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崇禎的腦海裏裏陸續出現一些奇怪的詞匯,其中一半是現代人的思維,並且還是斷斷續續出現,說起來也並無什麽特別規律。
因為記憶所持續的時間,並非都很長久,故此有些出現就已經遺忘,這令崇禎很是苦惱。
幾天下來,崇禎已經在宣紙上麵,寫下來了數十個詞匯。而隻有看到這些詞匯的時候,才能輔助幫助崇禎獲得記憶。
記憶雖然是灰蒙蒙的,但是星星點點的融合在一起,居然有了一條隱隱約約的灰線,現在居然若隱若現的,記起了那些故事。
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文理知識皆備的大學生,因為一場意外,而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若他不死,同樣也是一個全身上下充滿著熱血,高傲不屈,奮發圖強,熱愛學習的好青年。而在另一個時空的,另一個時間的另一個青年,卻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門後,選擇用一種悲壯的方式離開這片土地。
時空見證了這一刻,兩個青年以一種神奇的方式相遇在一起,在毀滅了各自的一半記憶之後,奇跡的保留下了各自的另一半的記憶,卻是如此的妥帖。
青年方才逐漸明白,他不僅僅隻是崇禎,更是一個熱血青年,對於明史及其酷愛的天之驕子。
以一種悲壯而又有趣的方式再一次融合在一起,卻再也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
而現在崇禎的腦子裏開始漸漸的浮現起那個青年的名字:王振明,聽後令人動容的名字,振明,振興大明,或許這就是曆史的神奇之處。你永遠不會知道,誰才是忠心耿耿的那一個,總有奸臣愛把忠心掛在嘴邊,而忠臣卻總是沉默少語。
此刻,兩個同樣背負著夢想的青年,卻是以一種神奇的令人無法理解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各自得到一半,卻又損失一半。
莫非世間之事,正是如此,有得必有失,總是在所難免!
崇禎不得不思考,自己究竟是王振明,還是朱由檢,或者說自己是王振明多一點,還是朱由檢多一點。
崇禎恨不能分裂成兩個人,彼此能夠坦誠的進行對話,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一個想法,也未免太過天真,因為除了時不時的冒出的一兩個詞匯和想法,崇禎並未覺得和以往的生活有什麽不同。
貪官依舊很多,大奸似忠、大偽似真者依舊如故,一切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不變的模樣。
對於另一半的思維,那個世界裏的一切,崇禎充滿了美好的幻想,也寄希望能從中找到改變大明王朝命運之道。
無論是快遞,或者是銀行,能夠給大明帶來改變的,都可以嚐試著拿來運轉並實施。而從另一半的記憶裏,崇禎也得到了許許多多重要的訊息,如:大明王朝在崇禎千古一掛之後,並沒有放棄抵抗,流亡政權依舊在與清朝殊死抵抗,就算被迫流亡荒島,也沒有認過慫,投過降。
對於二十一世紀那個神奇的世界,崇禎也充滿了向往,偉大的科技,便捷的交通。特別是通訊,令崇禎激動不已,不敢相信。
比如說未來的軍隊,其作戰方式與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是有了這些武器,對付其盤踞在遼東的建俘便有了十足的底氣。
大明王朝絕不是落伍的王朝,自從隆慶元年開始軍事改革便高調啟動,出名強悍的大明軍隊,令東亞大陸戰栗的正是強大的火器。
類似於鳥銃、弗朗機、虎蹲炮等這樣的裝備早已全麵升級,冷熱兵器混搭戰術,出名成熟到恐怖。
隻要打仗,一上戰場就旋風般狂掃,打倭寇,把二十萬日本“戰國精英”從陸地到海上一路狂轟,直把幾萬日本人轟進露梁海裏喂魚。
大明的鐵杆小弟朝鮮在一旁讚歎道:“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於是如此霸道打法和風光戰績,也令明軍收獲了一個閃亮稱號:天兵!
風水輪流轉,等到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崛起於遼東之時,麵對生猛崛起的後金八旗,往常“天兵”般強大的明軍,卻是接連稀裏嘩啦。
薩爾滸戰役!
遼陽沈陽戰役!
眼看著後金變“清軍”,被破關南下各種猛揍,這還不算,還給人打出了“恐八旗病”,一聽人喊“辮子軍來啦”,立刻腳底抹油跑得賊快。
類似慫包場麵,幾乎史不絕書,後人說起來,都是各種歎息,還有一個流行的感慨:火器裝備全球領先的明軍,為何會輸給裝備落後的八旗軍?因為實在不應該!
雖然輸的原因有很多,但這個感慨,卻是個結結實實的錯!
八旗軍強得令好些明軍害怕的一樣東西,卻恰是之前明軍自豪的優勢:火器!
