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發生的一切, 遠在城外的沈荀並不知情。
今日他受友人邀約出城去了, 固然這裏麵確實還有張氏的幾處手筆,但他迫不及待離開侯府出城, 主要還是因為身心都有點要憋壞了的原因。
要知道往昔他雖迴家得少, 但每趟迴家哪次不是風風光光挺著胸膛?也就是這次迴來妻兒性情大變,還遇上了太子和皇帝相繼上門找茬,這才徹底成了窩囊的縮頭烏龜罷了。
在皇帝與太子麵前憋屈也就罷,迴到家裏麵對一幹妻妾,夫妻已然反目不說,唯一可人的夏氏死了,稍好一點的殷氏又因沈玉姝的被他埋怨上了, 剩餘的妾室人老珠黃,沈荀沒一個看得入眼的,這才會意外見到孫紅樊這樣的驚喜立刻精蟲上腦,可惜沒能把人哄上|床, 轉眼又給親兒子給撬走了。
一想到那個整日橫眉豎眼與他不對付的反骨逆子, 沈荀隻覺得宴上的好酒都燙喉得令人難以下咽!
一同赴宴的友人見他自來至今隻顧悶頭喝酒,特意湊過來輕拍他的肩頭道:“怎麽一整天盡端著愁眉苦臉的?雖說今晨聖上下令加派人手嚴查兇徒,不過依我看聖上意思應該不是想拿你查辦, 左右這事攤在你頭上也是無辜, 聖上明察,斷不會想不明白的。”
同席的其他人聽見了, 也紛紛聚上來勸慰一二。
原來他們都以為平日酒會上最是意氣風發的沈荀今日之所以愁眉苦臉悶聲喝酒, 蓋因太子在武安侯府遇刺在前, 後有皇帝直接登門,在座諸位皆在朝中為官,眾人皆知武安侯府莫名攤上這等倒黴事也是無辜,尤其沈荀平素守在城外,難得迴家一趟就撞上了這等糟心事。
沈荀這人極好麵子,風光之事恨不得傳揚千裏,可家裏但凡出了不好的事勢必掖著瞞著,就好比前陣子夏氏被沈昀扭送官府的事情,如若不是沈昀自作主張,他是絕計不會放任的。
好在沈荀得知消息之後秘密找人將事掩下去,加上夏氏隻是尋常妾室,放在京中富貴人家處置一名妾室等閑平常,一時也沒鬧出什麽太大名堂,故而至今也沒有怎麽傳揚開去。
可心頭之怒難以全消,沈荀本欲迴家興師問罪,豈料這趟迴家卻讓他碰了個滿頭灰,先後太子皇帝找上門不說,又是遇刺又是敲打,事情沒平息幾天,平陽伯府的人又鬧上門……
這陣子他是半點都不好過,若不是擔心周家人把沈玉姝毒害周安蓉的事情宣揚開去,他早就甩手奔迴他的軍大營。隻如今他雖好說歹說暫時勸住了平陽伯府的周家人,可兩家矛盾擱在眼前,問題一日得不到解決,他一日都別想得到安寧。
心情沉悶的沈荀不欲多言,隨口敷衍幾句便埋頭繼續喝他的悶酒去。那些人見他不理不睬,也就沒有繼續拿熱屁股貼冷板凳的道理,三五成群觥籌交錯,好不快活。
坐在沈荀左席的人沒走,看上去是不勝酒勁酩酊大醉,支頜伏在案上緩了好幾許,腦袋微微偏側,卻是向著沈荀的:“不隻聖上要查,咱們這邊的人也要查。”
沈荀端酒的手微微一滯,對方雙目清明,哪是醉了。
“這事說來著實蹊蹺,不過上邊已經知會過了,不是咱們這邊人幹的。”對方像是緩過勁來了,搖搖晃晃端起酒碗,笑嗬嗬地作勢地敬他:“今日讓我與你點個醒,切忌輕舉妄動,萬事上頭有人擔待著。”
對方是沈荀的知交故友,好些年的交情不說,當初還是他幫自己牽線站在了今日的陣營,他有些沉不住氣地擱下酒碗:“這事分明是在針對我。”
“酒沒了?來人呐,添酒!”對方狀作領會,招喚了下人把沈荀碗裏的酒添滿,等人走了,這才悻悻然地攏起袖:“誰人那麽大的手筆,做出這樣的事來針對你?”
