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
張須陀將自己的十二萬餘人馬同逃迴城中的五萬餘西營敗軍交付與宇文述,叫他守在城中適時接應,自己每日裏領著史萬歲薛世雄等將出城襲擾,萬多人卸甲輕裝,隻盼能殺幾個突厥,阻得處羅進兵,好待援軍到來。
隻是處羅占了隋軍西營,也不叫騎軍出寨,也不去圍安定,倒象吃了敗仗一般防禦。寨外溝塹挖得深深淺淺,密如蛛網,又將隋軍存在營中對付突厥輕騎的拒馬、鐵蒺藜、竹刺盡數撒出,隻叫弓箭手戒備,見有人來便是一通急射,左右是不著人接仗。營後的阿史那獻、窟含真、阿波等幾部人馬一字排開,紮成三處護寨,便如一隻鐵箭的箭頭指向中原。張須陀每每縱馬疾馳,一二十裏沒半個人影,到了處羅營寨之外,就見到轅門處一根二丈長大棒插在土中。史萬歲、薛世雄等人見了這棒盡都黯然,張須陀紅著眼待要殺人卻隻找不著突厥兵。
如此一連七八日隻能在寨門遠處徘徊,那寨中突厥弓手便連箭也懶得射了。到了第十日,張須陀又去西營叫罵索戰,史萬歲卻攥了他的馬韁,一手指向護寨,道:“戍主且看。”
張須陀看去,那一字排開的三處寨柵卻變成了五個,多出的兩寨中也是青煙彌漫,旗幟招展。一旁薛世雄道:“不似空營,真是處羅後軍到了。”張須陀點頭看了半晌,忽地撥了馬頭望迴便走。旗牌官黑旗揮動,眾軍齊退。
那多出的兩營確是處羅後軍,乃是西突厥十部中的四部兵馬,一並十萬騎軍同無數糧草。處羅不欲張揚,叫四部擠得緊些,隻紮成兩寨,又下令好生防守,小心隋軍突襲,不得出戰。隻等餘下的六部兵糧到來。
張須陀看了這許久,見寨柵內帳篷密集,一個挨著一個幾乎水泄不通,心下已有所覺,知道他寨內人多,便想當晚著人去偷營,燒他一燒。迴到城中,正召集眾將計議,卻得了金城司馬德戡的消息:東突厥沙缽略可汗乘金城分兵西去之機,集眾三十五萬突襲,縱兵自木硤、石門兩道入寇。臨洮叱李長叉、周磐達奚長儒、乙弗泊馮昱三部兵盡都敗散,金城、武威、上郡、天水、弘化、延安受其兵鋒,六畜幾盡,告急。1
議事的眾人登時安靜下來,房內針落可聞。宇文述臉上漲得通紅,張須陀臉色卻白了。
長安,長樂宮,文華殿。楊堅在禦座前來來迴迴地快步急踱,殿上諸臣誰也不敢出聲。執筆的內侍官已蘸了四次墨,抬起的腕子都有些僵硬了,耳中卻還未聽到皇上的旨意。
“邦!邦!”三更的梆子響起。
楊堅猛地將手裏捏的兩份奏折擲在地下,吼道:“不議和!朕絕不議和!宣豆鱸嵇,竇榮定上朝!快去快去!”揮手將殿前奉命的內侍趕走,又道:“擬詔擬詔——”
執筆的內侍嚇的手腕一抖,一滴墨汁濺在紙上。忙遮住了,也顧不得換紙,下筆便記,惟恐漏了隻字片語:“
往者魏道衰敝,禍難相尋,周齊抗衡,分割諸夏。突厥之虜,俱通二國。周人東慮,恐齊好之深,齊氏西虞,懼周交之厚。謂虜意輕重,國遂安危。於是竭生民之力,供其來往。傾府庫之財,棄於沙漠,華夏之地,實為勞擾。猶複劫剝鋒戎,殺害吏民,無歲月而不有也。惡積禍盈,非止今日。
朕分置軍旅,所在邀截,望其深入,一舉滅之。與其為鄰,皆須誅剿。部落之下,盡異純民,千種萬類,仇敵怨偶,泣血拊心,銜悲積恨。
願取名王之首,韃單於之背,縱百勝之兵,橫萬裏之眾,亙朔野之追躡,望天涯而一掃,何敵能擋!何遠不服!”2
一氣念畢,楊堅停下揮手。內侍忙在後加上:“普告海內,知胗意焉。”
這一次文帝楊堅當真是怒不可遏。東西兩線一齊失利,突厥兩部素來不和,此次倒象是約好了一般。尤其那東突厥沙缽略,竟然一直打到了延安、上郡,燒殺搶掠,人口牲畜喪失的何止十萬?!恨不能自己禦架親征,親手砍下兩個敵酋的腦袋才好。想起宇文述,心頭火起,忽地一腳把邊上盆景踢翻在地——卻是那盆孟慶題詩的小景。
