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旭日的先鋒部隊在赤戰嶺前發現了大量的營帳,隨後把情況向後方匯報。
定親王早有預感蠻族會提前有所準備,隻是想不到的是居然選擇正麵對決。自己戎馬一生從來就沒試過在如此廣闊的平原上,帶領幾十萬的將士進行拚殺的,這是頭一次。
定親王命令大部隊開拔,要會一會對方,看看草原上新出了什麽樣子的梟雄,敢與朝廷正麵對決。
旭日的軍隊來到蠻族六十裏外進行安營紮寨。這次大戰會以騎兵衝鋒為主,距離拉開一點,留足戰術的操作空間。
蠻族也發現了旭日大軍的到來,但並沒有任何行動,一點都不打擾對方安營紮寨。
定親王內心開始泛起了波瀾,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這些蠻人敢如此輕視旭日,敵人到了跟前理都不理會,是太過於自信了嗎?
如果在旭日士兵安營紮寨的時候,趁對方還沒站穩腳跟發起突然襲擊,很有可能會衝垮對方陣營,使對方軍心大亂。
不過,自己也不是沒有不做準備,武甲軍早已經安排在側翼,發現敵情時候,來個反衝鋒,把對方殺個片甲不留。
在旭日軍隊安頓好兵馬的第二天,蠻族派出了使者,向旭日朝廷送來了戰書。
定親王讓自己的副將接見了使者,自己並沒有公開露麵,而且覺得一個小小的蠻族使者,用不著自己親自接見。
定親王從副將那裏得知了對麵敵人的情況,使者自稱是北聖王庭的,受他們的陛下委派,特意送上戰書一份。
對方號稱百萬大軍,有無數的勇士,會給旭日帶來想不到的噩夢,希望旭日能知難而退。
使者還特意說了一句,他們的陛下烈蒼穹向旭日的定親王問好。
定親王聽到烈蒼穹這個名字,想起了在蠻族中,天蠻族的族長也叫這個名字,看來是天蠻族統一了蠻族各部,從而建立這個叫北聖王庭的朝廷。
遇到對手了,定親王一下子意識到這場戰爭不好打了。
令定親王擔憂的是,旭日這些年來培養了不少的騎兵,尤其以武甲軍為主,全部更換成了騎兵,但是相對於蠻族這些馬背上長大的人,還是有不少差距。
這次幾十萬大軍中有大部分還是步兵,用步兵對騎兵肯定是要吃虧的。
不過騎兵有騎兵的打法,步兵有步兵的打法。騎兵衝鋒,步兵可以利用軍陣,弓弩等。
旭日給北聖王庭迴了一封戰書,相約第二天兩軍開戰。
到了開戰那天,根本就不會出現什麽兩個主帥廝殺一陣子的情況,而是一上來,兩軍就擺開架勢進攻了,一點廢話都沒有。
隨著戰鼓響起,蠻族人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發起了衝鋒,反觀旭日這邊保守許多,前麵由步兵左手拿盾牌右手長矛向前壓進。
在步兵後麵是標槍手、投石手,再之後是弓箭手,大型的弓弩安插在這些步兵的中間,等遠程手段用完,就展開近身廝殺。
騎兵被安排兩翼來迴機動,可以很好保護兩翼的安全,又可以從兩翼殺出向前衝鋒。
等到蠻族騎兵靠近的時候,標槍,石頭,弓箭等等,一輪接一輪,前麵的騎兵人仰馬翻,後麵的人踏著前麵的屍體繼續前進。
衝到最前麵的時候,要麽馬給捅了幾個窟窿,要麽人給捅了死墜下來,場麵異常激烈。
兩方主帥都表現的非常鎮靜,這隻不過是開胃小菜,都是雙方在試探對方的實力而已,更大的進攻在後麵。
第一天的戰鬥持續到下午才結束,中間都是輪流吃飯輪流上陣,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吃飯時間。
蠻族第一天就損失了超過三千多騎兵,這些都是屬於左路軍。中路和右路軍還沒出動,在等待試探的結果。
烈蒼穹大概知道旭日的排兵方式,當下決定第二天發起總攻,一戰定勝負。
這次大戰,北原各部落的親王都出來了。在離開原部落的時候告知族長做好戰死準備,前麵要是軍事失利,後方就是前方,無論男女老幼全部上戰場。
烈蒼穹這次根本就不打算給自己留什麽退路,做好的必死的準備,把所有的親王都拉到了戰場,後方的族裏讓他們預留少族長。前麵的族長戰死,少族長立刻頂上去,帶領剩下的族人繼續反抗。
烈蒼穹當然不是麻木的讓大家去送死,其實也做了許多戰前準備。
利用南陵人的技術做了大量的武器準備,而且從很早開始就裝備訓練過萬的重裝騎兵,這是天蠻族征伐其他部落的秘密武器。
從上次殲滅的兩萬武甲軍那裏得到了兩萬套重裝騎兵的裝備,讓天蠻族一下子多了兩萬的重裝騎兵。
天蠻族不缺優秀的騎兵,缺的是這些騎兵裝備。如今裝備到手,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蠻族的士兵已經適應了。
武甲軍還有三萬,自己這邊也有三萬。三萬對三萬,誰輸誰贏那就難說了。
烈蒼穹不打算跟旭日來持久戰,自己的騎兵比旭日那邊都多,全部壓上,一定能衝破對方的陣營。
這是北聖王庭成立的第一戰,信心很重要,時間久了,會消磨大家的意誌,況且糧草方麵旭日是占優勢的,對方能拖,自己不能。
到了開戰第二天,北聖王庭全軍壓上,戰場上的空氣仿佛被凝固了。定親王感到了戰場上的壓力,沒想到才第二天對方就敢全軍壓上了,是想放手一博?
