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城的戰爭氣氛到達了一個頂點,雙方進入了開戰的倒計時。
浩陽的軍營中,太尉應勇正在做戰爭前的最後部署。
這時,有士兵走到他身邊遞交了一份皇帝給他的密信。
應勇非常疑惑,這個時候皇帝會送什麽密信來,大戰都要開始了。
誰能料想,皇帝讓他停止待命,與金晨方麵保持僵持的態勢。沒有新的命令下達前都這樣,如果敵人發起攻擊可以予以還擊。
應勇看完後一頭霧水,猜測是不是東州方麵發生了什麽事情,才下這道密旨?但又說不通,要是真的有事,不應該是要把大軍調迴去嗎?
雖然不明白皇帝的意圖,應勇還是照旨意執行,當場下令大軍保持警戒的態勢,時刻注意金元城的動向,沒有命令,所有人都不可以擅自出擊。
這道命令,把在場的所有將領都搞懵了,想問為什麽,可太尉大人要大家堅決執行,那就是說沒有商量的餘地,問了也白問。
所有的將領帶著滿腹的疑問離開了營帳,各自下去約束自己的下屬。
金晨方麵,本以為敵人會很快發起進攻。但等了大半天,對方一點動靜都沒有。
一開始,還以為浩陽的大軍撤退了,但斥候迴來匯報敵人還如往常那般,該吃吃該喝喝,不打也不走。
金晨澤木摸不準對方要幹嘛,是不是想通過拖延時間來耗死自己?
金元城已經聚集了二十萬的大軍,每天的消耗確實要很多,但金州還是能負擔的起這些士兵的糧草。
金晨澤奚提出建議,要不發起試探進攻,看看對方搞什麽鬼?是不是對方覺得人數方麵還是少了點,正在等待另外的大軍到來?
金晨澤木覺得有這方麵的可能,但想想還是謹慎為上,萬一有什麽埋伏,後悔都來不及。於是下令增派斥候,擴大搜索範圍,同時要求潛伏的各路探子,盡快查明浩陽是不是有增兵。
金晨澤木把金元城發生的情況向自己的父皇做了匯報。
金晨左左收到太子的傳信後,大感疑問,傳召了上官文修進宮。
上官文修了解情況後,也陷入了深思。
過了一會兒,上官文修說道:“陛下,恐怕浩陽在醞釀著一場陰謀,臣的意見是下令各府縣高度警惕,讓大家預防敵人的突襲。”
“愛卿,朕讚同你的意見。這個沈重海,令朕很不安。這件事情就交給愛卿去辦,你辦事朕放心!”
“遵旨,陛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八月初。
金州的氣氛從原來的緊張,轉變成詭異的氣氛。
所有的人都受不了這種氣氛,非常壓抑。這種可能會發生,但又未發生的事情,是會令人產生許多猜想。
金晨澤木也非常受不了這種氣氛,讓士兵對金元城外的浩陽軍隊發起了試探性進攻。
可對方就是油鹽不進,就固守在原地,任你如何進攻。
金晨澤木不管對方有什麽陰謀,如果不盡快打破這種僵持的狀態,遲早吃虧的是自己這邊。
於是乎,金晨澤木果斷下令,全軍開始進攻,自己就不想對方還能無動於衷。
看到金晨的大軍開始動了,應勇也充滿了鬥誌。其實自己本身就不想這樣子待著,既然皇帝的意思是對方來打就可以打迴去。正好,終於可以開打了。
戰爭一開始,應勇就下令鐵甲軍發起衝鋒,攻擊對方的中軍。
金晨的士兵也體會到了什麽叫鐵甲洪流,被鐵甲軍一路衝殺。
金晨澤奚見狀,親自帶領士兵去衝殺對方,以此來減緩對方的衝擊力度。
還好,由於金晨澤奚及時應對得當,沒能讓對方衝垮了中軍的陣營。
此時,金晨的優勢開始發揮出來,優良的武器裝備,竟能把對方的鐵甲軍壓製住。
第一天的戰爭持續到中午過後,然後雙方停止了攻擊,撤迴了自己的營地。
一天下來,雙方的死傷各損失差不多接近五千。金晨裝備精良,浩陽一時奈何不了對方。浩陽方麵有鐵甲軍,是這次主要戰力,金晨也奈何不了對方。
但金晨方麵收獲還是很大的,至少士氣方麵得到了提升,對於鐵甲軍的恐懼感在逐漸消失。
這讓太子金晨澤木和皇子金晨澤奚雙雙鬆了一口氣,要不接下來就更難打了。
