麽區別?
這就等於旭日要再一次發動統一的征戰,隻是位置發生了變化。
以前是從南到北,如今是從北到南。
雲浦澤都覺得有點感慨了,自己這是要經曆兩次征伐天下,先是先帝後是新皇。
自己這一生都是在為統一天下各州所努力!
既然這是曆史的選擇,那自己再戰一次,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人到了絕望的時刻,就沒有什麽東西會約束到他。
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青州城裏的糧食逐漸減少,有些將士按耐不住發生了搶糧和叛亂的行為。
閔不屈隻好下令強力鎮壓,沒有任何審判,一律處死。
但越是這樣,就越多人起來反抗。
有些將士明白,想活下去,那就減少人口。
於是,在小範圍內發生了多起拚殺的事件。
閔不屈無奈的搖了搖頭,還以為能撐到開春。
低估了人性了,不過也好,總算不用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了,那就殺吧!
看著鮮血染紅了白雪,是那麽的刺眼,那麽的悲涼!
閔不屈心中像是有什麽堵住一樣,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算了,還是讓他們逃吧!
如果大魏真的要被滅了,也許是天意。
閔不屈告訴眾將士,誰想走就走,再也不勉強大家了。
在走之前,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要留下。
旭日想重新裝備這些將士,需要花點時間。
從附近的城池能弄到一些普通將士的武器裝備,精良的需要從他們的大本營運下來了。
加上這麽時間的挨餓,部分的將士都有些麵黃肌瘦了。
也是需要消耗對方不少的糧食,算是最大程度上來拖住敵人了。
隨著青州城的大門再次打開,雲浦澤變得緊張起來。不知道對方是出來投降,還是出來迎戰?
閔不屈出來投降,這是多麽了不起的戰績。
迎戰的話,有點主動送死的嫌疑。
難道說閔不屈終於是扛不住了,選擇出來戰死,讓自己死的體麵一些嗎?
無論是哪種情況,青州之戰都要提前結束了。
當出來的隻是那些投降的大魏將士,並沒有閔不屈,這讓雲浦澤有了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