罷了。看到斷成數截的山峰,楊堅心頭怒火漸漸平息,道:“擬旨,贈孟參軍爵安定郡男,封左禦衛將軍,賜其家金一百斤,禦匾一塊。其餘戰沒將士,一並追賞。”
底下楊廣見父親念及孟慶,知是時機到了,忙出列跪下:“父皇,兒臣請兵北往。”見楊堅兩眼看來,忙又道:“兒臣願領軍令,不破突厥,誓不還朝。”
武班內太子楊勇、蜀王楊秀、韓擒虎、賀若弼、來護兒紛紛出列跪倒。楊堅微微頷首,卻不出言,心中暗暗衡量。過了些時,殿外傳報:“上柱國豆鱸嵇,竇榮定奉詔上殿!”這一聲傳報讓楊堅心中定了一定,同張須陀、王韶一樣,二位上柱國乃是楊堅得江山的臂膀,固天下的基石,隻是年紀稍嫌老朽,已是掛官在家的人了。
稍時二人上殿,楊堅賜座,宣講一番,即授了元帥職。兩個老臣知道事急,也不推拒。隻是那行軍總管的職位卻不知交於楊勇還是楊廣的好。楊堅迴禦座坐定,兩隻眼隻在二子身上逡巡。論上陣殺敵,勇往直前,那自然要數太子楊勇;若論撫慰兵士,鼓舞人心,卻是晉王楊廣當仁不讓,一時間躊躇不決。
諸臣越發不敢出言。這件事說大不大,便隻是在兩位皇子中擇一出征罷了;說小他卻大過天去——太子儲位早定,勢力鞏固。那晉王楊廣卻有意無意地,數年來卑言微行,廣結朝臣士子、江湖散人,隱隱然已有與太子分庭抗禮之勢,其心不小。此次大軍出塞,建功立業,其中大有機巧。再者說來,那領軍皇子自是以皇帝心中青睞的一個為佳。打的好,自然都無話說,受封受賞,皆大歡喜;打的不好,有皇上的心尖子頂著,大家也不來但驚受怕。皇上的聖心所屬,豈是臣下可以妄加猜測的?國事暫且不提,這又是皇族家事,一個言語不當,忤了聖意,若是怪罪到自己頭上,那可就仕途難料了。如此這般想來,一幹文武便任憑楊堅兩眼掃來掃去,都閉了嘴垂下頭,一把金鎖鎖住舌頭。
##############
謹以此章節,證明雞雞還在。
張須陀將自己的十二萬餘人馬同逃迴城中的五萬餘西營敗軍交付與宇文述,叫他守在城中適時接應,自己每日裏領著史萬歲薛世雄等將出城襲擾,萬多人卸甲輕裝,隻盼能殺幾個突厥,阻得處羅進兵,好待援軍到來。
隻是處羅占了隋軍西營,也不叫騎軍出寨,也不去圍安定,倒象吃了敗仗一般防禦。寨外溝塹挖得深深淺淺,密如蛛網,又將隋軍存在營中對付突厥輕騎的拒馬、鐵蒺藜、竹刺盡數撒出,隻叫弓箭手戒備,見有人來便是一通急射,左右是不著人接仗。營後的阿史那獻、窟含真、阿波等幾部人馬一字排開,紮成三處護寨,便如一隻鐵箭的箭頭指向中原。張須陀每每縱馬疾馳,一二十裏沒半個人影,到了處羅營寨之外,就見到轅門處一根二丈長大棒插在土中。史萬歲、薛世雄等人見了這棒盡都黯然,張須陀紅著眼待要殺人卻隻找不著突厥兵。
如此一連七八日隻能在寨門遠處徘徊,那寨中突厥弓手便連箭也懶得射了。到了第十日,張須陀又去西營叫罵索戰,史萬歲卻攥了他的馬韁,一手指向護寨,道:“戍主且看。”
張須陀看去,那一字排開的三處寨柵卻變成了五個,多出的兩寨中也是青煙彌漫,旗幟招展。一旁薛世雄道:“不似空營,真是處羅後軍到了。”張須陀點頭看了半晌,忽地撥了馬頭望迴便走。旗牌官黑旗揮動,眾軍齊退。
那多出的兩營確是處羅後軍,乃是西突厥十部中的四部兵馬,一並十萬騎軍同無數糧草。處羅不欲張揚,叫四部擠得緊些,隻紮成兩寨,又下令好生防守,小心隋軍突襲,不得出戰。隻等餘下的六部兵糧到來。
張須陀看了這許久,見寨柵內帳篷密集,一個挨著一個幾乎水泄不通,心下已有所覺,知道他寨內人多,便想當晚著人去偷營,燒他一燒。迴到城中,正召集眾將計議,卻得了金城司馬德戡的消息:東突厥沙缽略可汗乘金城分兵西去之機,集眾三十五萬突襲,縱兵自木硤、石門兩道入寇。臨洮叱李長叉、周磐達奚長儒、乙弗泊馮昱三部兵盡都敗散,金城、武威、上郡、天水、弘化、延安受其兵鋒,六畜幾盡,告急。1
