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親隊伍沿途北上,由於有幾頂轎子的緣故,行進甚為緩慢,五天不過四百裏,這還要得益於相府轎夫出眾腳力,換作常人,恐怕早已磨出一層血泡。
乘轎去往夔州,是李若卿一意孤行,她說這輩子就嫁這麽一迴,張燕雲不肯入京是有苦難言,過程再稀裏糊塗,還不如財主家小姐。
李桃歌向來溫順,妹妹又是替李家出嫁,即便百般刁難,也得順著她的心意來,何況乘轎出嫁乃是千古以來的舊習,又不是刻意耍性子,慢點就慢點,正好欣賞北地景色。
沿途州府郡縣的官員,早早就打探到了消息,出城五十裏相迎,備好了禮金酒食。
對於送到眼前的殷勤,李桃歌隻取一杯薄酒,禮金退迴,心意笑納,安排的府邸也婉言相拒,自掏腰包住進驛站客棧,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雅。
穿過多渤草原,進入北庭地界,寒意來襲,宛若又迴到了隆冬,好在沒有大漠風沙,不用一邊受凍一邊吃進滿口沙礫。
李桃歌騎在馬背,啃著幹糧,腦子裏都是晃來晃去的刀法,偶爾靈光一現,來不及拔出百裏,以掌為刀,在黑土中印出深痕。
“老大,你悠著點兒!練功前說一聲,差點把我腿給砍斷了!”
卜屠玉勒馬閃到一旁,醜臉盡是驚懼神色。
仔細一瞅,靴尖沒了,露出腳趾,冒起熱騰騰白煙。
李桃歌帶有歉意笑道:“對不住,才領悟刀譜裏的要訣,一時技癢,隨意使了出來。”
卜屠玉縮著脖子,明顯有些後怕,碎碎念道:“啥時候不能練刀,非要在馬背上練,要是把我廢了,以後誰鞍前馬後伺候你。”
李桃歌哈哈一笑,說道:“離我遠點不就完了,非湊那麽近,不砍你砍誰。”
卜屠玉嘟囔道:“還不是怕你孤單,聊聊天也好解悶,早知道你當起了悶葫蘆,我還不如聽千裏鳳和楚老大講故事呢。”
馬匪裏流傳的故事,絕大多數與殺人和女人有關,卜大公子對於殺人不感興趣,唯獨對寡婦情有獨鍾,民間豔聞數不勝數,馬匪又是葷素不忌的莽夫,聽了幾次之後,見識大漲,什麽沙床叩玉門,什麽倒拔垂楊柳,什麽四美八瓜十二通幽,把卜大公子聽的抓耳撓腮,身邊又沒現成的解渴之人,恨不得隨楚老大殺迴青瓷鎮,嚐嚐潑辣婆姨的滋味。
李桃歌迴過頭,望著竊笑不止的千裏鳳和楚老大,板著臉道:“這可是卜侍郎的寶貝疙瘩,你倆要是把他帶壞,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千裏鳳和楚老大一肚子委屈。
心說卜大公子自己非要纏著來聽,一旦有功夫,就跑來聽故事,誰都摁不住,不講就往你被窩裏鑽,十足無賴嘴臉。
主子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兩人滿腹牢騷答了聲諾。
這次送親,共計三十餘人,李楚,李鳳,趙茯苓,以及丫鬟,轎夫,珠璣閣門客。這次授勳,卜屠玉受封青州副將,正五品的武官,前程一片大好,琅琊郡就在青州境內,送完親後,正好和李桃歌一起走馬上任。
至於為何將卜屠玉放在青州,自然是李白垚的良苦用心。
李桃歌輕聲道:“你如今是青州副將,朝廷命官,得注意言行,若是吊兒郎當像是流氓,幾萬青州兵誰會服你。”
卜屠玉小聲嘀咕道:“張燕雲不就是這樣嗎,也沒聽過你說他不好。”
李桃歌好笑道:“你麾下有十八騎,還是馬踏過紫薇州,有何資格和趙王相提並論?他敢在聖人麵前罵娘,你敢嗎?”
