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雲的駕車水平實在稀鬆平常,又和大舅哥說笑,導致車隊行進緩慢,半個時辰才走了二十裏路,來到一處烽燧,見到密密麻麻的箭孔,周圍鋪滿香爐和白綾,李桃歌好奇問道:“這裏有將士陣亡嗎?為何這麽多人來祭奠?”
張燕雲馬鞭一抬,指向旁邊房琦,“本王心裏裝著大周疆土,哪記得繁瑣雜事,你問問他。”
有疾風山君美譽的年輕人眼眸浮現仇恨,神色黯淡說道:“趙景福將軍被貪狼高手誘殺至此,所以百姓前來拜祭在天之靈。”
“原來是趙將軍殉國之處。”
李桃歌朝著烽燧一揖到底,“將軍一路走好。”
張燕雲靠在車廂,手臂搭在膝蓋,一副吊兒郎當模樣,嗤笑道:“作為一州主將,竟然會被敵人誘拐出城,是趙之佛教子無方,還是北庭五虎皆為名副其實之輩。”
房琦眉頭一皺,解釋道:“當初夔州一戰,趙將軍剛剛經曆喪母之痛,見到對方陣中燒毀北策軍旗幟,咒罵父親母親的諢話不絕於耳,這才負氣出城。若是那夜沒有醉酒,定然會死守夔州城。”
“呦,知道老張愛喝酒,故意敲打本帥呢?不喝酒就不會死,這是哪裏的狗屁道理,他是夔州將軍,死不死與飲酒何幹?”
張燕雲瞥了相貌俊朗的房琦一眼。
房琦急忙抱拳道:“末將隻是為趙將軍鳴不平,萬萬不敢對王爺放肆。”
“放肆就放肆,無所謂,本帥心胸寬廣,自然不會理會。”
張燕雲轉過頭,掏出酒葫蘆,灌了一大口,對李桃歌說道:“趙之佛死了嫡長子,消磨了雄心壯誌,估計在北庭不會逗留太久,要不然駱太平也不會去抱你這條大腿。平心而論,駱刺史倒是有幾分真才實學,可惜在北庭束縛住了手腳,若是放在南邊上州專門負責農事,不失為治世能臣,你對駱刺史怎麽看?要是欣賞他的才幹,我會放他去青州,挺好的農匠,別浪費在這白山黑水。”
他沒有刻意壓低聲音,一字不落傳入房琦耳中。
李桃歌輕聲道:“長這麽大,從未去過琅琊老家,山是青的還是綠的,草是長的還是短的,總得到了地方再說。”
張燕雲笑道:“可你還沒赴任呢,已經將瑤池宗和流民收入琅琊郡。”
李桃歌含笑道:“士卒多多益善,點將則要慎之又慎,趙之佛的外甥,誰敢與他交心。”
“有理。”
張燕雲揮揮衣袖,蠻橫道:“你們都離遠點,省的把本帥的話聽了去嚼舌根。”
房琦和上官果果帶著近衛,策馬奔出十丈開外。
“大舅哥。”
張燕雲忽然一把摟住李桃歌肩頭,舉止親昵笑道:“有一事相求,該不會拒絕妹夫的不情之請吧?”
事出反常必有妖。
張燕雲來這麽一出,令李桃歌暗自生出提防之心,低聲道:“咱倆的交情,用不著虛與委蛇,但你的要求太過分,我可不敢答應。”
有救命之恩在先,按理說赴湯蹈火都不為過,可趙王麾下四萬悍卒,能人異士無數,金銀堆積如山,所求必定不是小事。
所以李桃歌不敢爽快答應,先探探口風再說。
“不過分,不過分。”
張燕雲嘿嘿一笑,含情脈脈望著桃花眸子,“聽說大舅哥會觀天術,能參悟天機,乃是昆侖山不傳之秘,既然玄之又玄的天機都能看破,那世間萬物更不在話下吧?”
“那不一定。”
李桃歌視線飄向他的胸口,“世間萬物可不像天機有跡可循,比如人心。”
張燕雲微微一笑,隨意說道:“那玄武鼎呢?”
