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開海。
有一點悲壯,有一點壯觀。
壓抑了許久以後,明王朝迎來來了一位及其富有魅力的皇帝。
朱載垕登基時已經快三十歲了,在朱載垕還是裕王的時候,就已經深刻的了解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對於民間的生活朱載垕也非常了解,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現在劇本要求崇禎體驗朱載垕雷厲風行,進行改革的經曆。
自1368年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到1566年朱載垕登基,已經過去二百年了,此時的大明皇帝都已經換了十一位了。
有一首歌曲叫做如果我們換一換,會變得怎麽樣,或許在不同的位置上,能夠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總是不一樣的。
和登基成為崇禎皇帝的朱由檢一樣,裕王的登基過程和朱由檢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
他們想要做的事情也有許多一樣的地方,崇禎登基以後想到的是立即清除閹黨,而隆慶做的事情卻是立即糾正其父的弊政。
父子之間,永遠有著不同的見解,這種矛盾古來有之。
朱載垕登基以後,把之前因言獲罪的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撫恤並錄用其後,可謂是做到仁慈義盡。更是把方士全部付有司論罪,以前的道教儀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賦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賦。
然後就是:宣布廢除海禁。
實際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當然隆慶廢除海禁也有他的目的。
壓抑了200年的大明王朝,也封閉了200多年,雖然大明永樂年間也有過轟轟烈烈的航海,但是永樂大帝的航海更多意義上的還是表現在政治上的權威統一。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確保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於是朱元璋想到了用分封的辦法。
實際上這種辦法在漢朝的時候劉邦就已經使用過,朱元璋並不是第一個使用的人。
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就迫不及待把宗室二十五人全部封為藩王,也不管他們有沒有能力,並且讓他們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朱元璋天真的認為他們會死心塌地的守衛疆土。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這是朱元璋豪邁的理念,他以為自己的兒子也會和自己同心同德,雖然朱元璋有著雄心壯誌,但是其宗室們卻並非都是如此。
而這些封藩駐地的藩王主要有兩類,一種在腹裏,第二種是邊塞要地。
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裏建立王府,並設置官屬,地位那是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不但如此,並且他們還擁有軍事指揮權,於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並有三軍護衛。
且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萬人。
這裏麵,最有勢力的有九位塞王(遼、寧、燕、穀、代、晉、秦、慶、肅)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
駐守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更是擁兵十萬。
駐守大寧的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將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
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蒙元殘餘勢力的軍隊,所以他們尤被重視,軍中大將皆受其節製,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
尤其是燕王朱棣,由於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製沿邊士馬”,地位獨尊。
該來的總會來的,藩王勢力的膨脹,終於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老朱家的報應來了。
在朱元璋大封諸王的時候,就有過征兆,當時時任平遙縣訓導的葉伯巨就打過報告,說什麽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後就會人數越來越多,到那時再想要削奪諸藩,恐怕會釀成類似於漢代“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於是他提醒朱元璋“節其都邑之製,減其衛兵,限其疆土”。
剛剛當上皇帝沒多久的朱元璋哪裏聽的進去這樣刺耳的話,不但聽不進勸告,認為他別有用心,於是就被下了獄。
以後再也沒人敢說這樣的話,在分封之中,朱元璋曾規定凡受封諸王必須離開京城,到封地就藩。
不允許各親王之間相互往來,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時前來,必須一王離京,另一王才可啟程。
朱元璋此舉的目的在於避免諸王相互串聯,與朝廷相對抗。所以,諸王就藩,可以說是“生離死別”。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卻未能收到預期的後果。
太祖朱元璋成法中有一條是關於“靖難”的。
朱元璋當皇帝時,非常害怕大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
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
這其中,“靖難”的意思:
“靖”指平息,掃平,清除。
“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太祖的成法裏麵還有一條就是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鏟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的規定。
朱棣想要奪取皇位必須需要一個借口。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
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建文帝也不放心這些藩王們,於是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想要采取一係列削藩措施。
建文帝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朱棣並不傻,並沒有接受。
到了建文元年,朱棣開始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曆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就這樣發生了。
建文帝首先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開始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建文帝終究是打不過朱棣。朱棣適時出擊,並靈活運用策略,經過幾次大戰以後消滅了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攻下帝都應天府。
打了四年,戰亂中建文帝吊詭的下落不明,於是各種說法都有,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穿越時空說,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說,還有什麽外星人劫走說…
總之是再也找不著了,於是同年,朱棣即位。
此後朱棣的大航海時代開始了。
但是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起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宣揚大明威德,有說是尋找建文帝,畢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很不放心。
《明史·鄭和傳》說: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和“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對於此次航海,還有包抄帖木兒帝國、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複員問題、獲取海外朝貢、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支出緊張、探求從海路到達麥加的可能性、迎取佛牙等說法。
雖然目的不純,但是此次舉全國之力進行的航海還是有著及大的影響的,首先這次航海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秩序,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麵建立起華夷政治體係,同時也拓展了明王朝的朝貢體係。
也就是說,有些小國要來進貢了,從永樂到隆慶,相同的海航,卻有著不同的結果和影響。
永樂年間的航海消耗了大明的國力的同時,也向各國宣揚了大明的國威,大明威震四海就是這樣來的。
提到永樂年間的大航海,不得不令人感慨,往日的輝煌已經不再,羸弱的大明再也迴不去往日的容光。
