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歡快的迴到高第街,已見門口停放了一輛黑色奔馳,其他人對車子好奇不已,隻有馮母注意了那車牌,市醫院偶爾有港台來的客商看病,她自然知道那是不常見的港台套牌車,隻是車輛停在擷芳齋門口,難道不是茶客而是找筱瑜的?放下心中的猜測,幾個人紛紛提著戰利品往店門口而去,這時,精靈可愛的吳迪從店門裏探出小腦袋,見到下車的幾人便飛奔而來,抱著筱瑜的大腿便不撒手:“筱瑜姐姐,店裏來了個好老好老的老爺爺,說是專門來找你的!”
馮母和楊新麗見來人果然是來找筱瑜的,便先提著東西徑直迴了自己的房間,留下毫無頭緒的筱瑜被吳迪牽著進了店內。店裏很安靜,隻見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正端詳著那副發繡墨牡丹屏風,隻是背對著自己看不清對方的表情,左右兩旁各立著一人,一個是西裝筆挺的年輕男子,帶著象征精英的無邊眼鏡,右手胳膊裏夾著一個黑色公文包,另一個是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穿著一身白色護士服,帶著粗大的黑框眼鏡,一臉嚴肅的模樣,不消說這是一位專業的私人看護。三人的沉寂遂被興奮的吳迪打破,他拉著筱瑜的手大叫:“老爺爺,筱瑜姐姐……”話未說完,便被一臉屎像的看護瞪了迴去,看護看了一眼筱瑜,麵無表情的低下頭來,整理了一下老爺子腿上的毯子才輕聲打斷他的思緒:“老爺子,筱瑜小姐迴來了!”
老爺子從發散的思緒中脫出,輕輕歎了口氣,示意看護推轉輪椅。轉過輪椅,見到的是一位瘦骨伶仃的老者,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裏腳上卻蓋著厚重的毛毯,足以見得老人的身體已虛弱得無法想象,風霜已爬滿了臉,但仍能從中看出年輕的時候是何等的威嚴,老人的身份已是唿之欲出,在這個時候能找上自己的老人,除了張偉庭又還能是誰?與筱奶奶十幾年的濡慕之情,筱瑜身上竟透著筱氏的三分風華,加之今日身著複古的民國學生裝,硬將三分風華添成五分,老人的神情有些激動,毛毯下的雙手顫抖起來,仿佛披著光影站在自己麵前的正是朝思暮想的妻子,竟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箏兒!”
“張爺爺,我是筱瑜,很高興能見到您!”張家找了近六年毫無頭緒,高家不出一個月便有了結果,高家的效率與張家本家比起來果然強太多倍。
“你好筱瑜小姐!我是老爺子的特助張城,本來高先生於上月底便聯係了我,由於老爺子正準備做一個大型手術,為了不影響手術,我便私底下扣押了這個消息直到手術成功後,在經過醫生認可後才從m國趕過來的。”張助理簡單的闡述了老爺子遲來的消息,隻是幾十年都等得了,又怎會介意這幾十天呢?如此順利便能完成奶奶的遺願,也是上天的眷顧。
“你很好!即是箏兒的孫女,便也是我的孫女,你還是叫我爺爺吧!”老人似乎說話還很吃力,緩慢的吐出幾個詞來已是滿頭大汗,一旁的護士大媽有條不紊的幫擦著汗,張城則從保溫杯中篩了杯水給老人補充能量,兩人的神色平常,並沒有露出不耐或者厭惡的情緒,至少從表麵上看來,他被兩人照顧得很好。一杯水下去,老人緩和了很多,情緒也又原來的激動變得平和了些,散了張特助與護士,兩人坐在了幽靜的接待室內。“五十多年了!盼來的最終還是天人永隔,雖然早有了心理建設仍是疼的慌。當年逃出集中營後,我去了筱家老莊,也找遍了周邊的各個城市、村莊,卻從沒想到過楊副官的家鄉,這幾天我幾乎無法入睡,我常常在想,那時如果我再細心些,哪怕試著去理市看看,也不至於連最後一麵都見不到。”
