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暫時打退了敵人,可眾人都高興不起來,大家都知道接下來要麵對的是更加殘酷的戰爭。
對於這種情況,木千羽提出了一個比較狠毒的計劃。用大量的動物的屍體,在川澗府城製造出瘟疫。
在川澗府到南歸的路段全部用水淹了,放進大量的鱷魚。同時放棄陽平,在東山和南山上建立防禦點,居高臨下。
木千羽知道了林州軍擁有大量的攻城裝備,以陽平城的高度根本守不了多久,隻能利用這裏的山多林密的特點進行防禦。
林州軍也擅長山林作戰,那是要看是在哪裏。南歸這裏不是他們的老家,路都還沒摸著的情況就被殺掉了。
而且,木千羽在等待吹北風,一但吹起北風的時候,就放濃煙去阻礙林州軍的步伐。
木千羽的計劃是讓林州人相信南歸這裏的環境條件非常惡劣,不是他們能適應下來的。讓他們掂量一下攻占川澗府有沒有價值,會付出多大代價。
對於木千羽的建議,田知府思考過後,終於點頭答應。
那麽接下來就是木千羽這些人要麵對的最大的問題,今後的路該怎麽走。
在官職上,田知府是這裏官位最高的,大家理應都聽他的。可田知府也明白,隨著望州全境陷落,朝廷的秩序已經完全崩壞了。
遠山,渡平和南歸,加上山族、水族和衛商弘這些人加起來,足以影響了如今的局麵。
田知府本身也是比較佛係的人,沒有什麽架子,平時對木千羽讚賞有加。自己就主動提出,把川澗府的士兵和百姓都歸於南歸統一管理。
木千羽並沒有客氣,全部接納了川澗府的人員和物資。
川澗府裏有不少的武器裝備,還有可以滿足兩萬人口的糧食。有了這些,木千羽等人都有了一定的底氣。
木千羽命令清空川澗府城,按原定的計劃實施。在完成計劃後,在東江平原召開最高的軍事會議,討論一下今後的路怎麽走。
方丁帶著木君等人,在川澗府裏製造瘟疫產生的條件。木千羽就帶人搬物資,拆房屋等。
莊子棟和洛鳳青各帶人準備決堤,在所有撤離後,把能挖的岸堤都挖開。
等所有的工作完成後,大家都開始撤離到原定地點。除了留守的人員,木千羽等人向東江平原出發。
林州軍隊第二次對川澗府的攻勢準備了足足五萬多人,可剛過岸邊的三千人發現了情況不對。川澗府裏到處都的腐臭的味道,周邊都給水淹了,水裏還跑出兇狠的動物。
很快就判斷出來,川澗府裏很有可能成了瘟疫爆發的溫床。後麵沒有過岸的將領,當機立斷把過江的人阻擋在對岸,禁止他們返迴。
在望州的林州軍統帥是桑應天,目前在望月城辦公,正等待前線的最新消息。一聽到瘟疫這兩個字,臉色大變。
瘟疫代表黑暗,毀了整整一個聖天王朝。對於這段曆史,有誰敢忘。
桑應天想不到川澗府的人居然這麽狠,拉著大家一起死,望州還如此有骨氣之地,沒想到,沒想到。
桑應天下令停止對川澗府的進攻,放棄這個地方,禁止一切人員過岸,沒有迴來的人,一律當陣亡處理。
桑應天還給望州的林州軍隊下令把川澗府列為禁地,並把那裏爆發瘟疫的事情通告全軍。
沒有迴去的林州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知道迴去也會把瘟疫帶迴去害了自己的族人,都紛紛自焚。
對岸的將士無不動容,更加激發了林州軍的戰鬥意誌。
桑應天準備從林江東岸和林州方向對望月教進行攻擊,爭取十月底完成對望州全境的攻略,以抽出大量的士兵來進攻青州。
木千羽等人到達東江平原的時候,溫史禮帶人在等候了。
東江平原經過一個多月的發展,初見規模。隻是還有很多人是住在臨時的棚子和茅屋中,條件比較簡陋。
開會的人比較多,大家選擇了一個露天的地方,讓士兵清理一下,搬些凳子就行了。
木千羽介紹了田知府給大家認識,還說起了目前的狀況。
除了衛城還能有辦法過江去,其它地方已經無法行人,林州軍暫時會停止南下。
現在的東江平原差不多容納了接近四萬人口,川澗府還帶來了一千人的城防營軍隊和武器裝備。
在場的人都知道望州是沒希望了,朝廷什麽時候再打迴來也是個未知數。隻是很多人沒想到,南歸這裏還藏著這麽大一片地方。
在場比較尷尬的是梟衛了,這個忠於皇帝的機構,現在跟皇帝失聯了,是要督促在場的官員進行反攻,還是說跟著大眾走。
木千羽、溫史禮和莊子棟明確表示,大家還是旭日的臣民,目前隻是暫時脫離了朝廷的懷抱,遲早要迴歸到朝廷去的。
