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州和青州打的熱火朝天,在同一時間,旭日正式對東州發起了進攻。經過兩年的籌備,旭日的水師終於可以在南汐河遊弋。
旭日憑借著強大的水師力量,突破了東州岸邊的防禦,為後續的陸軍提供了安全通道。
旭日由定親王親自率領大軍十萬,再加上重新組建的三萬武甲軍,準備一舉蕩平東州的勢力。
浩陽在魯陽集結了十五萬大軍,由征西大將軍張崇天率領。沈重海給張崇天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擋住旭日的進攻,並且承諾殺定親王者可封異姓王。
沈重海這一決定,讓整個東州的人都瘋掉了,這是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從聖天王朝消失到現在,僅有榆林王這麽一位異姓王。如今隻要殺死定親王就可以封王,雖然大家都知道旭日的定親王不好殺,可萬一呢,誰知道自己會不會突然走運呢?
異姓王這是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敢做的夢,就連那些達官貴人一輩子都很難遇到這種機遇。
張崇天明白這一承諾對士氣能提高到什麽程度,不要說是其他將士了,自己的心也快按捺不住了。跟著沈重海背叛朝廷是了為什麽,不就是為了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嗎?
張崇天還知道一件事情,兩年前為了應對旭日的進攻,魯陽是征集了二十萬大軍,但後來被抽調了五萬士兵,派往到了後方,之後一直就沒聽說過這些人的下落了
這次關乎浩陽生死存亡的大戰,想必皇帝會讓這五萬士兵重見天日吧?
沈重海知道自己的哥哥定親王很快就要來了,自己從來都沒小看過自己這位大哥,但又有誰知道自己的軍事才能。
沈重海花了兩年的時間重金打造了一支全新的,可以跟武甲軍匹配的鐵甲軍。
沈重海準備親自率領這五萬的鐵甲軍與自己的大哥在戰場上決一生死,要親自告訴他,自己並不比他差。
沈重海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要親自出征。會先讓五萬鐵甲軍提前進入到魯陽附近,到時候自己借對前線視察的機會,帶領這五萬士兵突然出現在戰場上,給大家一個巨大的驚喜。
旭日這邊,皇帝沈新宇親自到前線送了定親王一程,告訴士兵們皇帝在等他們凱旋而歸。
三月初的時候,旭日開始對東州發起了攻擊。定親王的大軍在陸陸續續過河,在河對岸集結完畢後直奔魯陽城。
當旭日的大軍趕到魯陽城的時候,發現浩陽的士兵早已經嚴陣以待,一場惡戰是避免不了的了。
定親王沒急於攻城,而是讓士兵們埋鍋造飯,吃完飯後好好睡一覺,休息好了再攻城。
張崇天在城牆上看到旭日大軍的到來,不由感歎,自己以前還是其中的一員,想不到如今是各為其主,再次見麵時是這種情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張崇天感慨過後,下令士兵抓緊搬運物資,準備多一點守城的武器裝備,做好輪流上陣。
魯陽城的百姓都已經被遣散到了後方,整個城池成了名副其實的軍事要塞。
張崇天見識過定親王戰場的風姿,但沒機會對陣過。其實張崇天不想有這種機會,畢竟當年都是從青州一起出來打天下的戰友。
到了第二天,定親王開始下令攻城。隻見弓弩和投石車被推到前麵,弓箭手也在緩慢前進。
箭雨和石頭一輪接著一輪投向魯陽城,給浩陽的士兵帶來了不少的傷亡。
城牆上的士兵也予以還擊,弓箭手在拚命把手裏的箭射出。雙方你往我來的攻擊,讓戰場氣氛慢慢緊張起來。
很快,旭日的雲梯等攻城設備就運到了城牆下,慘烈的攻城戰就此展開。