對於老人的自責,筱瑜也隻能無奈,上天薄待了這對苦命的情人,他們的悲劇湮沒在不可抗的社會環境下,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和哀思。最終,老爺子帶走了筱奶奶的骨灰盒和當年楊村小屋前掛了三十幾年的“光榮之家”牌匾,那是張戰存在過的最後證明,老爺子在逃離大陸前便舉行了儀式,在張高等世家的眼中筱氏從來都是張筱氏,他自然有帶走母子倆的資格,隻可惜他的身體不允許自己再長途跋涉,否則,他要去看看筱氏最後生活過的地方,去看看唯一的兒子犧牲的地方,一個孤老頭子隻得抱著親人的遺物等待著死亡之神的到來。
到傍晚時分,高家的司機便載著高昕過來了,說是老太太想念,要接筱瑜到高家花園小住些日子,等生日宴會後自然會送迴來。待上了車從高昕的口中才知道,張老爺子當晚病發便乘坐專機迴了m國,臨走時托高老太太照顧筱瑜。
高家花園內,高老太太跪坐在長壽居偏廳的佛堂裏,一身樸素的旗袍,繚繞的香火前麵色平靜。感知筱瑜的到來,手中的輪轉的菩提子停住了:“你來了!”
佛堂裏的禁忌筱瑜再清楚不過,虔誠的跪在高老太太旁先叩首三下,再洗耳恭聽老太太的下文。
老太太對筱瑜的表現很滿意,遂而又道:“偉庭那孩子既然將玉佩留給了你,就表示承認了你張家養孫女的身份,即為孫女,也當為祖父祈福,這些天你就陪著老太婆我在這佛堂裏誦經祈求他身體安康吧。”
“為祖父祈福,孫女責無旁貸。”
老太太見筱瑜並未看一眼蒲墊前擺放的經書,卻已脫口唸出流利的經文,用於祈福的一段,有些訝異,她比張偉庭大不了幾歲,自己還待字閨中時,姐姐便常常帶著小偉庭迴娘家小住,她與這個外甥的感情向來親厚,加之他是姐姐留下的最後一滴骨血,老太太自來比較看重張偉庭,如今張偉庭從m國迴來,隻和自己匆匆一見便迫不及待的去見了筱瑜,迴來沒多久就發病了,多多少少對筱瑜有些遷怒,讓她來佛堂念經不過是遷怒的手段之一罷了,可是沒想到這孩子還真背的出經文。
“你祖父最耐不得這些經文,雖然我時常告誡他,說誦讀佛經可以靜心,能消除一切執念,可惜他從未聽進去過。”祥和的佛堂似乎勾起了往事,老太太望著東方歎息道。
筱瑜眸光清澈帶著恬淡笑意,看向老太太:“老姨婆說的是,紅塵中自來少不得七情六欲,所謂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佛祖也不會告誡世人都去了七情六欲,凡人終究是凡人,都成了佛的話,西方靈山也住不下。”
高老太太笑了,“你這丫頭什麽時候也學會了狡辯,你怎知靈山住不下?須知佛有大千世界,一佛一世界。”佛珠轉動套入手中,老太太有感而觸:“執念便是心魔,心魔便是劫數,所謂情深不壽啊,他這幾十年來數次鬼門關曆劫,若不是心中執念撐著,早已魂歸故土,如今他所在意的已不在了,不知這次是否能挺過。”說道最後,聲音幾近哽咽,老人最害怕的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經曆了兒子兒媳的去世,又縫生日關頭,老太太難免想得多些,可如此在意,不也是一甩不脫的執念?
