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發生了很多事, 不幸一出宮就遇刺的太子最終是被皇帝親自出宮接迴來的, 此行此舉足見太子在皇帝心中的重視程度,以至於百官事後都不太敢進試探一二, 盡管新近流傳太子的‘病’, 似乎正在日漸加重。
具體什麽情況,知者終究還在少數,無論外界如何揣測,眼下太子平安歸來,又有皇帝無底線庇護,縱然異心者大有人在,尚且還不能夠撼動太子穩若磐石的地位。
誰也沒能在這短短兩日之內窺探上位者的心思, 而他們也沒時候去細究什麽,因為就在這一天,宮裏傳出來的一個消息瞬間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那位因為某種緣故而被囚禁內宮多日出的二皇子生母麗妃,於這天解禁了。
這個消息令很多坐壁上觀的人瞠目結舌, 因為在此之前皇帝的動作雷厲風行, 不僅麗妃母族秦家迅速失勢,連帶著二皇子都被送養在蕭皇後膝下。
所有人都以為麗妃隻怕沒法子活著踏出麗華宮,可人生在世就是這般反複無常, 她就這麽猝不及防地出來了。
據聞, 這還是太子殿下的功勞呢。
事情迴溯太子與梁羽仙的出宮前一天,由於太子一反常態去往麗華宮去見麗妃, 迅速引發宮苑內外高度重視, 就連皇帝那兒多少也都聽說了。隻是後續進展究竟如何, 卻是問誰也沒能說出一二,意外發生在隔天,鮮少出宮的太子再反常態直奔宮外,看在知之不詳的吃瓜群眾眼裏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作為關愛兒子的慈父存在,皇帝理所當然需要弄清楚,於是他眼巴巴跑了一趟麗華宮,竟就在那兒瞧見了曾經明豔動人傲骨錚錚的麗妃,受到下人刻薄萬般淒慘落魄。
皇帝的女人再怎麽不是,那也是皇帝的女人,豈容卑賤下人輕辱之?皇帝瞬間驚怒了,好歹曾經寵愛過,又有二皇子日日苦求,終於還是動了惻隱的念頭,免恕了麗妃的錯……
當然,這些都是宮中流傳的版本,至於真實情況是什麽,說起來也的確是太子殿下的功勞沒錯。隻不過故事的開端並不這般美麗,皇帝關切兒子是沒錯,隻是從頭到尾都不曾去過麗華宮,也不曾正眼瞧過那個被困禁多時的確落魄的昔日美人,更不必說早在一開始他就已經將處置權交給太子,根本不可能因為二皇子的苦苦哀求而放過。
歸根結底,都不過是太子的一句話罷了。
如若換作平時,皇帝興許會對這件事抱有疑議,可當他接迴又聾又瞎的太子之後,對他可以說是徹底沒脾氣了。這時太子再開口,皇帝點點頭,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至於太子為什麽會開口,則是他與梁羽仙的另一個小秘密了。
眼下不管太子心裏怎麽想,不管皇帝在不在乎,麗妃解禁對她的母族以及二皇子而言無疑是件大好事。隻是不等他們滿心竊喜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後宮再次傳出的消息一巴掌狠狠甩得他們滿天星。
麗妃出來頭一件事不是找場子不是哭屈,竟然是請旨前去南迦佛地!
有人說她經過此次之後洗心革麵修身養性,也有人說她這是變著法兒以退為進,各種各樣的揣測還有更多更多。可就沒有人曾想到,麗妃這一趟請旨,居然還把她的兒子給一並牽扯進去。
因為麗妃向皇上主動請旨的意思,是帶著二皇子一並去的。
這下無論是她的母族還是蕭皇後,隻怕是恨不得直接將麗妃打包塞迴麗華宮,再不出來禍害人。要知道她這一走沒什麽,甩甩衣袖兩陣清風,二皇子卻是萬萬走不得的啊!
縱然此時的二皇子年紀尚幼,手中亦無權勢可比,可那並不代表不能用。心氣稚嫩年紀太小,反稱得上潛力無窮,尤其皇帝膝下隻得二子,尤其太子已經自身難保……
盡管太子失明一事並未公布,可是經過這些日子,知者不知者幾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猜測。倘若太子失聰再次曝露,那麽太子之位恐將更不穩固——
如此一來,就更不能讓二皇子隨麗妃遠走南迦!
