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雙離知此人出門在外,一向都很有江湖人的作派。體現在一點上,就是無論去辦何事,隻要沒有特殊要求,他都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絕不藏著掖著。
所以,柳雙離見說也很大方的,拱手迴禮道:“真是好巧,多日不見,淩兄一向可好?楊七此次得貴人所雇,正是要上京而去,不知淩兄此番又是要行往何處?”
淩風眉眼上挑:“上京?不是吧,風也正有事要趕往京城,這不正好,和楊兄弟同了路。這話怎麽說來的,有緣千裏來相會,哈哈,緣份,咱們真是有緣份。”
嗯,這話說得,怎麽讓人學得有什麽地方不對。是有緣,可這不是你韓府多方打探下,硬湊上來的緣份嗎?怎麽叫千裏來相會了!
柳雙離心下暗笑,嘴上卻平靜的問道:“不知淩兄為何上京?”
淩風拍拍胸前鼓起的腰包:“這不,受人所托,上京傳個話兒,再順道捎個物。”
“就淩兄一人?”柳雙離追問道。
不想這話一問,淩風笑顏立止,長歎一聲:“楊兄弟還不知道咱是苦命的,不是一人,難道還要再找多兩個人來,一起分這一到手就跑底沒影的銀子。”
柳雙離輕笑,這話說得這麽不正而八經的,很有淩風的作風。看來韓府是隻著淩風一個人來見她了,也不知是韓府一時人手不足,還是這事在他們看來,隻需淩風一人就足以應付了。
她不相信韓府沒得到消息,河南府的捕役被殺於丹越穀隘口一事。
即知出了這等大事,而她柳雙離的人又正好在這裏,韓府就不可能完全沒有動靜,也就不可能隻派淩風一人前來。
雖然以淩風的能力,真真以一當十當百都不成問題,可這事,本就不是一個人就能處理得來的,再有十足十的能力也不成。
何況,聽淩風話意思,他得到的命令,應該是要陪她一同上京,想來河南捕役被殺一事,還不是淩風此行所要辦的事。
可河南捕役被殺,顯是和閻羅店有關,而韓府最近一直就在追查閻羅店。柳雙離相信,以韓府的能耐,應該有能查到河南府這來。
所以,到河南府這來的韓府人,在她看來應該不會隻有淩風一人。
所以,柳雙離才有此一問,可聽淩風的迴答,卻像是還不想告訴她太多的事般。
既是如此,柳雙離也沒再多問,淡然一笑,轉而介紹起了同行的石府眾人。
淩風一聽石府人的身家,連忙下馬行起了大禮,末了又連連歎道:“楊兄弟真是好命,好命啊。”說著又附身到柳雙離跟前,輕聲道,“楊七,你一路有貴人隨行,吃住都不用自己花銀子。你看,咱們怎麽也兄弟一場了吧,能不能稍帶上淩風,吃住上的事,多少也照拂一下了。不說要兄弟幫我出銀子,隻要能稍微稍微……”
“這……”
這樣的事,柳雙離一時間還真不知如何迴了,為難的看向一旁的段爺。
段爺一直和柳雙離並排而行,見她看來,不以為意的笑了,覷眼示意她去看他們家的石大小姐。
隻見石大小姐不知何時,早已笑顏逐開,一下拍馬上前,笑道:“楊七,你這個朋友真有意思,本小姐看著就喜歡。”說著又轉向淩風,馬鞭甩得啪啪直響:“你叫淩風是嗎,你不是要照拂嗎,找楊七沒用,她現在是本小姐的奴才,自個的事做不了主,你不知道嗎。”
淩風一聽這話,即刻轉身麵向石大小姐,揚起獻媚十足的笑臉,連連向石大小姐作揖討好起來。
石大小姐一臉得意的哈哈大笑:“你這人很有趣,投本小姐的性子,好了,你不是也要上京嗎,不知是要上往京城何處,給何樣人家捎信傳話呢?”
“小的受人所托,要往京師外城南榮大街上的鄭家送個信,順道再給西街頭正興巷的孫家稍個話兒。”
“鄭家,孫家,都是何樣的人家?”