蠻族人並沒有像昨天那樣子,讓騎兵先衝鋒,而是讓步兵列陣不斷向前壓進,到了雙方的遠程攻擊範圍,各種武器輪番上。
突然,蠻族這邊中間讓開了一條路,後麵的重裝騎兵發起來猛烈的衝鋒。
定親王觀察到了對方的異常,第一時間讓步兵加大攻擊力度,最大程度上減緩對方騎兵的攻勢,命令兩翼騎兵提前進入戰場,把前麵的騎兵敵人消滅掉。
隨著騎兵的衝鋒,地麵上都揚起了灰塵,馬蹄的聲音越來越大。定親王感覺不對勁,隻有重裝騎兵發起衝鋒才有如此狀況。剛才離的有些遠還判斷不出來,這個時候知道對方也有重裝騎兵,當機立斷讓武甲軍出動。
果然旭日前麵的步兵被蠻族的騎兵衝垮,旭日一下子陷入了危機。如果不是武甲軍的及時出現,恐怕會被刺穿中路。
見到騎兵撕開了前麵的口子,烈蒼穹帶頭發起了全體衝鋒姿態。天蠻培養的整整七萬騎兵跟隨著他們的皇帝發起了最猛烈的進攻,誓要把旭日的士兵撕碎了。
定親王沒想到蠻族人會速戰速決,來個決死一戰,如瘋子般的打法,但效果明顯。
旭日這邊被調到戰場上的有大部分老兵,戰爭素質偏高,沒有被蠻族輕易的嚇倒,同樣激發了他們冷卻已久的血性。
來自南歸的六百士兵,被安排到前沿,當看到蠻族衝上來的時候,采取了木千羽原來規定三人的配合方式。
烈蒼穹終於是與定親王對上了,雙方來迴廝殺,不分伯仲,腦海中隻剩下一定要弄死對方的念頭。
定親王早有預感蠻族會提前有所準備,隻是想不到的是居然選擇正麵對決。自己戎馬一生從來就沒試過在如此廣闊的平原上,帶領幾十萬的將士進行拚殺的,這是頭一次。
定親王命令大部隊開拔,要會一會對方,看看草原上新出了什麽樣子的梟雄,敢與朝廷正麵對決。
旭日的軍隊來到蠻族六十裏外進行安營紮寨。這次大戰會以騎兵衝鋒為主,距離拉開一點,留足戰術的操作空間。
蠻族也發現了旭日大軍的到來,但並沒有任何行動,一點都不打擾對方安營紮寨。
定親王內心開始泛起了波瀾,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這些蠻人敢如此輕視旭日,敵人到了跟前理都不理會,是太過於自信了嗎?
如果在旭日士兵安營紮寨的時候,趁對方還沒站穩腳跟發起突然襲擊,很有可能會衝垮對方陣營,使對方軍心大亂。
不過,自己也不是沒有不做準備,武甲軍早已經安排在側翼,發現敵情時候,來個反衝鋒,把對方殺個片甲不留。
在旭日軍隊安頓好兵馬的第二天,蠻族派出了使者,向旭日朝廷送來了戰書。
定親王讓自己的副將接見了使者,自己並沒有公開露麵,而且覺得一個小小的蠻族使者,用不著自己親自接見。
定親王從副將那裏得知了對麵敵人的情況,使者自稱是北聖王庭的,受他們的陛下委派,特意送上戰書一份。
對方號稱百萬大軍,有無數的勇士,會給旭日帶來想不到的噩夢,希望旭日能知難而退。
使者還特意說了一句,他們的陛下烈蒼穹向旭日的定親王問好。
定親王聽到烈蒼穹這個名字,想起了在蠻族中,天蠻族的族長也叫這個名字,看來是天蠻族統一了蠻族各部,從而建立這個叫北聖王庭的朝廷。
遇到對手了,定親王一下子意識到這場戰爭不好打了。
令定親王擔憂的是,旭日這些年來培養了不少的騎兵,尤其以武甲軍為主,全部更換成了騎兵,但是相對於蠻族這些馬背上長大的人,還是有不少差距。
這次幾十萬大軍中有大部分還是步兵,用步兵對騎兵肯定是要吃虧的。
不過騎兵有騎兵的打法,步兵有步兵的打法。騎兵衝鋒,步兵可以利用軍陣,弓弩等。
旭日給北聖王庭迴了一封戰書,相約第二天兩軍開戰。
到了開戰那天,根本就不會出現什麽兩個主帥廝殺一陣子的情況,而是一上來,兩軍就擺開架勢進攻了,一點廢話都沒有。
隨著戰鼓響起,蠻族人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發起了衝鋒,反觀旭日這邊保守許多,前麵由步兵左手拿盾牌右手長矛向前壓進。