太子遇刺險些喪命,說是針對他還靠譜些,說是針對沈荀似乎有點太牽強啊?
沈荀眸光暗了又暗,雙拳一緊:“張都尉家中的事……可是有什麽風聲走漏出去了?”
對方心頭漏拍,沒有將驚異之色表露出來:“你這話可把我說糊塗了,不知你指的是哪個張都尉?”
沈荀一瞬不瞬盯著他,眼裏的幽沉令對方心中一震,他沉默下來,聲音更為慎重地夾在周遭亂哄哄的嘻笑中:“你聽說了什麽?”
沈荀蹙眉,極盡可能地壓低聲音:“那日太子駕臨我府,與我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
沈荀滿麵凝色點下頭,那日太子駕臨侯府,談及一則民間軼事。
所謂民間軼事,說的是一位張姓官員的家事。先是其張姓官員金屋藏嬌的妾室被原配淩虐而死,後是殺了人的原配被官府收押不久死在牢籠,沒想到就連那名張姓的官員也難逃災厄,被那枉死的妾室兄長找上門,將人活活砍死,一家子的結局不可謂不血腥殘忍。
沈荀迴憶太子的原話一一道出,他的友人並未將其當作等閑軼事看待,而是越聽臉色越加凝重。
這事發生在南邊的一個洲城,這位張姓官員乃是負責該地達京師漕運的護漕都尉。
事發當時也算是在本地小範圍轟動過的,隻是並未鬧到京師這邊皇帝跟前。因為這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事出原因亦不光彩,張家丟不起這個人,最終以那名謀殺朝廷命官的妾室兄長被斬首示眾作結案,此事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六年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十六年前的陳年舊事,不說京師知者沒幾個,就說這事是怎麽捅到太子那兒的,又是因為什麽被太子惦記上的……最重要的是,太子何故突然對沈荀提及這樁事?個中意味令沈荀坐立不安,心中煩擾了好些天。他端起酒碗,狠狠灌下一大口:“你說怎會這麽巧?太子平素極少出宮,卻偏偏那日來了武安侯府,還偏偏在我迴府之時遇上我?”
“恐怕,太子正是為了此事而來。”
對方咽了咽口水,就連酒醉都忘裝了:“也許未必……”
沈荀搖頭,麵色陰沉道:“太子不會平白無故舊事重提,他肯定是知道了什麽。”
“太子在懷疑我。”
當年南邊州城發生的這樁命案,遠不隻是太子口述的那麽簡單。
護漕都尉張苟明嫌棄原配胸無點墨大字不識,但他畢竟是靠原配娘家供養才得以熬過苦讀年月一舉得中,心裏既是怕悍妻嶽父不肯離休,也怕休棄糟糠遭人話柄,故而隻敢將人偷偷藏於金屋,沒成想終究還是紙包不住火,招惹得嫉性大發的原配找上門去大打出手,竟失手誤殺了那名妾室。
沈荀給張苟明出主意時,並未想過這件事會釀下爾等殺戮之禍。