“鄭家嘛,小的聽說隻是一般行商人家,做著綢緞一類的生意。因年前南陽的李家跟他們家的商行買了幾匹上等絲綢,那時是正巧來南陽巡查的鄭家二少爺給親自調的貨。聽言這匹絲綢極好,南陽的李家過後還想再進兩匹,可南陽的鄭家商行卻說他們商行再沒這種絲綢了,無法給貨。李家不信,就讓小的帶個信給已辦完事迴了京城的鄭家二少爺,問問這絲綢的事。”
“孫家卻隻是住在京城的尋常百姓人家,聽言祖上有中過舉人,也授過官職,但都不大,早幾輩前就已沒落了,現今孫家的人也隻是守著家裏的兩畝田地過活。他們有個女兒,嫁到了外地,聽說小的要上京城給人送信,就求了小的順便給捎個口信,說他外孫兒前個兒得了急病,快要不行了,問娘家能否來個人,幫著照看照看。”
這話聽著,孫家也還罷了,可鄭家那的事聽著就很怪了。
為了區區兩匹絲綢,就花銀子請個外人專程送信到京城去,這事怎麽說都有些不對勁。
要說那河南的李家,既然能一次就買下幾匹上等絲綢,就絕對不會是小戶人家。不說有多大,家裏使上幾個仆傭的,肯定不成問題。這般既自個有了仆人,往外地捎信的事,一般都不會使上外人的。一來是信不過外人,二來銀子上也沒少花,那又何必呢。
所以,聽了這話,不隻柳雙離,石三公子和段爺都心生疑惑的看向淩風。就隻石大小姐,當聽到鄭家隻是一般商戶人家後,就完全沒了心思再聽。後麵的話,她聽了都當沒聽一般。淩風這麽一通長話說下來,她早就沒了耐性,幾次想打斷他的話,卻因淩風一路說得極順,沒一處斷氣兒的,表現得又極是殷勤討巧,她一時還真找不到打斷的機會,才一路忍了下來。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淩風把話說完了,她才強忍下性子,不耐煩的揮動著馬鞭,嚷嚷道:“好了好了,本小姐知道,你就少說廢話了,從今日起,你就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隻要你守本聽話,吃住上不花你一分錢,本小姐都給包下了,不過,要是你不聽話了可要仔細,本小姐手上的鞭子,可不是玩的,饒不了你。”
一聽這話,淩風當即喜笑顏開,連連答應著一定聽話守份,討好的話順口就說了不下百句。這迴的話,都極順了石大小姐的耳,直把石大小姐哄得眉開眼笑,心花怒放,一下就捧上了天去,再大的氣性也發不出來了。
瞧瞧真是個順人兒啊,柳雙離總算明白,為什麽韓府的眾人,都說淩風在外辦事吃得最開。
石大小姐即發了準話,即便石三公子和段爺心下再有疑慮,淩風加入他們一同上京,還是暫時不成問題了。
問起淩風的出身,他也隻簡單的答說是江浙人士,幹的是替人跑腳捎信傳話送禮的粗使差役,說隻要有活兒幹,銀子給夠足,天南地北的他都會去跑。
而他的官憑路引上給出的身份,也隻是簡單的郵役一說。
其實要說淩風的迴答,除了沒說出原永定候韓府外,其他的倒也沒一句能說是假話。他是在替人跑腳辦事,隻不過隻在替韓府一家辦吧了。
說來淩風是韓府的家生奴才,可自一年前淩雪和風遠直成婚後,韓老夫人就認了淩雪作孫女兒,淩家的人也因此全部脫了奴籍。如今的淩風雖還是一如從前,聽命於韓府,在為韓府做事,可在戶籍上,他卻已是真正的自由身。
雖還是做著同一件事,可是不是自由身,在性質上卻已完全不同。單就一點,淩風出外辦事,在官憑路引已無需再做假,向人介紹起自己來,也能光明正大的了挺直胸膛。
如此再無他話,眾人尋了地方,吃過了午膳,又休息了一陣,一行十人接著上路。
晚間投宿,尋了家上好的客棧,石府出的銀子,直接包了一個小院住下。
吃過晚膳,柳雙離見無他事,就直接迴了自己的房間。因桃紅柳綠兩個丫鬟都隨著她們的大小姐住在正房大套間內,柳雙離就單住了西角的耳房。
才是黃昏時分,夏日的日頭並未全部落下,柳雙離所住耳房對外的窗格上,就響起了不合調的敲擊聲。
這般節奏的敲擊,是韓府特定的聯絡聲。
柳雙離嘴角一翹眉頭揚起,忙上前推開了窗子。
窗子一開,淩風的一張大臉就自上倒現在窗前,先是衝柳雙離擠眉一笑,然後微風輕動,他人就已站在了屋裏。
柳雙離關好窗子,迴身笑道:“淩大哥,你來得也太快了吧。”
“柳姑娘覺得早了?”淩風大咧咧的往桌前椅子上一坐,笑問道。
“當然早啊,這太陽還沒下山呢。”
淩風一笑:“柳姑娘覺得早不心急,可事情卻有些等不得了。”
事情,什麽事情?柳雙離聽他話中有話,心下納悶,卻還是先行問道:“淩大哥同屋的人呢?找的何借口出來,可方便說話?”