“筱瑜見識淺薄了,誠如老姨婆高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即能消了執念便終能解脫煩惱,萬事歸於平靜。”
高昕夫婦忙著壽宴的事,除了偶爾有拿不定注意的事前來請教外,少有踏入長壽居,筱瑜如同伺候曾祖母般與高老太太,一老一小在這片天地裏,一串佛珠一撚香,佛堂皆是一片平靜。直到開宴前2小時,才抽空迴了趟馮宅,取了那套白色天使打扮了一番,便帶著《金剛經》繡品迴了高家花園。按照老太太的吩咐,筱瑜沒有直接去宴會所在的善居,而是徑直迴了長壽居。待壽星整頓妥當移至善居時,已是人聲鼎沸,高太太帶著女兒高甜與軍政商各路太太千金們交際著,此時的高甜穿著一件白色吊帶長裙,裙子的下擺卻是前短後長成一個坡度,微微蓬鬆著露出纖長的美腿,腳下一雙粉紅色鑲水鑽細高跟鞋,裙角鑲滿了粉紅色的珍珠,與頭頂一顆粉紅珠子鑲成的頭箍相互唿應,大波浪長卷發披在腦後,胸前粉色寶石的項鏈在燈光下耀耀生輝,落落大方的穿梭在人群中如同誤入凡間的精靈,此刻臉上的笑容甜蜜破表,與她的名字遙相唿應。
老太太的到來將宴會推向了高潮,坐在太師椅上,老太太發話了:“老婆子能活到耄耋之年已是萬幸,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年少過一年,本沒慶祝的心思,隻是孫子孝順,硬是想讓這宅子熱鬧幾分,隻是麻煩了諸位從各方奔波至此,在此老身以茶代酒謝過了!”
“老太太言重了,能來參加您的壽宴也是我們的福氣啊!”
“老太太福澤深厚,能來粘粘福氣也是榮幸之至啊!”
“曾祖母謙遜了,甜兒還想您長命百歲呢,隻要曾祖母身體安康,咱們這花園年年今日都是應該的。你看這是甜兒的小小心意,還望曾祖母不要嫌棄!”高甜身後一個穿著工作服的幫傭捧著一副卷軸,打開卷軸一副麻姑獻壽圖呈現在眾人眼中,且不說畫工如何,單這份孝心便獲得了在場諸位的認可。
高老太太高興的哈哈大笑,摸著曾孫女的頭一片慈愛:“看來丫頭近來書畫還是有所成啊,奶奶很喜歡!”
“奶奶喜歡是甜兒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副母慈子孝的祥和景象,隻是接著話鋒便轉了:“筱瑜表姐是南省文科狀元,肯定也是多才多藝的,不知道筱瑜姐姐今天可準備了什麽禮物沒?”與自己隆重的打扮相比,筱瑜可謂是毫不精心,除身上白色禮服可圈可點外,渾身上下沒有一件出眾的首飾,一頭秀發也是隨意的綰在腦後,隻若影若現的露出一截銀色的簪子,古樸的銀簪與歐式的晚禮服,本是極不協調的組合,偏在搪瓷白皮膚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融洽,她一出場便搶去了所有原本關注的目光,這叫她如何能平息這股怒氣?
來來去去在這個圈子裏走動著,那家有什麽親戚大家都是門清的,什麽時候高小姐冒出了個表姐來?原本還詫異老太太身旁多出來的白衣少女,眾人一聽高甜的話便八卦器打開,等著她如何接下來。
筱瑜並沒有露出不虞的表情,隻是謙遜的笑看著高甜:“表妹的麻姑獻壽圖構圖嚴謹,落筆流暢,在年輕一輩中已數上佳,筱瑜可不敢托大。”
“哈哈哈!你也別謙虛了,陪了老婆子我這麽多天,也沒見著你為壽禮的事緊張過,想必早有準備了,拿出來讓老婆子看看,開開眼界吧!”老太太拍著筱瑜的手,對她的禮物很有期待。
筱瑜拿下吊在手中和禮服同款配套的手包,這是宴會專用的女士手包,看著小巧而精致,卻是錦囊的造型設計,扯開套索,一封疊好的明黃繡品露了出來,幫傭忙上前幫著打開來看,竟是一副《金剛經》,巧妙的是竟還是針腳細密的發繡,黃底黑字,邊幅繡有暗黃色符紋,隱隱看去像似梵文。老太太摸著一個個文字竟然留下了眼淚,良久才說了句:“有心了!”恐怕連自己的孫子都忘了今天不但是自己的生日,更是他老子娘的忌日,一幅《金剛經》讓老太太感觸良多,她拉著筱瑜的手向眾人介紹道:“這姑娘是我胞姐留下的唯一血脈張偉庭的孫女——筱瑜,今天算是正式介紹給大家了,她初來陵市,還望諸位能在這一畝三分地上多多照拂她!”rs
