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旭日這些年,木千羽都沒感受到過太多的文化氛圍,如果不是山族和水族,生活真的過於平淡了。
這裏也沒什麽風俗習慣,後來搞的春節氛圍也不是很濃,主要是沒有對聯鞭炮這些。
節日也特別少,喜慶的日子更少。大家每天都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這樣大家都已經滿足了。
木千羽找來楊天師,準備聊聊人生,讓他幫忙參考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問題。
規定了春夏秋冬,詳細製定了二十四節氣,大家的生活都會豐富起來,也明確了什麽時間耕種是最好的,什麽時間該幹什麽,大家都明明白白。
另外一方麵,讓楊天師開始幫忙宣傳《南溪夢錄》神話篇,強化大家的思想,準備做造神的計劃。
雖然有利用大家愚昧無知嫌疑,但木千羽的出發點是讓大家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而且自己一直也是這樣子做,並不是單單說說而已。
當楊天師聽完木千羽的介紹後,吃驚到說不出話來,把這位五行教大佬徹底鎮住了。
二十四節氣這個事情早在木千羽心中醞釀了,是想把這二十四節氣編入到《南溪夢錄》的文化篇。
文化篇涉及:節日時令、文化禮儀、生活習俗和民族服飾等等。
以前條件不成熟,擔心這文化篇出來,直接被朝廷給滅了,這功勞一點都不比改變耕種方式的功勞小。
現在好了,沒人管了,可以放開手腳去幹了,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寫什麽就寫什麽,不用擔心被誰猜疑,也不用擔心什麽旭日商行來搶成功的果實了。
楊天師迴過神來後,欣喜若狂,激動到手舞足蹈。木千羽還是第一次看到天師是如此失態的,簡直不像一個大人物該有的形象。
楊天師拉著木千羽的手說道:“這是神賜啊,這對於天下百姓來說是多麽了不起的存在。你就是神使,我是遠遠低估你了。太好了,實在太好了。”
木千羽受不了天師這麽熱情,趕緊讓他平複下來,馬上開始《南溪夢錄》文化篇的編寫。
在此之前,木千羽決定再做兩件事情:一件事,之前耽誤的六百英烈迴歸迎接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對大家生活習慣的改革。
六百士兵犧牲後,骸骨還沒送迴來,林州人就把望州給占了,這件事恐怕是遙遙無期了。
木千羽為了鼓舞大家的士氣,決定在正在建的山城裏麵建一座英烈祠,而且決定今後會在每一個地方都會建一個英烈祠。
國家不能沒有英雄,百姓不能忘記這些曾經為國為民犧牲的英烈。
木千羽準備召開一次東江府全體人員,包括官員和百姓的大會,讓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來悼念這六百英烈,同時為這些英烈建衣冠塚。
時間定在十月初,木千羽讓手下提前準備好,通知下去。
在十月一號那天,大會正式召開,木千羽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講話,讓大家懷念那些犧牲的英烈,告訴大家以後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悼念,同時宣布不久後,東江府會出一本關於節日時令的書,該書是由自己和楊天師共同編寫。
大家不關心是什麽書,而是好奇能讓兩位大人物共同編寫,這書到底有什麽神奇之處?