在成為大明抓狂噩夢之前,後金八旗創建者努爾哈赤,大半輩子都在表忠心。
這一點翻翻史書就能知道。
正史上說他表忠心,還曾主動請戰去修理倭寇,十分慷慨熱血。
野史說他女人緣,還和遼東總兵李成梁家的小妾不清不楚,纏綿悱惻。
但這慷慨與纏綿間,努爾哈赤悶不做聲的辦了件大事:研究明朝火器。
《神器譜》記錄:早在萬曆九年,努爾哈赤就連哄帶騙弄了好些漢族工匠,還誘騙了不少明軍中火器兵身份的逃兵過來,還長期大量用貂皮換硝石硫磺,就為研發火器。
而隱藏了大半輩子的努爾哈赤,晚年之所以能下定決心,扯旗反了明朝,也更因看明白一個事情:明朝看上去很強大的火器優勢,早就注水了!為啥說注水?先看明朝的火器生產。
大明的火器生產,原本在中央有軍器局和兵仗局,隻是到了嘉靖年間起好些火器生產權又下放,遼東四川廣東都有兵工廠。
研發生產力量強,生產規模更大。比如明朝在登州設炮廠,引進生產歐洲紅夷炮,澳門來的葡萄牙工匠,來了就被嚇一跳,連唿自己沒見識,這麽大陣勢整個歐洲都沒有!
現代戰爭裏的常規火器,水雷手雷機關槍,明朝都有雛形,國外傳入的先進火器,隻要入了大明法眼,就能青出於藍,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仿造技術杠杠的!鳥銃、魯密銃、弗朗機、紅夷炮,樣樣殺傷力都比原版加個杠。
西班牙傳教士門多薩驚唿說:比我們造的好,更有威力!比不上比不上!大明武器杠杠的!
可自從張居正過世,萬曆皇帝親政起,這件事就水了。
這套生產體製,有個大毛病:部多,相互製約也多,這就麻煩了!
隆慶年間,因為有鐵腕閣老坐鎮,朝廷下決心撥專款,自然能開足馬力出成果。
等到萬曆帝親政,這位皇帝出名的事,就是幾十年不上朝,雖說大事不耽誤,但軍工生產卻真耽擱,所以兵器生產之事也就漸漸地涼了!
號稱“又遠又毒”的魯密銃,萬曆二十五年就研發成功,可造了十幾個樣品就沒了下文。
後來的鷹揚銃炮,萬曆皇帝拍板撥款,但凡牽涉建造權利,便又是各種吵,最後發明者趙士楨實在被吵得受不了,主動上書求停工。
趙士楨感慨說:開發一個新武器,卻是群狼爭肉,工部戶部兵部為利益猛掐。萬曆皇帝最後活個稀泥,誰也不願意得罪,好好的先進武器,也就扯皮扯沒。
因為記憶所持續的時間,並非都很長久,故此有些出現就已經遺忘,這令崇禎很是苦惱。
幾天下來,崇禎已經在宣紙上麵,寫下來了數十個詞匯。而隻有看到這些詞匯的時候,才能輔助幫助崇禎獲得記憶。
記憶雖然是灰蒙蒙的,但是星星點點的融合在一起,居然有了一條隱隱約約的灰線,現在居然若隱若現的,記起了那些故事。
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文理知識皆備的大學生,因為一場意外,而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若他不死,同樣也是一個全身上下充滿著熱血,高傲不屈,奮發圖強,熱愛學習的好青年。而在另一個時空的,另一個時間的另一個青年,卻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門後,選擇用一種悲壯的方式離開這片土地。
時空見證了這一刻,兩個青年以一種神奇的方式相遇在一起,在毀滅了各自的一半記憶之後,奇跡的保留下了各自的另一半的記憶,卻是如此的妥帖。
青年方才逐漸明白,他不僅僅隻是崇禎,更是一個熱血青年,對於明史及其酷愛的天之驕子。
以一種悲壯而又有趣的方式再一次融合在一起,卻再也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
而現在崇禎的腦子裏開始漸漸的浮現起那個青年的名字:王振明,聽後令人動容的名字,振明,振興大明,或許這就是曆史的神奇之處。你永遠不會知道,誰才是忠心耿耿的那一個,總有奸臣愛把忠心掛在嘴邊,而忠臣卻總是沉默少語。
此刻,兩個同樣背負著夢想的青年,卻是以一種神奇的令人無法理解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各自得到一半,卻又損失一半。
莫非世間之事,正是如此,有得必有失,總是在所難免!
