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戰,最常用的戰術是撞擊和接舷戰。
撞擊是利用船前麵的物體,造成敵人船隻的巨大損毀。
接舷戰則是靠近敵船後,士兵跳上對方的船隻進行白刃戰。
雖然有些船隻裝備了火炮等,因射程近、威力小而沒有改變作戰方式。
隨著艦炮威力力增大和艦艇機動性能的提高,接舷戰逐漸被戰列線戰術所取代。
但,戰列線有個前提,那就是火炮射擊技術要高。
不是影視劇裏單純的放幾炮,打不打中聽天由命的那種。
為了向鬆浦信貞、李旦等人展示自己水師的實力,楊承應買了一艘商船,當做演習用的靶船。
隨著楊承應的一聲令下,由寧完我在大長山島組織船工改造的新船——福威號,在耿仲明的指揮下駛出港口。
船上配備23門火炮,都是從卡瑞克戰船上卸下來的銅製紅夷大炮。原本的卡瑞克戰船成了運輸船,隻裝載貨物。
這艘類似於蓋倫船的福威號,第一次采取線列戰術,利用水兵純熟的火炮射擊技巧和對風向的把握,對著靶船用炮火射擊。
隻繞船攻擊一圈,這艘商船就沉入海底。
隨後,耿仲明指揮船隻,對岸上隨機指定的物體炮擊,也是十炮七中。
如此一來,不管是鬆浦信貞還是李旦等人,都吃了一驚。
“好厲害的射擊技巧。”
李旦淡笑著抱了抱拳,問道:“楊帥,您是怎麽辦到的?”
“讓他們每個人都讀書識字,學習算術,了解基本的幾何原理,就能辦到。”
楊承應笑著說道。
聽了這個答案,李旦又問:“楊帥這麽做,就不怕你手下出逃兵,再把你的秘密都告訴他人?”
“李公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如果因為擔心這件事,而放棄對水師訓練的追求,太不值當了。”
楊承應還有一個理由沒說口。
就是和整個東亞的環境有很大關係。
後金沒有水師,也沒有養水師的必要和地方。倭國的水師,本來技術不高,隨著鎖國令的出現,水師漸漸沒戲。
李朝的水師更不談,陸軍都沒搞明白。
明朝倒是有水師,但是缺乏足夠的動力和財力發展。
他麾下這些水兵壓根沒地兒去。
因此,他不擔心投敵的問題。
“火炮威力雖大,但是近距離作戰靠的是武士的勇猛!”
鬆浦信貞很明顯不想失了麵子,“楊帥不介意的話,就讓我們在海上較量一番。”
“可以。”楊承應答應的很爽快,“為了不傷兩家和氣,貴我兩方都不要使用銳利的兵器,可以嗎?”
“沒問題!”
鬆浦信貞很有自信,自己藩的水師養了這麽久,絕對能打。
雙方各派出一艘戰船,在海麵上撞在一起,然後接舷戰。
然後,就給觀看的眾人開了大眼兒。
霹靂營士兵登船後,壓根不單打獨鬥而是結成三到四人的小組,兩個人持盾,一個或兩個人拿長兵器。
任你如何哇哇亂叫,他們就是不和你一對一,組成一個個小組把鬆浦信貞的人一個個趕下海。
登船後,不是漫無目的瞎打,而是很有針對性的控製船隻重要位置,再掃清殘敵。
這讓倭國人想起了一段不太愉快的迴憶。
“還打嗎?”
看到了結果,楊承應問道。
鬆浦信貞垂頭喪氣地說:“不打了,貴方的水師果然厲害。”
“那好,鳴金收兵。”楊承應向掌旗官示意。
掌旗官揮舞令旗。
打到一半的水師聽到號令,立刻有序的從船上撤離。
眾人一看,果然不用再繼續進行下去。
李旦暗中慶幸,沒真的托大,和對方較量。
演習結束,撤場的時候,楊承應才說出自己演習的目的。
“我要走了。臨別之際,請兩位一起來看一場戲,算是我的贈禮。”
楊承應笑著說道:“如果有感到冒犯的地方,還請海涵。”
鬆浦信貞苦笑:“閣下水師如此威武,叫人過目不忘。能與閣下為友,是我的無上榮幸。”
“哪裏,能與鬆浦君、李公合作,才是我的榮幸。”楊承應道。
“以後我們多多合作,把生意做得越大越好。”
“一言為定。”
楊承應伸出右手,掌心向上。
“一言為定!”鬆浦信貞伸出右手,握住楊承應的手。
李旦也伸出右手,蓋在鬆浦信貞右手的手背上:“一言為定。”
三方各懷心思的握了握手,才算是正式結成了合作聯盟。
根據曆史時間線,楊承應估計這段聯盟至少能維持個兩到三年。
這對於楊承應來說,相當寶貴。
訓練一支強大的水師,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作戰經驗,兩到三年時間太寶貴。
如此一來,倒是讓一直身份不對等的規伯玄方很是失落。
他擔心,楊承應尋找到更合適的貿易對象,會拋棄對馬藩。
在迴航途中,規伯玄方主動找到了楊承應:“楊帥,到了對馬藩以後,是否可以歇幾天?”