因為曾經彼此都有些妻子娘家更為強勢的苦衷,張苟明與沈荀喝過幾場酒,私下還有幾分相交,故而沈荀提議學他將美妾安置在外這個法子,張苟明自己是點過頭的。隻不過他並未想到的是,打從那時起就已經無知無覺間掉落他人設下的圈套當中——
漕運自古以來便是官家必爭之席,張苟明能得這麽一個美差,是拜他的科場恩師提擢,裏裏外外沒少人眼紅得緊,沈荀也不例外。誠如張苟明有恩師提擢上位,當時的沈荀手底下也有幾個不錯的好苗子,人家嫉妒張苟明的好運氣,更覬覦張家的手裏的好資源,沈荀聯同手下所圖謀的,便是張苟明的正妻之位。
沈荀心有憐憫,素常對女人心軟,弄死那名妾室的既不是原配也不是設局的他,而是他手下的那名官員。他設計原配誤殺妾室,犯下殺人罪的原配很快就被官府收押牢籠,沒多久就被收買的獄卒毒打至死,而渾渾噩噩的張苟明毫無所覺,還滿心歡喜覓得門當戶對的良人美眷續弦再娶,好不快活。
而沈荀直到那名枉死的妾室兄長活活砍死張苟明之後,才知道手下的人打從一開始圖謀就不是張苟明的續弦之位,而是謀張苟明坐的那個位子。也正是那時候起,沈荀才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根本從來就不是他的人,而是蕭皇後的人。
如今太子要翻舊賬,什麽不提,卻偏偏提到了十幾年前的這件舊事,足令沈荀不寒而栗,膽戰心驚。
尤其現如今的他最禁不起的,就是太子的猜疑。
對方見他臉色越來越可怖,生怕在今次酒宴徒生端倪,連忙勸住:“此事尚未定論,荀兄切莫多想。據我所知太子此番出宮,是為一名來路不明的女子……而據聞那名女子,眼下正在貴府坐客?”
“正是這個該死的女人勾得我兒魂都沒了,還不知給我家那口子灌了什麽迷魂湯,個個都被她給牽著鼻子走,全來反我!”一提起這個挑撥離間鬧得他家宅不寧的狐魅子,沈荀就氣不打一處來:“更糊塗的是,昀兒竟還將她引薦入宮,依我那日所見太子十有八九也被她給迷暈了頭!”
“太子何等刁鑽之人,竟也能被她給收得服服貼貼,足見此女極不尋常。”對方咂舌過後,琢磨著說:“究竟此女什麽來頭,我看最好派人細查清楚,否則以她與世子甚至太子之間關係曖昧糾葛不清,我恐他朝或會造成什麽變數……”
這一點沈荀多少也有顧慮,心中煩悶更勝之前,他的友人為免旁人生疑,坐了會兒便借故轉移陣地。
沈荀的鄰座酒友一直來了去去了又來,隻是他獨自悶頭洶酒沒太注意,不稍多時旁邊的位置便又來了人,隻是這一次飄來不是男人的汗臭與酒味,而是一種獨特的女人芳香,頗有幾分醉意的沈荀隱隱記得自己聞過,他抬起頭來,雙眼大亮:“怎麽是你?”
來人可不正是那日從武安侯府消失多時的孫紅樊麽?
此時的她正慵懶無骨地斜坐在沈荀鄰座,她側傾身子單手支頤,另一手裏捧著個小巧玲瓏的酒杯,與沈荀手裏的酒碗形成鮮明的大小對比。她搖了搖杯中水酒,魅眼如絲地橫過來:“怎麽?侯爺不許我再入貴府,還不許我在此處飲酒麽?”