崇禎不得不思考,自己究竟是王振明,還是朱由檢,或者說自己是王振明多一點,還是朱由檢多一點。
崇禎恨不能分裂成兩個人,彼此能夠坦誠的進行對話,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一個想法,也未免太過天真,因為除了時不時的冒出的一兩個詞匯和想法,崇禎並未覺得和以往的生活有什麽不同。
貪官依舊很多,大奸似忠、大偽似真者依舊如故,一切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不變的模樣。
對於另一半的思維,那個世界裏的一切,崇禎充滿了美好的幻想,也寄希望能從中找到改變大明王朝命運之道。
無論是快遞,或者是銀行,能夠給大明帶來改變的,都可以嚐試著拿來運轉並實施。而從另一半的記憶裏,崇禎也得到了許許多多重要的訊息,如:大明王朝在崇禎千古一掛之後,並沒有放棄抵抗,流亡政權依舊在與清朝殊死抵抗,就算被迫流亡荒島,也沒有認過慫,投過降。
對於二十一世紀那個神奇的世界,崇禎也充滿了向往,偉大的科技,便捷的交通。特別是通訊,令崇禎激動不已,不敢相信。
比如說未來的軍隊,其作戰方式與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是有了這些武器,對付其盤踞在遼東的建俘便有了十足的底氣。
大明王朝絕不是落伍的王朝,自從隆慶元年開始軍事改革便高調啟動,出名強悍的大明軍隊,令東亞大陸戰栗的正是強大的火器。
類似於鳥銃、弗朗機、虎蹲炮等這樣的裝備早已全麵升級,冷熱兵器混搭戰術,出名成熟到恐怖。
隻要打仗,一上戰場就旋風般狂掃,打倭寇,把二十萬日本“戰國精英”從陸地到海上一路狂轟,直把幾萬日本人轟進露梁海裏喂魚。
大明的鐵杆小弟朝鮮在一旁讚歎道:“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於是如此霸道打法和風光戰績,也令明軍收獲了一個閃亮稱號:天兵!
風水輪流轉,等到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崛起於遼東之時,麵對生猛崛起的後金八旗,往常“天兵”般強大的明軍,卻是接連稀裏嘩啦。
薩爾滸戰役!
遼陽沈陽戰役!
眼看著後金變“清軍”,被破關南下各種猛揍,這還不算,還給人打出了“恐八旗病”,一聽人喊“辮子軍來啦”,立刻腳底抹油跑得賊快。
類似慫包場麵,幾乎史不絕書,後人說起來,都是各種歎息,還有一個流行的感慨:火器裝備全球領先的明軍,為何會輸給裝備落後的八旗軍?因為實在不應該!
雖然輸的原因有很多,但這個感慨,卻是個結結實實的錯!
八旗軍強得令好些明軍害怕的一樣東西,卻恰是之前明軍自豪的優勢:火器!
在成為大明抓狂噩夢之前,後金八旗創建者努爾哈赤,大半輩子都在表忠心。
這一點翻翻史書就能知道。
正史上說他表忠心,還曾主動請戰去修理倭寇,十分慷慨熱血。
野史說他女人緣,還和遼東總兵李成梁家的小妾不清不楚,纏綿悱惻。
但這慷慨與纏綿間,努爾哈赤悶不做聲的辦了件大事:研究明朝火器。
《神器譜》記錄:早在萬曆九年,努爾哈赤就連哄帶騙弄了好些漢族工匠,還誘騙了不少明軍中火器兵身份的逃兵過來,還長期大量用貂皮換硝石硫磺,就為研發火器。
而隱藏了大半輩子的努爾哈赤,晚年之所以能下定決心,扯旗反了明朝,也更因看明白一個事情:明朝看上去很強大的火器優勢,早就注水了!為啥說注水?先看明朝的火器生產。
大明的火器生產,原本在中央有軍器局和兵仗局,隻是到了嘉靖年間起好些火器生產權又下放,遼東四川廣東都有兵工廠。
研發生產力量強,生產規模更大。比如明朝在登州設炮廠,引進生產歐洲紅夷炮,澳門來的葡萄牙工匠,來了就被嚇一跳,連唿自己沒見識,這麽大陣勢整個歐洲都沒有!
現代戰爭裏的常規火器,水雷手雷機關槍,明朝都有雛形,國外傳入的先進火器,隻要入了大明法眼,就能青出於藍,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仿造技術杠杠的!鳥銃、魯密銃、弗朗機、紅夷炮,樣樣殺傷力都比原版加個杠。
西班牙傳教士門多薩驚唿說:比我們造的好,更有威力!比不上比不上!大明武器杠杠的!
可自從張居正過世,萬曆皇帝親政起,這件事就水了。
這套生產體製,有個大毛病:部多,相互製約也多,這就麻煩了!
隆慶年間,因為有鐵腕閣老坐鎮,朝廷下決心撥專款,自然能開足馬力出成果。
等到萬曆帝親政,這位皇帝出名的事,就是幾十年不上朝,雖說大事不耽誤,但軍工生產卻真耽擱,所以兵器生產之事也就漸漸地涼了!
號稱“又遠又毒”的魯密銃,萬曆二十五年就研發成功,可造了十幾個樣品就沒了下文。
後來的鷹揚銃炮,萬曆皇帝拍板撥款,但凡牽涉建造權利,便又是各種吵,最後發明者趙士楨實在被吵得受不了,主動上書求停工。
趙士楨感慨說:開發一個新武器,卻是群狼爭肉,工部戶部兵部為利益猛掐。萬曆皇帝最後活個稀泥,誰也不願意得罪,好好的先進武器,也就扯皮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