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千羽都給自己打了無數次預防針,再差的情景都過了一遍,等真的到達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
想破腦袋都不想不出啊,一個縣城,一個縣行政單位,一個縣衙辦公的地方,是土坯圍牆圍住的幾間土坯房。
電視上那些縣級別的地方,哪個不是有城牆,什麽縣大院,縣大牢,四合院大大的,賊漂亮寬敞那種。
就這個破地方,連村級單位都算不上啊。旭日建立這麽一個龐大帝國,一個小縣再怎麽差,也不至於差成這樣子吧?
朝廷哪是讓自己來當縣長的,是來當村長的吧。
一個縣城都破成這樣子,下麵三個鄉能好到哪裏去,不!木千羽都懷疑有沒有三個鄉都不一定,別連個活人都沒有,就他們這些發配過來的人吧。
吐槽完,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工作暫時還沒法開始。
木千羽先安排好大家收拾收拾眼前的房屋,準備入住,趕了那麽遠的路都還沒真正好好休息過,先休息好再說。
第二天,大家用過飯後,木千羽叫來眾人,一部分人守家,另外一部分隨自己去下麵的鄉看看具體情況,等實際了解後再做打算。
木千羽挑了幾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護衛一起出發,怕遇到什麽突發事件,預防不測。
南歸縣有三個鄉,標準的行政劃分,小的縣三個鄉,大的縣可達五個以上的鄉。第一站先到土遙鄉,土坯房有兩三間,其它的是茅草屋,那裏的人發現有生人靠近,一臉警惕。
木千羽一行到達後,馬上表明身份,叫他們的管理人員出來,他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一臉茫然。木千羽繼續開口說道:“三老是誰?”
問完安靜的很,好吧,繼續問道:“裏正呢?”大的沒,最小的應該有吧,還是不出聲。
怎麽的,連村長一樣的人物都沒有,什麽鬼情況。
都無力吐槽了,不管了,先統計人數,看看這裏人口是多少,靠什麽生活,後期再讓他們選出自己的管理人員配合縣工作。
一圈下來,情況糟糕的很,五十三戶,一百七十人,老人那幾個,這裏真的有瘧疾,去年瘧疾帶走了很多人,老人首先扛不住,現在剩下的老人,是四十歲到五十歲的。
古代不同,六十古來稀,尤其像這種環境惡劣的,很少能撐到六十歲的,四十到五十歲,年齡算是很大的,畢竟木千羽十六都當一縣的行政主官了。
土遙鄉,說是鄉連村都不如,現代社會一個村都幾百戶人家,人口都過千以上。都是一些旱地,水田很少,這裏不靠河,要打深井,生活全靠井水,家禽幾乎都沒有,要麽去抓老鼠這些動物,青菜都沒有,都是去挖野菜,造成大家都是麵黃肌瘦的,有上頓沒下頓節奏。
一個鄉是這種情況,另外兩個鄉情況又如何,土遙鄉的人對於新來的縣主官,一點渴望眼光都沒有,是習慣還是已經絕望了?
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個鄉,陽平鄉,快要接近的時候就聽到了狗吠聲,一下子就竄出了一條狗,把木千羽嚇了一條,趕緊讓護衛們拔劍防衛,主要是怕被狗咬了,這裏可沒什麽狂犬疫苗給你打的,被狗咬了,就等於被毒蛇咬了,人就沒了。
鄉裏的人聞人衝了出來,居然帶著各種各樣的武器,說什麽武器,都是一些木棍,木棒,有少量鐵的農具。
他們中間走出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臉上留有胡子的大爺,開口說道:“鄙人是本鄉三老,不知幾位兵差大人有何貴幹?”