沈荀被她橫得心頭搔癢難耐,早前沈荀便因此趟迴家身心苦悶不得宣發而怨怒連連,此時好不容易見著這個可人兒,哪裏能不蠢蠢欲動?若非可他還沒醉到全然忘了那日孫紅樊說他老東西,還寧可去倒貼沈昀的事情,他立刻端起臉:“那日你我已經說得足夠明白清楚,你既與我無意,便莫再出現在我麵前——”
孫紅樊輕笑,聲如清泠,吸引得沈荀不由自主又瞥了迴去。
“聽與不聽是你的事,”孫紅樊幽幽啟唇:“隻不過你家裏頭出了大事,可莫說你我相識一場,沒提醒你。”
※※※※※※※※※※※※※※※※※※※※
話說作者也沒想到辦完喪居然碰巧遇上jj淨網了,隔了大半個月才重新更新,真的對不起大家orz
今日他受友人邀約出城去了, 固然這裏麵確實還有張氏的幾處手筆,但他迫不及待離開侯府出城, 主要還是因為身心都有點要憋壞了的原因。
要知道往昔他雖迴家得少, 但每趟迴家哪次不是風風光光挺著胸膛?也就是這次迴來妻兒性情大變,還遇上了太子和皇帝相繼上門找茬,這才徹底成了窩囊的縮頭烏龜罷了。
在皇帝與太子麵前憋屈也就罷,迴到家裏麵對一幹妻妾,夫妻已然反目不說,唯一可人的夏氏死了,稍好一點的殷氏又因沈玉姝的被他埋怨上了, 剩餘的妾室人老珠黃,沈荀沒一個看得入眼的,這才會意外見到孫紅樊這樣的驚喜立刻精蟲上腦,可惜沒能把人哄上|床, 轉眼又給親兒子給撬走了。
一想到那個整日橫眉豎眼與他不對付的反骨逆子, 沈荀隻覺得宴上的好酒都燙喉得令人難以下咽!
一同赴宴的友人見他自來至今隻顧悶頭喝酒,特意湊過來輕拍他的肩頭道:“怎麽一整天盡端著愁眉苦臉的?雖說今晨聖上下令加派人手嚴查兇徒,不過依我看聖上意思應該不是想拿你查辦, 左右這事攤在你頭上也是無辜, 聖上明察,斷不會想不明白的。”
同席的其他人聽見了, 也紛紛聚上來勸慰一二。
原來他們都以為平日酒會上最是意氣風發的沈荀今日之所以愁眉苦臉悶聲喝酒, 蓋因太子在武安侯府遇刺在前, 後有皇帝直接登門,在座諸位皆在朝中為官,眾人皆知武安侯府莫名攤上這等倒黴事也是無辜,尤其沈荀平素守在城外,難得迴家一趟就撞上了這等糟心事。
沈荀這人極好麵子,風光之事恨不得傳揚千裏,可家裏但凡出了不好的事勢必掖著瞞著,就好比前陣子夏氏被沈昀扭送官府的事情,如若不是沈昀自作主張,他是絕計不會放任的。
好在沈荀得知消息之後秘密找人將事掩下去,加上夏氏隻是尋常妾室,放在京中富貴人家處置一名妾室等閑平常,一時也沒鬧出什麽太大名堂,故而至今也沒有怎麽傳揚開去。
可心頭之怒難以全消,沈荀本欲迴家興師問罪,豈料這趟迴家卻讓他碰了個滿頭灰,先後太子皇帝找上門不說,又是遇刺又是敲打,事情沒平息幾天,平陽伯府的人又鬧上門……
這陣子他是半點都不好過,若不是擔心周家人把沈玉姝毒害周安蓉的事情宣揚開去,他早就甩手奔迴他的軍大營。隻如今他雖好說歹說暫時勸住了平陽伯府的周家人,可兩家矛盾擱在眼前,問題一日得不到解決,他一日都別想得到安寧。
心情沉悶的沈荀不欲多言,隨口敷衍幾句便埋頭繼續喝他的悶酒去。那些人見他不理不睬,也就沒有繼續拿熱屁股貼冷板凳的道理,三五成群觥籌交錯,好不快活。
坐在沈荀左席的人沒走,看上去是不勝酒勁酩酊大醉,支頜伏在案上緩了好幾許,腦袋微微偏側,卻是向著沈荀的:“不隻聖上要查,咱們這邊的人也要查。”
沈荀端酒的手微微一滯,對方雙目清明,哪是醉了。
“這事說來著實蹊蹺,不過上邊已經知會過了,不是咱們這邊人幹的。”對方像是緩過勁來了,搖搖晃晃端起酒碗,笑嗬嗬地作勢地敬他:“今日讓我與你點個醒,切忌輕舉妄動,萬事上頭有人擔待著。”
對方是沈荀的知交故友,好些年的交情不說,當初還是他幫自己牽線站在了今日的陣營,他有些沉不住氣地擱下酒碗:“這事分明是在針對我。”
“酒沒了?來人呐,添酒!”對方狀作領會,招喚了下人把沈荀碗裏的酒添滿,等人走了,這才悻悻然地攏起袖:“誰人那麽大的手筆,做出這樣的事來針對你?”
