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王媒人了。”
栗母瞧女兒如此,這十成十是喜歡那安公子了,難得女兒有心儀之人。
她也關心的問“這安公子長的如何?”
王媒人立即興奮的拍著手道“這安公子長的細皮嫩肉的,跟那畫裏頭走出來的人一個模樣,就是沈家的少爺都不及呢,個頭和你家老爺差不多,就是清瘦了些,不過讀書人嘛,自然沒習武之人身子壯實。”
栗母一聽,心裏頭嘖嘖稱讚,安公子的條件挺好,心裏頭一百個滿意,自己女兒的眼光真是不賴。
她立即的給旁邊的嬤嬤使了個眼色。
嬤嬤去而復還,將帕子裏包的一塊銀錠子塞到王媒人的手裏。
王媒人樂的臉上都能開出一朵花來,瞧著手裏的東西,眼睛都直了。
“多謝栗夫人,這事情,你們放心,我王媒婆別的本事沒有,這牽線搭橋的好事,全修縣我王媒婆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王媒人就多多辛苦些了,日後我必然重謝。”
“栗夫人,你交代的事情,我肯定是給你辦的妥妥貼貼的。”
栗母又交代了王媒人幾句,然後親自的送王媒人出府,一邊走一邊聊。
第20章 再遇[]
栗蔚雲看了眼旁邊針線筐內的東西,拿過來繼續的按照栗母教的方式開始下針。
絮兒偷笑了下“難怪姑娘今日能夠耐得住性子學女紅,原來是有心上人了,是想繡帕子還是繡荷包送給未來的姑爺呀?”
栗蔚雲瞥了絮兒一眼,佯裝生氣的教訓道“淨是胡言亂語,阿娘和王媒人不知道這裏麵的事情,你還不曉得?”
絮兒嘿嘿的笑了兩聲湊上前問“姑娘這不是讓夫人空歡喜一場了嗎?”
剛剛夫人那麽高興,對王媒人如此的熱情,可是眼巴巴的等著喜事臨門呢。
“日後再和阿娘說明原委,現在讓阿娘高興高興也好,總比每日為了我的親事愁眉不展的好吧?”
絮兒歪著頭想了下,好像也有道理。
栗蔚雲望了眼門外,稍稍的按了按自己肋間的傷,已經好了許多,不怎麽疼了。
關於安公子,光靠王媒人打聽,得到的必然是皮毛,甚至消息不見得是真實的,畢竟媒人的嘴哪個不是往好的誇,她還需要親自出馬才行。
次日,她坐著馬車出門,來到王媒人家附近街道的一家茶館,等著安公子的人送上門。
前兩次的跟蹤無果,她相信安公子隻要有目的,就一定還會再次的出現。
茶館大堂裏,此時已經坐滿了聽說書的茶客,她在一個角落裏尋到位子坐下。
說書先生站在一個高桌後正吐沫橫飛的說著去年境安軍大敗赤戎人中的一些奇聞異事。這是耿州一帶最受百姓喜歡的故事。
她也很感興趣。
去年兩國交戰之時她身處京城,關於戰爭的消息一部分是母親和樂清她們去看望她的時候所言,還有一部分便是那人相告。她也隻是知道個大概。
夥計端來茶水點心,笑著問“姑娘喜歡聽這打打殺殺的故事?”
“是。”她笑了下,瞥了眼說書先生那邊,“都沒聽到提名字,說的是誰?是哪一段?”
“是李二將軍去年疆場殺敵的一段。”
栗蔚雲眸子一緊,心跟著慌亂一陣。
“哪個李二將軍?”她稍稍定了定神,試探的問。
夥計冷嗤一聲“你是不是咱們修縣人?李二將軍都不知道?就是前境安軍統帥李老將軍的次子,李西隅李二將軍。”
夥計說完嘲諷的笑了下便拿著托板離開,嘴裏麵還嘀咕“連李二將軍都不知道,那還聽什麽勁的。”
不知道?她怎麽會不知道?
忽然一聲驚木,將她目光吸引了過去。
“……此時李二將軍縱身一躍,手中長刀橫掃,齊齊的砍下周圍十幾個赤戎賊人的頭顱,頓時鮮血噴湧如柱……”
說書先生一邊抑揚頓挫的激動地說,一邊手舞足蹈的想演示李二將軍殺敵的動作。奈何因為身體僵硬動作看起來有十分滑稽,而在大堂內聽書的人卻沒有一個發出笑聲,個個麵容嚴肅,聚精會神。
栗蔚雲微微的垂著頭看著麵前的茶盞,耳朵卻一直豎著在聽。
雖然說書先生為了吸引聽客對於李二將軍驍勇善戰的描述有些誇張,但對戰場的血腥殘酷描繪的卻遠遠不夠。
她見過最殘忍的戰爭便是十三歲那年,她第一次真正的看到什麽叫做屍骨成山,血流成河。每一具殘破的屍體,每一張痛苦又無畏的麵容,每一雙暗淡又怒睜的眼睛,這麽多年過去,依舊曆歷在目。
那一次她被嚇的病倒,哭著喊著要迴家,足足有一年,她幾乎每日都做噩夢,夢見那些死去的將士活過來掐著她的脖子。
想到這兒,她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聽說李二將軍最後戰死,至今屍首都沒有找到,是不是真的?”
人群中忽然一個聲音將她從迴憶中拉了迴來,心跟著揪了起來。
她抬頭朝發問的人看去,隻能看到一個背影,大致判斷是個身材矮小的年輕人。
“是啊,到底有沒有找到啊?”鄰桌有人也跟著發出疑問。
</br>
栗母瞧女兒如此,這十成十是喜歡那安公子了,難得女兒有心儀之人。
她也關心的問“這安公子長的如何?”
