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歌用眼神試探一番,隨後笑道:“駱刺史,你我隻有一麵之緣,貴府有幾名公子幾名千金我都不清楚,一句結交,就想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未免太草率了吧。”
駱太平再次呆住。
這李家麒麟子逼著自己道明結交意圖,然後又說自己草率,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難道趙之佛與李相交惡,殃及池魚?
可朝廷並未傳出任何風言風語。
駱太平深吸一口氣,輕聲道:“下官家世平庸,本事微末,自知無法高攀,但下官心跡一片赤誠,做官做出了些許心得,或許能為侯爺效犬馬之勞。”
李桃歌情緒平和望著他,緩緩說道:“駱刺史人不快,語也不快,打著結交的旗號,其實做的是生意,既然是生意,不妨把箱裏的貨物亮明,能給什麽,想要什麽,如果隻是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我可沒啥興趣,若是低於行情半價,那才叫誠意滿滿。”
駱太平低著頭,沉吟不語,片刻後才低聲道:“下官想接任青州刺史。”
李桃歌手指敲打著茶碗,黑皮丫頭以為公子是嫌她沒給客人倒茶,於是趕忙沏了一碗,送到駱太平手中。
李桃歌忽然挑起眉頭說道:“駱大人隻說了價碼,貨物呢,拿出來瞧瞧。一州刺史的位子,份量可沉的很,雖然青州和夔州同為上州,可一個是苦寒之地,一個是富庶糧倉,猶如雲泥之別。況且大家都清楚,如今的夔州,姓張,趙之佛都要遵從王令,你隻不過是土地廟裏供奉的泥像罷了,徒有虛名,論權勢,不及東庭一名縣令,想要調任青州,得從中書省討來聖詔,趙都護都有心無力吧。”
駱太平再度垂首,胖臉肥肉耷了下來,壓低聲音說道:“青州刺史,既是價,也是貨。”
李桃歌頗為詫異哦了一聲。
駱太平喝了口熱茶,解釋道:“如今的青州刺史名叫範蘭貴,打著從龍黨的幌子,其實是納蘭家心腹,眾所周知,太子黨與李家一向不和,皇後將範蘭貴安插在青州,就是為了打壓李家在當地的勢力,侯爺想要在封邑大展拳腳,必須要踢開範蘭貴這塊絆腳石,否則事事遭遇刁難,後患無窮。下官不才,自幼苦讀聖賢書,三歲便認識忠義二字,若能蒙受李家垂青,定然不留餘力幫襯,使侯爺在青州如蛟龍入海。”
李桃歌許久未曾開口,夔州大員腦門滲出虛汗。
當茶碗不再冒出熱氣,李桃歌笑意盈盈說道:“放著趙之佛這棵大樹不抱,偏偏來找我效忠,怎麽感覺其中有詐呢?”
駱太平咬著腮幫子說道:“趙都護心裏隻有強兵,並無富國抱負,在夔州這幾年,趙景福將軍政大包大攬,下官根本沒有施展餘地。急於調任青州,並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想在有生之年,給大寧變出一座諾大的糧倉!”
幾句話鏗鏘有力,似乎蘊含一番雄心壯誌。
李桃歌好笑道:“親舅舅都能背叛,你這樣的腦後生反骨的大才,本侯不敢用,且這筆買賣並不公平,貨不對價,似乎沒有便宜可占,容我再考慮考慮。”
駱太平不甘心,又不敢得罪,神色落寞道:“下官熟讀民政全書,能默寫天文氣象統誌,從小在田間地頭長大,一顆青苗種下去,何時發芽,何時成熟,秋收能結幾兩,下官能猜到八九不離十。夔州土地貧瘠,一年之中有半數飄雪,想要在這裏造福一方,實在有心無力,侯爺若想使青州成為魚米之鄉,一封書信即可,駱某會快馬奔赴青州。”
“打擾侯爺靜養,告辭。”
“駱大人客氣了,慢走。”李桃歌禮貌送客。
等肥胖身影消失在院落,趙茯苓邊收拾茶碗邊問道:“公子,這位駱大人看起來挺和氣,長相也討喜,聽他說話舒服,為何不用他呀?”
李桃歌望著與妹妹能夠媲美的小蠻腰,笑道:“這駱大人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滿腹錦繡,隻提齊民之術,不提兵事,暗喻自己是文臣,將青州兵權交由我獨攬,這可是明晃晃的引誘,隻有精明之人能夠想到。一州刺史,猶如身邊猛虎,想要用,必須打探好虛實再說。”
小黑丫頭驚歎道:“滿腹錦繡都被公子看穿了,豈不是公子更錦繡?”