議事的眾人登時安靜下來,房內針落可聞。宇文述臉上漲得通紅,張須陀臉色卻白了。
長安,長樂宮,文華殿。楊堅在禦座前來來迴迴地快步急踱,殿上諸臣誰也不敢出聲。執筆的內侍官已蘸了四次墨,抬起的腕子都有些僵硬了,耳中卻還未聽到皇上的旨意。
“邦!邦!”三更的梆子響起。
楊堅猛地將手裏捏的兩份奏折擲在地下,吼道:“不議和!朕絕不議和!宣豆鱸嵇,竇榮定上朝!快去快去!”揮手將殿前奉命的內侍趕走,又道:“擬詔擬詔——”
執筆的內侍嚇的手腕一抖,一滴墨汁濺在紙上。忙遮住了,也顧不得換紙,下筆便記,惟恐漏了隻字片語:“
往者魏道衰敝,禍難相尋,周齊抗衡,分割諸夏。突厥之虜,俱通二國。周人東慮,恐齊好之深,齊氏西虞,懼周交之厚。謂虜意輕重,國遂安危。於是竭生民之力,供其來往。傾府庫之財,棄於沙漠,華夏之地,實為勞擾。猶複劫剝鋒戎,殺害吏民,無歲月而不有也。惡積禍盈,非止今日。
朕分置軍旅,所在邀截,望其深入,一舉滅之。與其為鄰,皆須誅剿。部落之下,盡異純民,千種萬類,仇敵怨偶,泣血拊心,銜悲積恨。
願取名王之首,韃單於之背,縱百勝之兵,橫萬裏之眾,亙朔野之追躡,望天涯而一掃,何敵能擋!何遠不服!”2
一氣念畢,楊堅停下揮手。內侍忙在後加上:“普告海內,知胗意焉。”
這一次文帝楊堅當真是怒不可遏。東西兩線一齊失利,突厥兩部素來不和,此次倒象是約好了一般。尤其那東突厥沙缽略,竟然一直打到了延安、上郡,燒殺搶掠,人口牲畜喪失的何止十萬?!恨不能自己禦架親征,親手砍下兩個敵酋的腦袋才好。想起宇文述,心頭火起,忽地一腳把邊上盆景踢翻在地——卻是那盆孟慶題詩的小景。
罷了。看到斷成數截的山峰,楊堅心頭怒火漸漸平息,道:“擬旨,贈孟參軍爵安定郡男,封左禦衛將軍,賜其家金一百斤,禦匾一塊。其餘戰沒將士,一並追賞。”
底下楊廣見父親念及孟慶,知是時機到了,忙出列跪下:“父皇,兒臣請兵北往。”見楊堅兩眼看來,忙又道:“兒臣願領軍令,不破突厥,誓不還朝。”
武班內太子楊勇、蜀王楊秀、韓擒虎、賀若弼、來護兒紛紛出列跪倒。楊堅微微頷首,卻不出言,心中暗暗衡量。過了些時,殿外傳報:“上柱國豆鱸嵇,竇榮定奉詔上殿!”這一聲傳報讓楊堅心中定了一定,同張須陀、王韶一樣,二位上柱國乃是楊堅得江山的臂膀,固天下的基石,隻是年紀稍嫌老朽,已是掛官在家的人了。
稍時二人上殿,楊堅賜座,宣講一番,即授了元帥職。兩個老臣知道事急,也不推拒。隻是那行軍總管的職位卻不知交於楊勇還是楊廣的好。楊堅迴禦座坐定,兩隻眼隻在二子身上逡巡。論上陣殺敵,勇往直前,那自然要數太子楊勇;若論撫慰兵士,鼓舞人心,卻是晉王楊廣當仁不讓,一時間躊躇不決。
諸臣越發不敢出言。這件事說大不大,便隻是在兩位皇子中擇一出征罷了;說小他卻大過天去——太子儲位早定,勢力鞏固。那晉王楊廣卻有意無意地,數年來卑言微行,廣結朝臣士子、江湖散人,隱隱然已有與太子分庭抗禮之勢,其心不小。此次大軍出塞,建功立業,其中大有機巧。再者說來,那領軍皇子自是以皇帝心中青睞的一個為佳。打的好,自然都無話說,受封受賞,皆大歡喜;打的不好,有皇上的心尖子頂著,大家也不來但驚受怕。皇上的聖心所屬,豈是臣下可以妄加猜測的?國事暫且不提,這又是皇族家事,一個言語不當,忤了聖意,若是怪罪到自己頭上,那可就仕途難料了。如此這般想來,一幹文武便任憑楊堅兩眼掃來掃去,都閉了嘴垂下頭,一把金鎖鎖住舌頭。
##############
謹以此章節,證明雞雞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