會議的內容是要確定,今後的發展路線,解決這幾萬人口的衣食住行,確定領頭的人物,確定軍隊建立的事宜,在有可能的條件下準備反攻等等。
首先還選出一位帶頭人物,帶領大家發展和反抗。
田知府推選木千羽,給出的理由是他深受先皇賞識,在南歸經營多年,一直兢兢業業,東江平原也是南歸發現的,加上是山族和水族的女婿,可以協調各方勢力。
溫史禮和莊子棟都表示來川澗府的時間短,一直都是靠南歸支援,選木千羽是雙手讚成的。
其他州府的官員見到田知府都發聲了,當然是讚成的,畢竟這是木千羽這些人的地盤。
軍事方麵,以千山營為基礎建立千山軍事學院,把城防營的人都歸進去,擴編成五千人的軍隊。千山營的統領由莊子棟擔任,同時兼任千山軍事學院的院長。學院的教員由蘇老頭這些退伍老兵擔任,負責將士們的日常軍事理論和訓練課程。
千月營繼續負責後勤方麵的工作以及武器裝備的保養和研發,由嶽山統領。
千星營由洛鳳青負責,任務是負責東山和南山的防禦工作,同時還負有對其他士兵山林作戰的訓練責任。
把川澗府府衙和三個縣的縣衙合並成一個部門,叫東江府。東江府的知府由木千羽擔任,總攬東江和南歸所有事務。府丞由溫史禮擔任,負責東江平原的所有工作。府尉由莊子棟擔任,負責一切軍事事務。田知府出任府監禦史,監督大家的工作。
把四萬人口分成四個縣的管理模式,原來的府衙和縣衙的官員分別管轄這四個縣的人員。
這四個縣依然是沿用,碧水、遠山,渡平和南歸縣。等到哪天望州事件解決了,這些官員和百姓就能無縫連接了。
梁卓遠的梟衛歸入千山營,作為千山營的眼睛,負責對外界的偵查工作。
衛城作為特殊存在,凡是有犯罪的都送到衛城,衛城相當於是一座監獄。
新開和落葉穀大力發展軍事設施,取消一切民用的東西,把民用的都遷移到東江平原。
木千羽還提出發展造船業的設想,利用這裏水網密布的地理條件,可以組建水師。
楊天師根據東江的地理環境提出可以在北邊的山上建立一座城池,因為山頂是比較平緩的地勢,非常時候建城。這樣一來,就不用為大發洪水而擔憂。最重要的是,他在山上發現了一個天然的湖,可以很好解決大家用水的問題。
這次會議史稱東江會議,會議確定了今後幾萬人的發展道路和生存問題。
對於這種情況,木千羽提出了一個比較狠毒的計劃。用大量的動物的屍體,在川澗府城製造出瘟疫。
在川澗府到南歸的路段全部用水淹了,放進大量的鱷魚。同時放棄陽平,在東山和南山上建立防禦點,居高臨下。
木千羽知道了林州軍擁有大量的攻城裝備,以陽平城的高度根本守不了多久,隻能利用這裏的山多林密的特點進行防禦。
林州軍也擅長山林作戰,那是要看是在哪裏。南歸這裏不是他們的老家,路都還沒摸著的情況就被殺掉了。
而且,木千羽在等待吹北風,一但吹起北風的時候,就放濃煙去阻礙林州軍的步伐。
木千羽的計劃是讓林州人相信南歸這裏的環境條件非常惡劣,不是他們能適應下來的。讓他們掂量一下攻占川澗府有沒有價值,會付出多大代價。
對於木千羽的建議,田知府思考過後,終於點頭答應。
那麽接下來就是木千羽這些人要麵對的最大的問題,今後的路該怎麽走。
在官職上,田知府是這裏官位最高的,大家理應都聽他的。可田知府也明白,隨著望州全境陷落,朝廷的秩序已經完全崩壞了。
遠山,渡平和南歸,加上山族、水族和衛商弘這些人加起來,足以影響了如今的局麵。
田知府本身也是比較佛係的人,沒有什麽架子,平時對木千羽讚賞有加。自己就主動提出,把川澗府的士兵和百姓都歸於南歸統一管理。
木千羽並沒有客氣,全部接納了川澗府的人員和物資。
川澗府裏有不少的武器裝備,還有可以滿足兩萬人口的糧食。有了這些,木千羽等人都有了一定的底氣。
木千羽命令清空川澗府城,按原定的計劃實施。在完成計劃後,在東江平原召開最高的軍事會議,討論一下今後的路怎麽走。
方丁帶著木君等人,在川澗府裏製造瘟疫產生的條件。木千羽就帶人搬物資,拆房屋等。
莊子棟和洛鳳青各帶人準備決堤,在所有撤離後,把能挖的岸堤都挖開。
等所有的工作完成後,大家都開始撤離到原定地點。除了留守的人員,木千羽等人向東江平原出發。
林州軍隊第二次對川澗府的攻勢準備了足足五萬多人,可剛過岸邊的三千人發現了情況不對。川澗府裏到處都的腐臭的味道,周邊都給水淹了,水裏還跑出兇狠的動物。