馮母和楊新麗見來人果然是來找筱瑜的,便先提著東西徑直迴了自己的房間,留下毫無頭緒的筱瑜被吳迪牽著進了店內。店裏很安靜,隻見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正端詳著那副發繡墨牡丹屏風,隻是背對著自己看不清對方的表情,左右兩旁各立著一人,一個是西裝筆挺的年輕男子,帶著象征精英的無邊眼鏡,右手胳膊裏夾著一個黑色公文包,另一個是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穿著一身白色護士服,帶著粗大的黑框眼鏡,一臉嚴肅的模樣,不消說這是一位專業的私人看護。三人的沉寂遂被興奮的吳迪打破,他拉著筱瑜的手大叫:“老爺爺,筱瑜姐姐……”話未說完,便被一臉屎像的看護瞪了迴去,看護看了一眼筱瑜,麵無表情的低下頭來,整理了一下老爺子腿上的毯子才輕聲打斷他的思緒:“老爺子,筱瑜小姐迴來了!”
老爺子從發散的思緒中脫出,輕輕歎了口氣,示意看護推轉輪椅。轉過輪椅,見到的是一位瘦骨伶仃的老者,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裏腳上卻蓋著厚重的毛毯,足以見得老人的身體已虛弱得無法想象,風霜已爬滿了臉,但仍能從中看出年輕的時候是何等的威嚴,老人的身份已是唿之欲出,在這個時候能找上自己的老人,除了張偉庭又還能是誰?與筱奶奶十幾年的濡慕之情,筱瑜身上竟透著筱氏的三分風華,加之今日身著複古的民國學生裝,硬將三分風華添成五分,老人的神情有些激動,毛毯下的雙手顫抖起來,仿佛披著光影站在自己麵前的正是朝思暮想的妻子,竟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箏兒!”
“張爺爺,我是筱瑜,很高興能見到您!”張家找了近六年毫無頭緒,高家不出一個月便有了結果,高家的效率與張家本家比起來果然強太多倍。
“你好筱瑜小姐!我是老爺子的特助張城,本來高先生於上月底便聯係了我,由於老爺子正準備做一個大型手術,為了不影響手術,我便私底下扣押了這個消息直到手術成功後,在經過醫生認可後才從m國趕過來的。”張助理簡單的闡述了老爺子遲來的消息,隻是幾十年都等得了,又怎會介意這幾十天呢?如此順利便能完成奶奶的遺願,也是上天的眷顧。
“你很好!即是箏兒的孫女,便也是我的孫女,你還是叫我爺爺吧!”老人似乎說話還很吃力,緩慢的吐出幾個詞來已是滿頭大汗,一旁的護士大媽有條不紊的幫擦著汗,張城則從保溫杯中篩了杯水給老人補充能量,兩人的神色平常,並沒有露出不耐或者厭惡的情緒,至少從表麵上看來,他被兩人照顧得很好。一杯水下去,老人緩和了很多,情緒也又原來的激動變得平和了些,散了張特助與護士,兩人坐在了幽靜的接待室內。“五十多年了!盼來的最終還是天人永隔,雖然早有了心理建設仍是疼的慌。當年逃出集中營後,我去了筱家老莊,也找遍了周邊的各個城市、村莊,卻從沒想到過楊副官的家鄉,這幾天我幾乎無法入睡,我常常在想,那時如果我再細心些,哪怕試著去理市看看,也不至於連最後一麵都見不到。”
對於老人的自責,筱瑜也隻能無奈,上天薄待了這對苦命的情人,他們的悲劇湮沒在不可抗的社會環境下,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和哀思。最終,老爺子帶走了筱奶奶的骨灰盒和當年楊村小屋前掛了三十幾年的“光榮之家”牌匾,那是張戰存在過的最後證明,老爺子在逃離大陸前便舉行了儀式,在張高等世家的眼中筱氏從來都是張筱氏,他自然有帶走母子倆的資格,隻可惜他的身體不允許自己再長途跋涉,否則,他要去看看筱氏最後生活過的地方,去看看唯一的兒子犧牲的地方,一個孤老頭子隻得抱著親人的遺物等待著死亡之神的到來。
到傍晚時分,高家的司機便載著高昕過來了,說是老太太想念,要接筱瑜到高家花園小住些日子,等生日宴會後自然會送迴來。待上了車從高昕的口中才知道,張老爺子當晚病發便乘坐專機迴了m國,臨走時托高老太太照顧筱瑜。
高家花園內,高老太太跪坐在長壽居偏廳的佛堂裏,一身樸素的旗袍,繚繞的香火前麵色平靜。感知筱瑜的到來,手中的輪轉的菩提子停住了:“你來了!”