關於大家生活習慣的改革,主要是豐富一下他們的文化生活。
在東江這裏,大家除了平時的勞作外,並沒有什麽娛樂。什麽賭博之類的,木千羽深惡痛絕,下過最嚴的戒令,沒人敢幹這樣子的事情。
不過長期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搞的大家非常壓抑,遲早會受不了,出現意外事故。
木千羽不單是讓楊天師去宣傳白澤神明的事情,會組織一批人把《南溪夢錄》神話篇的內容記熟了,以說書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這是一方麵,另外請來山族和水族唱歌和跳舞的能手,編排一些大家都能唱的歌和會跳的舞,平時讓大家唱唱歌和跳跳舞。
當然,一但完成了二十四節氣的編寫,就會在規定的節日裏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
不過,二十四節氣可沒有什麽端午,中秋和春節等節日的,木千羽考慮要不要把這些節日加進去。
春節還好說,這已經有了。中秋能圓的過去,隨便弄個神話故事就行,畢竟有了神話篇,加個什麽嫦娥奔月,大家都不會懷疑什麽。
可端午就不好說了,總不能造一個屈原出來吧,他又不是這時空的人物。
但是,東江府這裏水網密布,有著這麽豐富的水資源,不賽一下龍舟都說不過去。
算了,圓不了,就幹脆不圓了,也不說屈原。就說自己想到讓大家比賽一下劃船,至於粽子,完全是神明托夢的,沒有為什麽,大家照做就行。
造紙本來是由曾立業他們負責的,如今他們要對前線進行防禦。
沒辦法,木千羽隻能找來阿三,讓他找些人來繼續這項工作,從千罪營了挑幾個熟手來指導。
其實曾立業他們造出不少的紙,一直都沒用過,存放在監獄那邊,後來被運到了東江這裏,供那些學生使用。
木千羽和楊天師正式開始編寫節日時令,主要是楊天師在寫,木千羽在口述。
木千羽沒想到楊天師的字又快又飄逸,看了就非常舒服。
木千羽找來老師,想讓老師幫忙印刷,這方麵就老師最熟了,當初印刷《南溪夢錄》,就是老師主持的。
慕文韜看到楊天師寫的是什麽後,表情和神色不亞於楊天師當時的情景。
慕文韜一刻都不耽擱,立刻找來當時印刷的人,風風火火就幹起來了。
木千羽找來溫史禮,讓他們召集那些官員,吩咐下去,二十四節氣的書一但送到他們的手,就要開始對百姓進行宣講。在規定的時間裏,對管轄內的百姓要指導他們按照節氣上的時間來做什麽。
等到東江府大量印刷這書的時候,才分發到每家每戶,目前的條件有限製,暫時由官府來指引大家。
當二十四節氣的書傳到各縣官員手中,再由他們在百姓中宣傳,引起了轟動。有人敏銳的感到了這事情不簡單,這節日時令本就是朝廷能做的事情,地方官府是沒有這個權力的,東江府這是……
隨著山族和水族的歌舞編排,大家的生活變的日益豐富多彩,日夜勞作的苦悶心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這裏也沒什麽風俗習慣,後來搞的春節氛圍也不是很濃,主要是沒有對聯鞭炮這些。
節日也特別少,喜慶的日子更少。大家每天都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這樣大家都已經滿足了。
木千羽找來楊天師,準備聊聊人生,讓他幫忙參考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問題。
規定了春夏秋冬,詳細製定了二十四節氣,大家的生活都會豐富起來,也明確了什麽時間耕種是最好的,什麽時間該幹什麽,大家都明明白白。
另外一方麵,讓楊天師開始幫忙宣傳《南溪夢錄》神話篇,強化大家的思想,準備做造神的計劃。
雖然有利用大家愚昧無知嫌疑,但木千羽的出發點是讓大家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而且自己一直也是這樣子做,並不是單單說說而已。
當楊天師聽完木千羽的介紹後,吃驚到說不出話來,把這位五行教大佬徹底鎮住了。
二十四節氣這個事情早在木千羽心中醞釀了,是想把這二十四節氣編入到《南溪夢錄》的文化篇。
文化篇涉及:節日時令、文化禮儀、生活習俗和民族服飾等等。
以前條件不成熟,擔心這文化篇出來,直接被朝廷給滅了,這功勞一點都不比改變耕種方式的功勞小。
現在好了,沒人管了,可以放開手腳去幹了,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寫什麽就寫什麽,不用擔心被誰猜疑,也不用擔心什麽旭日商行來搶成功的果實了。
楊天師迴過神來後,欣喜若狂,激動到手舞足蹈。木千羽還是第一次看到天師是如此失態的,簡直不像一個大人物該有的形象。
楊天師拉著木千羽的手說道:“這是神賜啊,這對於天下百姓來說是多麽了不起的存在。你就是神使,我是遠遠低估你了。太好了,實在太好了。”
木千羽受不了天師這麽熱情,趕緊讓他平複下來,馬上開始《南溪夢錄》文化篇的編寫。
在此之前,木千羽決定再做兩件事情:一件事,之前耽誤的六百英烈迴歸迎接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對大家生活習慣的改革。
六百士兵犧牲後,骸骨還沒送迴來,林州人就把望州給占了,這件事恐怕是遙遙無期了。
木千羽為了鼓舞大家的士氣,決定在正在建的山城裏麵建一座英烈祠,而且決定今後會在每一個地方都會建一個英烈祠。
國家不能沒有英雄,百姓不能忘記這些曾經為國為民犧牲的英烈。
木千羽準備召開一次東江府全體人員,包括官員和百姓的大會,讓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來悼念這六百英烈,同時為這些英烈建衣冠塚。
時間定在十月初,木千羽讓手下提前準備好,通知下去。
在十月一號那天,大會正式召開,木千羽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講話,讓大家懷念那些犧牲的英烈,告訴大家以後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悼念,同時宣布不久後,東江府會出一本關於節日時令的書,該書是由自己和楊天師共同編寫。
大家不關心是什麽書,而是好奇能讓兩位大人物共同編寫,這書到底有什麽神奇之處?