麗妃解禁帶來的轟炸性新聞令底下的人焦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上躥下跳,除了熱熱鬧鬧迎接劫後餘生迎接太子歸來的東宮,皇宮內苑其他地方都是死一般的沉寂與無聲。
遠在蕭皇後的飛鳳宮中,二皇子因為嫡親母妃的解禁而歡喜奔迴麗華宮,此時隻有蕭皇後倚坐桃瓣美人榻,側耳傾聽宮人細細稟報,手裏的杏仁糕被撚成碎末,在宮婢驚恐萬狀的承接之下,慢慢鬆手,沒有理會撒落裙裳之上的糕屑,抬手將人全都點了出去。
“聽說那天是太子將那位梁姑娘給領去浮華閣,並刻意放任她與麗妃閉門單獨說了什麽。”
皇後身邊的宮婢有許多,貼心貼身倍受重用的也多,可此時此刻真正被餘留下來的,卻隻有當日為梁羽仙領路的餘春和流英二人。餘春細道:“據聞從浮華閣出來之後,太子殿下與梁姑娘起了爭執。”
至於發生什麽爭執,就連富貴都不知具體,更別說是其他人。因為當時奉命守在外頭的是太子的心腹富貴,有他領人包抄把守,其他人等很難從中探得風聲。
“你是說,太子摻和此事,會是那個丫頭出的主意?”皇後撥動蔥白纖指,慢條斯理地說:“為了那個丫頭的一句話,竟放過一個差點弄死自己的麗妃?”
餘春迴得較為慎重:“奴婢不敢妄言。隻是當日水榭之中,足見太子對那位梁姑娘的重視,再者當日二皇子的舉措以及他對那位梁姑娘態度也著實有些耐人尋味……”
蕭皇後顰眉,餘春立刻將聲音放輕:“據奴婢觀察,這些梁姑娘擅於收買人心,絕不如表麵的柔弱可欺那麽簡單。”
“可她究竟打的什麽主意?”蕭皇後淡聲喃喃:“若說她意在太子,那為什麽要去招惹二皇子?如若她的目的是二皇子,那她究竟想從二皇子那裏得到什麽?”
餘春說不準,也不敢亂說,反倒是身邊的人中途插話:“會不會,她的目的其實是皇後娘娘?”
蕭皇後與餘春循聲看去,流英之前一直沒有插嘴,此話一出,卻如同正中靶心一般。蕭皇後若有所思地看向她:“你說她針對的人是本宮?”
流英微一欠身:“奴婢初次與她打交道時,便察覺到她對二殿下過份殷勤,隻是礙於東宮門前,無法多過幹涉勸阻。可自那日在水榭發生意外之後,奴婢更加確定她的目的不純,別有圖謀。如今看來,她的目的已經十分明顯。”
“麗妃出來之後,分毫無損太子利益,甚至還能從中獲利;至於二殿下則如願以償,他理所當然感恩戴德,卻不是為您,而是為她;反是娘娘,二殿下不再倚仗於您,甚至還將隨麗妃一並離開京師,徹底脫離您的控製之外,從而失去與太子抗衡的關鍵一棋。”流英眸光一閃:“如此一來,倒太子與二殿下兩全其美,唯有娘娘百害而無一利,損失最大。”
“您說,難道這還不是針對您?”
蕭皇後支頤看她,淡漠的臉上沒有表情:“你倒是想得挺多。”
流英低眉順眼,無比恭敬。倒是餘春主動幫腔:“娘娘,流英說的不無道理。這姓梁的勾引太子神魂顛倒,就連二殿下也被她輕易哄騙過去,倘若任其作大,難保他朝太子榮登大寶,不會封她為……”
蕭皇後橫去一眼,餘春立刻噤聲不語,退到流英齊肩跪地。
“封她什麽?”蕭皇後淡淡開口:“佳嬪?貴妃?還是皇後娘娘?”
流英與餘春垂首不語,蕭皇後輕笑一聲:“不說她還沒這個資格,就是太子……”
就是太子,也未必能當得了皇帝。
蕭皇後彈了彈身上的粉屑,緩緩站起:“一切前提都不過是建立在麗妃身上罷了。”
流英與餘春在她站起的瞬間已經上前攙扶,一左一右,側耳傾聽蕭皇後冰冷的聲音:“那如果,麗妃不在了呢?”
