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間,「山西省,大同總兵薑鑲接到滿清兵部信牌傳達攝政王多爾袞的令旨,立即遵令用順治年號‘大張榜示,通行布告軍民人等’,大同的‘複明’變成了‘歸清’。


    北直隸,原大明恭順侯吳惟英之弟吳惟華在滿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京時拜迎馬首,自告奮勇前往山西替清朝招安地方。多爾袞欣然同意,吳惟華於六月上旬離京赴晉。


    清軍進入山東的兵力極其有限,且清廷已看出自己真正的對手是大順軍,當覺羅巴哈納、石廷柱報告已平定了霸州、滄州、德州、臨清等地之後,清攝政王多爾袞並未讓他們繼續南下,而是在七月初下令將覺羅巴哈納、石廷柱部調往山西,會同葉臣部合攻太原等地的大順軍。


    由於李自成的大順軍兵敗西撤之故,在六月中旬後,畿南、山東、河南等地的諸多官紳反叛大順政權,陷於一片混亂當中。


    清廷方麵則在穩固對京畿地區統治的同時,把勢力擴展到河南北部……」


    ……


    七月初一,‘鬼月至,地門開’。


    當日,楚軍境內的永州府祁陽城西郊、衡州府城衡陽西郊、寶慶府城邵陽西郊、郴州桂陽城西郊、長沙府城長沙西郊的‘楚軍英魂塔’,以及楚軍各營部的所在地皆舉行了莊嚴肅穆的英魂祭奠儀式。


    自六月中旬以來,楚軍在東線的戰事可謂大獲全勝,但西線與北線的戰事則不盡如人意。


    東線方麵,白虎左大營的甲、乙、丙、丁四營已牢牢地控製住江西省西南角的南安府,境內的府治大庾縣、崇義縣、上猶縣和南康縣盡被白虎左大營掌控。


    南安府以東的贛州府則依舊在江西官兵的控製之下,而贛州府的官員與官兵們在六月上旬委實繃緊了神經,那是生怕‘楚賊’攻打贛州府城以西的最後一道屏障黃金鎮。


    到了六月中旬,當吳誌堅率朱雀左營兩千七百餘將士以少勝多擊潰一萬江西兵、以及左夢庚麾下的一萬士卒以後,贛州府的官員與官兵們則與江西省各府的軍政要員們一樣,盡皆陷入了震驚與恐慌當中。


    而到了六月下旬,贛州府方麵的軍政兩界對於楚軍的態度又轉為曖昧,集結於黃金鎮的贛州府十二個縣的萬餘官兵,有近半離開黃金鎮返迴了各自的屬地。


    另有黃金鎮的鍾千戶麾下兩百餘官兵則戰戰兢兢地‘奪迴’了該鎮以西、南安府南康縣境內的水陸津要之地漳口鎮。


    原來,白虎左大營的大統領劉誌寶得到楚軍參謀總部的授意,命該大營內占據南康縣的丁營將士退出漳口鎮,並遣使去黃金鎮告之。


    楚軍施放的善意無疑是給了贛州府的軍政要員們一顆定心丸,他們已明白楚軍在短期內不會東進贛州府,且楚軍極可能是以占據的江西省西部各府之地來與朝廷談條件。


    故此,贛州府方麵自不會繼續浪費糧食養著萬餘府內各縣調來的官兵,而江右商幫在贛州府的商人們更是嗅到了商機,如今他們正與楚軍商會的代表在漳口鎮洽談一些商貿合作。


    而在南安府城大庾以南、素有‘嶺南第一關’之稱的廣東省南雄府梅關,則被朱雀左營的易開達率部給死死地守住。


    任憑廣東兵在近半個月裏調兵遣將至南雄府,並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攻關戰,但易開達部的將士們寸步不讓,彷如山嶽一般巍峨不倒!


    當然,易開達部之所以能頂得住,得益於他們的背後有白虎左大營的甲營將士、楚軍商會會長十三姑的商隊武裝、楚軍東路聯軍後勤分部的輔兵、以及新成立的南安府民兵分盟之協助。


    但廣東省的軍政要員們豈肯罷休?不過在六月下旬卻又出現了幾樁重要的人事調動,致使反攻梅關的戰事暫止。


    在五月下旬,原河南兼湖廣總督丁魁楚因擁立有功,被弘光帝任命為河南、湖廣總督並巡撫承天、德安、襄陽三府,加兵部尚書銜。


    實質上河南已是大順軍和滿清相互爭奪之地,承天、德安、襄陽三府則為大順軍的果毅將軍白旺掌控,但還有湖廣不是?


