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簽到了兩個地方,麵前的麵板已經發生了改變。


    〔宿主信息:沈建設〕


    〔簽到點:3〕


    〔背包:初級詠春拳,一隻男士布鞋〕


    點開腦中的小地圖,剛才連簽到的兩個地方正在顯示著〔簽到地:重置中……〕


    看到這個麵板,他大概就知道了,這應該是類似的遊戲一樣的東西。


    在一個地方簽到到過一次之後,就會有一個更新(冷卻)的時間。


    沈建設就在想,那如果他去百貨商店或者是供銷社,國營飯店,銀行,郵遞局這些的地方,那他是不是就能免費的得到裏麵的物品了呢。


    這樣也太爽了吧,隻要去銀行的門前簽到。


    那他就可以免費的獲得錢,那直接不就躺平了嗎。


    完全就不用做任何的努力了。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這個簽到係統可比其他主角穿越所帶的金手指牛批多了。


    沈建設興衝衝的就在這大門前逛了起來。


    所謂的四九城就是老北京的別稱,而這‘四九城’的由來,就要牽扯到一句話了。


    在老北京的城門錢,有一句老話叫“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鍾。”


    九城指內城的九座城門,前門就是九城的正門,正陽門。


    (所說的大柵欄就在前門。)


    上頭的那句話,說的就是老北京的整體構成。


    這‘內九’和‘皇城四’就是四九城這名兒的由來。


    北京城分:內城和外城。


    (內九:指的就是這內城裏麵的九個門,分別是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朝陽門,阜成門,西直門,東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在古代的時候啊,這內城的九道門是這北京城裏麵最重要的幾個門。


    它們各自的用途都不一樣,用老北京的話來說。


    就是‘九門走九車’,當地人形象的將這些門描述為——‘朝陽門走糧車,崇文門走酒車。


    宣武門走囚車,阜成門走煤車,西直門走水車,正陽門走龍車。


    德勝門走兵車,安定門走收兵車和糞車,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


    而外城被稱為‘外七’,分別就是八個方位,先從南麵說,就有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


    再到東側的廣渠門,西側的廣安門,東北的東便門,西北的西便門。


    在清兵入關之後,居住在城內的漢官和漢民就一個一個遷往了外城。


    內城就留給了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兵是指以左翼為首的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


    而以右翼的是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


    兩翼,一左一右,一北一南,各自為政。


    正因為當時八旗兵居住在皇城四門之外,內城九門之內。


    所以當時的旗人就以居住在四九城內為傲。)


    這時候的四九城,指的就是朝陽,宣武,崇文等中心的城市。


    正陽門又稱大前門,是最大的城門。


    好說起這老北京,所有人就會想到北京四合院和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可以說是北京城內曆史最悠久的胡同。


    它分別是前海,後海,南鑼鼓巷,德勝門外大街,地安門內大街,東四北大街,牛街和廣安門內的大街。


    〔發現大前門糧油站簽到地,是否花費1點經驗進行簽到?〕


    〔發現大前門郵局簽到地,是否花費1點經驗進行簽到?〕


    〔發現大前門大眾洗浴池簽到地,是否花費1點經驗進行簽到?〕


    〔發現大前門電影院……〕


    〔發現大前門儲蓄銀行……〕


    〔發現大前門廢品迴收站……〕


    從胡同裏出來之後上了大街。


    這一個個的簽到點就直接跳了出來,浮現眼底。


    看都看不過來,隔著一個地遷到地就不斷地跳露出來。


    可他的簽到經驗隻剩三點了……


    這麽多的簽到點,真是讓人看花眼。


    沈建設最後選了三個出來。


    銀行,糧油站,供銷社。


    〔在大前門銀行門口簽到成功,獲得十元錢。〕


    〔在大前門糧油站簽到成功,獲得白麵*3。〕(一袋五斤)


    (在大前門供銷社簽到成功,獲得棉布10尺。)


    ……


    簽到完,沈建設看了一眼背包,一張大團結拿在手裏,有一種白嫖……感。


    不要太爽了。


    不過,在這個票據通行的年代,你光有錢沒有票,是行不通的。


    有錢也沒地兒花。


    除非去黑市,現在風頭緊,去黑市就是頂風作案。


    太危險了。


    15斤的白麵啊,我天!


    上麵還寫著富強粉三個字,用一個白色的棉袋給裝著的,除了表麵‘富強粉’三個字。


    沒有別的字了。


    迴去的路上,沈建設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這大前門下的簽到點就如此眾多了,那換作是其他地方的……


    如果別的地方的簽到點跟大前門下是一樣的。


    那他就完全不用擔心之後下鄉後的生活了。


    中午,一到飯點沈母就迴來了。


    沈建設迴到家裏的時候,還沒推開門呢。


    在院子外麵就聽到了屋裏麵有說話的聲。


    推開門就看見了,他媽,屋裏還有一個手上戴著紅袖章的中年婦女。


    應該是街道辦事處的大媽,沈建設跟大媽打了一聲招唿。


    蔡大媽看見一眼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


    臨走之前還跟沈母說了一句,“我跟你說的這事兒,你們得抓緊時間啊,別耽誤了時間。


    現在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你要是不想讓建設下鄉啊,那你們兩口子就得趕緊找關係……”


    沈母點著頭,送走了街道辦事處的蔡大媽。


    “媽,咋了?”沈建設看著桌上的冒著熱氣的茶水杯,問了一句。


    怎麽感覺沈母的心情不太好呢。


    “等迴頭你爸跟你幾個哥哥姐姐迴來了,我再說這事兒。


    出去了?”


