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廣州府東莞縣人。
因其父袁子鵬是木材商人,在廣西平南做生意,於是,袁崇煥自幼在廣西平南長大。
少年時應童子試,因違背了“在原籍考試”的原則,沒有通過。
於是,袁子鵬找到了定居廣西藤縣的哥哥袁耀祥。將袁崇煥改籍廣西藤縣參加考試,獲取了童生身份。
二十三歲時,袁崇煥考中舉人,此後便是四次會試落榜。
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薩爾滸之戰的同年,袁崇煥考中了進士。
次年,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天啟二年,袁崇煥被禦史侯恂破格提拔,在兵部任職。
廣寧被後金軍攻陷,熊廷弼和王化貞遷百姓入山海關。遼東局勢到這個地步,很多人都不敢去遼東。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就在這個時候,袁崇煥站了出來。
他單騎前往山海關,巡察山海關的情形,得到了第一手的情報。
迴來後,被朝中禦史侯恂賞識,並且極力舉薦。
於是,袁崇煥正式被任命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監軍。
出發前夕,他趕緊拜訪熊廷弼,希望了解更多關於遼西的情報。
看了袁崇煥的名帖,熊兆珪確定眼前之人,正是前幾天單騎閱關的袁崇煥。
“袁公在這裏等我一會兒,容我去稟報父親。”
“有勞大公子了。”袁崇煥拱手道謝。
熊兆珪還了禮,轉身進府。
他快步來到書房,問道:“父親,孩兒方便進來嗎?”
“進來。”
熊兆珪進書房,看到父親正在往信封裏裝信,便停下腳步。
等父親把書信密封好,交給送信的下人,熊兆珪才上前:“父親,門外有人想要見您。”
“見我?誰!”熊廷弼問。
“新任山海關監軍袁崇煥。”
“袁崇煥?就是那個孤身前往山海關探查情況的袁崇煥?”
“正是。他說,出發在即,想見一見您。”
熊廷弼沒有馬上答應,他有些猶豫。
在袁崇煥之前,有一個高談闊論,實則草包的王化貞,讓熊廷弼對於這一類人有些猶豫。
他轉念一想,自己下詔獄是必然之事,可遼西不能就此放棄。
“派人去請袁崇煥到書房,我要在這裏見他。”
熊廷弼下定決心,遼西不能就此淪陷,必須有人收複。
隻希望上蒼可憐,袁崇煥是一個能辦事的人。
“在書房,不合適吧?”熊兆珪覺得不妥。
“就在這裏,快去。”
“是,父親。”
不久,熊兆珪引著一個黑小的中年漢子來到書房。
熊廷弼猜這中年漢子是袁崇煥,便起身行禮。
袁崇煥還禮,隨後自報家門。
兩邊分賓主之禮入座。
“你的事跡,我早有耳聞。如今被朝廷委以重任,卻來見我一個導致遼西淪陷的罪臣,真令人意外。”
熊廷弼當然說的不是實話,他是在試探。
袁崇煥正襟危坐,說道:“熊大人所作所為,我也有耳聞。是非曲直,不是我能說清楚。但我堅決相信,熊大人是無辜的。”
熊廷弼略感吃驚,心裏欣慰的笑了,臉上卻沒有大的變化。
“那麽,你想沒想過守遼西的策略?”熊廷弼一臉認真地問。
“先守後戰,相機行事。”
袁崇煥一字一頓,認真的答道。
“先守後戰,你倒是比王化貞聰明一點。”
說罷,熊廷弼命仆人把書桌清空,再拿來筆墨紙硯,擺在書房的桌案上。
“說大話沒有用,我要看你有沒有真材實料。”
熊廷弼指了指白紙:“你給我把大明九邊的重要邊堡畫出來!”
袁崇煥當即提筆,沾墨,在白紙上畫出了大明九邊的重要邊堡。
由於沒有繪畫天賦,袁崇煥畫的像是塗鴉,但內容大體沒錯。
等袁崇煥畫完,熊廷弼提筆,在遼東的位置添了一筆。
“這裏,去年新建了一座重要新城,名叫鎮虜城。”
熊廷弼說道:“這是金州修在新屯的新城,扼守交通要道,上麵布置了大量的紅夷大炮,去年年末擊退過努爾哈赤。”
“紅夷大炮?我在廣東見過,威力強勁。”
袁崇煥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北方有人也用。
熊廷弼點頭:“城牆上布置了三十門紅夷大炮,還有一千多鳥銃部隊助戰,再加大量的弩箭,導致努爾哈赤無法攻下此城。”
“築城的人是誰?”
