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現代社會的那些中等以及發達的國家要大力以經濟為中心?那是因為這些國家已經基本解決了人口所需要的生存物資,開始謀求生活質量和精神享受。


    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須的曆程,是所有百姓的進一步需求


    因此國家就會開放個體經濟和民營經濟,個人的商業欲望就會快速膨脹。在前期,各行各業就會快速發展,經濟越來越繁榮。


    不久後,這個國家無論哪個階層都能享受到經濟繁榮的成果。


    但前麵說過,商人謀求利益的野心是永遠填滿不了的。這個時候會出現這個極端結果,一個是獲得大多數財富的那群人,就開始利用手上的資源,研究出各種合法合理的手段不斷的吞噬那些隻擁有部分財富的人,加劇社會的貧富懸殊,導致底層的百姓不斷破產,背負沉重的債務,另外一個就是開始謀求獲得政治權力,從而能影響到國家層麵的決策,為自己帶來更加巨大的利益。


    所以封建王朝中,土地兼並之風就非常盛行,經濟壟斷超級恐怖。


    這也導致了,很多王朝在中後期總有大臣出來想改革,其實這些大臣無非就是想從這些獲得巨大財富的商人手裏把他們掠奪別人的資源重新分出去,可事實上,吞進肚子裏的肉誰還想給你還迴去,從而導致了所有的改革都失敗了,後麵更是把一個王朝給滅了。


    本來發展經濟是想所有的百姓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結果反而重新又迴到了上個王朝末年的情況,這就是曆史的循環!


    自己就是擔心這個問題,夜夜不能眠!


    所以,整個朝廷上下一直以來都沒有先大力發展經濟,而是從農業下狠力,不斷增加糧食的庫存。


    用糧食來穩定整個朝廷運作以及對外作戰的需要,此乃帝國的第一戰略。


    之後,隨著物資的不斷增加,在衛商弘的提議之下,開放了部分城池,與外界進行合作。在內部,開始了國有經濟,農莊經濟和個體經濟模式。


    在鄉一級,建立紡紗類別這種可以分散型的手工作坊,建立菜園子、養殖業,這是一種莊園式經濟。


    縣一級的,醬油、釀酒等這些中等規模的作坊。


    府一級的,織布、顏料、印刷、成規模的工廠。


    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以落葉商行為核心的國有經濟體係,直接壟斷了府縣鄉三級的所有行業。


    但是,朝廷也允許府縣三級的百姓可以根據自己的積分情況,從事部分的商業活動。


    像鐵,鹽,各種礦產等這些重要資源,包括糧食全部都由落葉商行壟斷。


    未來會製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各種經濟活動。


    百姓經營的個體經濟,要想擴大規模,需要向朝廷申請,提供保證金,並且超過一定的閾值,落葉商行就會介入,進行控股。


    要是哪個家族真的特別會做生意,在那個行當中有了壟斷的趨勢,勢必會打壓同行,甚至是吞並,這是堅決不允許的。


    千羽為什麽到現在才逐步的開展經濟活動?就是為了避免走旭日的老路。


    當年旭日的武帝確實是實現了天下一統,但也遺留了巨大的隱患。


    林州基本屬於獨立的狀態,各州經濟命脈都有世家把持著。


    為此,武帝不得不使用各種手段來削弱和消滅這些世家。


    最終的結果就是,天下各州元氣大傷,給林州人和那些陰謀家有了可乘之機。


    天下邦分崩離,旭日就隻剩中州和北州了。


    因此,從建國開始,帝國就實行軍管的狀態。


    所有的行業都為戰爭服務,建立了以千山衛和千醫衛為基礎的後勤保障體係。


    後來更是對所有的城池進行清零計劃,強製實行農莊經濟,讓資源重新進行分配,朝廷把影響國家命脈的資源都收攏在手裏。


    自己心裏有個願望就是讓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接受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


    現在這不單是願望了,這已經在千羽統治區內開始實行了。


    這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要不隨時都會崩潰。


    像印度這個國家就是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可是他們國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經濟都壟斷在百分之五的人手裏。


    這種全民免費醫療其實就是一個笑話,沒錢能用什麽好的藥、好的設備和請好的醫生?


    為此,千羽這種經濟體係,短時間內是不會進行大改動的,這不但是保證戰爭能獲得勝利的前提條件,更是能為所有百姓提供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的最基本的支持。


    從南州擴展到到望州、林州和盛州,前後花了差不多十年左右。


    這個時間跨度是有點長了,要是換另外一個穿越者估計早就天下一統了。


    可自己並不想把戰事推進的那麽快,自己有更深一層的擔憂在裏麵。


    除了經濟架構沒完善,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當地盤越來越大的時候,望州的戰略位置就會逐步降低,到時候,又將會是所有的州之中最差的一個。


    為此,這些年都在不斷的對望州進行建設,不想再有什麽望月教出現了。


    第二個原因是,千羽的將士實戰經驗太少了,尤其是那種大兵團作戰。


    缺乏統領千軍萬馬的帥才,也缺對局勢清晰預判的策士。


    通過不斷的對外作戰,鍛煉將士們的作戰經驗,從一次次失敗中尋找方法,從而不斷提高作戰指揮水平。


    這一過程非常的殘酷,但又非常的有效,時間花多一點也是值得的。


    當然,最後還有就是解決林州這個頑疾。


    種族之間的矛盾是非常難搞的,需要花的時間會更加多。


    自己不想把步子一下子邁的太大了,心急會壞大事。


    把蒲文濱帶來林州,是要從多個方麵對林州下手了。


    盤活這裏的經濟,加深雙方的聯係,構建穩固的利益關係。


    政治上通過聯姻捆綁,進行民族融合。


    軍事上,將會對那些搖擺不定和有異心的敵人進行嚴重打擊。


    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聰明的人,隻是在一步步在摸索,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來。


    朝廷的很多做法和政策可能傷害到部分人的利益,讓許多人不理解。


    但是,自己會堅定的走下去,至於對與錯就交給老天爺來決定了。


    突然有一股風吹進了營帳,燈熄滅了,黑暗一片,隻聽到了一聲歎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