定親王隻是目視著前方,死亡的士兵可能對於他此時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而已。自己帶兵打仗十來年,經曆過大大小小的戰爭,見過無數的人死亡,自己的心早已經強大無比了。
張崇天手上有十五萬士兵,是完全可以跟旭日直接對陣,以軍陣衝擊軍陣。
可是張崇天非常清楚這樣一來,自己這十五萬士兵根本不夠對方的一個衝鋒,尤其是定親王親自率領的武甲軍,戰力會成倍的增加。
張崇天隻能通過守城來磨掉對方的銳氣,但是也不能忽略定親王對於攻城也是有心得的。當初打天下的時候,定親王可是一座城一座城給打下來的。
果然,定親王用了不到四天的時間就攻破了城門,然後雙方展開了巷戰。
張崇天果斷命令軍隊後撤,後麵還有接應的隊伍。自己一開始就沒有把十五萬士兵都放在魯陽,一個座城隻放五萬,一但被攻破一城就馬上後撤。
定親王帶著大軍在後麵慢慢跟著,命令後方的水師讓朝廷派人過來接管魯陽。
定親王的戰略是,一城城拔掉,步步為營,不冒進。這是東州,是蔡家人的東州,他們對旭日的敵視不單單是因為蔡夫子的死,這是世家對朝廷的敵視。
旭日必須借此機會,把東州徹底給打趴下去,把蔡家的勢力從東州清除出去。
所以定親王根本就不急,知道張崇天心裏的小九九,當然是要配合一下對方的演出。
到了齊方城,旭日的士兵繼續按照原來的攻城模式,有條不絮的發起了進攻。
誰都以為,旭日不久後又要拿下一城。事情突然出現了反轉,在旭日士兵攻入城門的那一刻,齊方城周圍突發大水,把旭日的士兵都給淹了,還衝走了不少人,軍心一下子出現了動搖。
這大水也給浩陽的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都不知道怎麽會有這一遭。
原來齊方城處於低窪的地方,不遠處有條河流。本來這河流不是很大,隻是沈重海早就在兩年前建了一個大壩,更重要的是在年前的時候,讓人偷偷堆積了大量的雪,等待開春冰雪融化之後,就儲存了大量的河水。
定親王是沒想到自己的弟弟為了打擊自己,連他手下的士兵一起坑,原來當年在望州屠城的那個安親王一直都沒變過,還是這樣子心狠手辣!
旭日憑借著強大的水師力量,突破了東州岸邊的防禦,為後續的陸軍提供了安全通道。
旭日由定親王親自率領大軍十萬,再加上重新組建的三萬武甲軍,準備一舉蕩平東州的勢力。
浩陽在魯陽集結了十五萬大軍,由征西大將軍張崇天率領。沈重海給張崇天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擋住旭日的進攻,並且承諾殺定親王者可封異姓王。
沈重海這一決定,讓整個東州的人都瘋掉了,這是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從聖天王朝消失到現在,僅有榆林王這麽一位異姓王。如今隻要殺死定親王就可以封王,雖然大家都知道旭日的定親王不好殺,可萬一呢,誰知道自己會不會突然走運呢?
異姓王這是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敢做的夢,就連那些達官貴人一輩子都很難遇到這種機遇。
張崇天明白這一承諾對士氣能提高到什麽程度,不要說是其他將士了,自己的心也快按捺不住了。跟著沈重海背叛朝廷是了為什麽,不就是為了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嗎?
張崇天還知道一件事情,兩年前為了應對旭日的進攻,魯陽是征集了二十萬大軍,但後來被抽調了五萬士兵,派往到了後方,之後一直就沒聽說過這些人的下落了
這次關乎浩陽生死存亡的大戰,想必皇帝會讓這五萬士兵重見天日吧?