金晨左左時刻注意著前線的消息,當聽到自己兩個兒子居然能頂住鐵甲軍的衝鋒,心情大好。
總管太監跟金晨左左提到,最近雲汐公主都到城裏的道觀為前線的將士們祈福。
金晨左左除了太子金晨澤木和皇子金晨澤奚兩個兒子外,還生了一個女兒金晨雲汐。
金晨雲汐公主從小聰明伶俐,乖巧聽話,深得自己的父皇和哥哥疼愛。
在十六歲已經嫁為人婦,生了一男一女,家庭美滿幸福。
自從浩陽入侵以來,金晨雲汐就十分擔心金州的情況。如今大戰在金元城爆發,更加放心不下自己的兩位哥哥。
這便有了去道觀,為前線將士祈福的念頭!為了表現自己的虔誠,金晨雲汐要在道觀連續祈福幾天。
金晨雲汐的行蹤也是金晨左左特別關心的,就算她嫁人了,她的一舉一動,都會有人來報告,生怕自己的這個寶貝女兒吃一點虧。
金晨左左心情更加愉悅起來,前線兒子在爭氣,現在自己的女兒又如此懂事,老感欣慰。
金元城外,雙方休息一宿後,又重新擺好了陣營,準備開始新一輪的攻擊。
鑒於昨天的鐵甲軍沒有取得很好的開局,副將駱景同決定其中帶隊。一定讓金晨的人見識到鐵甲軍的厲害,要不就真的以為鐵甲軍中看不中用,讓敵人小看了。
號角吹響,這次雙方都默契的選擇先進行遠程打擊。
投石車和弓弩率先發動,接著是弓箭手一輪接一輪的把弓箭射出去。
過後,金晨澤奚不等對方衝鋒,自己先帶人殺了過去。
駱景同見狀也不甘示弱,讓鐵甲軍發起了衝鋒。
雙方再次陷入了激烈的戰鬥中,死傷人數在進一步擴大。
但好像戰爭的天枰在向金晨傾斜,浩陽兵力不足的缺點開始顯露出來。
戰爭依然的從早上打到中午過後就停止了,雙方鳴鼓收兵。
這次金晨方麵陣亡了一萬多士兵,而浩陽這邊接近兩萬。
士氣出現了逆轉,這都讓大家對鐵甲軍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浩陽的軍營中,太尉應勇正在做戰爭前的最後部署。
這時,有士兵走到他身邊遞交了一份皇帝給他的密信。
應勇非常疑惑,這個時候皇帝會送什麽密信來,大戰都要開始了。
誰能料想,皇帝讓他停止待命,與金晨方麵保持僵持的態勢。沒有新的命令下達前都這樣,如果敵人發起攻擊可以予以還擊。
應勇看完後一頭霧水,猜測是不是東州方麵發生了什麽事情,才下這道密旨?但又說不通,要是真的有事,不應該是要把大軍調迴去嗎?
雖然不明白皇帝的意圖,應勇還是照旨意執行,當場下令大軍保持警戒的態勢,時刻注意金元城的動向,沒有命令,所有人都不可以擅自出擊。
這道命令,把在場的所有將領都搞懵了,想問為什麽,可太尉大人要大家堅決執行,那就是說沒有商量的餘地,問了也白問。
所有的將領帶著滿腹的疑問離開了營帳,各自下去約束自己的下屬。
金晨方麵,本以為敵人會很快發起進攻。但等了大半天,對方一點動靜都沒有。
一開始,還以為浩陽的大軍撤退了,但斥候迴來匯報敵人還如往常那般,該吃吃該喝喝,不打也不走。
金晨澤木摸不準對方要幹嘛,是不是想通過拖延時間來耗死自己?
金元城已經聚集了二十萬的大軍,每天的消耗確實要很多,但金州還是能負擔的起這些士兵的糧草。
金晨澤奚提出建議,要不發起試探進攻,看看對方搞什麽鬼?是不是對方覺得人數方麵還是少了點,正在等待另外的大軍到來?
金晨澤木覺得有這方麵的可能,但想想還是謹慎為上,萬一有什麽埋伏,後悔都來不及。於是下令增派斥候,擴大搜索範圍,同時要求潛伏的各路探子,盡快查明浩陽是不是有增兵。
金晨澤木把金元城發生的情況向自己的父皇做了匯報。
金晨左左收到太子的傳信後,大感疑問,傳召了上官文修進宮。
上官文修了解情況後,也陷入了深思。
過了一會兒,上官文修說道:“陛下,恐怕浩陽在醞釀著一場陰謀,臣的意見是下令各府縣高度警惕,讓大家預防敵人的突襲。”
“愛卿,朕讚同你的意見。這個沈重海,令朕很不安。這件事情就交給愛卿去辦,你辦事朕放心!”
