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論官員和百姓無不哀痛,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這個時候也隻能是真心的。
木千羽不知道遠在千裏的事情,從接到朝廷的公文到月底,都在縣衙給皇帝哭喪。
南歸的雪開始融化,大地煥發出春天的氣息,萬物從冬眠中蘇醒,生機一瞬間灑滿大地。
這場景預示著帝國即將迎來它的新的主人,也向世人昭告著帝國的新生。
二月初,太子的登基儀式開始,由太監陳正宣讀聖旨:太子沈新宇為旭日新的皇帝,太子妃步芯怡為皇後,大兒子沈旭睿為太子,二兒子沈旭叡為康親王,小女兒沈旭樺為朝樺公主。前皇後錢氏加封為太後,定親王加封為攝政王,年號為永康。
朝廷的中樞權力過渡非常平穩,沒有任何波折,源於已故的皇帝沈重天就生了太子一人,是唯一的獨子,繼承皇位之事毫無爭議。
朝中的大臣隻詫異兩件事情:第一件是榆林王跑出山來參加舊皇的喪禮和新皇的登基儀式;第二件是旭日武王對定親王的信任到了無以加複的地步,加封為攝政王。
整個天下的政治格局幾乎沒什麽變化,有定親王國家柱石在,泛不起一點波瀾。
其實對天下的百姓而言,這皇帝誰來做都行,隻要能保證自己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就可以。
新皇登基的事情早已經下發公文到各州府縣,要求每個官員都要寫一份賀表上去。
木千羽收到公文後,立刻派去找來溫史禮和莊子棟,什麽賀表,自己根本就不會。
自己覺得有點扯淡的是,老皇帝殯天不久,新皇帝上任,就讓人寫賀表,是不是失心瘋了?
溫史禮和莊子棟來到陽平,先是一陣唏噓,感慨世事無常,武帝這麽快就沒了。
溫史禮說道:“如果上天能再給多一些時日武帝,天下的境況就會大不一樣了。”
莊子棟說道:“武帝打天下時候落下的傷想不到會這麽嚴重,加上這些年在國家大事上勞心勞力,事必親躬,身子熬垮了!”
木千羽想到這不是典型的沒日沒夜的加班嗎?身體本來就弱,加上這樣高強度工作,不猝死都萬幸了。
想想自己這些年,也是如此,工作都沒停過,忙前忙後,連家裏都少迴。
看來要找個時間休息一下,這樣子下去,自己猝死的風險太大了,可不想再死多一次。
突然溫史禮神秘的說道:“你們知不知道,朝中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能有什麽奇怪的事情?除非皇帝詐屍!
在木千羽和莊子棟臉上充滿好奇時候,溫史禮緩緩說道:“據可靠消息,榆林王到了京師,不單參加了武帝的喪禮,還參加了當今陛下的登基儀式。”
木千羽好奇的說道:“哪個榆林王,從哪裏冒出來的王?”
莊子棟說道:“天下隻有一個榆林王,那就是林州的那位異姓王。”
什麽?這位榆林王發什麽神經,怎麽突然就跑出來了?五年來,這位大大佬不是一直很低調嗎?不顯山不露水,窩在林州,一點存在感都沒有。
在這個敏感時期跑出來,圖什麽?誰都不相信他是出來表忠心的吧,要表忠心早幹嘛去了。
木千羽問道:“這位榆林王瞎跑出來幹嘛?不怕被人軟禁了?”
溫史禮分析道:“他既然敢來,就是做好萬全的準備。朝廷軟禁他有什麽好處,等下被林州借機發難,那就麻煩了。”
木千羽冷笑的說道:“朝廷還真不怕他們發難,老早就想他們從裏麵出來了。當初就是仗著他們的地理優勢,讓朝廷的士兵吃了大虧。要是敢從裏麵跑出來,來多少滅多少。”
莊子棟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換個時間,利用這個手段來對林州進行攻略挺合適的。恰恰這個時間就不能,武帝剛走,太子剛繼位,就發生軟禁天下的唯一異姓王,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對於剛剛登基的陛下來說,這樣子的朝局極為不利的。或許榆林王看準的就是這一點,隻不過敢冒如此大風險出來,這個膽魄不是常人能有的。”
“不過在這個時間點出山,確實令人摸不著頭腦,是要告訴別人天下還有一個榆林王嗎?”
木千羽在想這位榆林王,怎麽會偏偏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出現在世人麵前,如此強烈的刷存在感,隱隱感到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三人想了一會,怎麽都想不通,就放下了,這本不是自己這些小官員所關心的問題。
木千羽才知道溫史禮和莊子棟其實也不會寫賀表,因為開國的時候,武帝登基根本就沒讓人寫什麽賀表,這個新皇幾個意思,腦子抽風了嗎?