在步兵後麵是標槍手、投石手,再之後是弓箭手,大型的弓弩安插在這些步兵的中間,等遠程手段用完,就展開近身廝殺。
騎兵被安排兩翼來迴機動,可以很好保護兩翼的安全,又可以從兩翼殺出向前衝鋒。
等到蠻族騎兵靠近的時候,標槍,石頭,弓箭等等,一輪接一輪,前麵的騎兵人仰馬翻,後麵的人踏著前麵的屍體繼續前進。
衝到最前麵的時候,要麽馬給捅了幾個窟窿,要麽人給捅了死墜下來,場麵異常激烈。
兩方主帥都表現的非常鎮靜,這隻不過是開胃小菜,都是雙方在試探對方的實力而已,更大的進攻在後麵。
第一天的戰鬥持續到下午才結束,中間都是輪流吃飯輪流上陣,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吃飯時間。
蠻族第一天就損失了超過三千多騎兵,這些都是屬於左路軍。中路和右路軍還沒出動,在等待試探的結果。
烈蒼穹大概知道旭日的排兵方式,當下決定第二天發起總攻,一戰定勝負。
這次大戰,北原各部落的親王都出來了。在離開原部落的時候告知族長做好戰死準備,前麵要是軍事失利,後方就是前方,無論男女老幼全部上戰場。
烈蒼穹這次根本就不打算給自己留什麽退路,做好的必死的準備,把所有的親王都拉到了戰場,後方的族裏讓他們預留少族長。前麵的族長戰死,少族長立刻頂上去,帶領剩下的族人繼續反抗。
烈蒼穹當然不是麻木的讓大家去送死,其實也做了許多戰前準備。
利用南陵人的技術做了大量的武器準備,而且從很早開始就裝備訓練過萬的重裝騎兵,這是天蠻族征伐其他部落的秘密武器。
從上次殲滅的兩萬武甲軍那裏得到了兩萬套重裝騎兵的裝備,讓天蠻族一下子多了兩萬的重裝騎兵。
天蠻族不缺優秀的騎兵,缺的是這些騎兵裝備。如今裝備到手,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蠻族的士兵已經適應了。
武甲軍還有三萬,自己這邊也有三萬。三萬對三萬,誰輸誰贏那就難說了。
烈蒼穹不打算跟旭日來持久戰,自己的騎兵比旭日那邊都多,全部壓上,一定能衝破對方的陣營。
這是北聖王庭成立的第一戰,信心很重要,時間久了,會消磨大家的意誌,況且糧草方麵旭日是占優勢的,對方能拖,自己不能。
到了開戰第二天,北聖王庭全軍壓上,戰場上的空氣仿佛被凝固了。定親王感到了戰場上的壓力,沒想到才第二天對方就敢全軍壓上了,是想放手一博?
蠻族人並沒有像昨天那樣子,讓騎兵先衝鋒,而是讓步兵列陣不斷向前壓進,到了雙方的遠程攻擊範圍,各種武器輪番上。
突然,蠻族這邊中間讓開了一條路,後麵的重裝騎兵發起來猛烈的衝鋒。
定親王觀察到了對方的異常,第一時間讓步兵加大攻擊力度,最大程度上減緩對方騎兵的攻勢,命令兩翼騎兵提前進入戰場,把前麵的騎兵敵人消滅掉。
隨著騎兵的衝鋒,地麵上都揚起了灰塵,馬蹄的聲音越來越大。定親王感覺不對勁,隻有重裝騎兵發起衝鋒才有如此狀況。剛才離的有些遠還判斷不出來,這個時候知道對方也有重裝騎兵,當機立斷讓武甲軍出動。
果然旭日前麵的步兵被蠻族的騎兵衝垮,旭日一下子陷入了危機。如果不是武甲軍的及時出現,恐怕會被刺穿中路。
見到騎兵撕開了前麵的口子,烈蒼穹帶頭發起了全體衝鋒姿態。天蠻培養的整整七萬騎兵跟隨著他們的皇帝發起了最猛烈的進攻,誓要把旭日的士兵撕碎了。
定親王沒想到蠻族人會速戰速決,來個決死一戰,如瘋子般的打法,但效果明顯。
旭日這邊被調到戰場上的有大部分老兵,戰爭素質偏高,沒有被蠻族輕易的嚇倒,同樣激發了他們冷卻已久的血性。
來自南歸的六百士兵,被安排到前沿,當看到蠻族衝上來的時候,采取了木千羽原來規定三人的配合方式。
烈蒼穹終於是與定親王對上了,雙方來迴廝殺,不分伯仲,腦海中隻剩下一定要弄死對方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