具體什麽情況,知者終究還在少數,無論外界如何揣測,眼下太子平安歸來,又有皇帝無底線庇護,縱然異心者大有人在,尚且還不能夠撼動太子穩若磐石的地位。
誰也沒能在這短短兩日之內窺探上位者的心思, 而他們也沒時候去細究什麽,因為就在這一天,宮裏傳出來的一個消息瞬間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那位因為某種緣故而被囚禁內宮多日出的二皇子生母麗妃,於這天解禁了。
這個消息令很多坐壁上觀的人瞠目結舌, 因為在此之前皇帝的動作雷厲風行, 不僅麗妃母族秦家迅速失勢,連帶著二皇子都被送養在蕭皇後膝下。
所有人都以為麗妃隻怕沒法子活著踏出麗華宮,可人生在世就是這般反複無常, 她就這麽猝不及防地出來了。
據聞, 這還是太子殿下的功勞呢。
事情迴溯太子與梁羽仙的出宮前一天,由於太子一反常態去往麗華宮去見麗妃, 迅速引發宮苑內外高度重視, 就連皇帝那兒多少也都聽說了。隻是後續進展究竟如何, 卻是問誰也沒能說出一二,意外發生在隔天,鮮少出宮的太子再反常態直奔宮外,看在知之不詳的吃瓜群眾眼裏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作為關愛兒子的慈父存在,皇帝理所當然需要弄清楚,於是他眼巴巴跑了一趟麗華宮,竟就在那兒瞧見了曾經明豔動人傲骨錚錚的麗妃,受到下人刻薄萬般淒慘落魄。
皇帝的女人再怎麽不是,那也是皇帝的女人,豈容卑賤下人輕辱之?皇帝瞬間驚怒了,好歹曾經寵愛過,又有二皇子日日苦求,終於還是動了惻隱的念頭,免恕了麗妃的錯……
當然,這些都是宮中流傳的版本,至於真實情況是什麽,說起來也的確是太子殿下的功勞沒錯。隻不過故事的開端並不這般美麗,皇帝關切兒子是沒錯,隻是從頭到尾都不曾去過麗華宮,也不曾正眼瞧過那個被困禁多時的確落魄的昔日美人,更不必說早在一開始他就已經將處置權交給太子,根本不可能因為二皇子的苦苦哀求而放過。
歸根結底,都不過是太子的一句話罷了。
如若換作平時,皇帝興許會對這件事抱有疑議,可當他接迴又聾又瞎的太子之後,對他可以說是徹底沒脾氣了。這時太子再開口,皇帝點點頭,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至於太子為什麽會開口,則是他與梁羽仙的另一個小秘密了。
眼下不管太子心裏怎麽想,不管皇帝在不在乎,麗妃解禁對她的母族以及二皇子而言無疑是件大好事。隻是不等他們滿心竊喜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後宮再次傳出的消息一巴掌狠狠甩得他們滿天星。
麗妃出來頭一件事不是找場子不是哭屈,竟然是請旨前去南迦佛地!
有人說她經過此次之後洗心革麵修身養性,也有人說她這是變著法兒以退為進,各種各樣的揣測還有更多更多。可就沒有人曾想到,麗妃這一趟請旨,居然還把她的兒子給一並牽扯進去。
因為麗妃向皇上主動請旨的意思,是帶著二皇子一並去的。
這下無論是她的母族還是蕭皇後,隻怕是恨不得直接將麗妃打包塞迴麗華宮,再不出來禍害人。要知道她這一走沒什麽,甩甩衣袖兩陣清風,二皇子卻是萬萬走不得的啊!
縱然此時的二皇子年紀尚幼,手中亦無權勢可比,可那並不代表不能用。心氣稚嫩年紀太小,反稱得上潛力無窮,尤其皇帝膝下隻得二子,尤其太子已經自身難保……
盡管太子失明一事並未公布,可是經過這些日子,知者不知者幾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猜測。倘若太子失聰再次曝露,那麽太子之位恐將更不穩固——
如此一來,就更不能讓二皇子隨麗妃遠走南迦!