三人隻好去請教慕文韜,希望這個教書多年的先生有這方麵的經驗。
當知道三人的來意,慕文韜也懵了。自己說白了就是個民間教書先生,官府裏麵的繁文瑣節知之甚少,何況賀表已經涉及朝廷的禮儀,自己也沒這方麵的研究,當場表示愛莫能助。
如今隻能去厚著臉皮去求上級了,朝廷上麵應該對這方麵有具體的介紹,賀表的格式應該有詳細的說明的。
三人沒想到的是,這不單單是他們不了解,而是連州牧一級都懵了。沒人寫過賀表,也不敢參照以前被滅的王朝宮廷禮儀來書寫,這不是自己找死的節奏嗎?
在想不出辦法的之下,紛紛上書到奉常府,請求奉常府下發具體格式要求,要不就沒人能寫出來了。
秦奉常一收到下麵的反饋,知道這事辦的欠缺了,馬上進行補救,下發了賀表的具體格式。
自己也頭疼,開國以來奉常府在不斷整理從被滅的各個王朝中得到的聖天遺留的禮儀規矩文書,其中有賀表這方麵的規定。
最近忙於武帝的喪禮和太子的登基儀式,匆忙間就下發了讓大家寫賀表的公文,忽略了大家沒寫過賀表的事實。
有些官員可能會寫,可旭日王朝開國以來自己的賀表格式奉常府還沒下發,哪個官員敢亂寫。
這次的賀表很折磨人,既不能表現的很浮誇,又要對陛下的繼位表現自己的忠心,另外一方麵又有對先皇的懷念,又要對新皇的憧憬。
木千羽是寧願被拉出去批一頓,也不想寫,實在是太燒腦了。
在太子登基後,榆林王祝賀之後就開始返迴林州。朝中大臣隻能這樣子眼睜睜的看著榆林王來了又走,什麽辦法都有。
榆林王莫名其妙的來,又安安靜靜的走,除了把大家全部搞懵外,什麽都沒有發生。
在榆林王進入中州到榆林王返迴林州,林州和各州的邊界一點事情都沒發生,駐守林州邊界的士兵都沒發現林州方麵有任何異動。
帝國換了新主人,榆林王露了一次臉,所有官員哭了一次喪和寫一份賀表,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太陽照常升起降下,百姓還是如往常一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但帝國像是魚塘裏投進了一塊小石頭,波瀾在一圈圈蕩漾開來!
木千羽不知道遠在千裏的事情,從接到朝廷的公文到月底,都在縣衙給皇帝哭喪。
南歸的雪開始融化,大地煥發出春天的氣息,萬物從冬眠中蘇醒,生機一瞬間灑滿大地。
這場景預示著帝國即將迎來它的新的主人,也向世人昭告著帝國的新生。
二月初,太子的登基儀式開始,由太監陳正宣讀聖旨:太子沈新宇為旭日新的皇帝,太子妃步芯怡為皇後,大兒子沈旭睿為太子,二兒子沈旭叡為康親王,小女兒沈旭樺為朝樺公主。前皇後錢氏加封為太後,定親王加封為攝政王,年號為永康。
朝廷的中樞權力過渡非常平穩,沒有任何波折,源於已故的皇帝沈重天就生了太子一人,是唯一的獨子,繼承皇位之事毫無爭議。
朝中的大臣隻詫異兩件事情:第一件是榆林王跑出山來參加舊皇的喪禮和新皇的登基儀式;第二件是旭日武王對定親王的信任到了無以加複的地步,加封為攝政王。
整個天下的政治格局幾乎沒什麽變化,有定親王國家柱石在,泛不起一點波瀾。
其實對天下的百姓而言,這皇帝誰來做都行,隻要能保證自己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就可以。
新皇登基的事情早已經下發公文到各州府縣,要求每個官員都要寫一份賀表上去。
木千羽收到公文後,立刻派去找來溫史禮和莊子棟,什麽賀表,自己根本就不會。
自己覺得有點扯淡的是,老皇帝殯天不久,新皇帝上任,就讓人寫賀表,是不是失心瘋了?
溫史禮和莊子棟來到陽平,先是一陣唏噓,感慨世事無常,武帝這麽快就沒了。
溫史禮說道:“如果上天能再給多一些時日武帝,天下的境況就會大不一樣了。”
莊子棟說道:“武帝打天下時候落下的傷想不到會這麽嚴重,加上這些年在國家大事上勞心勞力,事必親躬,身子熬垮了!”
木千羽想到這不是典型的沒日沒夜的加班嗎?身體本來就弱,加上這樣高強度工作,不猝死都萬幸了。
想想自己這些年,也是如此,工作都沒停過,忙前忙後,連家裏都少迴。
看來要找個時間休息一下,這樣子下去,自己猝死的風險太大了,可不想再死多一次。
突然溫史禮神秘的說道:“你們知不知道,朝中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能有什麽奇怪的事情?除非皇帝詐屍!