一片鵝毛般的雪花落在眉心。
夔州又飄起了四月雪。
李桃歌心頭狂震。
大寧憑借四象鼎聚攏國運,這才有了百年昌盛,不久之前,白虎鼎被盜取,驃月鐵蹄入境,郭熙謀反,致使安西都護府淪為他人魚肉。
看似巧合,這二者之間,究竟是否有關聯?
事到如今,李桃歌也不知白虎鼎被師父所盜,將聚攏來的殺氣,悉數灌入小傘體內。
他很好奇,難道上古時期傳下來的寶鼎,能夠左右一國氣數?
這件秘密,成為京城貴人閉口不談的禁忌,誰都不敢去引發禍端,即便是父親,也從來沒問過自己,那白虎鼎到底是圓是方,是長是短。
見到李桃歌遲遲不語,張燕雲輕蔑笑道:“怎麽,怕我偷了玄武鼎,導致北庭淪陷?”
李桃歌深吸一口氣,如實說道:“雲帥一次救北庭於水火之間,一次馬踏紫薇州,若是沒有燕雲十八騎,北庭早已成為大周疆土,對於大寧而言,雲帥比玄武鼎更重要。”
“他媽的!你小子的馬屁拍到了癢處,真他娘舒坦!”
張燕雲得意笑道:“什麽鳥毛玄武鼎,不就是破銅爛鐵,用來唬人的,有本帥萬分之一功績嗎?其實我就是好奇,想看看那鼎啥模樣,若是瞧著順眼,賞它當夜壺。”
雖然張燕雲笑的很猖狂,可李桃歌還是捕捉到了一絲掩飾成分,說是不在意,可誰又能禁得住上古神器的誘惑?
李桃歌坦誠說道:“觀天術隻能看破眼前事物,且對神識有損害,我這腿軟的像棉花,路都走不了,再開啟觀天術,這把小骨頭得交代在北庭。又不知道藏在何處,去哪裏搜尋它的蹤跡?就是把我榨成人幹,也搜不了幾裏地。”
“閑聊而已,別放在心上。”
張燕雲撇嘴道:“四象鼎藏在哪裏,似乎隻有聖人和馮吉祥知道,那兩隻那老狐狸,玩心眼是謫仙人水平,事關國運,定然會將鼎藏的極深。聽說馮吉祥用煉丹炸爐的法子,將白虎鼎炸成碎片,藏在鎮魂關城牆中。日他奶奶的,這是人腦子能想到的主意?簡直是狗!狗到他姥姥家去了!白虎鼎藏那麽隱蔽,玄武鼎差不到哪兒去,沒準就埋在夔州州衙之下,迴頭讓將士去鏟鏟,說不定有好運呢。”
李桃歌糾結一番,終於問出最擔心的問題,“你找到玄武鼎之後,會反嗎?”
張燕雲表情凝滯不動,雪花不斷飄落,給他年輕臉頰蒙上幾縷愁緒。
良久。
張燕雲擰緊眉頭,說道:“但凡功高蓋主的名臣,幾乎沒有善終,我老張常常以惡意揣度他人,所以才能百戰百勝。狡兔死,走狗烹,大寧橫掃六合之日,就是我張燕雲臨死之時。”
李桃歌想要寬慰,又不知怎樣開口。
史書曆曆在目的痕跡,容不得他反駁。
隨後,張燕雲說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反不反,不是由我來定。”
“而是大寧皇帝。”
李桃歌才要詢問緣由,張燕雲抻了一個懶腰,“好啦,前麵就是大散關,送你這麽遠,也算夠意思了。日後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寫封書信過來。老張是武將,認不出你小子的筆跡,為了防止他人作偽,你在信裏夾一片桃花。”
張燕雲從懷裏鬼鬼祟祟掏出一枚錦盒,揉了半天,極為不情願放在李桃歌手中。
張燕雲滿臉肉疼道:“還是那枚丹藥,應該能治你的病,以後記住別他娘逞能了,苟著點兒,真的是最後一顆了,再受重傷,神仙都救不了你!”
