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脂的事情處理完後,木千羽就要著手準備落葉商行的事情了。這個屬於民間的商業組織,不能動用到官府的人員,這個有點難辦了。
渡平和遠山兩個縣從自己這裏借調人手去幫忙,搞地方經濟明麵上是可以說的過去。
搞商行,就不要想用到官府的人員了。問題就出現在這裏,南歸的精英人手基本全部都在官府裏。沒有官府的士兵護送貨物,路上的安全難以保障,還有貨物到達望月城的時候,沒官府的代表想見州牧非常難,怕是連門口都進不去。
木千羽先決定去落葉穀吩咐那邊的人準備開始燒製釀造辣椒醬的小罐子,經濟一定要走出去的方向已經定下來的,有困難就想辦法去解決它。
來到落葉穀,木千羽發現蠻族人開始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幹起活來都沒有死氣沉沉的麵貌了,好事情。
木千羽想到,落葉穀以後就作為落葉商行的大本營,很多商品的加工都會在這裏完成,主要是這裏的奴隸使用不會受到限製,隻要上麵不追查,所有人員做的東西可以說官方的,也可以說商行的。
最重要的原因,這裏的人不用工錢,隻要保證她們吃穿的基本生活就行。自己妥妥就是吸血的資本家啊,最大限度的壓榨她們這些人的剩餘勞動價值,萬惡的的封建大地主。
陶窯的工人表示燒製小罐子難度不大,大批量的話需要點時間,木千羽想了想,時間不急,遠山那邊辣椒成熟也需要時間。
木千羽突然醒悟,辣椒醬最好就在當地加工,這樣子減少很多中間環節,也可以縮短商品的運輸時間。看來自己要去一趟遠山那邊才行,順便讓溫史禮幫忙參考一下,商行招募人手的事情。
打定主意後,囑咐了一下阿三看好家裏,跟自己的夫人們告知了一下,帶上嶽山就往遠山那邊趕。
以前去遠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看到當地的辣椒就相當於被攆了迴來,這次要好參觀一下辣椒的種植基地。
到達遠山縣衙的時候,溫史禮剛從田地裏迴來,木千羽看到他的時候,活脫脫的一個農民兄弟啊。
木千羽是非常驚訝,自己是知道他沒有被調來這裏的時候,都不會親自下田地裏麵,前些日子來到川澗府還是個白白淨淨的,現在好了都混成了同自己一個膚色。
上次來喝兒子的滿月酒,發現變的有點黑,可是沒想過他會下到田裏。至於這麽拚嗎?自己還一直覺得他是個養尊處優之人,光動嘴皮不幹活的家夥,真的是想不到啊。
溫史禮看到了來人是木千羽,還狂盯著他看,不用猜都知道他想什麽了。
於是開口說道:“怎麽的,是不是覺得我這個白麵書生不是下地幹活的主,還是說不屑與泥土為伍?想什麽呢,來這裏之前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吃點苦頭肯定是要的。我又不是整天混吃等死的廢物,誰跟你說官宦之弟都是養尊處優的主,那是沒人管的紈絝子弟。”
“無論哪朝哪代真的大戶人家,管教非常嚴,長輩時常教導農事為國之根本,家族之根本,不事農事者,是要受到家法處置的。對了,你跑到這裏來幹什麽?”
木千羽趕緊迴過神來,把這次的來意告訴了他,同時讓他帶自己去參觀明北鄉的辣椒基地。
溫史禮說道:“先不急,難得你來一趟,帶你逛逛三個鄉。待兩天,幫我看看哪裏需要改進的,你肚子裏麵還有多少神奇的東西都給我統統掏出來。”
木千羽當場就答應了,之前都沒機會好好參觀這裏。
遠山縣和渡平縣有點類似,一條天溪河繞過遠山縣正西北方向的天遠山,流過遠山縣縣衙地界,把歸望鄉與縣衙地界隔開,繼續繞到了沙溪鄉,在沙溪鄉停住了,形成一個小湖泊,沙溪鄉又與南歸的土遙鄉交界。
歸望鄉完全處於一個凹型的地理環境,凹口正對遠山縣衙地界,那裏的百姓想到縣衙這邊來,隻能是渡河。
明北鄉在遠山的東北方向,離天溪河有點遠,溫史禮打算從天溪河掘一條水渠到明北。
木千羽參觀發現,歸望和沙溪兩個鄉的河邊全部都用上了筒車,曲轅犁也用上了。
從南歸借調的一百俘虜正在修建縣衙的房屋,另外一百人在修明北的水渠。
俘虜們非常安分守己,平時都不用看守都可以,所以看押的士兵也一起來幫忙,在明北那裏建了不少土坯房。
原來溫史禮早有準備,在明北收到的辣椒,就地處理,方便快捷,這和木千羽的想不謀而合。
木千羽問他為什麽不燒磚來建房子,溫史禮解釋到,遠山不同南歸,人手嚴重不夠,加上前任的消極怠工,遠山的情況很糟糕的。
遠山是缺醫少糧的地方,如果不是靠南歸在輸血,很多工作都無法展開的。在南歸培訓過的村醫技術也不太行,隻能說勉強能用罷了。
離開的祝道清沒跟木千羽說過這些,自己也沒實地考察過,根本不知道這裏的實際情況,以為弄了幾次辣椒過來,培訓了一下村醫,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結果還是原來樣子。
