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崇禎見到吃的東倒西歪的大臣們,這會可開心了,因為現在總算分不出,誰究竟是乞丐,誰究竟是書生,誰又是當朝首輔。


    才是崇禎想要達到的效果!


    崇禎道:“諸位今天可吃好喝好?”


    自從當上官以後,這些個文縐縐的文官,沒有一次就餐時不是假斯文的,從來沒有這樣放開過。人的潛力竟然是無限的,能夠塑造成各種各樣。


    喝的東倒西歪的大臣們,見到人都是重影的,哪裏分的出哪裏站的是皇上,哪個是乞丐。見到人就拜,見到人就跪,張口閉口的吾皇萬歲,場麵十分滑稽又可笑。


    正在這時,崇禎突然大喝,接連宣讀好幾道聖旨,罷免了好幾個大臣。


    誰的崇禎的一聲令下,幾個傍大腰圓的漢子,手拿大砍刀,且當著他們的麵,當場就哢嚓了好幾個,血濺三尺,飆的滿天飛起。直接嚇暈過去好幾個。


    醉酒被斬,恐怕他們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會如此,上一刻還在瘋瘋癲癲,嘻嘻哈哈,下一刻便沒有了性命。


    崇禎卻是麵不改色,道:“從今天起,還望列位臣工,能夠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做好份內之工作!”


    說到最後幾個字份內之工作時,崇禎故意提高了聲調,算是提醒。能夠高居廟堂,沒有一個腦瓜子是不好使的,紛紛清醒過來,竟然異口同聲跪拜道:“臣等定當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做好份內的工作!”


    聽到這樣的答複以後,崇禎很滿意的點點頭,道:“如此便好!”


    瀟瀟灑灑入宮去,戰戰兢兢出宮迴,這一場頗為詭異的宴請,著時給文官集團為代表的“東林黨”來了一個下馬威。宴會以後,如鳥獸般四散而去,竟然沒有碰頭。


    對於這些亂七八糟的文官,崇禎早已經是恨之入骨,卻實在想不出辦法來對付他們。但是苦於龐大的國家機器,需要他們進行運轉,故此隻能忍氣吞聲,殺一儆百,而不能像朱溫那樣,殺殺殺,殺淨文官,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科舉考試壟斷了特殊人才的上升階梯,因為沒有通過考試,一定不可能有機會當官。雖說科舉製度為朝廷選人才提供了一條路子,但是不得不說在明末這個時代,崇禎認為科舉製度是不適合用於選拔官員的。


    八股文淘汰了思想靈活、務實不務虛的人才,所以才會出現文縐縐的文官。


    所以當剩下的都是一群基因相似又被集體洗腦的文官時,他們除了隻知道高談闊論仁義道德以外還真的就什麽本領都沒有了。


    並且他們大多出身相似、階級利益相同,有些還是老鄉和朋友。


    他們大多數人屁股都在文人階級和地主階級那裏,還結成鄉黨內鬥不止。


    這種現象,崇禎早就想要改變,卻一直苦於沒有辦法,因為這個階層的力量實在是太雄厚了。


    明朝的製度,四品以下的地方官員,在某一個地方任職三年之後,都要進京,由皇帝或者是審核部門審核他們這三年來的政治成績。


    而京城中的官員,則是六年一考核。


    隻要這幾年的政治成績中有一兩個敗筆,出現了不良評語,那麽之前所做的事情,就顯得沒有任何的意義。


    這對於官員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辛辛苦苦,兢兢業業的奮鬥了幾年,結果卻因為一兩個不良評語,所做的事情,都被盤否認。


    所以他們不敢犯錯,也不能犯錯,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又能保證永遠不犯錯?


    明一朝文官的力量之所以會變得如此強大,不得不說改變明朝政治走向的一場政變。


    “土木堡之變”


    在得知瓦剌的也先要對明朝邊關進行侵犯後,明英宗朱祁鎮不顧各位大臣的反對,特別是在太監王振的支持下決定禦駕親征。


    於是明英宗便開始下達命令,不到三天時間,大軍就倉促出發,於是文武大臣亦倉促而行。


    可是打仗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慮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而他們居然把遠征當兒戲,兩天後就出發了。因為準備的不夠充分,武器、糧食等準備情況完等同於兒戲。


    當大軍行進的宣府的雞鳴山後,有些大臣開始反對繼續再向前。欽天監向王振表達了擔心,認為繼續前行恐怕會有身陷險境的危險。


    結果王振痛罵道:“真要是這樣,那就是天命!”


    把危險歸結於天命,這實在是非常可笑。皇帝到了大同後,跟瓦剌有秘密往來的大同鎮守太監郭敬稱,如果繼續出兵,可能就會中了也先的詭計。


    這就說明,明軍還打算在境外尋找瓦剌的主力進行決戰。由於眾多大臣不願意繼續出兵,因此明軍決定返迴。


    結果在返迴途中,明軍卻變更了行軍路線。根據原計劃,是從蔚州返迴,然而,在行軍過程中,卻變成了從宣府返迴。


    地圖上看,毫無疑問蔚州方向更安。可為什麽明英宗要走宣府呢?真的是因為王振怕踩壞了家鄉的莊稼麽?其實不是,無論是軍官郭登還是王振,都是主張從紫荊關走,由於明英宗沒有同意,造成了後麵的悲劇。


    在皇帝迴途中,宣府的諜報在跟皇帝說也先的人馬在打你的後軍後,就什麽動作也沒有了,也沒有出援皇帝。


    這說明,坐擁重兵的楊洪與也先已經達成了默契,至少有通敵嫌疑。


    更不可思議的是,坐視皇帝被俘的宣府守將楊洪不但未被追究責任,反而被文官升官加爵。


    在與也先的戰鬥中,皇帝派出的幾位軍官先後戰死,這裏麵就有身為將門虎子的成國公朱勇,他帶領的四萬精兵也軍覆滅。很明顯,明軍遇到的是也先主力。


    等明軍到了土木堡後,才發現這裏的水源竟然也被也先斷了。毫無疑問,也先大軍對這裏是非常熟悉。為了吃掉明軍,也先軍假裝離開這裏,等明軍出來喝水時,也先軍趁機突擊,於是明軍潰散,皇帝也被俘。


    土木堡之變後,北京留守文官迅速把持了朝中大權,新任兵部尚書於謙也贏得了北京保衛戰。


    之後,於謙對皇帝直屬的三大營進行改革,將其改為十團營,文官於謙成為首任提督。


    通過這次改革,文官集團掌握了軍權。


    武將勳貴勢力由於在土木堡之變中受損嚴重,導致在朝中難於再與文官勢力進行抗衡,負責統兵的五軍都督府也逐漸成為擺設,武將的地位也是越來越低。可


    文官集團成了土木堡之變的最大贏家。


    宋立國之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已成模式。


    元韃侵略中華,又打破了這個傳統。


    風水輪流轉,土木堡之變後,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又成了標配。


    這樣的政治格局,並沒有什麽不好,唐宋之前的文人,大多能文能武。自從科舉製度擴大了統治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保證了專製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有相當文化素養的士人從政,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以嚴格考試作為選官方式,從最求公正公平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它的科目及內容,大都不出乎儒學經義的範圍,特別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


    科舉製度作為具有鮮明特色的選官方式,其實是一種將“天下英雄”誘入最高權力者能夠控製的範圍之中的製度。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江山帶有人才,各領風騷數百年。


    人生就像是一個大戲台,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名奪利幾時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明朝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童騎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童騎神牛並收藏重迴明朝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