一聽這話,這位老人有點見識和文化,木千羽上前說道:“本官是新上任南歸縣縣長,特地來陽平鄉了解情況。”
他們一聽,原來是自己的父母官到了,連忙把狗拉迴去關了起來,木千羽隨眾人一起走進他們生活的地方。
剛才那位老人姓盧名風,讀過一些書,是這裏唯一有文化之人,所以大家都推他出來做三老,有人帶頭管理的地方確實好很多。
陽平鄉不遠的地方有條河,本來是不知的河流,後來大家都叫它陽山河,這條河養育了陽平鄉的人,陽平這裏是整個南歸最多水田的鄉,過了陽山河就是連綿不絕的山,那些山像屏風一樣擋在陽平鄉正南方,不過陽山河卻從這些山中間的地方穿了過去。
有山有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裏可以打獵,水中有魚,家裏還有水田,陽平的生活可以說是比較好的。
不過一樣的問題,瘧疾無解的題,還有這裏的山在一年中旬會有瘴氣蔓延過來,也帶走了不少人。現在的陽平鄉,有九十七戶,人口三百人,有少量家禽,有時候也去挖野菜,不過還好,精神還有點。
最後一站是安歸鄉,情況和土遙的差不多,五十戶,一百六十一人,也不靠河。
從安歸鄉迴來快要天黑了,迴到用完飯後,木千羽叫來曾立業,方丁和阿三匯總今天勘察的情況,做下一步打算。
南歸下轄三個鄉,兩百戶人家,六百三十一人,一千人都不到,沒人管理,缺乏各種生產資料,生活基本保障很難。
單一的種植業,就種水稻,養殖業等於零。沒看到有醫生之類的人,懂點醫理的人都沒有,小病靠扛,大病就看老天爺了。兩大危機,糧食危機和疾病危機。
現在已經是五月初了,接近六七月份,瘴氣要來了,這個是大問題,這個時候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時候,瘧疾也隨之而來,人口會不會直線銳減。
或者說,木千羽這些新來的人也會因為無藥可治全部死掉,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必須在此之前,搞到藥,搞到黃花蒿。糧食也要準備,到時候瘴氣來了,野菜不能挖,也不能上山打獵,隻能是吃土了。
三個鄉人口少,發布不均勻,兩個鄉沒人管理,木千羽想法是暫時先把三個鄉集中一個地方,統一集中管理,後續人口發展起來了,再逐步遷迴原來的地方,不過要考慮的地方是,人口是集中了,對土遙和安歸是好事,對陽平就不一定了。
陽平本來還點發展,多了三百人左右,會不會搞垮掉他們原來的發展,會不會增加矛盾衝突?
不過,木千羽覺得,越是經濟困難時期,越是要集中力量來辦事,其實陽平也不見得發展有多好。商量之後,明天就準備落實各項規劃,走出開荒的第一步!
想破腦袋都不想不出啊,一個縣城,一個縣行政單位,一個縣衙辦公的地方,是土坯圍牆圍住的幾間土坯房。
電視上那些縣級別的地方,哪個不是有城牆,什麽縣大院,縣大牢,四合院大大的,賊漂亮寬敞那種。
就這個破地方,連村級單位都算不上啊。旭日建立這麽一個龐大帝國,一個小縣再怎麽差,也不至於差成這樣子吧?
朝廷哪是讓自己來當縣長的,是來當村長的吧。
一個縣城都破成這樣子,下麵三個鄉能好到哪裏去,不!木千羽都懷疑有沒有三個鄉都不一定,別連個活人都沒有,就他們這些發配過來的人吧。
吐槽完,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工作暫時還沒法開始。
木千羽先安排好大家收拾收拾眼前的房屋,準備入住,趕了那麽遠的路都還沒真正好好休息過,先休息好再說。
第二天,大家用過飯後,木千羽叫來眾人,一部分人守家,另外一部分隨自己去下麵的鄉看看具體情況,等實際了解後再做打算。
木千羽挑了幾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護衛一起出發,怕遇到什麽突發事件,預防不測。
南歸縣有三個鄉,標準的行政劃分,小的縣三個鄉,大的縣可達五個以上的鄉。第一站先到土遙鄉,土坯房有兩三間,其它的是茅草屋,那裏的人發現有生人靠近,一臉警惕。
木千羽一行到達後,馬上表明身份,叫他們的管理人員出來,他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一臉茫然。木千羽繼續開口說道:“三老是誰?”