溫史禮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首先把家裏人安排到南歸居住,要是在這裏,得了病都不知道找誰,如果不是木千羽這個家夥在這裏,誰願意來這個鬼地方。
木千羽在明北看到了大片的辣椒和水稻,溫史禮介紹說道:“當初我第一來這裏,都不知道原來的縣長是怎麽想的,見到辣椒有利可圖,能從南歸那邊換來糧食,結果就要這裏的人都種辣椒,不要種稻穀了。反正種的不好,幹脆不種,直接用辣椒換糧食。”
“不過確實也不能怪他,要不是你幫他解決瘧疾的事情,還不一定信你,什麽水稻種兩季,漚肥等等估計都不願去做。留下了一堆爛攤子給我,沒你兩百五十人,我都沒信心在這裏做了。”
“你看看,水稻必須要種的,這個是命根子的事情,絕對不能光靠南歸。百姓是靠天吃飯的,哪年光景不好,我怕南歸自己都顧不上自己就非常危險了,自己的飯碗捧在自己手裏才安心。”
“辣椒種了不少,這裏的人種了有些年,有經驗了。多虧了你大公無私給遠山提供了五頭牛,有了牛耕時間上都快了很多。說真的,以前都是跟人打交道,眼下天天跟土地打交道,感覺比在金州都輕鬆了許多。”
木千羽看出了好友是真心喜歡這裏,才多久啊,自己是熬了三年多,心才安在南歸。這個家夥適應能力也太強了吧,簡直就是那種無論扔到哪裏都能活得很好的人才。
木千羽當即把商行招募人手的難題跟他提起,溫史禮思考了一下說道:“前期是可以調用一下士兵,就說代表南歸去拜訪州牧的,到時候我親自出馬,見見我們望州的上級。”
“後期從三個縣裏麵招募一些青壯男子,讓老兵帶多幾次路,順便讓老兵給他們軍事訓練一下。這些事情跟上級說明一下情況,上級不會追究這些細節的,朝廷需要地方繁榮,就算是有徇私舞弊等情況發生,也會等到秋後算賬,現階段大膽放心去幹。”
木千羽想想也是,朝廷現在是怕你窮,不是怕你貪,怕你以權謀私,等把你養肥了直接宰了。
有溫史禮親自出馬,事情或許會好辦很多,他的聰明加口才,木千羽和莊子棟是比不了的。
敲定了商行的事宜,木千羽就趕迴去了。
渡平和遠山兩個縣從自己這裏借調人手去幫忙,搞地方經濟明麵上是可以說的過去。
搞商行,就不要想用到官府的人員了。問題就出現在這裏,南歸的精英人手基本全部都在官府裏。沒有官府的士兵護送貨物,路上的安全難以保障,還有貨物到達望月城的時候,沒官府的代表想見州牧非常難,怕是連門口都進不去。
木千羽先決定去落葉穀吩咐那邊的人準備開始燒製釀造辣椒醬的小罐子,經濟一定要走出去的方向已經定下來的,有困難就想辦法去解決它。
來到落葉穀,木千羽發現蠻族人開始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幹起活來都沒有死氣沉沉的麵貌了,好事情。
木千羽想到,落葉穀以後就作為落葉商行的大本營,很多商品的加工都會在這裏完成,主要是這裏的奴隸使用不會受到限製,隻要上麵不追查,所有人員做的東西可以說官方的,也可以說商行的。
最重要的原因,這裏的人不用工錢,隻要保證她們吃穿的基本生活就行。自己妥妥就是吸血的資本家啊,最大限度的壓榨她們這些人的剩餘勞動價值,萬惡的的封建大地主。
陶窯的工人表示燒製小罐子難度不大,大批量的話需要點時間,木千羽想了想,時間不急,遠山那邊辣椒成熟也需要時間。
木千羽突然醒悟,辣椒醬最好就在當地加工,這樣子減少很多中間環節,也可以縮短商品的運輸時間。看來自己要去一趟遠山那邊才行,順便讓溫史禮幫忙參考一下,商行招募人手的事情。
打定主意後,囑咐了一下阿三看好家裏,跟自己的夫人們告知了一下,帶上嶽山就往遠山那邊趕。
以前去遠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看到當地的辣椒就相當於被攆了迴來,這次要好參觀一下辣椒的種植基地。
到達遠山縣衙的時候,溫史禮剛從田地裏迴來,木千羽看到他的時候,活脫脫的一個農民兄弟啊。
木千羽是非常驚訝,自己是知道他沒有被調來這裏的時候,都不會親自下田地裏麵,前些日子來到川澗府還是個白白淨淨的,現在好了都混成了同自己一個膚色。
上次來喝兒子的滿月酒,發現變的有點黑,可是沒想過他會下到田裏。至於這麽拚嗎?自己還一直覺得他是個養尊處優之人,光動嘴皮不幹活的家夥,真的是想不到啊。
溫史禮看到了來人是木千羽,還狂盯著他看,不用猜都知道他想什麽了。
於是開口說道:“怎麽的,是不是覺得我這個白麵書生不是下地幹活的主,還是說不屑與泥土為伍?想什麽呢,來這裏之前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吃點苦頭肯定是要的。我又不是整天混吃等死的廢物,誰跟你說官宦之弟都是養尊處優的主,那是沒人管的紈絝子弟。”
“無論哪朝哪代真的大戶人家,管教非常嚴,長輩時常教導農事為國之根本,家族之根本,不事農事者,是要受到家法處置的。對了,你跑到這裏來幹什麽?”