麗妃解禁帶來的轟炸性新聞令底下的人焦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上躥下跳,除了熱熱鬧鬧迎接劫後餘生迎接太子歸來的東宮,皇宮內苑其他地方都是死一般的沉寂與無聲。
遠在蕭皇後的飛鳳宮中,二皇子因為嫡親母妃的解禁而歡喜奔迴麗華宮,此時隻有蕭皇後倚坐桃瓣美人榻,側耳傾聽宮人細細稟報,手裏的杏仁糕被撚成碎末,在宮婢驚恐萬狀的承接之下,慢慢鬆手,沒有理會撒落裙裳之上的糕屑,抬手將人全都點了出去。
“聽說那天是太子將那位梁姑娘給領去浮華閣,並刻意放任她與麗妃閉門單獨說了什麽。”
皇後身邊的宮婢有許多,貼心貼身倍受重用的也多,可此時此刻真正被餘留下來的,卻隻有當日為梁羽仙領路的餘春和流英二人。餘春細道:“據聞從浮華閣出來之後,太子殿下與梁姑娘起了爭執。”
至於發生什麽爭執,就連富貴都不知具體,更別說是其他人。因為當時奉命守在外頭的是太子的心腹富貴,有他領人包抄把守,其他人等很難從中探得風聲。
“你是說,太子摻和此事,會是那個丫頭出的主意?”皇後撥動蔥白纖指,慢條斯理地說:“為了那個丫頭的一句話,竟放過一個差點弄死自己的麗妃?”
餘春迴得較為慎重:“奴婢不敢妄言。隻是當日水榭之中,足見太子對那位梁姑娘的重視,再者當日二皇子的舉措以及他對那位梁姑娘態度也著實有些耐人尋味……”
蕭皇後顰眉,餘春立刻將聲音放輕:“據奴婢觀察,這些梁姑娘擅於收買人心,絕不如表麵的柔弱可欺那麽簡單。”
“可她究竟打的什麽主意?”蕭皇後淡聲喃喃:“若說她意在太子,那為什麽要去招惹二皇子?如若她的目的是二皇子,那她究竟想從二皇子那裏得到什麽?”
餘春說不準,也不敢亂說,反倒是身邊的人中途插話:“會不會,她的目的其實是皇後娘娘?”
蕭皇後與餘春循聲看去,流英之前一直沒有插嘴,此話一出,卻如同正中靶心一般。蕭皇後若有所思地看向她:“你說她針對的人是本宮?”
流英微一欠身:“奴婢初次與她打交道時,便察覺到她對二殿下過份殷勤,隻是礙於東宮門前,無法多過幹涉勸阻。可自那日在水榭發生意外之後,奴婢更加確定她的目的不純,別有圖謀。如今看來,她的目的已經十分明顯。”
“麗妃出來之後,分毫無損太子利益,甚至還能從中獲利;至於二殿下則如願以償,他理所當然感恩戴德,卻不是為您,而是為她;反是娘娘,二殿下不再倚仗於您,甚至還將隨麗妃一並離開京師,徹底脫離您的控製之外,從而失去與太子抗衡的關鍵一棋。”流英眸光一閃:“如此一來,倒太子與二殿下兩全其美,唯有娘娘百害而無一利,損失最大。”
“您說,難道這還不是針對您?”
蕭皇後支頤看她,淡漠的臉上沒有表情:“你倒是想得挺多。”
流英低眉順眼,無比恭敬。倒是餘春主動幫腔:“娘娘,流英說的不無道理。這姓梁的勾引太子神魂顛倒,就連二殿下也被她輕易哄騙過去,倘若任其作大,難保他朝太子榮登大寶,不會封她為……”
蕭皇後橫去一眼,餘春立刻噤聲不語,退到流英齊肩跪地。
“封她什麽?”蕭皇後淡淡開口:“佳嬪?貴妃?還是皇後娘娘?”
流英與餘春垂首不語,蕭皇後輕笑一聲:“不說她還沒這個資格,就是太子……”
就是太子,也未必能當得了皇帝。
蕭皇後彈了彈身上的粉屑,緩緩站起:“一切前提都不過是建立在麗妃身上罷了。”
流英與餘春在她站起的瞬間已經上前攙扶,一左一右,側耳傾聽蕭皇後冰冷的聲音:“那如果,麗妃不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