王媒人立即興奮的拍著手道“這安公子長的細皮嫩肉的,跟那畫裏頭走出來的人一個模樣,就是沈家的少爺都不及呢,個頭和你家老爺差不多,就是清瘦了些,不過讀書人嘛,自然沒習武之人身子壯實。”
栗母一聽,心裏頭嘖嘖稱讚,安公子的條件挺好,心裏頭一百個滿意,自己女兒的眼光真是不賴。
她立即的給旁邊的嬤嬤使了個眼色。
嬤嬤去而復還,將帕子裏包的一塊銀錠子塞到王媒人的手裏。
王媒人樂的臉上都能開出一朵花來,瞧著手裏的東西,眼睛都直了。
“多謝栗夫人,這事情,你們放心,我王媒婆別的本事沒有,這牽線搭橋的好事,全修縣我王媒婆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王媒人就多多辛苦些了,日後我必然重謝。”
“栗夫人,你交代的事情,我肯定是給你辦的妥妥貼貼的。”
栗母又交代了王媒人幾句,然後親自的送王媒人出府,一邊走一邊聊。
第20章 再遇[]
栗蔚雲看了眼旁邊針線筐內的東西,拿過來繼續的按照栗母教的方式開始下針。
絮兒偷笑了下“難怪姑娘今日能夠耐得住性子學女紅,原來是有心上人了,是想繡帕子還是繡荷包送給未來的姑爺呀?”
栗蔚雲瞥了絮兒一眼,佯裝生氣的教訓道“淨是胡言亂語,阿娘和王媒人不知道這裏麵的事情,你還不曉得?”
絮兒嘿嘿的笑了兩聲湊上前問“姑娘這不是讓夫人空歡喜一場了嗎?”
剛剛夫人那麽高興,對王媒人如此的熱情,可是眼巴巴的等著喜事臨門呢。
“日後再和阿娘說明原委,現在讓阿娘高興高興也好,總比每日為了我的親事愁眉不展的好吧?”
絮兒歪著頭想了下,好像也有道理。
栗蔚雲望了眼門外,稍稍的按了按自己肋間的傷,已經好了許多,不怎麽疼了。
關於安公子,光靠王媒人打聽,得到的必然是皮毛,甚至消息不見得是真實的,畢竟媒人的嘴哪個不是往好的誇,她還需要親自出馬才行。
次日,她坐著馬車出門,來到王媒人家附近街道的一家茶館,等著安公子的人送上門。
前兩次的跟蹤無果,她相信安公子隻要有目的,就一定還會再次的出現。
茶館大堂裏,此時已經坐滿了聽說書的茶客,她在一個角落裏尋到位子坐下。
說書先生站在一個高桌後正吐沫橫飛的說著去年境安軍大敗赤戎人中的一些奇聞異事。這是耿州一帶最受百姓喜歡的故事。
她也很感興趣。
去年兩國交戰之時她身處京城,關於戰爭的消息一部分是母親和樂清她們去看望她的時候所言,還有一部分便是那人相告。她也隻是知道個大概。
夥計端來茶水點心,笑著問“姑娘喜歡聽這打打殺殺的故事?”
“是。”她笑了下,瞥了眼說書先生那邊,“都沒聽到提名字,說的是誰?是哪一段?”
“是李二將軍去年疆場殺敵的一段。”
栗蔚雲眸子一緊,心跟著慌亂一陣。
“哪個李二將軍?”她稍稍定了定神,試探的問。
夥計冷嗤一聲“你是不是咱們修縣人?李二將軍都不知道?就是前境安軍統帥李老將軍的次子,李西隅李二將軍。”
夥計說完嘲諷的笑了下便拿著托板離開,嘴裏麵還嘀咕“連李二將軍都不知道,那還聽什麽勁的。”
不知道?她怎麽會不知道?
忽然一聲驚木,將她目光吸引了過去。
“……此時李二將軍縱身一躍,手中長刀橫掃,齊齊的砍下周圍十幾個赤戎賊人的頭顱,頓時鮮血噴湧如柱……”
說書先生一邊抑揚頓挫的激動地說,一邊手舞足蹈的想演示李二將軍殺敵的動作。奈何因為身體僵硬動作看起來有十分滑稽,而在大堂內聽書的人卻沒有一個發出笑聲,個個麵容嚴肅,聚精會神。
栗蔚雲微微的垂著頭看著麵前的茶盞,耳朵卻一直豎著在聽。
雖然說書先生為了吸引聽客對於李二將軍驍勇善戰的描述有些誇張,但對戰場的血腥殘酷描繪的卻遠遠不夠。
她見過最殘忍的戰爭便是十三歲那年,她第一次真正的看到什麽叫做屍骨成山,血流成河。每一具殘破的屍體,每一張痛苦又無畏的麵容,每一雙暗淡又怒睜的眼睛,這麽多年過去,依舊曆歷在目。
那一次她被嚇的病倒,哭著喊著要迴家,足足有一年,她幾乎每日都做噩夢,夢見那些死去的將士活過來掐著她的脖子。
想到這兒,她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聽說李二將軍最後戰死,至今屍首都沒有找到,是不是真的?”
人群中忽然一個聲音將她從迴憶中拉了迴來,心跟著揪了起來。
她抬頭朝發問的人看去,隻能看到一個背影,大致判斷是個身材矮小的年輕人。
“是啊,到底有沒有找到啊?”鄰桌有人也跟著發出疑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