“別道謝,老子正後悔呢!”
“趕緊滾!”
張燕雲馬鞭一抬,指向旁邊房琦,“本王心裏裝著大周疆土,哪記得繁瑣雜事,你問問他。”
有疾風山君美譽的年輕人眼眸浮現仇恨,神色黯淡說道:“趙景福將軍被貪狼高手誘殺至此,所以百姓前來拜祭在天之靈。”
“原來是趙將軍殉國之處。”
李桃歌朝著烽燧一揖到底,“將軍一路走好。”
張燕雲靠在車廂,手臂搭在膝蓋,一副吊兒郎當模樣,嗤笑道:“作為一州主將,竟然會被敵人誘拐出城,是趙之佛教子無方,還是北庭五虎皆為名副其實之輩。”
房琦眉頭一皺,解釋道:“當初夔州一戰,趙將軍剛剛經曆喪母之痛,見到對方陣中燒毀北策軍旗幟,咒罵父親母親的諢話不絕於耳,這才負氣出城。若是那夜沒有醉酒,定然會死守夔州城。”
“呦,知道老張愛喝酒,故意敲打本帥呢?不喝酒就不會死,這是哪裏的狗屁道理,他是夔州將軍,死不死與飲酒何幹?”
張燕雲瞥了相貌俊朗的房琦一眼。
房琦急忙抱拳道:“末將隻是為趙將軍鳴不平,萬萬不敢對王爺放肆。”
“放肆就放肆,無所謂,本帥心胸寬廣,自然不會理會。”
張燕雲轉過頭,掏出酒葫蘆,灌了一大口,對李桃歌說道:“趙之佛死了嫡長子,消磨了雄心壯誌,估計在北庭不會逗留太久,要不然駱太平也不會去抱你這條大腿。平心而論,駱刺史倒是有幾分真才實學,可惜在北庭束縛住了手腳,若是放在南邊上州專門負責農事,不失為治世能臣,你對駱刺史怎麽看?要是欣賞他的才幹,我會放他去青州,挺好的農匠,別浪費在這白山黑水。”
他沒有刻意壓低聲音,一字不落傳入房琦耳中。
李桃歌輕聲道:“長這麽大,從未去過琅琊老家,山是青的還是綠的,草是長的還是短的,總得到了地方再說。”
張燕雲笑道:“可你還沒赴任呢,已經將瑤池宗和流民收入琅琊郡。”
李桃歌含笑道:“士卒多多益善,點將則要慎之又慎,趙之佛的外甥,誰敢與他交心。”
“有理。”
張燕雲揮揮衣袖,蠻橫道:“你們都離遠點,省的把本帥的話聽了去嚼舌根。”
房琦和上官果果帶著近衛,策馬奔出十丈開外。
“大舅哥。”
張燕雲忽然一把摟住李桃歌肩頭,舉止親昵笑道:“有一事相求,該不會拒絕妹夫的不情之請吧?”
事出反常必有妖。
張燕雲來這麽一出,令李桃歌暗自生出提防之心,低聲道:“咱倆的交情,用不著虛與委蛇,但你的要求太過分,我可不敢答應。”
有救命之恩在先,按理說赴湯蹈火都不為過,可趙王麾下四萬悍卒,能人異士無數,金銀堆積如山,所求必定不是小事。
所以李桃歌不敢爽快答應,先探探口風再說。
“不過分,不過分。”
張燕雲嘿嘿一笑,含情脈脈望著桃花眸子,“聽說大舅哥會觀天術,能參悟天機,乃是昆侖山不傳之秘,既然玄之又玄的天機都能看破,那世間萬物更不在話下吧?”
“那不一定。”
李桃歌視線飄向他的胸口,“世間萬物可不像天機有跡可循,比如人心。”
張燕雲微微一笑,隨意說道:“那玄武鼎呢?”