關於大家生活習慣的改革,主要是豐富一下他們的文化生活。
在東江這裏,大家除了平時的勞作外,並沒有什麽娛樂。什麽賭博之類的,木千羽深惡痛絕,下過最嚴的戒令,沒人敢幹這樣子的事情。
不過長期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搞的大家非常壓抑,遲早會受不了,出現意外事故。
木千羽不單是讓楊天師去宣傳白澤神明的事情,會組織一批人把《南溪夢錄》神話篇的內容記熟了,以說書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這是一方麵,另外請來山族和水族唱歌和跳舞的能手,編排一些大家都能唱的歌和會跳的舞,平時讓大家唱唱歌和跳跳舞。
當然,一但完成了二十四節氣的編寫,就會在規定的節日裏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
不過,二十四節氣可沒有什麽端午,中秋和春節等節日的,木千羽考慮要不要把這些節日加進去。
春節還好說,這已經有了。中秋能圓的過去,隨便弄個神話故事就行,畢竟有了神話篇,加個什麽嫦娥奔月,大家都不會懷疑什麽。
可端午就不好說了,總不能造一個屈原出來吧,他又不是這時空的人物。
但是,東江府這裏水網密布,有著這麽豐富的水資源,不賽一下龍舟都說不過去。
算了,圓不了,就幹脆不圓了,也不說屈原。就說自己想到讓大家比賽一下劃船,至於粽子,完全是神明托夢的,沒有為什麽,大家照做就行。
造紙本來是由曾立業他們負責的,如今他們要對前線進行防禦。
沒辦法,木千羽隻能找來阿三,讓他找些人來繼續這項工作,從千罪營了挑幾個熟手來指導。
其實曾立業他們造出不少的紙,一直都沒用過,存放在監獄那邊,後來被運到了東江這裏,供那些學生使用。
木千羽和楊天師正式開始編寫節日時令,主要是楊天師在寫,木千羽在口述。
木千羽沒想到楊天師的字又快又飄逸,看了就非常舒服。
木千羽找來老師,想讓老師幫忙印刷,這方麵就老師最熟了,當初印刷《南溪夢錄》,就是老師主持的。
慕文韜看到楊天師寫的是什麽後,表情和神色不亞於楊天師當時的情景。
慕文韜一刻都不耽擱,立刻找來當時印刷的人,風風火火就幹起來了。
木千羽找來溫史禮,讓他們召集那些官員,吩咐下去,二十四節氣的書一但送到他們的手,就要開始對百姓進行宣講。在規定的時間裏,對管轄內的百姓要指導他們按照節氣上的時間來做什麽。
等到東江府大量印刷這書的時候,才分發到每家每戶,目前的條件有限製,暫時由官府來指引大家。
當二十四節氣的書傳到各縣官員手中,再由他們在百姓中宣傳,引起了轟動。有人敏銳的感到了這事情不簡單,這節日時令本就是朝廷能做的事情,地方官府是沒有這個權力的,東江府這是……
隨著山族和水族的歌舞編排,大家的生活變的日益豐富多彩,日夜勞作的苦悶心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