“我說飯後習慣在外吹一陣風才歇息,他們不會起疑。倒是柳姑娘這裏,可方便說話?”
“我一個人住,位置也偏,和石府的人都不熟,應該沒問題。”
“這就好,”淩風點點頭,“咱倆今兒就先把這幾月的事理一理。”
柳雙離也點點頭,當即說了早間的疑問:“淩大哥何事這般心急,你當知早間說的鄭家的事,已讓石公子和段爺都起了疑心。”
淩風若有深意的一笑:“要的就是他們起疑,最好再著人去調查一翻才好。”
“怎麽?”
“西安布政史石政,可不是吃素的,要查起這事來,也就是揭揭杯蓋的事兒。”
柳雙離更是奇了,正要出聲再問,淩風卻擺擺手,阻止了她,取過桌上的水壺倒了兩杯水,自喝了一杯,轉而問道:“柳姑娘突然造訪寶運銀號,可是有何急事?”
柳雙離不答反問:“河南府捕役幾日前被殺一事,你們可曾聽說?”
“是有所聽聞,二公子已著人去查了,柳姑娘親眼見到了什麽?”
這個淩風真的好敏銳,柳雙離輕笑著點點頭,自懷中取出了那麵虎字銅令牌。
所以,柳雙離見說也很大方的,拱手迴禮道:“真是好巧,多日不見,淩兄一向可好?楊七此次得貴人所雇,正是要上京而去,不知淩兄此番又是要行往何處?”
淩風眉眼上挑:“上京?不是吧,風也正有事要趕往京城,這不正好,和楊兄弟同了路。這話怎麽說來的,有緣千裏來相會,哈哈,緣份,咱們真是有緣份。”
嗯,這話說得,怎麽讓人學得有什麽地方不對。是有緣,可這不是你韓府多方打探下,硬湊上來的緣份嗎?怎麽叫千裏來相會了!
柳雙離心下暗笑,嘴上卻平靜的問道:“不知淩兄為何上京?”
淩風拍拍胸前鼓起的腰包:“這不,受人所托,上京傳個話兒,再順道捎個物。”
“就淩兄一人?”柳雙離追問道。
不想這話一問,淩風笑顏立止,長歎一聲:“楊兄弟還不知道咱是苦命的,不是一人,難道還要再找多兩個人來,一起分這一到手就跑底沒影的銀子。”
柳雙離輕笑,這話說得這麽不正而八經的,很有淩風的作風。看來韓府是隻著淩風一個人來見她了,也不知是韓府一時人手不足,還是這事在他們看來,隻需淩風一人就足以應付了。
她不相信韓府沒得到消息,河南府的捕役被殺於丹越穀隘口一事。
即知出了這等大事,而她柳雙離的人又正好在這裏,韓府就不可能完全沒有動靜,也就不可能隻派淩風一人前來。
雖然以淩風的能力,真真以一當十當百都不成問題,可這事,本就不是一個人就能處理得來的,再有十足十的能力也不成。
何況,聽淩風話意思,他得到的命令,應該是要陪她一同上京,想來河南捕役被殺一事,還不是淩風此行所要辦的事。
可河南捕役被殺,顯是和閻羅店有關,而韓府最近一直就在追查閻羅店。柳雙離相信,以韓府的能耐,應該有能查到河南府這來。
所以,到河南府這來的韓府人,在她看來應該不會隻有淩風一人。
所以,柳雙離才有此一問,可聽淩風的迴答,卻像是還不想告訴她太多的事般。
既是如此,柳雙離也沒再多問,淡然一笑,轉而介紹起了同行的石府眾人。
淩風一聽石府人的身家,連忙下馬行起了大禮,末了又連連歎道:“楊兄弟真是好命,好命啊。”說著又附身到柳雙離跟前,輕聲道,“楊七,你一路有貴人隨行,吃住都不用自己花銀子。你看,咱們怎麽也兄弟一場了吧,能不能稍帶上淩風,吃住上的事,多少也照拂一下了。不說要兄弟幫我出銀子,隻要能稍微稍微……”