很快就判斷出來,川澗府裏很有可能成了瘟疫爆發的溫床。後麵沒有過岸的將領,當機立斷把過江的人阻擋在對岸,禁止他們返迴。
在望州的林州軍統帥是桑應天,目前在望月城辦公,正等待前線的最新消息。一聽到瘟疫這兩個字,臉色大變。
瘟疫代表黑暗,毀了整整一個聖天王朝。對於這段曆史,有誰敢忘。
桑應天想不到川澗府的人居然這麽狠,拉著大家一起死,望州還如此有骨氣之地,沒想到,沒想到。
桑應天下令停止對川澗府的進攻,放棄這個地方,禁止一切人員過岸,沒有迴來的人,一律當陣亡處理。
桑應天還給望州的林州軍隊下令把川澗府列為禁地,並把那裏爆發瘟疫的事情通告全軍。
沒有迴去的林州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知道迴去也會把瘟疫帶迴去害了自己的族人,都紛紛自焚。
對岸的將士無不動容,更加激發了林州軍的戰鬥意誌。
桑應天準備從林江東岸和林州方向對望月教進行攻擊,爭取十月底完成對望州全境的攻略,以抽出大量的士兵來進攻青州。
木千羽等人到達東江平原的時候,溫史禮帶人在等候了。
東江平原經過一個多月的發展,初見規模。隻是還有很多人是住在臨時的棚子和茅屋中,條件比較簡陋。
開會的人比較多,大家選擇了一個露天的地方,讓士兵清理一下,搬些凳子就行了。
木千羽介紹了田知府給大家認識,還說起了目前的狀況。
除了衛城還能有辦法過江去,其它地方已經無法行人,林州軍暫時會停止南下。
現在的東江平原差不多容納了接近四萬人口,川澗府還帶來了一千人的城防營軍隊和武器裝備。
在場的人都知道望州是沒希望了,朝廷什麽時候再打迴來也是個未知數。隻是很多人沒想到,南歸這裏還藏著這麽大一片地方。
在場比較尷尬的是梟衛了,這個忠於皇帝的機構,現在跟皇帝失聯了,是要督促在場的官員進行反攻,還是說跟著大眾走。
木千羽、溫史禮和莊子棟明確表示,大家還是旭日的臣民,目前隻是暫時脫離了朝廷的懷抱,遲早要迴歸到朝廷去的。
會議的內容是要確定,今後的發展路線,解決這幾萬人口的衣食住行,確定領頭的人物,確定軍隊建立的事宜,在有可能的條件下準備反攻等等。
首先還選出一位帶頭人物,帶領大家發展和反抗。
田知府推選木千羽,給出的理由是他深受先皇賞識,在南歸經營多年,一直兢兢業業,東江平原也是南歸發現的,加上是山族和水族的女婿,可以協調各方勢力。
溫史禮和莊子棟都表示來川澗府的時間短,一直都是靠南歸支援,選木千羽是雙手讚成的。
其他州府的官員見到田知府都發聲了,當然是讚成的,畢竟這是木千羽這些人的地盤。
軍事方麵,以千山營為基礎建立千山軍事學院,把城防營的人都歸進去,擴編成五千人的軍隊。千山營的統領由莊子棟擔任,同時兼任千山軍事學院的院長。學院的教員由蘇老頭這些退伍老兵擔任,負責將士們的日常軍事理論和訓練課程。
千月營繼續負責後勤方麵的工作以及武器裝備的保養和研發,由嶽山統領。
千星營由洛鳳青負責,任務是負責東山和南山的防禦工作,同時還負有對其他士兵山林作戰的訓練責任。
把川澗府府衙和三個縣的縣衙合並成一個部門,叫東江府。東江府的知府由木千羽擔任,總攬東江和南歸所有事務。府丞由溫史禮擔任,負責東江平原的所有工作。府尉由莊子棟擔任,負責一切軍事事務。田知府出任府監禦史,監督大家的工作。
把四萬人口分成四個縣的管理模式,原來的府衙和縣衙的官員分別管轄這四個縣的人員。
這四個縣依然是沿用,碧水、遠山,渡平和南歸縣。等到哪天望州事件解決了,這些官員和百姓就能無縫連接了。
梁卓遠的梟衛歸入千山營,作為千山營的眼睛,負責對外界的偵查工作。
衛城作為特殊存在,凡是有犯罪的都送到衛城,衛城相當於是一座監獄。
新開和落葉穀大力發展軍事設施,取消一切民用的東西,把民用的都遷移到東江平原。
木千羽還提出發展造船業的設想,利用這裏水網密布的地理條件,可以組建水師。
楊天師根據東江的地理環境提出可以在北邊的山上建立一座城池,因為山頂是比較平緩的地勢,非常時候建城。這樣一來,就不用為大發洪水而擔憂。最重要的是,他在山上發現了一個天然的湖,可以很好解決大家用水的問題。
這次會議史稱東江會議,會議確定了今後幾萬人的發展道路和生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