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殷學正的解說,柳雙離才了解了這件事的大概始末。
這事竟還牽扯了陳家的內宅鬥爭。
陳家當今的主母,並非陳家大公子和二公子的生母,這點柳雙離是早就知道的。
因著陳大公子的成才,現在的陳夫人不想陳二公子再壓自家兒子一頭,所以,從小故意縱著陳二公子性情,把人有意養廢了。
等陳大人發現自家二兒子已無法收斂,無奈之下,隻好在銀錢上控製著這個兒子,不讓他亂來。
陳二公子從小大手慣了,銀錢一被控製,自然很不習慣。就在這時,一直與他不親的陳三公子找上了他。
陳家三公子自小就被自家生母嚴加管束,雖作風正派,沒有不學無術,可暗地裏卻很是羨慕自家二哥恣意的生活。
他家二哥沒有銀錢,卻是會玩,而他手中有母親給的大把銀子,去無路子不會玩。且被生母盯得緊,到手的銀子也不敢隨意去花,更不敢學別的紈絝子弟般往煙花柳巷裏踏足半步。
兄弟二人,各自受限又各自羨慕,正正好形成了互補,所以很快就在私下裏達成了共識。
表麵上,陳三公子還是過著他正正經經,循規蹈矩的生活。
背地裏,卻由他家二哥出麵,暗裏約著各色人物,各式的享樂遊玩。
當然,能與他們家搭上關係的公子哥兒,再是能玩會耍,陳二公子也不會約來與陳三公子同玩,免得從別家嘴裏把這事兒捅到陳夫人耳中。
再有,陳夫人安排在兩位公子身邊的眼線,也都會在每次去玩樂時,故意使喚開去。
這些事兒,陳二公子粗枝大葉,總注意不到,幾次都差點露餡。反是拿著銀錢的陳三公子事事小心謹慎,數次在他的細心安排和及時提點下,險些露出的餡化才汲汲化解過來。也因此,幾年下來,兩人背地裏的這般鬼混生活,竟在陳三公子的周密安排下被瞞得一絲不露。也因此,陳二公子極為看重自家這個三弟,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去年底龍行衛攜機密冊子被追殺至京郊,好巧不巧,就逃到了由陳二公子出麵安排,實則卻隻是陳三公子來遊玩的地方。
那一處的莊園極偏又道路不暢,原是早些年某個貴人修建來隱世養生之所,貴人去世後,幾經轉手,這處莊園被某個商人以極低的價格購下。
商人擅於養花,購下這處莊園後,見此山野起伏,一處山中在同一時間,常出現不同時令的氣候,極適合不同花木的種植和繁衍。
商人就在此處栽培下了各色花木,待花木長成後再運到京城銷售。因常常能種出不同時令的花木,日子久了,此處地段不佳的莊園,也在京中博得了不小的名聲。
但到底因為位置不好,莊園名聲雖有,來此遊玩的人卻極少。
陳三公子是個愛花之人,聽聞了此處名聲,去年底就暗中讓其二哥花銀子租下了這一處莊園,租期足有一月之長。
陳二公子不喜此處,卻為讓手握重銀的自家三弟開心,還是辦得極期周到用心。租下莊子後,不但雇人重新布置了一通這處莊園,還請來了不少名伶美妓。
因著做這事時,打的都是陳二公子旗號,陳二公子又不喜來這裏,而陳二公子和陳三公子長像相似,對外又故意隱瞞。不但請來的伶人妓子,就連此處莊園的管家仆傭一幹人等,都以為來此賞玩的,隻有陳二公子一人,並不知實際一直來玩的卻是陳家的三公子。
事情就這麽陰差陽錯的開始了。
待那一日,又一次來此遊玩的陳三公子無竟撞見逃命至此的龍行衛,接收了龍行衛臨終前交托的機密冊子,又無聲無息的離開後。
不管是來此收撿人命的官府,暗中查探案情的田方兩府人馬,還是龍行衛的秘密探子,查問到的關鍵人物都隻有陳二公子一人。
聽殷學正說來,龍行衛在探知機密冊子有可能在陳二公子手中後,雖也秘密派人監控了陳府,但重點卻是加派人手,布控了他們龍行衛在京中的幾處秘密接頭地點。
因為攜帶冊子逃至京郊的是暗龍衛,官府並不知曉此事其實與龍行衛有關。刑部對此也隻是以江湖仇殺落了案。
而依規定,暗龍衛如一時不便,要轉托外人把信息傳至京城,也隻會起用京中某個秘密聯絡點。
那些聯絡點,對外都與龍行衛無關,有些地點就連接收信息的最初之人,也不是龍行衛自己的人。
死於京郊莊子的暗龍衛是暗龍衛中的甲字輩,知曉京中多處秘密聯絡點。