“歇息?為什麽?”楊承應問。
“藩主想和楊帥歃血為盟,結義為兄弟,不知道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楊承應答應的一如既往的爽快。
反正這種事算不得數,讓對馬藩感到安心,何樂而不為。
這是一般人的想法。
楊承應卻不這樣想,他是不會和任何人結拜的。
“真的?”規伯玄方不放心。
“我騙你幹什麽。隻不過……”
楊承應話鋒一轉,“有句話,恕我直言。”
“您說。”
“你我也算是老朋友啦,你應該知道,和我的關係應該點到即止。”
“這話怎麽講?”
“我沒有害你們的心思,有也沒必要。但是你們長期處於幕府與李朝之間,關係的平衡很微妙。如果過於偏重我這一方,會讓幕府對你們起疑心,那就不好了。”
“這個嘛……”
規伯玄方一心隻想和楊承應達成同盟,維持自己的利益。
現在聽了楊承應的話,忽然感覺他的話很有道理。
不到危急的時刻,還著不能做出這種舉動。
思索再三,規伯玄方終於還是把自己剛才說的“結義”的話,收了迴去。
這段插曲過後,楊承應再沒有別的事,在對馬島補給完後,前往李朝。
在李朝接了張存仁及麾下士兵,便返迴金州鎮。
時間,無情的來到了天啟四年的六月。
撞擊是利用船前麵的物體,造成敵人船隻的巨大損毀。
接舷戰則是靠近敵船後,士兵跳上對方的船隻進行白刃戰。
雖然有些船隻裝備了火炮等,因射程近、威力小而沒有改變作戰方式。
隨著艦炮威力力增大和艦艇機動性能的提高,接舷戰逐漸被戰列線戰術所取代。
但,戰列線有個前提,那就是火炮射擊技術要高。
不是影視劇裏單純的放幾炮,打不打中聽天由命的那種。
為了向鬆浦信貞、李旦等人展示自己水師的實力,楊承應買了一艘商船,當做演習用的靶船。
隨著楊承應的一聲令下,由寧完我在大長山島組織船工改造的新船——福威號,在耿仲明的指揮下駛出港口。
船上配備23門火炮,都是從卡瑞克戰船上卸下來的銅製紅夷大炮。原本的卡瑞克戰船成了運輸船,隻裝載貨物。
這艘類似於蓋倫船的福威號,第一次采取線列戰術,利用水兵純熟的火炮射擊技巧和對風向的把握,對著靶船用炮火射擊。
隻繞船攻擊一圈,這艘商船就沉入海底。
隨後,耿仲明指揮船隻,對岸上隨機指定的物體炮擊,也是十炮七中。
如此一來,不管是鬆浦信貞還是李旦等人,都吃了一驚。
“好厲害的射擊技巧。”
李旦淡笑著抱了抱拳,問道:“楊帥,您是怎麽辦到的?”
“讓他們每個人都讀書識字,學習算術,了解基本的幾何原理,就能辦到。”
楊承應笑著說道。
聽了這個答案,李旦又問:“楊帥這麽做,就不怕你手下出逃兵,再把你的秘密都告訴他人?”
“李公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如果因為擔心這件事,而放棄對水師訓練的追求,太不值當了。”
楊承應還有一個理由沒說口。
就是和整個東亞的環境有很大關係。
後金沒有水師,也沒有養水師的必要和地方。倭國的水師,本來技術不高,隨著鎖國令的出現,水師漸漸沒戲。
李朝的水師更不談,陸軍都沒搞明白。
明朝倒是有水師,但是缺乏足夠的動力和財力發展。
他麾下這些水兵壓根沒地兒去。
因此,他不擔心投敵的問題。
“火炮威力雖大,但是近距離作戰靠的是武士的勇猛!”