“遵旨,陛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八月初。
金州的氣氛從原來的緊張,轉變成詭異的氣氛。
所有的人都受不了這種氣氛,非常壓抑。這種可能會發生,但又未發生的事情,是會令人產生許多猜想。
金晨澤木也非常受不了這種氣氛,讓士兵對金元城外的浩陽軍隊發起了試探性進攻。
可對方就是油鹽不進,就固守在原地,任你如何進攻。
金晨澤木不管對方有什麽陰謀,如果不盡快打破這種僵持的狀態,遲早吃虧的是自己這邊。
於是乎,金晨澤木果斷下令,全軍開始進攻,自己就不想對方還能無動於衷。
看到金晨的大軍開始動了,應勇也充滿了鬥誌。其實自己本身就不想這樣子待著,既然皇帝的意思是對方來打就可以打迴去。正好,終於可以開打了。
戰爭一開始,應勇就下令鐵甲軍發起衝鋒,攻擊對方的中軍。
金晨的士兵也體會到了什麽叫鐵甲洪流,被鐵甲軍一路衝殺。
金晨澤奚見狀,親自帶領士兵去衝殺對方,以此來減緩對方的衝擊力度。
還好,由於金晨澤奚及時應對得當,沒能讓對方衝垮了中軍的陣營。
此時,金晨的優勢開始發揮出來,優良的武器裝備,竟能把對方的鐵甲軍壓製住。
第一天的戰爭持續到中午過後,然後雙方停止了攻擊,撤迴了自己的營地。
一天下來,雙方的死傷各損失差不多接近五千。金晨裝備精良,浩陽一時奈何不了對方。浩陽方麵有鐵甲軍,是這次主要戰力,金晨也奈何不了對方。
但金晨方麵收獲還是很大的,至少士氣方麵得到了提升,對於鐵甲軍的恐懼感在逐漸消失。
這讓太子金晨澤木和皇子金晨澤奚雙雙鬆了一口氣,要不接下來就更難打了。
金晨左左時刻注意著前線的消息,當聽到自己兩個兒子居然能頂住鐵甲軍的衝鋒,心情大好。
總管太監跟金晨左左提到,最近雲汐公主都到城裏的道觀為前線的將士們祈福。
金晨左左除了太子金晨澤木和皇子金晨澤奚兩個兒子外,還生了一個女兒金晨雲汐。
金晨雲汐公主從小聰明伶俐,乖巧聽話,深得自己的父皇和哥哥疼愛。
在十六歲已經嫁為人婦,生了一男一女,家庭美滿幸福。
自從浩陽入侵以來,金晨雲汐就十分擔心金州的情況。如今大戰在金元城爆發,更加放心不下自己的兩位哥哥。
這便有了去道觀,為前線將士祈福的念頭!為了表現自己的虔誠,金晨雲汐要在道觀連續祈福幾天。
金晨雲汐的行蹤也是金晨左左特別關心的,就算她嫁人了,她的一舉一動,都會有人來報告,生怕自己的這個寶貝女兒吃一點虧。
金晨左左心情更加愉悅起來,前線兒子在爭氣,現在自己的女兒又如此懂事,老感欣慰。
金元城外,雙方休息一宿後,又重新擺好了陣營,準備開始新一輪的攻擊。
鑒於昨天的鐵甲軍沒有取得很好的開局,副將駱景同決定其中帶隊。一定讓金晨的人見識到鐵甲軍的厲害,要不就真的以為鐵甲軍中看不中用,讓敵人小看了。
號角吹響,這次雙方都默契的選擇先進行遠程打擊。
投石車和弓弩率先發動,接著是弓箭手一輪接一輪的把弓箭射出去。
過後,金晨澤奚不等對方衝鋒,自己先帶人殺了過去。
駱景同見狀也不甘示弱,讓鐵甲軍發起了衝鋒。
雙方再次陷入了激烈的戰鬥中,死傷人數在進一步擴大。
但好像戰爭的天枰在向金晨傾斜,浩陽兵力不足的缺點開始顯露出來。
戰爭依然的從早上打到中午過後就停止了,雙方鳴鼓收兵。
這次金晨方麵陣亡了一萬多士兵,而浩陽這邊接近兩萬。
士氣出現了逆轉,這都讓大家對鐵甲軍產生了強烈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