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冬天,東江府的所有人都在忙碌的自己的工作。


    木千羽的嶽父洛明川找到木千羽,提出山族和水族要到東江西岸那邊建立新的家。


    東江的西邊都是山,這山從落葉穀一直延伸下來的,而且延伸到了更遠的地方,應該是一條山脈。


    山族和水族保留自己的特色,不想跟南陵人混居,怕自己的文化會逐漸消失。


    而且,洛明川已經派人到過對岸查探過,發現那邊的山頂上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溫泉。


    這個消息給木千羽帶來了不小的驚喜。想不到在這種地方還能遇上這樣子的好事,有時間泡泡溫泉也不錯。對於有些病人泡溫泉還能治病,好處多多。


    木千羽當即同意了嶽父的請求,並派人過去協助,主要是為了在那邊修一個溫泉度假區,以後可以獎勵一些人去泡溫泉。


    東江平原也給木千羽帶來了驚喜。東江平原裏麵有許多水溝,水溝裏有很多肥美的魚。除了魚,還有大量的各種野生動物。


    不過,木千羽擔心有蛇這些毒物,讓大家開荒的時候千萬要小心。


    一月份,東江府的主要任務是先清理出大量可以種植的良田出來,等到春耕,就可以大規模的種植了。


    同時,木千羽也讓人抓緊去修繕岸堤,趁雨水期還沒到來之際,做好防洪準備,不要到時候種了那麽多糧食,全給洪水衝走了。


    木千羽和溫史禮商量過,春耕除了要種水稻,也要大麵積的種植高粱和小麥。


    高粱是作為戰略物資儲備的。種植大量的高粱,然後釀造越來越多的高粱酒,再進一步提純提高度數,達到可以燃燒的地步。


    在古代戰爭中,用火其實是一種常見的手段。無論是進攻還是守城,用火是可以極有效的殺傷敵人,還能起到引發對方恐懼的作用。


    木千羽記得三國時期,東吳利用自己地理優勢,捕獲大量的魚,把魚油提取出來作為進攻武器。


    火燒赤壁這麽經典的戰爭案例,把火用到了極致,硬生生把幾十萬的大軍給燒慘了,也燒出了一個三國來。


    木千羽也準備有樣學樣,種高粱,釀酒,捕魚,提取魚油,為未來的殘酷的戰爭儲備更多的物資。


    其實木千羽心裏也沒底。東江平原這個地方能隱藏多久?能不能扛得住敵人的進攻?


    水稻、高粱和小麥是主要種植的,當然不能忘了玉米。


    自從從落葉穀找到玉米開始,南歸就一直種玉米,玉米成了水稻之外儲備最多的糧食了。


    如今東江平原這麽大的地方,可以種植更加多的玉米了。


    除了種植外,養殖業也是不能落下的。


    木千羽仔細研究過東江平原這裏的地形,已經有足夠多的良田來種植水稻這些。空出的土地還有非常多,不最大限度利用,簡直就是浪費土地。


    木千羽的想法是在空餘的地方挖大量的魚塘,專門是弄那些桑基魚塘。


    這樣子一來既可以保證日後的桑蠶養殖,又可以養殖大量的魚、蝦和蟹等等。


    桑基魚塘還能種植蓮藕和養雞鴨鵝這些,保證了養殖的多樣化。


    東江平原這幾萬人口,是需要大量的衣物的,以後生活質量提高了總不能還穿麻衣。


    在冬天,還沒發現被凍死的。隻有那些有病史的,營養不太夠的人在冬天扛不住走了。


    東江平原有大量的雜草,這些雜草成為了大多數人冬天禦寒物資,當被子,當衣物。


    有一件事情是讓木千羽是非常開心的,那三千兔子目標已經達成。通過大家在周圍瘋狂的搜刮,兔子的數量去到五千隻的數目,遠遠超出了預期。


    這五千隻兔子再過一段時間會以驚人速度繁殖,成倍數或者說可能成幾何級增加。


    前些時間對於糧食的擔憂,到現在木千羽是稍稍鬆了一口氣,有糧食就有了底氣。


    山羊的增長速度比兔子的慢了些,可對於這裏除草的速度可不慢。得益於這些山羊的幫忙,平原有大部分的草是它們給啃光的。


    之前到這裏開荒的人,都是用人工來除雜草的,後來是用山羊。要是換了木千羽,肯定第一時間看看那些雜草什麽的枯黃了沒,上來就一把火給燒了。


    隻不過有人擔心,這裏地方太大,一旦燒起來,吹起大風來,會把火引到住的地方來。


    況且大家在平原裏捕捉到了大量的野生動物,不想一把火把這些動物都給燒死了。


    把這些動物捉迴來,就算不吃,養著多好,又能繼續生崽。一把火燒的確實容易,可就損失這些肉食了。


    蘆葦蕩的幾百頭豬也全送到了這裏,讓它們為這片土地貢獻多一點有機肥。


    吃的都在安排了,剩下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就是住的地方。


    按照原來楊天師的建議,在北邊的山上建一座城。這個項工程有點龐大,而且複雜。


    在山上建城的難度在技術水平欠缺的東江府來說,會非常吃力。不過這個建議,木千羽等人是采納了。


    一來是為了日後不會被洪水淹城的危險,二來是這座城居高臨下,在軍事上有一定的優勢。


    還好就是山頂是比較平緩的,又有一個湖,取水方便。要不,很難同意這個決定。


    山城的計劃已經開始實施,山頂那裏已派人動工了。


    這項工程是由楊天師提出的,木千羽索性讓楊天師親自負責監督。木千羽想過,在這些人裏,對地理對風水的研究還有誰能比得過這位五行教的超級大佬。


    如果不是這次楊天師提出要在山上建城,木千羽都不想不起原來楊天師是熟悉地理和風水的。


    這不就是風水大師,土木建築師,道教天師多種頭銜於一身的大佬級人物。


    從山上到山下是要挖一條路出來的,這些挖出來的泥土剛好可以用來燒製磚頭,一舉兩得。


    東江平原的每個人都安排了具體負責的事項,所以在場的人都沒空閑,連那些小屁孩都要幹活。


    能閑著不幹活的,除了不身體原因不能動的,就是孕婦這些了,連木千羽這些官員都要下地幹活。


    當然還有一部分士兵擔負著巡邏警戒的任務,也不用參與實際勞動中,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東江府的人都在搶時間,轟轟烈烈的大開荒,為自己爭取多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