李桃歌搖頭道:“其實駱大人隻是精明,並非聰明,真正的聰明人,常常被喊作草包。”
趙茯苓弄不清二者區別,不過她信公子說出口的都是道理,於是很敷衍點了點頭。
由於小侯爺油鹽不進,駱太平心情不太美妙,步履匆匆,夾雜著不少怨氣,來到廊簷拐角,一頭紮進結實胸口,駱太平還以為是婢女或是侍衛,抬起頭,看到一張平凡中帶有清貴的臉龐。
趙王,張燕雲。
駱太平慌忙行禮,一躬到底,把腹部肥肉擠的不能再擠,“卑職見過王爺。”
張燕雲晃著手中嬌妻贈予的香囊,露出標誌性痞笑,“駱大人不是染了惡疾,在家中養病嗎?從未聽說過我那大舅哥通曉醫術,怎麽有閑功夫跑到這裏尋醫問藥?”
駱太平脖子微紅。
自從燕雲十八騎駐軍夔州,他深知地頭蛇惹不起過江龍,索性將軍政大權交了出去,謊稱偶染惡疾,躺在床上裝病不起,直到趙王大婚之夜才露麵。
今日拜訪侯爺,怎麽會遇到王爺?
真是倒黴到姥姥家。
駱太平肚子裏腹誹,表麵強撐起笑容說道:“王爺迎娶王妃,給夔州降下天大福澤,卑職的病情竟然好了些,前幾日還曾赴宴,與巫馬副帥和上官將軍喝了幾杯酒。聽說侯爺病重,作為夔州本地官員,理應前來探望,以盡地主之誼。”
一番話滴水不漏。
張燕雲笑著說道:“侯爺來了盡地主之誼,本王初來乍到時,你可從未登門拜訪,天天抱著老婆睡大覺。”
“這……”駱太平一時語塞,找不到任何借口開脫。
“既然駱刺史身體抱恙,迴家安心休養吧。”
張燕雲與他擦身而過,甩起香囊轉著圓圈,嘀咕道:“不知那小子是否像你一樣,為了躲我故意裝病。”
駱太平再次呆住。
這李家麒麟子逼著自己道明結交意圖,然後又說自己草率,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難道趙之佛與李相交惡,殃及池魚?
可朝廷並未傳出任何風言風語。
駱太平深吸一口氣,輕聲道:“下官家世平庸,本事微末,自知無法高攀,但下官心跡一片赤誠,做官做出了些許心得,或許能為侯爺效犬馬之勞。”
李桃歌情緒平和望著他,緩緩說道:“駱刺史人不快,語也不快,打著結交的旗號,其實做的是生意,既然是生意,不妨把箱裏的貨物亮明,能給什麽,想要什麽,如果隻是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我可沒啥興趣,若是低於行情半價,那才叫誠意滿滿。”
駱太平低著頭,沉吟不語,片刻後才低聲道:“下官想接任青州刺史。”
李桃歌手指敲打著茶碗,黑皮丫頭以為公子是嫌她沒給客人倒茶,於是趕忙沏了一碗,送到駱太平手中。
李桃歌忽然挑起眉頭說道:“駱大人隻說了價碼,貨物呢,拿出來瞧瞧。一州刺史的位子,份量可沉的很,雖然青州和夔州同為上州,可一個是苦寒之地,一個是富庶糧倉,猶如雲泥之別。況且大家都清楚,如今的夔州,姓張,趙之佛都要遵從王令,你隻不過是土地廟裏供奉的泥像罷了,徒有虛名,論權勢,不及東庭一名縣令,想要調任青州,得從中書省討來聖詔,趙都護都有心無力吧。”
駱太平再度垂首,胖臉肥肉耷了下來,壓低聲音說道:“青州刺史,既是價,也是貨。”
李桃歌頗為詫異哦了一聲。
駱太平喝了口熱茶,解釋道:“如今的青州刺史名叫範蘭貴,打著從龍黨的幌子,其實是納蘭家心腹,眾所周知,太子黨與李家一向不和,皇後將範蘭貴安插在青州,就是為了打壓李家在當地的勢力,侯爺想要在封邑大展拳腳,必須要踢開範蘭貴這塊絆腳石,否則事事遭遇刁難,後患無窮。下官不才,自幼苦讀聖賢書,三歲便認識忠義二字,若能蒙受李家垂青,定然不留餘力幫襯,使侯爺在青州如蛟龍入海。”
李桃歌許久未曾開口,夔州大員腦門滲出虛汗。
當茶碗不再冒出熱氣,李桃歌笑意盈盈說道:“放著趙之佛這棵大樹不抱,偏偏來找我效忠,怎麽感覺其中有詐呢?”