太子遇刺險些喪命,說是針對他還靠譜些,說是針對沈荀似乎有點太牽強啊?
沈荀眸光暗了又暗,雙拳一緊:“張都尉家中的事……可是有什麽風聲走漏出去了?”
對方心頭漏拍,沒有將驚異之色表露出來:“你這話可把我說糊塗了,不知你指的是哪個張都尉?”
沈荀一瞬不瞬盯著他,眼裏的幽沉令對方心中一震,他沉默下來,聲音更為慎重地夾在周遭亂哄哄的嘻笑中:“你聽說了什麽?”
沈荀蹙眉,極盡可能地壓低聲音:“那日太子駕臨我府,與我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
沈荀滿麵凝色點下頭,那日太子駕臨侯府,談及一則民間軼事。
所謂民間軼事,說的是一位張姓官員的家事。先是其張姓官員金屋藏嬌的妾室被原配淩虐而死,後是殺了人的原配被官府收押不久死在牢籠,沒想到就連那名張姓的官員也難逃災厄,被那枉死的妾室兄長找上門,將人活活砍死,一家子的結局不可謂不血腥殘忍。
沈荀迴憶太子的原話一一道出,他的友人並未將其當作等閑軼事看待,而是越聽臉色越加凝重。
這事發生在南邊的一個洲城,這位張姓官員乃是負責該地達京師漕運的護漕都尉。
事發當時也算是在本地小範圍轟動過的,隻是並未鬧到京師這邊皇帝跟前。因為這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事出原因亦不光彩,張家丟不起這個人,最終以那名謀殺朝廷命官的妾室兄長被斬首示眾作結案,此事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六年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十六年前的陳年舊事,不說京師知者沒幾個,就說這事是怎麽捅到太子那兒的,又是因為什麽被太子惦記上的……最重要的是,太子何故突然對沈荀提及這樁事?個中意味令沈荀坐立不安,心中煩擾了好些天。他端起酒碗,狠狠灌下一大口:“你說怎會這麽巧?太子平素極少出宮,卻偏偏那日來了武安侯府,還偏偏在我迴府之時遇上我?”
“恐怕,太子正是為了此事而來。”
對方咽了咽口水,就連酒醉都忘裝了:“也許未必……”
沈荀搖頭,麵色陰沉道:“太子不會平白無故舊事重提,他肯定是知道了什麽。”
“太子在懷疑我。”
當年南邊州城發生的這樁命案,遠不隻是太子口述的那麽簡單。
護漕都尉張苟明嫌棄原配胸無點墨大字不識,但他畢竟是靠原配娘家供養才得以熬過苦讀年月一舉得中,心裏既是怕悍妻嶽父不肯離休,也怕休棄糟糠遭人話柄,故而隻敢將人偷偷藏於金屋,沒成想終究還是紙包不住火,招惹得嫉性大發的原配找上門去大打出手,竟失手誤殺了那名妾室。
沈荀給張苟明出主意時,並未想過這件事會釀下爾等殺戮之禍。
因為曾經彼此都有些妻子娘家更為強勢的苦衷,張苟明與沈荀喝過幾場酒,私下還有幾分相交,故而沈荀提議學他將美妾安置在外這個法子,張苟明自己是點過頭的。隻不過他並未想到的是,打從那時起就已經無知無覺間掉落他人設下的圈套當中——
漕運自古以來便是官家必爭之席,張苟明能得這麽一個美差,是拜他的科場恩師提擢,裏裏外外沒少人眼紅得緊,沈荀也不例外。誠如張苟明有恩師提擢上位,當時的沈荀手底下也有幾個不錯的好苗子,人家嫉妒張苟明的好運氣,更覬覦張家的手裏的好資源,沈荀聯同手下所圖謀的,便是張苟明的正妻之位。
