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功勞得自己爭取
大唐:爵位繼承無望,隻好當紈絝 作者:暴走的唐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試探?什麽時候咱們李將軍也會說這樣的鬼話了,”
李靖對房玄齡站出來譏諷的話報以微笑,“房大人,難道不是麽?”
“某就直說了,方才蜀王有一點說的對,那就是這募兵製,”
“諸位可還記得這次吐穀渾調兵的事,當時秦小子可就提過這個問題,隻不過他沒有細說而已罷了,”
“而恰恰就是因為這些,某才覺得蜀王這個時候提出來非常的對,”
“隻有經過類似蜀王這種試探,才能找出長安城護衛的漏洞,”
“李將軍,某有一言,可能會打斷你得想法,”程咬金聽得有些糊塗,“這次蜀王率兵進入皇宮,可是秦小子提前發現了這事,”
“如果你不信,可以去問一問長安府尹,他手裏還有幾個被俘的刺客,”
“當日可是蜀王派去想將秦小子擼了過去的人,甚至於蜀王從軍部內弄到了鋼刀,”
“這一件件的事加起來,好像單純的用一句試探好像說不過去吧,”
“盧國公,此言差異,”魏征直接將程咬金的話否決,
“哦,你個魏黑子,某說的那裏錯了?難道不是一個事實麽?”
“要不是某聰明,故意將蜀王帶來的那些人放進來,豈會引出蜀王這條大魚來,這可是當日陛下親眼看見的,”
“嗬嗬,盧國公說的不錯,這一點本王不會狡辯,”李恪淡淡的說道,“居安思危,總的有人站出來做壞人啊,”
“更何況,從頭至尾除了本王手下那被抓之人,好像沒有其他人受到什麽傷害吧,”
“父皇,兒臣接著說,”
不等李世民作何反應,李恪接著又說道,
“兒臣覺得如今的軍府應更名為折衝府,至於設立多少折衝府,自然是由父皇以及軍部各位大人來決定,”
“本王的建議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這些折衝府分為上中下三類,這上府嗎兵丁數量為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
“其中二百人為一團,團裏設置校尉,五十人為一隊,隊內由隊正,每十人為一火,火有火長,”
“從今往後各地的府兵不在采用什長、百夫長製度,直接采用這全新的軍職,”
“不但如此,每個折衝府自己負責武器、糧食、衣服的配備,除非對外有戰事,朝廷再為其配備武器盔甲等,”
“除此之外,在地方的府兵都要自備這些東西,但朝廷要支付這些府兵糧餉,”
“至於年齡嗎,二十歲入軍,到六十免役,在服役期間,各地折衝都尉負責自己人馬的訓練,”
李世民沒想到李恪竟然能說出來這麽多東西,
“折衝府,折衝都尉,”
“蜀王,你接著說,”
“喏,”
“父皇,這兵製有了,我們還可以根據現在大唐各州府來劃分一下,”
“以距離長安城的距離劃分最為合適,比如說距離長安城五百裏範圍為五番,一千裏為七番,一千五百裏為八番,兩千裏為十番,二千裏外為十二番,”
“這樣設置就是為了讓他們輪流來京師宿衛,”
“蜀王殿下,你說這個府兵製的改革,某覺得可行,唯一的就是這輪番宿衛是不是有些...,”
“盧國公,是否以為輪番來京師宿衛有些過於折騰了,”
程咬金點了點頭,
“嗬嗬,不然,細算下來,可能每個折衝府輪到來京師宿衛,要兩三年才輪到,”
“長途奔襲,不也恰恰訓練了將士們的奔襲麽,想來這更多的是利大於弊啊,”
這下程咬金、李靖也都明白了,李恪提出來的這個改製最大的好處就是動,
這些折衝府不斷的在運動,這樣以來,就很大程度的保持了戰鬥力,
而且來京師宿衛則容不得他們犯一絲錯誤,這樣就在無形之中給他們了壓力,
畢竟他們可是要到京師宿衛,犯了錯,可是要砍頭的,
“父皇,兒臣有話說,”
小胖子李泰走了出來,他想到了一件事,
剛才李恪說在全國內設置折衝府,不正好應了他送給李世民那本書的作用了麽,
這個功勞說什麽也得爭取一下,
“青雀兒,你有什麽意見?難道你覺得蜀王說的有什麽紕漏麽?”