駱太平咬著腮幫子說道:“趙都護心裏隻有強兵,並無富國抱負,在夔州這幾年,趙景福將軍政大包大攬,下官根本沒有施展餘地。急於調任青州,並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想在有生之年,給大寧變出一座諾大的糧倉!”
幾句話鏗鏘有力,似乎蘊含一番雄心壯誌。
李桃歌好笑道:“親舅舅都能背叛,你這樣的腦後生反骨的大才,本侯不敢用,且這筆買賣並不公平,貨不對價,似乎沒有便宜可占,容我再考慮考慮。”
駱太平不甘心,又不敢得罪,神色落寞道:“下官熟讀民政全書,能默寫天文氣象統誌,從小在田間地頭長大,一顆青苗種下去,何時發芽,何時成熟,秋收能結幾兩,下官能猜到八九不離十。夔州土地貧瘠,一年之中有半數飄雪,想要在這裏造福一方,實在有心無力,侯爺若想使青州成為魚米之鄉,一封書信即可,駱某會快馬奔赴青州。”
“打擾侯爺靜養,告辭。”
“駱大人客氣了,慢走。”李桃歌禮貌送客。
等肥胖身影消失在院落,趙茯苓邊收拾茶碗邊問道:“公子,這位駱大人看起來挺和氣,長相也討喜,聽他說話舒服,為何不用他呀?”
李桃歌望著與妹妹能夠媲美的小蠻腰,笑道:“這駱大人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滿腹錦繡,隻提齊民之術,不提兵事,暗喻自己是文臣,將青州兵權交由我獨攬,這可是明晃晃的引誘,隻有精明之人能夠想到。一州刺史,猶如身邊猛虎,想要用,必須打探好虛實再說。”
小黑丫頭驚歎道:“滿腹錦繡都被公子看穿了,豈不是公子更錦繡?”
李桃歌搖頭道:“其實駱大人隻是精明,並非聰明,真正的聰明人,常常被喊作草包。”
趙茯苓弄不清二者區別,不過她信公子說出口的都是道理,於是很敷衍點了點頭。
由於小侯爺油鹽不進,駱太平心情不太美妙,步履匆匆,夾雜著不少怨氣,來到廊簷拐角,一頭紮進結實胸口,駱太平還以為是婢女或是侍衛,抬起頭,看到一張平凡中帶有清貴的臉龐。
趙王,張燕雲。
駱太平慌忙行禮,一躬到底,把腹部肥肉擠的不能再擠,“卑職見過王爺。”
張燕雲晃著手中嬌妻贈予的香囊,露出標誌性痞笑,“駱大人不是染了惡疾,在家中養病嗎?從未聽說過我那大舅哥通曉醫術,怎麽有閑功夫跑到這裏尋醫問藥?”
駱太平脖子微紅。
自從燕雲十八騎駐軍夔州,他深知地頭蛇惹不起過江龍,索性將軍政大權交了出去,謊稱偶染惡疾,躺在床上裝病不起,直到趙王大婚之夜才露麵。
今日拜訪侯爺,怎麽會遇到王爺?
真是倒黴到姥姥家。
駱太平肚子裏腹誹,表麵強撐起笑容說道:“王爺迎娶王妃,給夔州降下天大福澤,卑職的病情竟然好了些,前幾日還曾赴宴,與巫馬副帥和上官將軍喝了幾杯酒。聽說侯爺病重,作為夔州本地官員,理應前來探望,以盡地主之誼。”
一番話滴水不漏。
張燕雲笑著說道:“侯爺來了盡地主之誼,本王初來乍到時,你可從未登門拜訪,天天抱著老婆睡大覺。”
“這……”駱太平一時語塞,找不到任何借口開脫。
“既然駱刺史身體抱恙,迴家安心休養吧。”
張燕雲與他擦身而過,甩起香囊轉著圓圈,嘀咕道:“不知那小子是否像你一樣,為了躲我故意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