佛堂裏的禁忌筱瑜再清楚不過,虔誠的跪在高老太太旁先叩首三下,再洗耳恭聽老太太的下文。
老太太對筱瑜的表現很滿意,遂而又道:“偉庭那孩子既然將玉佩留給了你,就表示承認了你張家養孫女的身份,即為孫女,也當為祖父祈福,這些天你就陪著老太婆我在這佛堂裏誦經祈求他身體安康吧。”
“為祖父祈福,孫女責無旁貸。”
老太太見筱瑜並未看一眼蒲墊前擺放的經書,卻已脫口唸出流利的經文,用於祈福的一段,有些訝異,她比張偉庭大不了幾歲,自己還待字閨中時,姐姐便常常帶著小偉庭迴娘家小住,她與這個外甥的感情向來親厚,加之他是姐姐留下的最後一滴骨血,老太太自來比較看重張偉庭,如今張偉庭從m國迴來,隻和自己匆匆一見便迫不及待的去見了筱瑜,迴來沒多久就發病了,多多少少對筱瑜有些遷怒,讓她來佛堂念經不過是遷怒的手段之一罷了,可是沒想到這孩子還真背的出經文。
“你祖父最耐不得這些經文,雖然我時常告誡他,說誦讀佛經可以靜心,能消除一切執念,可惜他從未聽進去過。”祥和的佛堂似乎勾起了往事,老太太望著東方歎息道。
筱瑜眸光清澈帶著恬淡笑意,看向老太太:“老姨婆說的是,紅塵中自來少不得七情六欲,所謂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佛祖也不會告誡世人都去了七情六欲,凡人終究是凡人,都成了佛的話,西方靈山也住不下。”
高老太太笑了,“你這丫頭什麽時候也學會了狡辯,你怎知靈山住不下?須知佛有大千世界,一佛一世界。”佛珠轉動套入手中,老太太有感而觸:“執念便是心魔,心魔便是劫數,所謂情深不壽啊,他這幾十年來數次鬼門關曆劫,若不是心中執念撐著,早已魂歸故土,如今他所在意的已不在了,不知這次是否能挺過。”說道最後,聲音幾近哽咽,老人最害怕的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經曆了兒子兒媳的去世,又縫生日關頭,老太太難免想得多些,可如此在意,不也是一甩不脫的執念?