鬆浦信貞很明顯不想失了麵子,“楊帥不介意的話,就讓我們在海上較量一番。”
“可以。”楊承應答應的很爽快,“為了不傷兩家和氣,貴我兩方都不要使用銳利的兵器,可以嗎?”
“沒問題!”
鬆浦信貞很有自信,自己藩的水師養了這麽久,絕對能打。
雙方各派出一艘戰船,在海麵上撞在一起,然後接舷戰。
然後,就給觀看的眾人開了大眼兒。
霹靂營士兵登船後,壓根不單打獨鬥而是結成三到四人的小組,兩個人持盾,一個或兩個人拿長兵器。
任你如何哇哇亂叫,他們就是不和你一對一,組成一個個小組把鬆浦信貞的人一個個趕下海。
登船後,不是漫無目的瞎打,而是很有針對性的控製船隻重要位置,再掃清殘敵。
這讓倭國人想起了一段不太愉快的迴憶。
“還打嗎?”
看到了結果,楊承應問道。
鬆浦信貞垂頭喪氣地說:“不打了,貴方的水師果然厲害。”
“那好,鳴金收兵。”楊承應向掌旗官示意。
掌旗官揮舞令旗。
打到一半的水師聽到號令,立刻有序的從船上撤離。
眾人一看,果然不用再繼續進行下去。
李旦暗中慶幸,沒真的托大,和對方較量。
演習結束,撤場的時候,楊承應才說出自己演習的目的。
“我要走了。臨別之際,請兩位一起來看一場戲,算是我的贈禮。”
楊承應笑著說道:“如果有感到冒犯的地方,還請海涵。”
鬆浦信貞苦笑:“閣下水師如此威武,叫人過目不忘。能與閣下為友,是我的無上榮幸。”
“哪裏,能與鬆浦君、李公合作,才是我的榮幸。”楊承應道。
“以後我們多多合作,把生意做得越大越好。”
“一言為定。”
楊承應伸出右手,掌心向上。
“一言為定!”鬆浦信貞伸出右手,握住楊承應的手。
李旦也伸出右手,蓋在鬆浦信貞右手的手背上:“一言為定。”
三方各懷心思的握了握手,才算是正式結成了合作聯盟。
根據曆史時間線,楊承應估計這段聯盟至少能維持個兩到三年。
這對於楊承應來說,相當寶貴。
訓練一支強大的水師,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作戰經驗,兩到三年時間太寶貴。
如此一來,倒是讓一直身份不對等的規伯玄方很是失落。
他擔心,楊承應尋找到更合適的貿易對象,會拋棄對馬藩。
在迴航途中,規伯玄方主動找到了楊承應:“楊帥,到了對馬藩以後,是否可以歇幾天?”
“歇息?為什麽?”楊承應問。
“藩主想和楊帥歃血為盟,結義為兄弟,不知道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楊承應答應的一如既往的爽快。
反正這種事算不得數,讓對馬藩感到安心,何樂而不為。
這是一般人的想法。
楊承應卻不這樣想,他是不會和任何人結拜的。
“真的?”規伯玄方不放心。
“我騙你幹什麽。隻不過……”
楊承應話鋒一轉,“有句話,恕我直言。”
“您說。”
“你我也算是老朋友啦,你應該知道,和我的關係應該點到即止。”
“這話怎麽講?”
“我沒有害你們的心思,有也沒必要。但是你們長期處於幕府與李朝之間,關係的平衡很微妙。如果過於偏重我這一方,會讓幕府對你們起疑心,那就不好了。”
“這個嘛……”
規伯玄方一心隻想和楊承應達成同盟,維持自己的利益。
現在聽了楊承應的話,忽然感覺他的話很有道理。
不到危急的時刻,還著不能做出這種舉動。
思索再三,規伯玄方終於還是把自己剛才說的“結義”的話,收了迴去。
這段插曲過後,楊承應再沒有別的事,在對馬島補給完後,前往李朝。
在李朝接了張存仁及麾下士兵,便返迴金州鎮。
時間,無情的來到了天啟四年的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