殷學正不知他會把哪一處的聯絡地點告知轉托的外人。
所以那陣子,龍行衛的工作重點,一直是在監視陳二公子,看他會往哪處聯係點。
也是很是不巧,冊子的事還沒探出苗頭,就碰上了先帝薨逝,京中所有娛樂場所都被迫關閉三月不得開業。
龍行衛的秘密聯絡點,也隨之減了七成。
陳二公子一直沒有探頭,龍行衛的工作也沒什麽進展。
另一方麵,他們也探知,田方兩家的人,尋了不少方式,接近了陳家這位二公子。
而不明就裏的陳二公子卻很是自鳴得意,以為自己哪一處入了某位高人的眼,所以這麽多人紛紛來巴結於他。
也就在這時,陳二公子踏足了石硯街的寶來閣。
那是一處是賣筆墨紙硯的地方,本是陳二公子這等人物決不會步入之所,陳二公子卻來了。而外人不知的卻是,這一處寶來閣,正是龍行衛在京中的秘密聯絡點之一。
而陳二公子不但來了,還向閣中之人提到了小冊子,說得含糊不清。
這讓殷學正很是不解。
陳二公子提到了冊子,表麵上是對上了號。
可殷學正想到的卻是,死去的暗龍衛向來是個辦事牢靠之人。
他要真把如此機密的冊子轉托給了陳家二公子,怎麽會看不出這人是個從不與筆墨打交道之人?他知道的聯絡點不少,又豈會偏偏選擇了這一處最讓人生疑的地方告訴陳二公子?
所以,殷學正由此疑心,實際拿到冊子的人,可能並不是陳家的二公子。
如果不是,那又會是誰?
再進一步細查下去,陳家三公子進入了龍行衛的視線。
與此同時,因陳二公子向外人提到了冊子這個一關鍵,終於讓一直暗中觀察他的田方兩家人急上了眼。
在多方探問不得要領後,急紅眼了的方家人,終於對陳二公子下了死手。
他們不在乎能不能尋迴冊子,他們隻要能把知情的人全部弄死,讓他們不敢再在這上打任何主意就好。
他們清楚陳二公子和自家繼母不和,也知道陳二公子和自家父親有嫌隙,所以倒沒懷疑陳家的兩位當家人。他們也探知了陳二公子和自家三弟暗中有來往,所以苗頭也轉向了陳三公子。
隻陳三公子表現得太過慎密和淡定,田家五郎用了最大的交情,探知到的也隻是陳三公子同情自家二哥的苦境,偷偷給過他一些銀錢花用,卻也勸說過他不要再違逆父親花天酒地,多多收斂性情。可他家二哥就是不聽,他也苦無辦法。
至於冊子的事,他是有聽他家二哥提過,卻不知確切記錄了什麽內容,實在愛莫能助。
田家五郎的路子一時走不通,四家當家還沒在意,反是外人殷學正看不過眼了。就暗地裏幫了他一把,用另一個方法,把一本冊子透給了陳三公子,同時設法讓田家人知道了此事。
如此,田家五郎必然會更加另眼相看陳三公子,下麵他們會如何發展,那就要看陳三公子的本事了,反正他現在一時半會也起不了床。
柳雙離聽到這裏不由的好笑。
這位高高在上讓人見之生畏的殷大人,真是個小心眼。
迴想之前,那日殷大人帶同她去相看陳大人,存的不隻是探問陳大人這一目的。想來還有其他,一是讓她看看她那個所謂的未婚夫,表麵斯文正派,背地裏卻是個怎樣個不知羞恥之人;二來想必就是故意震怒陳大人,讓他好好教訓教訓自家這個混蛋兒子。
打殘了最好,打不殘也要落個半死。死了還能一了百了呢,這慢慢折磨著才是最好玩的。
殷學正的小心眼兒,可見一般。
隻不過殷大人的第一個目的,卻是失策了。因柳雙離根本不是陳三公子正經的未婚妻,當然就對他實際是怎樣一個人不上心。
想到這裏,柳雙離又忍不住抿嘴輕笑,繼而朝殷學正翻了翻白眼。
倒惹得殷學正一時頓住。
“楊姑娘不喜陳三公子。”殷學正笑問。
“嗯,陳家三公子和我沒有關係,談不上喜歡和不喜歡。”柳雙離再次翻眼。
殷學正了然的點點頭。
“殷某原想送姑娘進陳家,如今看來是不行了,真是可惜啊”
“哪有,我已經進陳家了,”柳雙離彎彎嘴,“還幫大人找迴了最緊要的冊子,不是嗎。”
殷學正聽聞嗬嗬一笑,指尖輕敲著桌上的小冊子:“也是啊,如此殷某真真多謝姑娘了。想河道翻船數,我們早年就有備數,不用看冊子上的記錄也能知道個大概。江南那邊,最緊要的還是這本記錄了江南各路官員貪腐數的冊子。這才是本案最致命之處,姑娘能安全尋迴,當可記大功一件。”
柳雙離愣住。
大人,玩笑不能這麽開的。
真記下大功,要人家日後如何自處?