“紕漏?哦,不,父皇要說真有紕漏,那也是因為三哥對於整個大唐該如何劃分這個折衝府沒給出看法,”
“不過,要是他能給的出來,兒臣也就不會出來說話了,”
李泰看著李恪狐疑的表情說道,“臣弟還的感謝三哥給我一個表現機會呢,”
“給你表現機會?”
“你們兩個要是想嘮家常,就等下了朝去,在這裏胡言亂語說什麽呢,真是不知所雲,”
“大哥,這話你就說的不占理了,”李泰迴懟了李承乾一句,
“我們都是在父皇出謀劃策,怎麽到了你這裏就成了胡攪蠻纏呢,”
“就是啊,”李恪和李泰並肩而站,“你要是想要找個存在感,那你也替父皇出個主意啊,”
“哼,”
李承乾心裏感到了危機,可他那裏想得到這些東西啊,
雖然氣的要死,可他想不出任何辦法來反駁,
長孫無忌有心提醒,可沒奈何提出來,因為他知道經過李恪一番敘說,死死的抓住了李世民的心思,
“好了,魏王你接著往下說,”
李世民不傻,看得出這二打一的局麵,李承乾完敗,而且他也看出來,即便一對一,李承乾也會完敗,
不過這樣也好,給他一些壓力,說不定會改變,
到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心裏仍然是那般複雜,用某位文人大家說的那句話,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不過這個念頭也是轉念一逝,還有時間,他還可以對李承乾繼續培養,
“父皇可還記得兒臣給您的那本書,經過這些時日考慮,兒臣終於想到了一個名字,”
“兒臣給他起名括地誌,”
“括地誌,括地誌,”李世民反複品味了一下這個名字,覺得這本書用這個名字非常恰當,
“難道你想讓朕參照你這本書來規劃這個折衝府的設置不成?”
李靖對房玄齡站出來譏諷的話報以微笑,“房大人,難道不是麽?”
“某就直說了,方才蜀王有一點說的對,那就是這募兵製,”
“諸位可還記得這次吐穀渾調兵的事,當時秦小子可就提過這個問題,隻不過他沒有細說而已罷了,”
“而恰恰就是因為這些,某才覺得蜀王這個時候提出來非常的對,”
“隻有經過類似蜀王這種試探,才能找出長安城護衛的漏洞,”
“李將軍,某有一言,可能會打斷你得想法,”程咬金聽得有些糊塗,“這次蜀王率兵進入皇宮,可是秦小子提前發現了這事,”
“如果你不信,可以去問一問長安府尹,他手裏還有幾個被俘的刺客,”
“當日可是蜀王派去想將秦小子擼了過去的人,甚至於蜀王從軍部內弄到了鋼刀,”
“這一件件的事加起來,好像單純的用一句試探好像說不過去吧,”
“盧國公,此言差異,”魏征直接將程咬金的話否決,
“哦,你個魏黑子,某說的那裏錯了?難道不是一個事實麽?”