在木千羽和莊子棟臉上充滿好奇時候,溫史禮緩緩說道:“據可靠消息,榆林王到了京師,不單參加了武帝的喪禮,還參加了當今陛下的登基儀式。”
木千羽好奇的說道:“哪個榆林王,從哪裏冒出來的王?”
莊子棟說道:“天下隻有一個榆林王,那就是林州的那位異姓王。”
什麽?這位榆林王發什麽神經,怎麽突然就跑出來了?五年來,這位大大佬不是一直很低調嗎?不顯山不露水,窩在林州,一點存在感都沒有。
在這個敏感時期跑出來,圖什麽?誰都不相信他是出來表忠心的吧,要表忠心早幹嘛去了。
木千羽問道:“這位榆林王瞎跑出來幹嘛?不怕被人軟禁了?”
溫史禮分析道:“他既然敢來,就是做好萬全的準備。朝廷軟禁他有什麽好處,等下被林州借機發難,那就麻煩了。”
木千羽冷笑的說道:“朝廷還真不怕他們發難,老早就想他們從裏麵出來了。當初就是仗著他們的地理優勢,讓朝廷的士兵吃了大虧。要是敢從裏麵跑出來,來多少滅多少。”
莊子棟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換個時間,利用這個手段來對林州進行攻略挺合適的。恰恰這個時間就不能,武帝剛走,太子剛繼位,就發生軟禁天下的唯一異姓王,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對於剛剛登基的陛下來說,這樣子的朝局極為不利的。或許榆林王看準的就是這一點,隻不過敢冒如此大風險出來,這個膽魄不是常人能有的。”
“不過在這個時間點出山,確實令人摸不著頭腦,是要告訴別人天下還有一個榆林王嗎?”
木千羽在想這位榆林王,怎麽會偏偏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出現在世人麵前,如此強烈的刷存在感,隱隱感到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三人想了一會,怎麽都想不通,就放下了,這本不是自己這些小官員所關心的問題。
木千羽才知道溫史禮和莊子棟其實也不會寫賀表,因為開國的時候,武帝登基根本就沒讓人寫什麽賀表,這個新皇幾個意思,腦子抽風了嗎?
三人隻好去請教慕文韜,希望這個教書多年的先生有這方麵的經驗。
當知道三人的來意,慕文韜也懵了。自己說白了就是個民間教書先生,官府裏麵的繁文瑣節知之甚少,何況賀表已經涉及朝廷的禮儀,自己也沒這方麵的研究,當場表示愛莫能助。
如今隻能去厚著臉皮去求上級了,朝廷上麵應該對這方麵有具體的介紹,賀表的格式應該有詳細的說明的。
三人沒想到的是,這不單單是他們不了解,而是連州牧一級都懵了。沒人寫過賀表,也不敢參照以前被滅的王朝宮廷禮儀來書寫,這不是自己找死的節奏嗎?
在想不出辦法的之下,紛紛上書到奉常府,請求奉常府下發具體格式要求,要不就沒人能寫出來了。
秦奉常一收到下麵的反饋,知道這事辦的欠缺了,馬上進行補救,下發了賀表的具體格式。
自己也頭疼,開國以來奉常府在不斷整理從被滅的各個王朝中得到的聖天遺留的禮儀規矩文書,其中有賀表這方麵的規定。
最近忙於武帝的喪禮和太子的登基儀式,匆忙間就下發了讓大家寫賀表的公文,忽略了大家沒寫過賀表的事實。
有些官員可能會寫,可旭日王朝開國以來自己的賀表格式奉常府還沒下發,哪個官員敢亂寫。
這次的賀表很折磨人,既不能表現的很浮誇,又要對陛下的繼位表現自己的忠心,另外一方麵又有對先皇的懷念,又要對新皇的憧憬。
木千羽是寧願被拉出去批一頓,也不想寫,實在是太燒腦了。
在太子登基後,榆林王祝賀之後就開始返迴林州。朝中大臣隻能這樣子眼睜睜的看著榆林王來了又走,什麽辦法都有。
榆林王莫名其妙的來,又安安靜靜的走,除了把大家全部搞懵外,什麽都沒有發生。
在榆林王進入中州到榆林王返迴林州,林州和各州的邊界一點事情都沒發生,駐守林州邊界的士兵都沒發現林州方麵有任何異動。
帝國換了新主人,榆林王露了一次臉,所有官員哭了一次喪和寫一份賀表,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太陽照常升起降下,百姓還是如往常一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但帝國像是魚塘裏投進了一塊小石頭,波瀾在一圈圈蕩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