“是孫元化和江朝棟,但實際主事的人名叫楊承應,據說是沈陽軍戶出身,我覺得不可能。”
“他在金州?我們說不定能遇到。”
“除非你去金州,否則這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他。”
“為什麽?”
“他被王化貞和魏忠賢迫害怕了,到任何地方都帶著中軍。”
“這樣啊……”
袁崇煥略感遺憾。
熊廷弼指著袁崇煥畫的圖,從鎮虜城、金州城等地開始,一個邊堡一個據點給袁崇煥講解。
指出一些邊堡廢棄了,一些邊堡在圖上畫的有誤。
熊廷弼認真的講,袁崇煥認真的記。
此時,皇宮裏,徐光啟已經把金州大捷的前後經過都告訴了天啟皇帝。
聽完徐光啟的講述,天啟皇帝龍顏大悅。
“前麵聽說遼西淪陷,朕心急如焚。不料遼南有英雄,能讓努爾哈赤折戟。”
朱由校興奮地道:“這樣的英雄,朕真想親自見上一麵啊。”
聽到這話,魏忠賢眼前一亮,要是楊承應來了京城,不等於猛虎進了囚籠嘛。
“陛下貴為天子,想見楊承應有什麽難的,隻派人召他入京就可以了嘛。”
魏忠賢包藏禍心,立刻建議道。
朱由校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正要答應。
徐光啟忙道:“陛下,恐怕暫時不行啊。”
“為何?”朱由校有些不悅。
“努爾哈赤吃了虧,隨時有南下複仇的可能。”
徐光啟說道:“如果楊承應此時不在金州,努爾哈赤南下,誰能抵擋呢。”
朱由校想了一下,覺得有道理,便道:“徐愛卿說的對,暫時不召他。”
魏忠賢眉頭一皺,沒想到徐光啟破壞他的計劃,咬了咬牙。
“不過,楊承應這次功勞這麽大,不能不賞。”
朱由校沉吟片刻,說道:“不如把遼南四衛都給他,許他便宜行事,再賜他一個男爵。”
“陛下,此事是不是值得再商議。”
魏忠賢不想楊承應得到爵位,出聲阻止。
“為何?”朱由校問。
“首級還沒有勘驗完畢,這麽早提賞賜,似有不妥。”
魏忠賢解釋道。
朱由校想了一下,點頭認可。
因其父袁子鵬是木材商人,在廣西平南做生意,於是,袁崇煥自幼在廣西平南長大。
少年時應童子試,因違背了“在原籍考試”的原則,沒有通過。
於是,袁子鵬找到了定居廣西藤縣的哥哥袁耀祥。將袁崇煥改籍廣西藤縣參加考試,獲取了童生身份。
二十三歲時,袁崇煥考中舉人,此後便是四次會試落榜。
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薩爾滸之戰的同年,袁崇煥考中了進士。
次年,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天啟二年,袁崇煥被禦史侯恂破格提拔,在兵部任職。
廣寧被後金軍攻陷,熊廷弼和王化貞遷百姓入山海關。遼東局勢到這個地步,很多人都不敢去遼東。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就在這個時候,袁崇煥站了出來。
他單騎前往山海關,巡察山海關的情形,得到了第一手的情報。
迴來後,被朝中禦史侯恂賞識,並且極力舉薦。
於是,袁崇煥正式被任命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監軍。
出發前夕,他趕緊拜訪熊廷弼,希望了解更多關於遼西的情報。
看了袁崇煥的名帖,熊兆珪確定眼前之人,正是前幾天單騎閱關的袁崇煥。
“袁公在這裏等我一會兒,容我去稟報父親。”
“有勞大公子了。”袁崇煥拱手道謝。
熊兆珪還了禮,轉身進府。
他快步來到書房,問道:“父親,孩兒方便進來嗎?”
“進來。”
熊兆珪進書房,看到父親正在往信封裏裝信,便停下腳步。
等父親把書信密封好,交給送信的下人,熊兆珪才上前:“父親,門外有人想要見您。”
“見我?誰!”熊廷弼問。
“新任山海關監軍袁崇煥。”
“袁崇煥?就是那個孤身前往山海關探查情況的袁崇煥?”
