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司馬羽已經被任命為太原太守了,本書的第一卷黃巾之亂也到這裏結束了,馬上開始的是第二卷良臣猛將,第二卷主要是招攬各路人才,發展自己的勢力。既然是寫的三國,那便要根據一定的史實,但是畢竟是,且部分資料實在找不到,所以為了不影響各位書友的閱讀體驗,我在這裏整理一下本書的各種設定、數據。
(這些設定和數據都是通過上搜索、貼吧、各個論壇以及查看一部分史書才有了這樣一個大概的設定。所有的設定、數據,時間都是在184年11月份。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及時聯係我刪除。)
一、人口,全國共萬人口具體如下:
司州153.5萬
幽州123.6萬
並州33.2萬
涼州23.45萬
冀州290萬
豫州258萬
兗州202萬
青州149.5萬
徐州139.5萬
荊州341萬
揚州216.5萬
益州284萬
交州53.5萬
二、糧食
各州耕地麵積。
司州18頃
幽州25頃
並州35頃
涼州30頃
冀州80頃
豫州83頃
兗州65頃
青州48頃
徐州45頃
荊州101頃
揚州69頃
益州91頃
交州33頃
全國共723萬頃耕地,合計10845萬畝。
全國共萬人,每人平均每消耗1斤糧食,每年(365)消耗萬斤。1石=30公斤=60斤,合計每年(365)消耗萬石。打仗時,士兵每人每消耗2斤,另算。
產量分四種,豐收、普通、低產、無收,每年兩收。秋收產量為下列數據,春收為秋收產量的一半。
豐收:每畝3石,收32535萬石,剩餘18904萬石,十稅三,交萬石。
普通:每畝2.5石,收27112萬石,剩餘13481萬石,十稅三,交萬石。
低產:每畝1.5石,收萬石,剩餘2636萬石,十稅二,交萬石。(低產開始,農民便交不起糧稅,用以前的餘糧或是錢財代替。)
無產:僅南方部分地區有產量,其他地方均無。部分沒有餘糧的農民餓死,並且出現難民。
三、軍隊、官職
地方官職設定如下:
縣級,設縣令一名,為縣級最高管理人員。縣丞一人,管理縣府文書、倉庫,地位僅次於縣令。縣尉兩人,一人管理盜賊,一人管理縣中官員、人口。
郡級,設太守一名,一般都是加將軍名號領軍。設郡丞一人負責輔助太守,多為幕僚。設都尉一人,負責部隊管理。
州級,設州牧一人,為一州最高行政官。設都督一人,管理一州所有部隊。其餘再設從事等其他官職若幹。
各州管轄郡國、縣城數量如下:
司州管理7郡國103縣:京兆尹10縣,右扶風15縣,左馮翎12縣,河東郡19縣,弘農郡9縣,河南尹20縣,河內郡18縣。
荊州管理7郡國115縣:南陽郡36縣,江夏郡14縣,南郡17縣,長沙郡12縣,武陵郡12縣,零陵郡13縣,桂陽郡11縣。
益州管理11郡國104縣:漢中郡9縣,巴郡14縣,廣漢郡11縣,廣漢郡屬國3縣,蜀郡11縣,蜀郡屬國4縣,犍為郡9縣,犍為郡屬國3縣,牂洞郡16縣,益州郡16縣,永昌郡8縣。
冀州管理9郡國99縣:魏郡15縣,清河國7縣,安平國13縣,巨鹿郡15縣,趙國5縣,常山國12縣,中山國13縣,河間國11縣,渤海郡8縣。
豫州管理6郡98縣:潁川郡17縣,汝南郡37縣,陳國9縣,梁國8縣,沛國21縣,魯國6縣。
揚州管理6郡國91縣:九江郡14縣,廬山郡13縣,丹陽郡16縣,吳郡13縣,會稽郡14縣,豫章郡21縣。
涼州管理11郡國90縣:武都郡7縣,隴西郡11縣,漢陽郡12縣,安定郡7縣,北地郡6縣,武威郡13縣,金城郡10縣,張掖郡8縣,張掖屬國1縣,酒泉郡9縣,敦煌郡6縣。
幽州管理11郡國89縣:代郡11縣,上穀郡8縣,涿郡7縣,廣陽郡5縣,漁陽郡9縣,右北平郡4縣,遼西郡11縣,遼西郡屬國6縣,玄菟郡5縣,樂浪郡18縣(朝鮮???)。
並州管理8郡國86縣:上黨部13縣,太原郡15縣,西河郡9縣,上郡9縣,雁門郡14縣,雲中郡11縣,五原郡9縣,朔方郡6縣。
兗州管理8郡國80縣:陳留郡17縣,東郡15縣,濟陰郡11縣,山陽郡10縣,任城國3縣,東平國7縣,濟北國5縣,泰山郡12縣。
青州管理6郡國65縣:平原郡10縣,濟南國10縣,樂安國9縣,齊國6縣,北海國18縣,東萊郡12縣。
徐州管理5郡國62縣:琅琊國13縣,東海郡13縣,彭城國8縣,下邳國16縣,廣陵郡12縣。
交州管理7郡國51縣:南海郡7縣,蒼梧郡9縣,合浦郡4縣,鬱林郡10縣,交趾郡12縣,九真郡5縣,日南郡4縣。
全國共13州,102郡國,1133縣。
地方守備軍如下:
縣級,最高三百人。
郡級,最高一千人。
州級,最高一萬人。
四、錢幣
1兩黃金=10兩白銀=100貫錢=10000文方孔錢。
……
目前就這麽多了,以後如果還有,便再慢慢的在這個章節裏麵添加。
感謝各位的支持。