這不是明擺著走後門的起腳!!
“大人,請論功行賞,否則難服下眾。”柳雙離急道。
殷學正哈哈一笑:“該有的功,我自然都會算上。楊姑娘的這一份當然也不會漏掉。”
柳雙離苦笑,她真要取了這一份功,算什麽事,不是擺著自取其辱。
不知這個殷大人這般說來,是在厚愛她呢,還是在存心整她。
想來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想到這柳雙離連連搖搖頭,正色道:“不管大人如何說,反正這個功我是不會受的。”
殷學正瞧著柳雙離邊說著邊小臉兒都急紅了,又是一陣大笑。
這小姑娘正起經來的樣兒,真真很逗人樂。
真是又聰明可人,又傻氣得可愛。
讓一直隻在暗道上行走的他,仿是看到了一縷清新的陽光,瞬間暖了心肺。
他殷學正不是個冷心冷血的人,從來不是。
否則直屬皇上統領的他,就不會在先帝日漸病重,早就不理朝政時,還下了最大力氣去探查江南河道翻船案,還要不惜餘力的去收羅江南官員的貪腐證據。
否則他就不會一直不理會王田方三家的拉襲,說是不想居於任何一方勢力,要自成一方勢力。實則卻也是他根本看不上,看不上那不顧民生疾苦,不管國家安危,隻知不斷填滿自身腰包的小人。
這事竟還牽扯了陳家的內宅鬥爭。
陳家當今的主母,並非陳家大公子和二公子的生母,這點柳雙離是早就知道的。
因著陳大公子的成才,現在的陳夫人不想陳二公子再壓自家兒子一頭,所以,從小故意縱著陳二公子性情,把人有意養廢了。
等陳大人發現自家二兒子已無法收斂,無奈之下,隻好在銀錢上控製著這個兒子,不讓他亂來。
陳二公子從小大手慣了,銀錢一被控製,自然很不習慣。就在這時,一直與他不親的陳三公子找上了他。
陳家三公子自小就被自家生母嚴加管束,雖作風正派,沒有不學無術,可暗地裏卻很是羨慕自家二哥恣意的生活。
他家二哥沒有銀錢,卻是會玩,而他手中有母親給的大把銀子,去無路子不會玩。且被生母盯得緊,到手的銀子也不敢隨意去花,更不敢學別的紈絝子弟般往煙花柳巷裏踏足半步。
兄弟二人,各自受限又各自羨慕,正正好形成了互補,所以很快就在私下裏達成了共識。
表麵上,陳三公子還是過著他正正經經,循規蹈矩的生活。
背地裏,卻由他家二哥出麵,暗裏約著各色人物,各式的享樂遊玩。
當然,能與他們家搭上關係的公子哥兒,再是能玩會耍,陳二公子也不會約來與陳三公子同玩,免得從別家嘴裏把這事兒捅到陳夫人耳中。
再有,陳夫人安排在兩位公子身邊的眼線,也都會在每次去玩樂時,故意使喚開去。
這些事兒,陳二公子粗枝大葉,總注意不到,幾次都差點露餡。反是拿著銀錢的陳三公子事事小心謹慎,數次在他的細心安排和及時提點下,險些露出的餡化才汲汲化解過來。也因此,幾年下來,兩人背地裏的這般鬼混生活,竟在陳三公子的周密安排下被瞞得一絲不露。也因此,陳二公子極為看重自家這個三弟,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去年底龍行衛攜機密冊子被追殺至京郊,好巧不巧,就逃到了由陳二公子出麵安排,實則卻隻是陳三公子來遊玩的地方。
那一處的莊園極偏又道路不暢,原是早些年某個貴人修建來隱世養生之所,貴人去世後,幾經轉手,這處莊園被某個商人以極低的價格購下。