    不過,丁魁楚還未離開南直隸去往湖廣之時,他在六月下旬又得到朝廷的新派遣,總督兩廣!


    那麽原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沈猶龍呢?他在六月間因梅關之失而遭到了朝中大臣們的猛烈彈劾,朝廷給他的新任命是歸朝任兵部右侍郎。


    要知道沈猶龍在就任兩廣總督之時就掛有兵部右侍郎兼有僉都禦使之職,結果這一方大員竟要歸朝任兵部右侍郎?


    何況如今的兵部尚書乃是由首輔馬士英兼任,而沈猶龍又未曾明確表態擁立福王上位,歸朝如何能有好日子過?


    無獨有偶,除了沈猶龍以外,廣西巡撫陳大人亦因梅關之失而遭彈劾去職。


    從明麵上看,沈大人被去職是因梅關被楚軍所占,陳大人被去職則是因‘不作為’,即沒有攻入楚軍占據的地盤,以策應廣東兵和江西兵對於楚軍的反攻。


    但實際上兩廣的軍政要員們皆心知肚明,當弘光帝上位以後,沈大人和陳大人遲早會遭彈劾而去職,因為他們兩個封疆大吏皆不是‘定策’功臣。


    這不是巧了?楚軍不僅東進江西省,還‘順道’把由贛入粵的鎖鑰之地梅關給奪了!偏偏廣東兵數次反攻未能奪迴梅關,這失關之責豈不就是最好的彈劾借口?


    同樣的,楚軍因何能做大?那不都是廣西巡撫陳大人‘姑息養奸’太過縱容之因?


    當然,沈猶龍是已經接到調令,而陳大人則還在等待接任者的到來。


    據說朝廷還在討論,究竟是讓新任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丁魁楚再加擔子兼廣西巡撫,亦或是另派大臣來接任廣西巡撫之職,朝廷暫且還未定下。


    值得一提的是,沈猶龍接到調令以後並未接受朝廷的新任命,而是以歸鄉葬親為由婉拒之。


    ‘歸鄉葬親’與‘歸鄉丁憂’可是兩碼事,但兩廣的要員們皆暗讚沈猶龍知進退懂取舍,他歸鄉暫避朝中非議與避開馬士英等權臣的鋒芒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那麽丁魁楚被調總督兩廣以後,河南與湖廣的總督自然是另有人選,此人便是原湖廣巡撫何騰蛟,如今他被弘光帝拜為副都禦使,總督河南、湖廣、四川與貴州四省軍務!


    而江西省的政壇同樣出現大震蕩,因楚軍可不止是占據了南安府和梅關而已。


    在南安府以北,江西省的吉安府、袁州府、瑞州府、南昌府皆有楚軍的陷陣左大營和朱雀左營將士在活動。


    尤其是吳誌堅率領的朱雀左營,他們不僅在南昌府豐城縣以少勝多擊潰了江西兵與左夢庚的兩萬聯軍,且吳誌堅居然率部由豐城縣北上南昌府城新建!


    當然,吳誌堅此舉可不是真要攻打南昌府城,而是為了‘幫’江西省軍政蕩平左良玉的軍隊!亦即北上九江府攻打左夢庚的五萬兵馬。


    為此,吳誌堅率朱雀左營由南昌府城的西郊而過,沿途一麵招兵買馬一麵北進南康府,於六月底抵達該府的建昌縣境內,由建昌縣再往北便是九江府的德安縣境。


    同樣是在六月底,左夢庚已派出近三萬人馬抵達德安縣境內,且左夢庚這迴也不再任由麾下將士肆虐地方,而是駐守於德安城外,意欲與楚軍的朱雀左營再來一場硬仗!


    另據湖廣黃州府的密報,在六月底,左良玉麾下大將‘混十萬’馬進忠派出了千餘精銳步卒渡過長江支援左夢庚。


    而江西省南康府和九江府的官兵們則做起了壁上觀,但他們究竟是希望左夢庚勝、亦或希望人數不足五千卻悍不畏死的朱雀左營勝?又或是希望雙方兩敗俱傷?答案,或許隻有他們自己才知曉了。


    朝廷則於六月底召迴了在鄱陽湖的‘楚軍招安使團’,至於該如何擬定招安楚軍的新條件,這恐怕會是朝廷大臣們在七月間最為頭疼的事務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