“筱瑜見識淺薄了,誠如老姨婆高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即能消了執念便終能解脫煩惱,萬事歸於平靜。”
高昕夫婦忙著壽宴的事,除了偶爾有拿不定注意的事前來請教外,少有踏入長壽居,筱瑜如同伺候曾祖母般與高老太太,一老一小在這片天地裏,一串佛珠一撚香,佛堂皆是一片平靜。直到開宴前2小時,才抽空迴了趟馮宅,取了那套白色天使打扮了一番,便帶著《金剛經》繡品迴了高家花園。按照老太太的吩咐,筱瑜沒有直接去宴會所在的善居,而是徑直迴了長壽居。待壽星整頓妥當移至善居時,已是人聲鼎沸,高太太帶著女兒高甜與軍政商各路太太千金們交際著,此時的高甜穿著一件白色吊帶長裙,裙子的下擺卻是前短後長成一個坡度,微微蓬鬆著露出纖長的美腿,腳下一雙粉紅色鑲水鑽細高跟鞋,裙角鑲滿了粉紅色的珍珠,與頭頂一顆粉紅珠子鑲成的頭箍相互唿應,大波浪長卷發披在腦後,胸前粉色寶石的項鏈在燈光下耀耀生輝,落落大方的穿梭在人群中如同誤入凡間的精靈,此刻臉上的笑容甜蜜破表,與她的名字遙相唿應。
老太太的到來將宴會推向了高潮,坐在太師椅上,老太太發話了:“老婆子能活到耄耋之年已是萬幸,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年少過一年,本沒慶祝的心思,隻是孫子孝順,硬是想讓這宅子熱鬧幾分,隻是麻煩了諸位從各方奔波至此,在此老身以茶代酒謝過了!”
“老太太言重了,能來參加您的壽宴也是我們的福氣啊!”
“老太太福澤深厚,能來粘粘福氣也是榮幸之至啊!”
“曾祖母謙遜了,甜兒還想您長命百歲呢,隻要曾祖母身體安康,咱們這花園年年今日都是應該的。你看這是甜兒的小小心意,還望曾祖母不要嫌棄!”高甜身後一個穿著工作服的幫傭捧著一副卷軸,打開卷軸一副麻姑獻壽圖呈現在眾人眼中,且不說畫工如何,單這份孝心便獲得了在場諸位的認可。
高老太太高興的哈哈大笑,摸著曾孫女的頭一片慈愛:“看來丫頭近來書畫還是有所成啊,奶奶很喜歡!”
“奶奶喜歡是甜兒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副母慈子孝的祥和景象,隻是接著話鋒便轉了:“筱瑜表姐是南省文科狀元,肯定也是多才多藝的,不知道筱瑜姐姐今天可準備了什麽禮物沒?”與自己隆重的打扮相比,筱瑜可謂是毫不精心,除身上白色禮服可圈可點外,渾身上下沒有一件出眾的首飾,一頭秀發也是隨意的綰在腦後,隻若影若現的露出一截銀色的簪子,古樸的銀簪與歐式的晚禮服,本是極不協調的組合,偏在搪瓷白皮膚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融洽,她一出場便搶去了所有原本關注的目光,這叫她如何能平息這股怒氣?
來來去去在這個圈子裏走動著,那家有什麽親戚大家都是門清的,什麽時候高小姐冒出了個表姐來?原本還詫異老太太身旁多出來的白衣少女,眾人一聽高甜的話便八卦器打開,等著她如何接下來。
筱瑜並沒有露出不虞的表情,隻是謙遜的笑看著高甜:“表妹的麻姑獻壽圖構圖嚴謹,落筆流暢,在年輕一輩中已數上佳,筱瑜可不敢托大。”
“哈哈哈!你也別謙虛了,陪了老婆子我這麽多天,也沒見著你為壽禮的事緊張過,想必早有準備了,拿出來讓老婆子看看,開開眼界吧!”老太太拍著筱瑜的手,對她的禮物很有期待。
筱瑜拿下吊在手中和禮服同款配套的手包,這是宴會專用的女士手包,看著小巧而精致,卻是錦囊的造型設計,扯開套索,一封疊好的明黃繡品露了出來,幫傭忙上前幫著打開來看,竟是一副《金剛經》,巧妙的是竟還是針腳細密的發繡,黃底黑字,邊幅繡有暗黃色符紋,隱隱看去像似梵文。老太太摸著一個個文字竟然留下了眼淚,良久才說了句:“有心了!”恐怕連自己的孫子都忘了今天不但是自己的生日,更是他老子娘的忌日,一幅《金剛經》讓老太太感觸良多,她拉著筱瑜的手向眾人介紹道:“這姑娘是我胞姐留下的唯一血脈張偉庭的孫女——筱瑜,今天算是正式介紹給大家了,她初來陵市,還望諸位能在這一畝三分地上多多照拂她!”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