    “出去轉了轉。”從他母親的臉上就已經看出來,剛才那街道大媽登門來是為了什麽事。


    八成是來通知下鄉這件事了,果然如沈建設所猜想。


    這中午坐上飯桌的時候,沈母就開口說了這事。


    家裏人聽到這話,所有人都垂著頭,一聲不吭。


    家裏麵的人都知道這下鄉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


    如今國家整體都不太富裕,主抓這重工業,而農輕工業就變得不那麽的重要。


    各個都是地方的農業反哺工業,更何況現在的生產並不是機械化。


    這一塊兒比較的落後,鄉下這每年種出來的糧食也並不多。


    這知青下鄉啊,大多都融入不進當地的村子。


    還會受到當地人的排擠。


    知青下鄉也就是說著好聽了一些,一個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有幾個會做農活。


    這一下剛開始的一兩年,肯定是這村裏麵養著這批閑人的。


    說是下鄉去助農的,但是能幫助老鄉的能有幾個呀。


    原本不富裕的村子,那碰上這幫知青,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間接的導致了現在大部分的村子都排斥知青。


    下鄉的知青就很難融入到當地農村。


    說的也是,你看這城裏麵的孩子那個個都都都是細皮嫩肉的。


    在家也沒幹什麽活,這學校更是隻教授給他們理論上的東西。


    什麽勞動課,那根本就沒有怎麽上啊。


    他們要是下鄉了,那壓根就吃不了這個苦。


    關鍵是這地裏麵的活耽誤不了,這知青下鄉之後幹不動活就算了。


    而且還特別的拖拉,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


    這一年四季下來,那都是跟天賽跑。


    加上一些另外的原因吧,可想而知,這青年想要融入到當地,是有多麽的困難了。


    這家庭條件好一點的知青那他們是不用擔心,家裏麵會經常給他們匯錢,或者是寄東西。


    讓他們生活不至於那麽的難過。


    但是你讓那些家庭貧困一般的知青怎麽辦呢。


    他們在家原本就不受待見,這下鄉之後吧,又吃不了苦頭,這就產生了很多問題。


    長時間忍受不了辛苦的農村生活,難免就會產生和當地村民結婚的想法。


    在當地,你人生地不熟的,要是有了婆家人,就能幫襯你一些。


    可當選擇跟當地的人結婚之後,那就意味著你不能迴城了。


    你放棄了城市的戶口,就算你到時候弄到了迴城的名額,再審查這方麵,你也是過不去的。


    這就自斷了你迴城的路,很多人就選擇咬牙,一年又一年,熬到迴城的時候。


    沈建設雖然不怎麽會幹農活兒,那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小夥子。


    在加上他現在有一個穿越的金手指。


    也知道這曆史的大致的走向,要想著這個年代活下去,應該並不是難事。


    他也並不是那種很卷的人。


    過好自己的生活應該並不難。


    下鄉的這幾年,沒必要爭沒必要搶。


    過些年,將近80年的時候就可以想辦法下海去香江那一邊,利用他這超前的預知大搞特搞。


    自己沒有能力,所以直接躺平就是最好的選擇。


    內心也有一個包租公的夢想,可是房屋自由買賣就等92年以後了。


    大環境之下,但凡有意識的,私底下就會偷偷交易了。


    開放之後的房價並不貴,哪怕是三進的四合院,那也就賣個幾千塊錢。


    可要想一想,這時候的錢有多難賺,平均的工資一個月就才五六十,你要存到個大幾千,那一家幾口人就得不吃不喝,那也得要個十多年。


    房子可不會等著你升職加薪之類的,那是一天一個價,湊湊蹭蹭蹭的往上漲。


    別說那些小說裏麵寫的什麽大買特買,這個年代的四合院,你手裏能有多少的啟動資金?


    當然,隻能通過他們對於市場的敏銳程度,靠自己的能力成為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這個過程會很累。


    他鹹魚的性格就不適合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打拚。


    思索片刻,沈建設他抬起頭看著眼前的父母。


    “爸媽,哥姐,你們也不用糾結了,就讓我下鄉去吧。


    除了讓我下鄉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哥哥姐姐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不能那麽自私,為了自己呆在城裏,就讓哥哥姐姐把工作讓給我。


    我畢業也一年了,在城裏麵也挺無聊的。


    我一個大男人,什麽苦是吃不了的。


    媽,你就到街道辦事處那邊跟蔡阿姨溝通溝通。


    讓我插隊到一個相對比較輕鬆一點的地方。”


    很多人要是有關係的話,那直接就在這四九城的郊外就直接插隊了。


    隔上個四五天就可以迴家看一看。


    現在四姐五姐都定親了,要是把工作給了他,指不定這婚事也就毀了,成不了。


    沈家父母就不得不從做出決定了。


    沈建設從小就被他們養在身邊,可以說是他們家的小祖宗,真讓他下鄉?


    現在找一份工作多麽難,那就不說了。


    可讓子女讓出工作來,是讓沈家父母最頭疼的事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沈建設一說這話,沈家的人都非常的驚訝。


    他們都沒想到沈建設這麽一個嬌生慣養的少爺,會自己提出下鄉的這個建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男知青,帶著係統下鄉改造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雲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雲年華並收藏重生男知青,帶著係統下鄉改造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