問完安靜的很,好吧,繼續問道:“裏正呢?”大的沒,最小的應該有吧,還是不出聲。
怎麽的,連村長一樣的人物都沒有,什麽鬼情況。
都無力吐槽了,不管了,先統計人數,看看這裏人口是多少,靠什麽生活,後期再讓他們選出自己的管理人員配合縣工作。
一圈下來,情況糟糕的很,五十三戶,一百七十人,老人那幾個,這裏真的有瘧疾,去年瘧疾帶走了很多人,老人首先扛不住,現在剩下的老人,是四十歲到五十歲的。
古代不同,六十古來稀,尤其像這種環境惡劣的,很少能撐到六十歲的,四十到五十歲,年齡算是很大的,畢竟木千羽十六都當一縣的行政主官了。
土遙鄉,說是鄉連村都不如,現代社會一個村都幾百戶人家,人口都過千以上。都是一些旱地,水田很少,這裏不靠河,要打深井,生活全靠井水,家禽幾乎都沒有,要麽去抓老鼠這些動物,青菜都沒有,都是去挖野菜,造成大家都是麵黃肌瘦的,有上頓沒下頓節奏。
一個鄉是這種情況,另外兩個鄉情況又如何,土遙鄉的人對於新來的縣主官,一點渴望眼光都沒有,是習慣還是已經絕望了?
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個鄉,陽平鄉,快要接近的時候就聽到了狗吠聲,一下子就竄出了一條狗,把木千羽嚇了一條,趕緊讓護衛們拔劍防衛,主要是怕被狗咬了,這裏可沒什麽狂犬疫苗給你打的,被狗咬了,就等於被毒蛇咬了,人就沒了。
鄉裏的人聞人衝了出來,居然帶著各種各樣的武器,說什麽武器,都是一些木棍,木棒,有少量鐵的農具。
他們中間走出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臉上留有胡子的大爺,開口說道:“鄙人是本鄉三老,不知幾位兵差大人有何貴幹?”
一聽這話,這位老人有點見識和文化,木千羽上前說道:“本官是新上任南歸縣縣長,特地來陽平鄉了解情況。”
他們一聽,原來是自己的父母官到了,連忙把狗拉迴去關了起來,木千羽隨眾人一起走進他們生活的地方。
剛才那位老人姓盧名風,讀過一些書,是這裏唯一有文化之人,所以大家都推他出來做三老,有人帶頭管理的地方確實好很多。
陽平鄉不遠的地方有條河,本來是不知的河流,後來大家都叫它陽山河,這條河養育了陽平鄉的人,陽平這裏是整個南歸最多水田的鄉,過了陽山河就是連綿不絕的山,那些山像屏風一樣擋在陽平鄉正南方,不過陽山河卻從這些山中間的地方穿了過去。
有山有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裏可以打獵,水中有魚,家裏還有水田,陽平的生活可以說是比較好的。
不過一樣的問題,瘧疾無解的題,還有這裏的山在一年中旬會有瘴氣蔓延過來,也帶走了不少人。現在的陽平鄉,有九十七戶,人口三百人,有少量家禽,有時候也去挖野菜,不過還好,精神還有點。
最後一站是安歸鄉,情況和土遙的差不多,五十戶,一百六十一人,也不靠河。
從安歸鄉迴來快要天黑了,迴到用完飯後,木千羽叫來曾立業,方丁和阿三匯總今天勘察的情況,做下一步打算。
南歸下轄三個鄉,兩百戶人家,六百三十一人,一千人都不到,沒人管理,缺乏各種生產資料,生活基本保障很難。
單一的種植業,就種水稻,養殖業等於零。沒看到有醫生之類的人,懂點醫理的人都沒有,小病靠扛,大病就看老天爺了。兩大危機,糧食危機和疾病危機。
現在已經是五月初了,接近六七月份,瘴氣要來了,這個是大問題,這個時候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時候,瘧疾也隨之而來,人口會不會直線銳減。
或者說,木千羽這些新來的人也會因為無藥可治全部死掉,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必須在此之前,搞到藥,搞到黃花蒿。糧食也要準備,到時候瘴氣來了,野菜不能挖,也不能上山打獵,隻能是吃土了。
三個鄉人口少,發布不均勻,兩個鄉沒人管理,木千羽想法是暫時先把三個鄉集中一個地方,統一集中管理,後續人口發展起來了,再逐步遷迴原來的地方,不過要考慮的地方是,人口是集中了,對土遙和安歸是好事,對陽平就不一定了。
陽平本來還點發展,多了三百人左右,會不會搞垮掉他們原來的發展,會不會增加矛盾衝突?
不過,木千羽覺得,越是經濟困難時期,越是要集中力量來辦事,其實陽平也不見得發展有多好。商量之後,明天就準備落實各項規劃,走出開荒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