一片鵝毛般的雪花落在眉心。
夔州又飄起了四月雪。
李桃歌心頭狂震。
大寧憑借四象鼎聚攏國運,這才有了百年昌盛,不久之前,白虎鼎被盜取,驃月鐵蹄入境,郭熙謀反,致使安西都護府淪為他人魚肉。
看似巧合,這二者之間,究竟是否有關聯?
事到如今,李桃歌也不知白虎鼎被師父所盜,將聚攏來的殺氣,悉數灌入小傘體內。
他很好奇,難道上古時期傳下來的寶鼎,能夠左右一國氣數?
這件秘密,成為京城貴人閉口不談的禁忌,誰都不敢去引發禍端,即便是父親,也從來沒問過自己,那白虎鼎到底是圓是方,是長是短。
見到李桃歌遲遲不語,張燕雲輕蔑笑道:“怎麽,怕我偷了玄武鼎,導致北庭淪陷?”
李桃歌深吸一口氣,如實說道:“雲帥一次救北庭於水火之間,一次馬踏紫薇州,若是沒有燕雲十八騎,北庭早已成為大周疆土,對於大寧而言,雲帥比玄武鼎更重要。”
“他媽的!你小子的馬屁拍到了癢處,真他娘舒坦!”
張燕雲得意笑道:“什麽鳥毛玄武鼎,不就是破銅爛鐵,用來唬人的,有本帥萬分之一功績嗎?其實我就是好奇,想看看那鼎啥模樣,若是瞧著順眼,賞它當夜壺。”
雖然張燕雲笑的很猖狂,可李桃歌還是捕捉到了一絲掩飾成分,說是不在意,可誰又能禁得住上古神器的誘惑?
李桃歌坦誠說道:“觀天術隻能看破眼前事物,且對神識有損害,我這腿軟的像棉花,路都走不了,再開啟觀天術,這把小骨頭得交代在北庭。又不知道藏在何處,去哪裏搜尋它的蹤跡?就是把我榨成人幹,也搜不了幾裏地。”
“閑聊而已,別放在心上。”
張燕雲撇嘴道:“四象鼎藏在哪裏,似乎隻有聖人和馮吉祥知道,那兩隻那老狐狸,玩心眼是謫仙人水平,事關國運,定然會將鼎藏的極深。聽說馮吉祥用煉丹炸爐的法子,將白虎鼎炸成碎片,藏在鎮魂關城牆中。日他奶奶的,這是人腦子能想到的主意?簡直是狗!狗到他姥姥家去了!白虎鼎藏那麽隱蔽,玄武鼎差不到哪兒去,沒準就埋在夔州州衙之下,迴頭讓將士去鏟鏟,說不定有好運呢。”
李桃歌糾結一番,終於問出最擔心的問題,“你找到玄武鼎之後,會反嗎?”
張燕雲表情凝滯不動,雪花不斷飄落,給他年輕臉頰蒙上幾縷愁緒。
良久。
張燕雲擰緊眉頭,說道:“但凡功高蓋主的名臣,幾乎沒有善終,我老張常常以惡意揣度他人,所以才能百戰百勝。狡兔死,走狗烹,大寧橫掃六合之日,就是我張燕雲臨死之時。”
李桃歌想要寬慰,又不知怎樣開口。
史書曆曆在目的痕跡,容不得他反駁。
隨後,張燕雲說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反不反,不是由我來定。”
“而是大寧皇帝。”
李桃歌才要詢問緣由,張燕雲抻了一個懶腰,“好啦,前麵就是大散關,送你這麽遠,也算夠意思了。日後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寫封書信過來。老張是武將,認不出你小子的筆跡,為了防止他人作偽,你在信裏夾一片桃花。”
張燕雲從懷裏鬼鬼祟祟掏出一枚錦盒,揉了半天,極為不情願放在李桃歌手中。
張燕雲滿臉肉疼道:“還是那枚丹藥,應該能治你的病,以後記住別他娘逞能了,苟著點兒,真的是最後一顆了,再受重傷,神仙都救不了你!”
“別道謝,老子正後悔呢!”
“趕緊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