“這……”
這樣的事,柳雙離一時間還真不知如何迴了,為難的看向一旁的段爺。
段爺一直和柳雙離並排而行,見她看來,不以為意的笑了,覷眼示意她去看他們家的石大小姐。
隻見石大小姐不知何時,早已笑顏逐開,一下拍馬上前,笑道:“楊七,你這個朋友真有意思,本小姐看著就喜歡。”說著又轉向淩風,馬鞭甩得啪啪直響:“你叫淩風是嗎,你不是要照拂嗎,找楊七沒用,她現在是本小姐的奴才,自個的事做不了主,你不知道嗎。”
淩風一聽這話,即刻轉身麵向石大小姐,揚起獻媚十足的笑臉,連連向石大小姐作揖討好起來。
石大小姐一臉得意的哈哈大笑:“你這人很有趣,投本小姐的性子,好了,你不是也要上京嗎,不知是要上往京城何處,給何樣人家捎信傳話呢?”
“小的受人所托,要往京師外城南榮大街上的鄭家送個信,順道再給西街頭正興巷的孫家稍個話兒。”
“鄭家,孫家,都是何樣的人家?”
“鄭家嘛,小的聽說隻是一般行商人家,做著綢緞一類的生意。因年前南陽的李家跟他們家的商行買了幾匹上等絲綢,那時是正巧來南陽巡查的鄭家二少爺給親自調的貨。聽言這匹絲綢極好,南陽的李家過後還想再進兩匹,可南陽的鄭家商行卻說他們商行再沒這種絲綢了,無法給貨。李家不信,就讓小的帶個信給已辦完事迴了京城的鄭家二少爺,問問這絲綢的事。”
“孫家卻隻是住在京城的尋常百姓人家,聽言祖上有中過舉人,也授過官職,但都不大,早幾輩前就已沒落了,現今孫家的人也隻是守著家裏的兩畝田地過活。他們有個女兒,嫁到了外地,聽說小的要上京城給人送信,就求了小的順便給捎個口信,說他外孫兒前個兒得了急病,快要不行了,問娘家能否來個人,幫著照看照看。”
這話聽著,孫家也還罷了,可鄭家那的事聽著就很怪了。
為了區區兩匹絲綢,就花銀子請個外人專程送信到京城去,這事怎麽說都有些不對勁。
要說那河南的李家,既然能一次就買下幾匹上等絲綢,就絕對不會是小戶人家。不說有多大,家裏使上幾個仆傭的,肯定不成問題。這般既自個有了仆人,往外地捎信的事,一般都不會使上外人的。一來是信不過外人,二來銀子上也沒少花,那又何必呢。
所以,聽了這話,不隻柳雙離,石三公子和段爺都心生疑惑的看向淩風。就隻石大小姐,當聽到鄭家隻是一般商戶人家後,就完全沒了心思再聽。後麵的話,她聽了都當沒聽一般。淩風這麽一通長話說下來,她早就沒了耐性,幾次想打斷他的話,卻因淩風一路說得極順,沒一處斷氣兒的,表現得又極是殷勤討巧,她一時還真找不到打斷的機會,才一路忍了下來。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淩風把話說完了,她才強忍下性子,不耐煩的揮動著馬鞭,嚷嚷道:“好了好了,本小姐知道,你就少說廢話了,從今日起,你就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隻要你守本聽話,吃住上不花你一分錢,本小姐都給包下了,不過,要是你不聽話了可要仔細,本小姐手上的鞭子,可不是玩的,饒不了你。”
一聽這話,淩風當即喜笑顏開,連連答應著一定聽話守份,討好的話順口就說了不下百句。這迴的話,都極順了石大小姐的耳,直把石大小姐哄得眉開眼笑,心花怒放,一下就捧上了天去,再大的氣性也發不出來了。