卜屠玉聳聳肩,“有啥不敢的,大不了人頭落地唄。”
他尚處於叛逆年紀,高封五品將軍,卜瓊友又對他言聽計從,致使行徑有些乖張。
李桃歌沉聲道:“你死不要緊,整個卜家都要跟著陪葬,卜侍郎就是對你太寵溺了,舍不得訓斥一句,換成別人家,先掌嘴,再敲腿,最後屁股都給你打開花。”
卜屠玉往前一趴,撅起屁股,捏細嗓子嬌嗔道:“原來老大是想要奴家的翹臀,何必藏著掖著,早說便是,奴家的身子骨隨你折騰。”
沒等李桃歌出手,卜屠玉發出帶有放肆的笑聲,騎著馬跑出老遠。
李桃歌無奈搖了搖頭。
是自己開竅太早,還是卜屠玉開竅太晚。
慈富之門多出喪家之子。
果然不無道理。
家中富庶,父母再過度溺愛,缺乏管教,很容易養出敗家子。
既然卜瓊友將兒子交給自己,是得好好調教一番了。
行至一處聯供石橋,兩旁刻有石獅子,神態各異,活靈活現,李桃歌放慢馬速,欣賞匠人傑作,走到橋中間,視線大好,突然察覺到橋頭那邊黑壓壓跪了一大群人。
“恭迎趙王妃,恭迎侯爺。”
聲音洪亮整齊,不知預演過多少次。
李桃歌麵呈苦色。
又來了。
這次北上夔州,沿途官員祭出各種手段獻媚,送首飾,送駿馬,送軟塌,送金玉香爐,雖說沒有直接送金銀,可遞出來的禮物價值不菲,最少都值千兩銀子。
用貴重物品,摸其脈絡,投其所好,這是官場一貫風氣。
今日的官員不走尋常路,竟然跪地相迎。
大寧並非酸儒習氣,見了天子都無需跪拜,官員之間行禮,作揖即可。
李桃歌隻覺得一陣頭大。
誰說禮多人不怪?
禮多了照樣煩心。
李桃歌翻身下馬,走了過去,一躬到底,“不敢受此大禮,諸位大人快快請起。”
一名身穿五品郡守官袍的男子大聲喊道:“琅琊侯平定安西之亂,功德無量,趙王妃賢德孝慈,安撫後方,我等跪地等候,隻為表明敬仰之情。”
說完,數十名官員拜叩。
額頭捶在凍土,砰砰作響。
李桃歌趕緊將他攙起來,頗為無語道:“這位大人,咱們同朝為官,你又是長輩,我受不起大禮。”
“下官不是長輩,您才是長輩。”
年約半百的郡守將雙手舉過頭頂,擺出畢恭畢敬的姿態。
李桃歌望著對方白了一半的雙鬢,納悶道:“我是長輩?”
郡守朗聲道:“晚輩姓許,乃是相府夫人親戚,她老人家是我爺爺的堂妹,按照輩分,應稱作相府夫人為姑奶奶,所以您是我的表叔,趙王妃是晚輩表姑。”
李桃歌嘴角抽動一下。
這幫官員為了討好自己,無所不用其極。
送禮不成,改認親了。
出門在外,親戚不能不認,否則會影響相府名聲。
見他默不作聲,許郡守恭敬說道:“表叔!”
“唉……哎!~”
李桃歌勉為其難答應。
當著眾人認了這門親,許郡守嘴邊露出得意笑容,“請隨侄子迴府,以表孝心。”
乘轎去往夔州,是李若卿一意孤行,她說這輩子就嫁這麽一迴,張燕雲不肯入京是有苦難言,過程再稀裏糊塗,還不如財主家小姐。
李桃歌向來溫順,妹妹又是替李家出嫁,即便百般刁難,也得順著她的心意來,何況乘轎出嫁乃是千古以來的舊習,又不是刻意耍性子,慢點就慢點,正好欣賞北地景色。
沿途州府郡縣的官員,早早就打探到了消息,出城五十裏相迎,備好了禮金酒食。
對於送到眼前的殷勤,李桃歌隻取一杯薄酒,禮金退迴,心意笑納,安排的府邸也婉言相拒,自掏腰包住進驛站客棧,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雅。
穿過多渤草原,進入北庭地界,寒意來襲,宛若又迴到了隆冬,好在沒有大漠風沙,不用一邊受凍一邊吃進滿口沙礫。
李桃歌騎在馬背,啃著幹糧,腦子裏都是晃來晃去的刀法,偶爾靈光一現,來不及拔出百裏,以掌為刀,在黑土中印出深痕。
“老大,你悠著點兒!練功前說一聲,差點把我腿給砍斷了!”