木千羽趕緊迴過神來,把這次的來意告訴了他,同時讓他帶自己去參觀明北鄉的辣椒基地。
溫史禮說道:“先不急,難得你來一趟,帶你逛逛三個鄉。待兩天,幫我看看哪裏需要改進的,你肚子裏麵還有多少神奇的東西都給我統統掏出來。”
木千羽當場就答應了,之前都沒機會好好參觀這裏。
遠山縣和渡平縣有點類似,一條天溪河繞過遠山縣正西北方向的天遠山,流過遠山縣縣衙地界,把歸望鄉與縣衙地界隔開,繼續繞到了沙溪鄉,在沙溪鄉停住了,形成一個小湖泊,沙溪鄉又與南歸的土遙鄉交界。
歸望鄉完全處於一個凹型的地理環境,凹口正對遠山縣衙地界,那裏的百姓想到縣衙這邊來,隻能是渡河。
明北鄉在遠山的東北方向,離天溪河有點遠,溫史禮打算從天溪河掘一條水渠到明北。
木千羽參觀發現,歸望和沙溪兩個鄉的河邊全部都用上了筒車,曲轅犁也用上了。
從南歸借調的一百俘虜正在修建縣衙的房屋,另外一百人在修明北的水渠。
俘虜們非常安分守己,平時都不用看守都可以,所以看押的士兵也一起來幫忙,在明北那裏建了不少土坯房。
原來溫史禮早有準備,在明北收到的辣椒,就地處理,方便快捷,這和木千羽的想不謀而合。
木千羽問他為什麽不燒磚來建房子,溫史禮解釋到,遠山不同南歸,人手嚴重不夠,加上前任的消極怠工,遠山的情況很糟糕的。
遠山是缺醫少糧的地方,如果不是靠南歸在輸血,很多工作都無法展開的。在南歸培訓過的村醫技術也不太行,隻能說勉強能用罷了。
離開的祝道清沒跟木千羽說過這些,自己也沒實地考察過,根本不知道這裏的實際情況,以為弄了幾次辣椒過來,培訓了一下村醫,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結果還是原來樣子。
溫史禮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首先把家裏人安排到南歸居住,要是在這裏,得了病都不知道找誰,如果不是木千羽這個家夥在這裏,誰願意來這個鬼地方。
木千羽在明北看到了大片的辣椒和水稻,溫史禮介紹說道:“當初我第一來這裏,都不知道原來的縣長是怎麽想的,見到辣椒有利可圖,能從南歸那邊換來糧食,結果就要這裏的人都種辣椒,不要種稻穀了。反正種的不好,幹脆不種,直接用辣椒換糧食。”
“不過確實也不能怪他,要不是你幫他解決瘧疾的事情,還不一定信你,什麽水稻種兩季,漚肥等等估計都不願去做。留下了一堆爛攤子給我,沒你兩百五十人,我都沒信心在這裏做了。”
“你看看,水稻必須要種的,這個是命根子的事情,絕對不能光靠南歸。百姓是靠天吃飯的,哪年光景不好,我怕南歸自己都顧不上自己就非常危險了,自己的飯碗捧在自己手裏才安心。”
“辣椒種了不少,這裏的人種了有些年,有經驗了。多虧了你大公無私給遠山提供了五頭牛,有了牛耕時間上都快了很多。說真的,以前都是跟人打交道,眼下天天跟土地打交道,感覺比在金州都輕鬆了許多。”
木千羽看出了好友是真心喜歡這裏,才多久啊,自己是熬了三年多,心才安在南歸。這個家夥適應能力也太強了吧,簡直就是那種無論扔到哪裏都能活得很好的人才。
木千羽當即把商行招募人手的難題跟他提起,溫史禮思考了一下說道:“前期是可以調用一下士兵,就說代表南歸去拜訪州牧的,到時候我親自出馬,見見我們望州的上級。”
“後期從三個縣裏麵招募一些青壯男子,讓老兵帶多幾次路,順便讓老兵給他們軍事訓練一下。這些事情跟上級說明一下情況,上級不會追究這些細節的,朝廷需要地方繁榮,就算是有徇私舞弊等情況發生,也會等到秋後算賬,現階段大膽放心去幹。”
木千羽想想也是,朝廷現在是怕你窮,不是怕你貪,怕你以權謀私,等把你養肥了直接宰了。
有溫史禮親自出馬,事情或許會好辦很多,他的聰明加口才,木千羽和莊子棟是比不了的。
敲定了商行的事宜,木千羽就趕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