司馬羽已經被任命為太原太守了,本書的第一卷黃巾之亂也到這裏結束了,馬上開始的是第二卷良臣猛將,第二卷主要是招攬各路人才,發展自己的勢力。既然是寫的三國,那便要根據一定的史實,但是畢竟是,且部分資料實在找不到,所以為了不影響各位書友的閱讀體驗,我在這裏整理一下本書的各種設定、數據。
(這些設定和數據都是通過上搜索、貼吧、各個論壇以及查看一部分史書才有了這樣一個大概的設定。所有的設定、數據,時間都是在184年11月份。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及時聯係我刪除。)
一、人口,全國共萬人口具體如下:
司州153.5萬
幽州123.6萬
並州33.2萬
涼州23.45萬
冀州290萬
豫州258萬
兗州202萬
青州149.5萬
徐州139.5萬
荊州341萬
揚州216.5萬
益州284萬
交州53.5萬
二、糧食
各州耕地麵積。
司州18頃
幽州25頃
並州35頃
涼州30頃
冀州80頃
豫州83頃
兗州65頃
青州48頃
徐州45頃
荊州101頃
揚州69頃
益州91頃
交州33頃
全國共723萬頃耕地,合計10845萬畝。
全國共萬人,每人平均每消耗1斤糧食,每年(365)消耗萬斤。1石=30公斤=60斤,合計每年(365)消耗萬石。打仗時,士兵每人每消耗2斤,另算。
產量分四種,豐收、普通、低產、無收,每年兩收。秋收產量為下列數據,春收為秋收產量的一半。
豐收:每畝3石,收32535萬石,剩餘18904萬石,十稅三,交萬石。
普通:每畝2.5石,收27112萬石,剩餘13481萬石,十稅三,交萬石。
低產:每畝1.5石,收萬石,剩餘2636萬石,十稅二,交萬石。(低產開始,農民便交不起糧稅,用以前的餘糧或是錢財代替。)
無產:僅南方部分地區有產量,其他地方均無。部分沒有餘糧的農民餓死,並且出現難民。
三、軍隊、官職
地方官職設定如下:
縣級,設縣令一名,為縣級最高管理人員。縣丞一人,管理縣府文書、倉庫,地位僅次於縣令。縣尉兩人,一人管理盜賊,一人管理縣中官員、人口。
郡級,設太守一名,一般都是加將軍名號領軍。設郡丞一人負責輔助太守,多為幕僚。設都尉一人,負責部隊管理。
州級,設州牧一人,為一州最高行政官。設都督一人,管理一州所有部隊。其餘再設從事等其他官職若幹。
各州管轄郡國、縣城數量如下:
司州管理7郡國103縣:京兆尹10縣,右扶風15縣,左馮翎12縣,河東郡19縣,弘農郡9縣,河南尹20縣,河內郡18縣。
荊州管理7郡國115縣:南陽郡36縣,江夏郡14縣,南郡17縣,長沙郡12縣,武陵郡12縣,零陵郡13縣,桂陽郡11縣。
益州管理11郡國104縣:漢中郡9縣,巴郡14縣,廣漢郡11縣,廣漢郡屬國3縣,蜀郡11縣,蜀郡屬國4縣,犍為郡9縣,犍為郡屬國3縣,牂洞郡16縣,益州郡16縣,永昌郡8縣。
冀州管理9郡國99縣:魏郡15縣,清河國7縣,安平國13縣,巨鹿郡15縣,趙國5縣,常山國12縣,中山國13縣,河間國11縣,渤海郡8縣。
豫州管理6郡98縣:潁川郡17縣,汝南郡37縣,陳國9縣,梁國8縣,沛國21縣,魯國6縣。
揚州管理6郡國91縣:九江郡14縣,廬山郡13縣,丹陽郡16縣,吳郡13縣,會稽郡14縣,豫章郡21縣。
涼州管理11郡國90縣:武都郡7縣,隴西郡11縣,漢陽郡12縣,安定郡7縣,北地郡6縣,武威郡13縣,金城郡10縣,張掖郡8縣,張掖屬國1縣,酒泉郡9縣,敦煌郡6縣。
幽州管理11郡國89縣:代郡11縣,上穀郡8縣,涿郡7縣,廣陽郡5縣,漁陽郡9縣,右北平郡4縣,遼西郡11縣,遼西郡屬國6縣,玄菟郡5縣,樂浪郡18縣(朝鮮???)。
並州管理8郡國86縣:上黨部13縣,太原郡15縣,西河郡9縣,上郡9縣,雁門郡14縣,雲中郡11縣,五原郡9縣,朔方郡6縣。
兗州管理8郡國80縣:陳留郡17縣,東郡15縣,濟陰郡11縣,山陽郡10縣,任城國3縣,東平國7縣,濟北國5縣,泰山郡12縣。
青州管理6郡國65縣:平原郡10縣,濟南國10縣,樂安國9縣,齊國6縣,北海國18縣,東萊郡12縣。
徐州管理5郡國62縣:琅琊國13縣,東海郡13縣,彭城國8縣,下邳國16縣,廣陵郡12縣。
交州管理7郡國51縣:南海郡7縣,蒼梧郡9縣,合浦郡4縣,鬱林郡10縣,交趾郡12縣,九真郡5縣,日南郡4縣。
全國共13州,102郡國,1133縣。
地方守備軍如下:
縣級,最高三百人。
郡級,最高一千人。
州級,最高一萬人。
四、錢幣
1兩黃金=10兩白銀=100貫錢=10000文方孔錢。
……
目前就這麽多了,以後如果還有,便再慢慢的在這個章節裏麵添加。
感謝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