沈重海知道自己的哥哥定親王很快就要來了,自己從來都沒小看過自己這位大哥,但又有誰知道自己的軍事才能。
沈重海花了兩年的時間重金打造了一支全新的,可以跟武甲軍匹配的鐵甲軍。
沈重海準備親自率領這五萬的鐵甲軍與自己的大哥在戰場上決一生死,要親自告訴他,自己並不比他差。
沈重海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要親自出征。會先讓五萬鐵甲軍提前進入到魯陽附近,到時候自己借對前線視察的機會,帶領這五萬士兵突然出現在戰場上,給大家一個巨大的驚喜。
旭日這邊,皇帝沈新宇親自到前線送了定親王一程,告訴士兵們皇帝在等他們凱旋而歸。
三月初的時候,旭日開始對東州發起了攻擊。定親王的大軍在陸陸續續過河,在河對岸集結完畢後直奔魯陽城。
當旭日的大軍趕到魯陽城的時候,發現浩陽的士兵早已經嚴陣以待,一場惡戰是避免不了的了。
定親王沒急於攻城,而是讓士兵們埋鍋造飯,吃完飯後好好睡一覺,休息好了再攻城。
張崇天在城牆上看到旭日大軍的到來,不由感歎,自己以前還是其中的一員,想不到如今是各為其主,再次見麵時是這種情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張崇天感慨過後,下令士兵抓緊搬運物資,準備多一點守城的武器裝備,做好輪流上陣。
魯陽城的百姓都已經被遣散到了後方,整個城池成了名副其實的軍事要塞。
張崇天見識過定親王戰場的風姿,但沒機會對陣過。其實張崇天不想有這種機會,畢竟當年都是從青州一起出來打天下的戰友。
到了第二天,定親王開始下令攻城。隻見弓弩和投石車被推到前麵,弓箭手也在緩慢前進。
箭雨和石頭一輪接著一輪投向魯陽城,給浩陽的士兵帶來了不少的傷亡。
城牆上的士兵也予以還擊,弓箭手在拚命把手裏的箭射出。雙方你往我來的攻擊,讓戰場氣氛慢慢緊張起來。
很快,旭日的雲梯等攻城設備就運到了城牆下,慘烈的攻城戰就此展開。
定親王隻是目視著前方,死亡的士兵可能對於他此時來說就是一串數字而已。自己帶兵打仗十來年,經曆過大大小小的戰爭,見過無數的人死亡,自己的心早已經強大無比了。
張崇天手上有十五萬士兵,是完全可以跟旭日直接對陣,以軍陣衝擊軍陣。
可是張崇天非常清楚這樣一來,自己這十五萬士兵根本不夠對方的一個衝鋒,尤其是定親王親自率領的武甲軍,戰力會成倍的增加。
張崇天隻能通過守城來磨掉對方的銳氣,但是也不能忽略定親王對於攻城也是有心得的。當初打天下的時候,定親王可是一座城一座城給打下來的。
果然,定親王用了不到四天的時間就攻破了城門,然後雙方展開了巷戰。
張崇天果斷命令軍隊後撤,後麵還有接應的隊伍。自己一開始就沒有把十五萬士兵都放在魯陽,一個座城隻放五萬,一但被攻破一城就馬上後撤。
定親王帶著大軍在後麵慢慢跟著,命令後方的水師讓朝廷派人過來接管魯陽。
定親王的戰略是,一城城拔掉,步步為營,不冒進。這是東州,是蔡家人的東州,他們對旭日的敵視不單單是因為蔡夫子的死,這是世家對朝廷的敵視。
旭日必須借此機會,把東州徹底給打趴下去,把蔡家的勢力從東州清除出去。
所以定親王根本就不急,知道張崇天心裏的小九九,當然是要配合一下對方的演出。
到了齊方城,旭日的士兵繼續按照原來的攻城模式,有條不絮的發起了進攻。
誰都以為,旭日不久後又要拿下一城。事情突然出現了反轉,在旭日士兵攻入城門的那一刻,齊方城周圍突發大水,把旭日的士兵都給淹了,還衝走了不少人,軍心一下子出現了動搖。
這大水也給浩陽的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都不知道怎麽會有這一遭。
原來齊方城處於低窪的地方,不遠處有條河流。本來這河流不是很大,隻是沈重海早就在兩年前建了一個大壩,更重要的是在年前的時候,讓人偷偷堆積了大量的雪,等待開春冰雪融化之後,就儲存了大量的河水。
定親王是沒想到自己的弟弟為了打擊自己,連他手下的士兵一起坑,原來當年在望州屠城的那個安親王一直都沒變過,還是這樣子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