瞧瞧真是個順人兒啊,柳雙離總算明白,為什麽韓府的眾人,都說淩風在外辦事吃得最開。
石大小姐即發了準話,即便石三公子和段爺心下再有疑慮,淩風加入他們一同上京,還是暫時不成問題了。
問起淩風的出身,他也隻簡單的答說是江浙人士,幹的是替人跑腳捎信傳話送禮的粗使差役,說隻要有活兒幹,銀子給夠足,天南地北的他都會去跑。
而他的官憑路引上給出的身份,也隻是簡單的郵役一說。
其實要說淩風的迴答,除了沒說出原永定候韓府外,其他的倒也沒一句能說是假話。他是在替人跑腳辦事,隻不過隻在替韓府一家辦吧了。
說來淩風是韓府的家生奴才,可自一年前淩雪和風遠直成婚後,韓老夫人就認了淩雪作孫女兒,淩家的人也因此全部脫了奴籍。如今的淩風雖還是一如從前,聽命於韓府,在為韓府做事,可在戶籍上,他卻已是真正的自由身。
雖還是做著同一件事,可是不是自由身,在性質上卻已完全不同。單就一點,淩風出外辦事,在官憑路引已無需再做假,向人介紹起自己來,也能光明正大的了挺直胸膛。
如此再無他話,眾人尋了地方,吃過了午膳,又休息了一陣,一行十人接著上路。
晚間投宿,尋了家上好的客棧,石府出的銀子,直接包了一個小院住下。
吃過晚膳,柳雙離見無他事,就直接迴了自己的房間。因桃紅柳綠兩個丫鬟都隨著她們的大小姐住在正房大套間內,柳雙離就單住了西角的耳房。
才是黃昏時分,夏日的日頭並未全部落下,柳雙離所住耳房對外的窗格上,就響起了不合調的敲擊聲。
這般節奏的敲擊,是韓府特定的聯絡聲。
柳雙離嘴角一翹眉頭揚起,忙上前推開了窗子。
窗子一開,淩風的一張大臉就自上倒現在窗前,先是衝柳雙離擠眉一笑,然後微風輕動,他人就已站在了屋裏。
柳雙離關好窗子,迴身笑道:“淩大哥,你來得也太快了吧。”
“柳姑娘覺得早了?”淩風大咧咧的往桌前椅子上一坐,笑問道。
“當然早啊,這太陽還沒下山呢。”
淩風一笑:“柳姑娘覺得早不心急,可事情卻有些等不得了。”
事情,什麽事情?柳雙離聽他話中有話,心下納悶,卻還是先行問道:“淩大哥同屋的人呢?找的何借口出來,可方便說話?”
“我說飯後習慣在外吹一陣風才歇息,他們不會起疑。倒是柳姑娘這裏,可方便說話?”
“我一個人住,位置也偏,和石府的人都不熟,應該沒問題。”
“這就好,”淩風點點頭,“咱倆今兒就先把這幾月的事理一理。”
柳雙離也點點頭,當即說了早間的疑問:“淩大哥何事這般心急,你當知早間說的鄭家的事,已讓石公子和段爺都起了疑心。”
淩風若有深意的一笑:“要的就是他們起疑,最好再著人去調查一翻才好。”
“怎麽?”
“西安布政史石政,可不是吃素的,要查起這事來,也就是揭揭杯蓋的事兒。”
柳雙離更是奇了,正要出聲再問,淩風卻擺擺手,阻止了她,取過桌上的水壺倒了兩杯水,自喝了一杯,轉而問道:“柳姑娘突然造訪寶運銀號,可是有何急事?”
柳雙離不答反問:“河南府捕役幾日前被殺一事,你們可曾聽說?”
“是有所聽聞,二公子已著人去查了,柳姑娘親眼見到了什麽?”
這個淩風真的好敏銳,柳雙離輕笑著點點頭,自懷中取出了那麵虎字銅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