有一點悲壯,有一點壯觀。
壓抑了許久以後,明王朝迎來來了一位及其富有魅力的皇帝。
朱載垕登基時已經快三十歲了,在朱載垕還是裕王的時候,就已經深刻的了解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對於民間的生活朱載垕也非常了解,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現在劇本要求崇禎體驗朱載垕雷厲風行,進行改革的經曆。
自1368年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到1566年朱載垕登基,已經過去二百年了,此時的大明皇帝都已經換了十一位了。
有一首歌曲叫做如果我們換一換,會變得怎麽樣,或許在不同的位置上,能夠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總是不一樣的。
和登基成為崇禎皇帝的朱由檢一樣,裕王的登基過程和朱由檢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
他們想要做的事情也有許多一樣的地方,崇禎登基以後想到的是立即清除閹黨,而隆慶做的事情卻是立即糾正其父的弊政。
父子之間,永遠有著不同的見解,這種矛盾古來有之。
朱載垕登基以後,把之前因言獲罪的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撫恤並錄用其後,可謂是做到仁慈義盡。更是把方士全部付有司論罪,以前的道教儀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賦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賦。
然後就是:宣布廢除海禁。
實際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當然隆慶廢除海禁也有他的目的。
壓抑了200年的大明王朝,也封閉了200多年,雖然大明永樂年間也有過轟轟烈烈的航海,但是永樂大帝的航海更多意義上的還是表現在政治上的權威統一。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確保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於是朱元璋想到了用分封的辦法。
實際上這種辦法在漢朝的時候劉邦就已經使用過,朱元璋並不是第一個使用的人。
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就迫不及待把宗室二十五人全部封為藩王,也不管他們有沒有能力,並且讓他們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朱元璋天真的認為他們會死心塌地的守衛疆土。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這是朱元璋豪邁的理念,他以為自己的兒子也會和自己同心同德,雖然朱元璋有著雄心壯誌,但是其宗室們卻並非都是如此。
而這些封藩駐地的藩王主要有兩類,一種在腹裏,第二種是邊塞要地。
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裏建立王府,並設置官屬,地位那是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不但如此,並且他們還擁有軍事指揮權,於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並有三軍護衛。
且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萬人。
這裏麵,最有勢力的有九位塞王(遼、寧、燕、穀、代、晉、秦、慶、肅)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
駐守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更是擁兵十萬。
駐守大寧的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將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
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蒙元殘餘勢力的軍隊,所以他們尤被重視,軍中大將皆受其節製,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
尤其是燕王朱棣,由於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製沿邊士馬”,地位獨尊。
該來的總會來的,藩王勢力的膨脹,終於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老朱家的報應來了。
在朱元璋大封諸王的時候,就有過征兆,當時時任平遙縣訓導的葉伯巨就打過報告,說什麽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後就會人數越來越多,到那時再想要削奪諸藩,恐怕會釀成類似於漢代“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於是他提醒朱元璋“節其都邑之製,減其衛兵,限其疆土”。
剛剛當上皇帝沒多久的朱元璋哪裏聽的進去這樣刺耳的話,不但聽不進勸告,認為他別有用心,於是就被下了獄。
以後再也沒人敢說這樣的話,在分封之中,朱元璋曾規定凡受封諸王必須離開京城,到封地就藩。
不允許各親王之間相互往來,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時前來,必須一王離京,另一王才可啟程。
朱元璋此舉的目的在於避免諸王相互串聯,與朝廷相對抗。所以,諸王就藩,可以說是“生離死別”。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卻未能收到預期的後果。
太祖朱元璋成法中有一條是關於“靖難”的。
朱元璋當皇帝時,非常害怕大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
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
這其中,“靖難”的意思:
“靖”指平息,掃平,清除。
“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太祖的成法裏麵還有一條就是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鏟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的規定。
朱棣想要奪取皇位必須需要一個借口。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
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建文帝也不放心這些藩王們,於是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想要采取一係列削藩措施。
建文帝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朱棣並不傻,並沒有接受。
到了建文元年,朱棣開始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曆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就這樣發生了。
建文帝首先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開始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建文帝終究是打不過朱棣。朱棣適時出擊,並靈活運用策略,經過幾次大戰以後消滅了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攻下帝都應天府。
打了四年,戰亂中建文帝吊詭的下落不明,於是各種說法都有,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穿越時空說,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說,還有什麽外星人劫走說…
總之是再也找不著了,於是同年,朱棣即位。
此後朱棣的大航海時代開始了。
但是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起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宣揚大明威德,有說是尋找建文帝,畢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很不放心。
《明史·鄭和傳》說: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和“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對於此次航海,還有包抄帖木兒帝國、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複員問題、獲取海外朝貢、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支出緊張、探求從海路到達麥加的可能性、迎取佛牙等說法。
雖然目的不純,但是此次舉全國之力進行的航海還是有著及大的影響的,首先這次航海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秩序,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麵建立起華夷政治體係,同時也拓展了明王朝的朝貢體係。
也就是說,有些小國要來進貢了,從永樂到隆慶,相同的海航,卻有著不同的結果和影響。
永樂年間的航海消耗了大明的國力的同時,也向各國宣揚了大明的國威,大明威震四海就是這樣來的。
提到永樂年間的大航海,不得不令人感慨,往日的輝煌已經不再,羸弱的大明再也迴不去往日的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