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岱銘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終於是把水圩城一戰的總結報告寫完,還附上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這次書信要通過八百裏加急向望月城送去,畢竟內容太多了,灰梟承擔不了。


    不過,向湯總督匯報的就是用了灰梟。把內容拆分了出來,分批次傳信過去。


    與此同時,莊子棟和一批千山軍事學院的軍官學員迴到了望月城。


    這批千山軍事學院的學員是要去盛州那邊任職和組建基層軍官訓練學院的。


    還沒得及與家人相聚,莊子棟就被慕淑雲請到禦書房。


    雖然秦岱銘的戰報還沒送達望月城,但是軍情司的情報人員提前把水圩城一戰的基本信息傳迴給了藍商君。


    藍商君收到信息後,便立刻向慕淑雲做了稟告。


    慕淑雲得知水圩城一戰,嶽山他們慘敗退場,已經丟失了水圩城。


    她內心雖感到難過,但沒有全軍覆沒,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千羽自建立到現在,經曆過多少坎坷,暫時的失敗都不能把千羽打敗的。


    隻不過,水圩城一丟,原來在那裏建立基層軍官訓練學院的事情就不能實現了。


    聽說,莊大都督和千山軍事學院的學員剛好迴到了望月城,那就需要告知他們,讓他們留在這裏一段時間。


    等待朝廷有新的決議後,再來商議怎麽安排新的訓練基地。


    莊子棟來到禦書房後,就被告知了水圩城的消息。


    他沉默了一會,並沒有說什麽,而是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已經是拆封的。


    慕淑雲接過一看,原來是木千羽寫給莊子棟的,是關於對千羽各個軍團重新整編的一些構思。


    其中有一點,木千羽在上麵提議,隨著戰事的常態化,還有戰爭的規模擴大化。


    千羽衛、千星衛和千水衛,都需要大量的謀士來出謀劃策。


    這些謀士是專門對戰局的推演,戰場的分析,給將領和朝廷提供專業的戰略戰術意見。


    這其實就是仿照古代和現代的一種做法,建立一個參謀部,在各個軍團裏設立參謀一職。


    隻是不同的時代,參謀一職都有不同的叫法,但實際都是一個意思。


    木千羽之所以這麽遲才提出這個建議,是考慮到一開始軍團草創初期,根本就不用設立那麽多部門。


    那個時候的帶兵將領,統轄的兵力不多,一個人外加一個副將,就可以管理好一支軍隊了。


    可現在的千羽不一樣了,地跨南州、望州、林州和盛州。有東西兩個大軍團,總兵力都超過二十萬以上了,還在不斷增加。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多個人來配合。


    古話有雲,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木千羽還想過,有時候戰略調整,需要把在外的將領都傳召迴來。


    如果沒有敵人進攻還好,一旦前線出現戰事,這些將領又怎能輕易離開。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要是路途十分遙遠的,這一來一迴都不是耽誤戰事嗎?


    木千羽的設想是,在軍部下麵新增一個軍策司,司長由慕淑雲兼任。


    會議大廳交給軍部,那裏有地形圖,方便他們工作。


    軍策司的人根據各軍團的情報,在上麵標注最新的戰爭動態,及時分析,讓朝廷有快速反應的時間。


    除了開比較大的軍政會議,內閣其他成員可以選擇在吏部開會。


    朝廷會對吏部進行擴建,增加多一個內閣開會的地方。


    軍策司的人,除了司長,還增設一個副司長。


    這個副司長才是真正管理軍策司的人,慕淑雲不必花大量的時間在上麵。


    至於這個副司長,將由大都督決定人選。


    然後,根據新增軍策司的條件下。在林州的西線軍團不變,湯昌傑的東線軍團改為中線軍團,而曾立業下轄的軍團改為東線軍團。


    這些軍團統稱為大兵團,主將為大將軍,再設一個裨將軍(副將)。在每個大兵團下麵設立一個策士府,人數上限是十人,副將就是策士府負責人。


    大兵團下麵的各個軍團,副將同時兼任策士一職,可以增加策士人數,上限是五個人。


    軍策司管理下麵的各個策士府,除了司長、副司長和軍團的副將外,其他的軍職就是策士,在軍隊中不擔任其它職務,隻負責戰況分析和出謀劃策。


    當然,如果哪個策士的建議被采納,而且還起到很大作用的,都會記錄軍功,除了給予相應的功勳外,在該策士所在的軍團主將推薦下,軍部會考慮將此人重新安排軍職。


    策士怎麽選,木千羽就讓莊子棟和軍部的人去考慮了。


    無論是慕淑雲,還是莊子棟,看完上麵的書信內容,一旦增設這個軍策司,目前的各大軍團都要進行重新調整了。


    這又是一次比較大的軍改,涉及到方方麵麵。


    前線的將領的暫時是迴不來的,就需要整個內閣來出謀劃策了。


    慕淑雲突然覺得,這個軍策司是非常有必要的。


    懂打仗的將領都在前線,內閣的成員,就大都督的知兵的。


    當然,首輔溫史禮的做個策士,也是綽綽有餘的。


    慕淑雲聽木千羽提起過,當年在旭日城的時候,三人一起商討天下大事。溫史禮無論是對旭日的曆史,還是各州的情況都是非常熟悉的,連莊子棟都不如他。


    隻是溫史禮比較傾向文官方麵,但不代表他不懂的軍事。


    自己的父親和楊天師,對天下大勢同樣是非常清晰的,尤其是楊天師,更是其中翹楚。


    不過,這些人擅長的領域不在軍事上。


    軍策司建立的目的,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幹。


    慕淑雲看完書信的內容後說道:“大都督,你也辛苦了,先迴去跟家裏人相聚一下吧。明天,我們需要把內閣的大臣都傳召過來。上麵的內容,要跟大家一起商討一下。”


    莊子棟卻說:“皇後娘娘,臣覺得先等等水圩城的戰報。根據軍情司的情報分析,嶽山他們應該是損失慘重。或許幾個軍團都被打殘了,那幹脆趁這一次軍團改革,對他們重新整編。”


    慕淑雲想了想,也有道理,便同意了莊子棟的說法。


    隨後,莊子棟離開了城主府。


    而慕淑雲把書信提起給了太子,讓他消化一下,等待接下來的會議。


    不過有一件事可以提前幹了,那就是在吏部增加內閣開會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