商人擅於養花,購下這處莊園後,見此山野起伏,一處山中在同一時間,常出現不同時令的氣候,極適合不同花木的種植和繁衍。
商人就在此處栽培下了各色花木,待花木長成後再運到京城銷售。因常常能種出不同時令的花木,日子久了,此處地段不佳的莊園,也在京中博得了不小的名聲。
但到底因為位置不好,莊園名聲雖有,來此遊玩的人卻極少。
陳三公子是個愛花之人,聽聞了此處名聲,去年底就暗中讓其二哥花銀子租下了這一處莊園,租期足有一月之長。
陳二公子不喜此處,卻為讓手握重銀的自家三弟開心,還是辦得極期周到用心。租下莊子後,不但雇人重新布置了一通這處莊園,還請來了不少名伶美妓。
因著做這事時,打的都是陳二公子旗號,陳二公子又不喜來這裏,而陳二公子和陳三公子長像相似,對外又故意隱瞞。不但請來的伶人妓子,就連此處莊園的管家仆傭一幹人等,都以為來此賞玩的,隻有陳二公子一人,並不知實際一直來玩的卻是陳家的三公子。
事情就這麽陰差陽錯的開始了。
待那一日,又一次來此遊玩的陳三公子無竟撞見逃命至此的龍行衛,接收了龍行衛臨終前交托的機密冊子,又無聲無息的離開後。
不管是來此收撿人命的官府,暗中查探案情的田方兩府人馬,還是龍行衛的秘密探子,查問到的關鍵人物都隻有陳二公子一人。
聽殷學正說來,龍行衛在探知機密冊子有可能在陳二公子手中後,雖也秘密派人監控了陳府,但重點卻是加派人手,布控了他們龍行衛在京中的幾處秘密接頭地點。
因為攜帶冊子逃至京郊的是暗龍衛,官府並不知曉此事其實與龍行衛有關。刑部對此也隻是以江湖仇殺落了案。
而依規定,暗龍衛如一時不便,要轉托外人把信息傳至京城,也隻會起用京中某個秘密聯絡點。
那些聯絡點,對外都與龍行衛無關,有些地點就連接收信息的最初之人,也不是龍行衛自己的人。
死於京郊莊子的暗龍衛是暗龍衛中的甲字輩,知曉京中多處秘密聯絡點。
殷學正不知他會把哪一處的聯絡地點告知轉托的外人。
所以那陣子,龍行衛的工作重點,一直是在監視陳二公子,看他會往哪處聯係點。
也是很是不巧,冊子的事還沒探出苗頭,就碰上了先帝薨逝,京中所有娛樂場所都被迫關閉三月不得開業。
龍行衛的秘密聯絡點,也隨之減了七成。
陳二公子一直沒有探頭,龍行衛的工作也沒什麽進展。
另一方麵,他們也探知,田方兩家的人,尋了不少方式,接近了陳家這位二公子。
而不明就裏的陳二公子卻很是自鳴得意,以為自己哪一處入了某位高人的眼,所以這麽多人紛紛來巴結於他。
也就在這時,陳二公子踏足了石硯街的寶來閣。
那是一處是賣筆墨紙硯的地方,本是陳二公子這等人物決不會步入之所,陳二公子卻來了。而外人不知的卻是,這一處寶來閣,正是龍行衛在京中的秘密聯絡點之一。
而陳二公子不但來了,還向閣中之人提到了小冊子,說得含糊不清。
這讓殷學正很是不解。
陳二公子提到了冊子,表麵上是對上了號。
可殷學正想到的卻是,死去的暗龍衛向來是個辦事牢靠之人。
他要真把如此機密的冊子轉托給了陳家二公子,怎麽會看不出這人是個從不與筆墨打交道之人?他知道的聯絡點不少,又豈會偏偏選擇了這一處最讓人生疑的地方告訴陳二公子?
所以,殷學正由此疑心,實際拿到冊子的人,可能並不是陳家的二公子。
如果不是,那又會是誰?