“正是。他說,出發在即,想見一見您。”
熊廷弼沒有馬上答應,他有些猶豫。
在袁崇煥之前,有一個高談闊論,實則草包的王化貞,讓熊廷弼對於這一類人有些猶豫。
他轉念一想,自己下詔獄是必然之事,可遼西不能就此放棄。
“派人去請袁崇煥到書房,我要在這裏見他。”
熊廷弼下定決心,遼西不能就此淪陷,必須有人收複。
隻希望上蒼可憐,袁崇煥是一個能辦事的人。
“在書房,不合適吧?”熊兆珪覺得不妥。
“就在這裏,快去。”
“是,父親。”
不久,熊兆珪引著一個黑小的中年漢子來到書房。
熊廷弼猜這中年漢子是袁崇煥,便起身行禮。
袁崇煥還禮,隨後自報家門。
兩邊分賓主之禮入座。
“你的事跡,我早有耳聞。如今被朝廷委以重任,卻來見我一個導致遼西淪陷的罪臣,真令人意外。”
熊廷弼當然說的不是實話,他是在試探。
袁崇煥正襟危坐,說道:“熊大人所作所為,我也有耳聞。是非曲直,不是我能說清楚。但我堅決相信,熊大人是無辜的。”
熊廷弼略感吃驚,心裏欣慰的笑了,臉上卻沒有大的變化。
“那麽,你想沒想過守遼西的策略?”熊廷弼一臉認真地問。
“先守後戰,相機行事。”
袁崇煥一字一頓,認真的答道。
“先守後戰,你倒是比王化貞聰明一點。”
說罷,熊廷弼命仆人把書桌清空,再拿來筆墨紙硯,擺在書房的桌案上。
“說大話沒有用,我要看你有沒有真材實料。”
熊廷弼指了指白紙:“你給我把大明九邊的重要邊堡畫出來!”
袁崇煥當即提筆,沾墨,在白紙上畫出了大明九邊的重要邊堡。
由於沒有繪畫天賦,袁崇煥畫的像是塗鴉,但內容大體沒錯。
等袁崇煥畫完,熊廷弼提筆,在遼東的位置添了一筆。
“這裏,去年新建了一座重要新城,名叫鎮虜城。”
熊廷弼說道:“這是金州修在新屯的新城,扼守交通要道,上麵布置了大量的紅夷大炮,去年年末擊退過努爾哈赤。”
“紅夷大炮?我在廣東見過,威力強勁。”
袁崇煥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北方有人也用。
熊廷弼點頭:“城牆上布置了三十門紅夷大炮,還有一千多鳥銃部隊助戰,再加大量的弩箭,導致努爾哈赤無法攻下此城。”
“築城的人是誰?”
“是孫元化和江朝棟,但實際主事的人名叫楊承應,據說是沈陽軍戶出身,我覺得不可能。”
“他在金州?我們說不定能遇到。”
“除非你去金州,否則這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他。”
“為什麽?”
“他被王化貞和魏忠賢迫害怕了,到任何地方都帶著中軍。”
“這樣啊……”
袁崇煥略感遺憾。
熊廷弼指著袁崇煥畫的圖,從鎮虜城、金州城等地開始,一個邊堡一個據點給袁崇煥講解。
指出一些邊堡廢棄了,一些邊堡在圖上畫的有誤。
熊廷弼認真的講,袁崇煥認真的記。
此時,皇宮裏,徐光啟已經把金州大捷的前後經過都告訴了天啟皇帝。
聽完徐光啟的講述,天啟皇帝龍顏大悅。
“前麵聽說遼西淪陷,朕心急如焚。不料遼南有英雄,能讓努爾哈赤折戟。”
朱由校興奮地道:“這樣的英雄,朕真想親自見上一麵啊。”
聽到這話,魏忠賢眼前一亮,要是楊承應來了京城,不等於猛虎進了囚籠嘛。
“陛下貴為天子,想見楊承應有什麽難的,隻派人召他入京就可以了嘛。”
魏忠賢包藏禍心,立刻建議道。
朱由校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正要答應。
徐光啟忙道:“陛下,恐怕暫時不行啊。”
“為何?”朱由校有些不悅。
“努爾哈赤吃了虧,隨時有南下複仇的可能。”
徐光啟說道:“如果楊承應此時不在金州,努爾哈赤南下,誰能抵擋呢。”
朱由校想了一下,覺得有道理,便道:“徐愛卿說的對,暫時不召他。”
魏忠賢眉頭一皺,沒想到徐光啟破壞他的計劃,咬了咬牙。
“不過,楊承應這次功勞這麽大,不能不賞。”
朱由校沉吟片刻,說道:“不如把遼南四衛都給他,許他便宜行事,再賜他一個男爵。”
“陛下,此事是不是值得再商議。”
魏忠賢不想楊承應得到爵位,出聲阻止。
“為何?”朱由校問。
“首級還沒有勘驗完畢,這麽早提賞賜,似有不妥。”
魏忠賢解釋道。
朱由校想了一下,點頭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