沈荀心有憐憫,素常對女人心軟,弄死那名妾室的既不是原配也不是設局的他,而是他手下的那名官員。他設計原配誤殺妾室,犯下殺人罪的原配很快就被官府收押牢籠,沒多久就被收買的獄卒毒打至死,而渾渾噩噩的張苟明毫無所覺,還滿心歡喜覓得門當戶對的良人美眷續弦再娶,好不快活。
而沈荀直到那名枉死的妾室兄長活活砍死張苟明之後,才知道手下的人打從一開始圖謀就不是張苟明的續弦之位,而是謀張苟明坐的那個位子。也正是那時候起,沈荀才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根本從來就不是他的人,而是蕭皇後的人。
如今太子要翻舊賬,什麽不提,卻偏偏提到了十幾年前的這件舊事,足令沈荀不寒而栗,膽戰心驚。
尤其現如今的他最禁不起的,就是太子的猜疑。
對方見他臉色越來越可怖,生怕在今次酒宴徒生端倪,連忙勸住:“此事尚未定論,荀兄切莫多想。據我所知太子此番出宮,是為一名來路不明的女子……而據聞那名女子,眼下正在貴府坐客?”
“正是這個該死的女人勾得我兒魂都沒了,還不知給我家那口子灌了什麽迷魂湯,個個都被她給牽著鼻子走,全來反我!”一提起這個挑撥離間鬧得他家宅不寧的狐魅子,沈荀就氣不打一處來:“更糊塗的是,昀兒竟還將她引薦入宮,依我那日所見太子十有八九也被她給迷暈了頭!”
“太子何等刁鑽之人,竟也能被她給收得服服貼貼,足見此女極不尋常。”對方咂舌過後,琢磨著說:“究竟此女什麽來頭,我看最好派人細查清楚,否則以她與世子甚至太子之間關係曖昧糾葛不清,我恐他朝或會造成什麽變數……”
這一點沈荀多少也有顧慮,心中煩悶更勝之前,他的友人為免旁人生疑,坐了會兒便借故轉移陣地。
沈荀的鄰座酒友一直來了去去了又來,隻是他獨自悶頭洶酒沒太注意,不稍多時旁邊的位置便又來了人,隻是這一次飄來不是男人的汗臭與酒味,而是一種獨特的女人芳香,頗有幾分醉意的沈荀隱隱記得自己聞過,他抬起頭來,雙眼大亮:“怎麽是你?”
來人可不正是那日從武安侯府消失多時的孫紅樊麽?
此時的她正慵懶無骨地斜坐在沈荀鄰座,她側傾身子單手支頤,另一手裏捧著個小巧玲瓏的酒杯,與沈荀手裏的酒碗形成鮮明的大小對比。她搖了搖杯中水酒,魅眼如絲地橫過來:“怎麽?侯爺不許我再入貴府,還不許我在此處飲酒麽?”
沈荀被她橫得心頭搔癢難耐,早前沈荀便因此趟迴家身心苦悶不得宣發而怨怒連連,此時好不容易見著這個可人兒,哪裏能不蠢蠢欲動?若非可他還沒醉到全然忘了那日孫紅樊說他老東西,還寧可去倒貼沈昀的事情,他立刻端起臉:“那日你我已經說得足夠明白清楚,你既與我無意,便莫再出現在我麵前——”
孫紅樊輕笑,聲如清泠,吸引得沈荀不由自主又瞥了迴去。
“聽與不聽是你的事,”孫紅樊幽幽啟唇:“隻不過你家裏頭出了大事,可莫說你我相識一場,沒提醒你。”
※※※※※※※※※※※※※※※※※※※※
話說作者也沒想到辦完喪居然碰巧遇上jj淨網了,隔了大半個月才重新更新,真的對不起大家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