再進一步細查下去,陳家三公子進入了龍行衛的視線。
與此同時,因陳二公子向外人提到了冊子這個一關鍵,終於讓一直暗中觀察他的田方兩家人急上了眼。
在多方探問不得要領後,急紅眼了的方家人,終於對陳二公子下了死手。
他們不在乎能不能尋迴冊子,他們隻要能把知情的人全部弄死,讓他們不敢再在這上打任何主意就好。
他們清楚陳二公子和自家繼母不和,也知道陳二公子和自家父親有嫌隙,所以倒沒懷疑陳家的兩位當家人。他們也探知了陳二公子和自家三弟暗中有來往,所以苗頭也轉向了陳三公子。
隻陳三公子表現得太過慎密和淡定,田家五郎用了最大的交情,探知到的也隻是陳三公子同情自家二哥的苦境,偷偷給過他一些銀錢花用,卻也勸說過他不要再違逆父親花天酒地,多多收斂性情。可他家二哥就是不聽,他也苦無辦法。
至於冊子的事,他是有聽他家二哥提過,卻不知確切記錄了什麽內容,實在愛莫能助。
田家五郎的路子一時走不通,四家當家還沒在意,反是外人殷學正看不過眼了。就暗地裏幫了他一把,用另一個方法,把一本冊子透給了陳三公子,同時設法讓田家人知道了此事。
如此,田家五郎必然會更加另眼相看陳三公子,下麵他們會如何發展,那就要看陳三公子的本事了,反正他現在一時半會也起不了床。
柳雙離聽到這裏不由的好笑。
這位高高在上讓人見之生畏的殷大人,真是個小心眼。
迴想之前,那日殷大人帶同她去相看陳大人,存的不隻是探問陳大人這一目的。想來還有其他,一是讓她看看她那個所謂的未婚夫,表麵斯文正派,背地裏卻是個怎樣個不知羞恥之人;二來想必就是故意震怒陳大人,讓他好好教訓教訓自家這個混蛋兒子。
打殘了最好,打不殘也要落個半死。死了還能一了百了呢,這慢慢折磨著才是最好玩的。
殷學正的小心眼兒,可見一般。
隻不過殷大人的第一個目的,卻是失策了。因柳雙離根本不是陳三公子正經的未婚妻,當然就對他實際是怎樣一個人不上心。
想到這裏,柳雙離又忍不住抿嘴輕笑,繼而朝殷學正翻了翻白眼。
倒惹得殷學正一時頓住。
“楊姑娘不喜陳三公子。”殷學正笑問。
“嗯,陳家三公子和我沒有關係,談不上喜歡和不喜歡。”柳雙離再次翻眼。
殷學正了然的點點頭。
“殷某原想送姑娘進陳家,如今看來是不行了,真是可惜啊”
“哪有,我已經進陳家了,”柳雙離彎彎嘴,“還幫大人找迴了最緊要的冊子,不是嗎。”
殷學正聽聞嗬嗬一笑,指尖輕敲著桌上的小冊子:“也是啊,如此殷某真真多謝姑娘了。想河道翻船數,我們早年就有備數,不用看冊子上的記錄也能知道個大概。江南那邊,最緊要的還是這本記錄了江南各路官員貪腐數的冊子。這才是本案最致命之處,姑娘能安全尋迴,當可記大功一件。”
柳雙離愣住。
大人,玩笑不能這麽開的。
真記下大功,要人家日後如何自處?
這不是明擺著走後門的起腳!!
“大人,請論功行賞,否則難服下眾。”柳雙離急道。
殷學正哈哈一笑:“該有的功,我自然都會算上。楊姑娘的這一份當然也不會漏掉。”
柳雙離苦笑,她真要取了這一份功,算什麽事,不是擺著自取其辱。
不知這個殷大人這般說來,是在厚愛她呢,還是在存心整她。
想來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想到這柳雙離連連搖搖頭,正色道:“不管大人如何說,反正這個功我是不會受的。”
殷學正瞧著柳雙離邊說著邊小臉兒都急紅了,又是一陣大笑。
這小姑娘正起經來的樣兒,真真很逗人樂。
真是又聰明可人,又傻氣得可愛。
讓一直隻在暗道上行走的他,仿是看到了一縷清新的陽光,瞬間暖了心肺。
他殷學正不是個冷心冷血的人,從來不是。
否則直屬皇上統領的他,就不會在先帝日漸病重,早就不理朝政時,還下了最大力氣去探查江南河道翻船案,還要不惜餘力的去收羅江南官員的貪腐證據。
否則他就不會一直不理會王田方三家的拉襲,說是不想居於任何一方勢力,要自成一方勢力。實則卻也是他根本看不上,看不上那不顧民生疾苦,不管國家安危,隻知不斷填滿自身腰包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