卜屠玉勒馬閃到一旁,醜臉盡是驚懼神色。
仔細一瞅,靴尖沒了,露出腳趾,冒起熱騰騰白煙。
李桃歌帶有歉意笑道:“對不住,才領悟刀譜裏的要訣,一時技癢,隨意使了出來。”
卜屠玉縮著脖子,明顯有些後怕,碎碎念道:“啥時候不能練刀,非要在馬背上練,要是把我廢了,以後誰鞍前馬後伺候你。”
李桃歌哈哈一笑,說道:“離我遠點不就完了,非湊那麽近,不砍你砍誰。”
卜屠玉嘟囔道:“還不是怕你孤單,聊聊天也好解悶,早知道你當起了悶葫蘆,我還不如聽千裏鳳和楚老大講故事呢。”
馬匪裏流傳的故事,絕大多數與殺人和女人有關,卜大公子對於殺人不感興趣,唯獨對寡婦情有獨鍾,民間豔聞數不勝數,馬匪又是葷素不忌的莽夫,聽了幾次之後,見識大漲,什麽沙床叩玉門,什麽倒拔垂楊柳,什麽四美八瓜十二通幽,把卜大公子聽的抓耳撓腮,身邊又沒現成的解渴之人,恨不得隨楚老大殺迴青瓷鎮,嚐嚐潑辣婆姨的滋味。
李桃歌迴過頭,望著竊笑不止的千裏鳳和楚老大,板著臉道:“這可是卜侍郎的寶貝疙瘩,你倆要是把他帶壞,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千裏鳳和楚老大一肚子委屈。
心說卜大公子自己非要纏著來聽,一旦有功夫,就跑來聽故事,誰都摁不住,不講就往你被窩裏鑽,十足無賴嘴臉。
主子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兩人滿腹牢騷答了聲諾。
這次送親,共計三十餘人,李楚,李鳳,趙茯苓,以及丫鬟,轎夫,珠璣閣門客。這次授勳,卜屠玉受封青州副將,正五品的武官,前程一片大好,琅琊郡就在青州境內,送完親後,正好和李桃歌一起走馬上任。
至於為何將卜屠玉放在青州,自然是李白垚的良苦用心。
李桃歌輕聲道:“你如今是青州副將,朝廷命官,得注意言行,若是吊兒郎當像是流氓,幾萬青州兵誰會服你。”
卜屠玉小聲嘀咕道:“張燕雲不就是這樣嗎,也沒聽過你說他不好。”
李桃歌好笑道:“你麾下有十八騎,還是馬踏過紫薇州,有何資格和趙王相提並論?他敢在聖人麵前罵娘,你敢嗎?”
卜屠玉聳聳肩,“有啥不敢的,大不了人頭落地唄。”
他尚處於叛逆年紀,高封五品將軍,卜瓊友又對他言聽計從,致使行徑有些乖張。
李桃歌沉聲道:“你死不要緊,整個卜家都要跟著陪葬,卜侍郎就是對你太寵溺了,舍不得訓斥一句,換成別人家,先掌嘴,再敲腿,最後屁股都給你打開花。”
卜屠玉往前一趴,撅起屁股,捏細嗓子嬌嗔道:“原來老大是想要奴家的翹臀,何必藏著掖著,早說便是,奴家的身子骨隨你折騰。”
沒等李桃歌出手,卜屠玉發出帶有放肆的笑聲,騎著馬跑出老遠。
李桃歌無奈搖了搖頭。
是自己開竅太早,還是卜屠玉開竅太晚。
慈富之門多出喪家之子。
果然不無道理。
家中富庶,父母再過度溺愛,缺乏管教,很容易養出敗家子。
既然卜瓊友將兒子交給自己,是得好好調教一番了。
行至一處聯供石橋,兩旁刻有石獅子,神態各異,活靈活現,李桃歌放慢馬速,欣賞匠人傑作,走到橋中間,視線大好,突然察覺到橋頭那邊黑壓壓跪了一大群人。
“恭迎趙王妃,恭迎侯爺。”
聲音洪亮整齊,不知預演過多少次。
李桃歌麵呈苦色。
又來了。
這次北上夔州,沿途官員祭出各種手段獻媚,送首飾,送駿馬,送軟塌,送金玉香爐,雖說沒有直接送金銀,可遞出來的禮物價值不菲,最少都值千兩銀子。
用貴重物品,摸其脈絡,投其所好,這是官場一貫風氣。
今日的官員不走尋常路,竟然跪地相迎。
大寧並非酸儒習氣,見了天子都無需跪拜,官員之間行禮,作揖即可。
李桃歌隻覺得一陣頭大。
誰說禮多人不怪?
禮多了照樣煩心。
李桃歌翻身下馬,走了過去,一躬到底,“不敢受此大禮,諸位大人快快請起。”
一名身穿五品郡守官袍的男子大聲喊道:“琅琊侯平定安西之亂,功德無量,趙王妃賢德孝慈,安撫後方,我等跪地等候,隻為表明敬仰之情。”
說完,數十名官員拜叩。
額頭捶在凍土,砰砰作響。
李桃歌趕緊將他攙起來,頗為無語道:“這位大人,咱們同朝為官,你又是長輩,我受不起大禮。”
“下官不是長輩,您才是長輩。”
年約半百的郡守將雙手舉過頭頂,擺出畢恭畢敬的姿態。
李桃歌望著對方白了一半的雙鬢,納悶道:“我是長輩?”
郡守朗聲道:“晚輩姓許,乃是相府夫人親戚,她老人家是我爺爺的堂妹,按照輩分,應稱作相府夫人為姑奶奶,所以您是我的表叔,趙王妃是晚輩表姑。”
李桃歌嘴角抽動一下。
這幫官員為了討好自己,無所不用其極。
送禮不成,改認親了。
出門在外,親戚不能不認,否則會影響相府名聲。
見他默不作聲,許郡守恭敬說道:“表叔!”
“唉……哎!~”
李桃歌勉為其難答應。
當著眾人認了這門親,許郡守嘴邊露出得意笑容,“請隨侄子迴府,以表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