“要不是某聰明,故意將蜀王帶來的那些人放進來,豈會引出蜀王這條大魚來,這可是當日陛下親眼看見的,”
“嗬嗬,盧國公說的不錯,這一點本王不會狡辯,”李恪淡淡的說道,“居安思危,總的有人站出來做壞人啊,”
“更何況,從頭至尾除了本王手下那被抓之人,好像沒有其他人受到什麽傷害吧,”
“父皇,兒臣接著說,”
不等李世民作何反應,李恪接著又說道,
“兒臣覺得如今的軍府應更名為折衝府,至於設立多少折衝府,自然是由父皇以及軍部各位大人來決定,”
“本王的建議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這些折衝府分為上中下三類,這上府嗎兵丁數量為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
“其中二百人為一團,團裏設置校尉,五十人為一隊,隊內由隊正,每十人為一火,火有火長,”
“從今往後各地的府兵不在采用什長、百夫長製度,直接采用這全新的軍職,”
“不但如此,每個折衝府自己負責武器、糧食、衣服的配備,除非對外有戰事,朝廷再為其配備武器盔甲等,”
“除此之外,在地方的府兵都要自備這些東西,但朝廷要支付這些府兵糧餉,”
“至於年齡嗎,二十歲入軍,到六十免役,在服役期間,各地折衝都尉負責自己人馬的訓練,”
李世民沒想到李恪竟然能說出來這麽多東西,
“折衝府,折衝都尉,”
“蜀王,你接著說,”
“喏,”
“父皇,這兵製有了,我們還可以根據現在大唐各州府來劃分一下,”
“以距離長安城的距離劃分最為合適,比如說距離長安城五百裏範圍為五番,一千裏為七番,一千五百裏為八番,兩千裏為十番,二千裏外為十二番,”
“這樣設置就是為了讓他們輪流來京師宿衛,”
“蜀王殿下,你說這個府兵製的改革,某覺得可行,唯一的就是這輪番宿衛是不是有些...,”
“盧國公,是否以為輪番來京師宿衛有些過於折騰了,”
程咬金點了點頭,
“嗬嗬,不然,細算下來,可能每個折衝府輪到來京師宿衛,要兩三年才輪到,”
“長途奔襲,不也恰恰訓練了將士們的奔襲麽,想來這更多的是利大於弊啊,”
這下程咬金、李靖也都明白了,李恪提出來的這個改製最大的好處就是動,
這些折衝府不斷的在運動,這樣以來,就很大程度的保持了戰鬥力,
而且來京師宿衛則容不得他們犯一絲錯誤,這樣就在無形之中給他們了壓力,
畢竟他們可是要到京師宿衛,犯了錯,可是要砍頭的,
“父皇,兒臣有話說,”
小胖子李泰走了出來,他想到了一件事,
剛才李恪說在全國內設置折衝府,不正好應了他送給李世民那本書的作用了麽,
這個功勞說什麽也得爭取一下,
“青雀兒,你有什麽意見?難道你覺得蜀王說的有什麽紕漏麽?”
“紕漏?哦,不,父皇要說真有紕漏,那也是因為三哥對於整個大唐該如何劃分這個折衝府沒給出看法,”
“不過,要是他能給的出來,兒臣也就不會出來說話了,”
李泰看著李恪狐疑的表情說道,“臣弟還的感謝三哥給我一個表現機會呢,”
“給你表現機會?”
“你們兩個要是想嘮家常,就等下了朝去,在這裏胡言亂語說什麽呢,真是不知所雲,”
“大哥,這話你就說的不占理了,”李泰迴懟了李承乾一句,
“我們都是在父皇出謀劃策,怎麽到了你這裏就成了胡攪蠻纏呢,”
“就是啊,”李恪和李泰並肩而站,“你要是想要找個存在感,那你也替父皇出個主意啊,”
“哼,”
李承乾心裏感到了危機,可他那裏想得到這些東西啊,
雖然氣的要死,可他想不出任何辦法來反駁,
長孫無忌有心提醒,可沒奈何提出來,因為他知道經過李恪一番敘說,死死的抓住了李世民的心思,
“好了,魏王你接著往下說,”
李世民不傻,看得出這二打一的局麵,李承乾完敗,而且他也看出來,即便一對一,李承乾也會完敗,
不過這樣也好,給他一些壓力,說不定會改變,
到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心裏仍然是那般複雜,用某位文人大家說的那句話,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不過這個念頭也是轉念一逝,還有時間,他還可以對李承乾繼續培養,
“父皇可還記得兒臣給您的那本書,經過這些時日考慮,兒臣終於想到了一個名字,”
“兒臣給他起名括地誌,”
“括地誌,括地誌,”李世民反複品味了一下這個名字,覺得這本書用這個名字非常恰當,
“難道你想讓朕參照你這本書來規劃這個折衝府的設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