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歌的身邊,盡是心智超凡的人傑,張燕雲,李白垚,蕭文睿,個頂個的驚才絕豔,得益於他們的悉心教導,察言觀色的本事,已經可以稱得上登堂入室,細細品味拓跋大石的態度,心中大定,不會有性命之憂。


    拓跋大石溫和說道:“山裏人沒讀過幾卷書,淨喜歡關起門來自己瞎琢磨,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大都是不良陋習,譬如這養兒子,要當虎崽子狼崽子去養,有了自食其力的能耐,就丟塊封地給他們,任憑自生自滅。李家小友,你來說說,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你養兒子,輪得到我說三道四?


    李桃歌察覺有坑,可不敢胡亂嚼舌根,挺直腰杆說道:“迴稟大石,實不相瞞,我就屬於您口中的狼崽子,九歲之前,在山裏吃百家飯長大,沒見過爹娘啥模樣。到了相府之後,也很難見到父親一麵,逢年過節去請安磕頭,僅此而已。要我說放養子女,有好處,也有弊端,能習來在亂世中謀生的技巧,當然也會疏於教導,養出一身野性。不過您是大山裏的帝王,想要從您手中接管八千大山,怎能沒點手段,曆盡艱辛萬難,方能成才,這比躲在膝下隻知張口吃飯的慫包,更適合接任大石之位。”


    拓跋三兄弟依舊匍匐在地,用餘光掃向侃侃而談的少年。


    敢在大石麵前談養育子女,說的唾沫橫飛,仿佛大家傳道,這小子瘋了不成?


    可拓跋大石不惱不怒,笑道:“你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當初我也找過赫赫有名的夫子,尋求育子正解,但他胡說八道,要我拜鴻儒為師,去讀聖賢書,潛心研究儒學,信奉仁義禮智信勇恕忠孝悌。那些烏煙瘴氣的東西,聽起來就煩躁,所以我把他殺了,希望他能夠言行如一,心懷寬恕。”


    李桃歌幹笑道:“挺……挺好。”


    拓跋大石含笑道:“許多人都怕我,你卻不怕,這很難得,看來是放養的功勞,若是有機會,一定去拜會你的父親,我們倆心念相通,或許能成為知己。”


    李桃歌誠摯道:“大石若肯蒞臨相府,必掃榻相迎。”


    拓跋大石輕聲道:“聽說你和拓跋牧為訂了聖湖之約,從今以後攻守同盟?”


    李桃歌心裏咯噔一下,不知是福是禍,硬著頭皮說道:“確實如此,牧為兄長幾日之前,曾鼎力相助,在碎葉城擊殺大總管郭平,救過晚輩一命。”


    拓跋大石雲淡風輕點了點頭,感慨道:“這些年來,大周頻頻對八千大山示好,驃月也經常送來禮品,看似把我奉為上賓,不知肚子裏有無齷齪,與他們打交道,不如與近鄰交好。這樣吧,你迴去以後,替我轉告大寧皇帝,就說大石有一女,貌美賢淑,乖巧伶俐,願尋一名大寧皇子結為伉儷。”


    聯姻?!


    李桃歌呆住。


    向來和四大王朝曖昧不明的八千大山,終於要敲定親家了?


    如今動蕩不安,正是群雄逐鹿的時候,貿然出手,絕非明智之舉。


    他為何選擇實力最為羸弱的大寧?


    李桃歌想不明白,仍乖巧說道:“多謝大石垂青,晚輩會如實轉告給聖人。”


    拓跋大石笑盈盈說道:“天色已晚,就不留你在山中過夜了,往西南方走,會有人給你帶路。”


    李桃歌站起身,恭敬說道:“晚輩告辭。”


    “對了。”


    拓跋大石喊住了他,望著三名兒子冷聲道:“萬雀窟的醜事,切記要幫忙隱瞞,不許對任何人提及,這關乎到大山顏麵,萬一大寧皇子聽到這幫孽畜自相殘殺,或許會嫌棄我的寶貝女兒。”


    李桃歌嗯了一聲,“大石叮嚀,晚輩銘記於心。”


    拓跋大石揮了揮手。


    當李家少年走後,拓跋大石閉起雙眸。


    幾息過去。


    他勾起嘴角笑道:“既然來了,為何不現身一敘?大山雖無天上玉液,但也有凡間佳釀,大醉一場,前塵舊事一筆勾銷。”


    不遠處的樹尖,一道矮小身影在黑暗中隨風搖晃。


    月影稀疏,看不清是人是鳥。


    聲音遠遠傳來,“珠璣閣十二條人命,幾壺酒就能抹平?”


    拓跋大石笑了笑,坦蕩道:“殺那十二名門客,本是無意之舉,況且他們辱我在先,沒去屠戮琅琊李氏滿門,已然是我格外開恩,今日又放李家少爺一條生路,李小魚,你還不知足?”


    當年他還未獲得大石之位,頂著八千大山第一天才美譽行走天下,心高氣傲,殺伐果斷,招惹不少仇家,其中就有琅琊李氏。八千大山流傳下來的秘術,他已經學的八九不離十,憑借蠻橫肉身和八門天爐功法,無人能傷其分毫,成為江湖裏最耀眼的新晉武夫。


    隻因酒肆裏的一句斥責,拓跋大石一怒之下狂殺十二門客,無一人留有全屍,皆慘遭肢解,掏出五髒喂給野狗,手段之狠辣,舉世罕有。李小魚為了給李家撐腰,提雙刀來戰,兩人打得難解難分,最後憑借深厚真元,李小魚將拓跋大石快要活活累斃,從東庭都護府追到安西都護府,從海邊打到荒漠,直至拓跋大石進入八千大山,才不了了之。


    這段恩怨,雙方都覺得不太光彩,誰都不想散播出去,於是沒有在世間流傳。


    李靜水朗聲道:“若不是老夫嗔念歸鞘,定要八千大山血流成河,這一刀,是替十二位兄弟討迴公道。”


    拓跋大石眯起眸子,搭在膝蓋的雙手暴起青筋。


    一縷微風劃過。


    小綹長發飄然落下。


    不多不少,十二根。


    拓跋大石盯著掉落在地的小東西,聲音清冷道:“恩怨已清,恕不遠送!”


    誰都不會想到,幾十年來能夠破開大石金身的,竟然是一枚樹葉。


    拓跋大石用指尖夾起落葉,喃喃道:“物外光陰元自得,人間生滅有誰窮。”


    “唯有成仙!”


    仙字隨著落葉綻開,背後瀑布忽然靜止不動。


    靜謐到詭異。


    短暫停頓之後,瀑布轟然倒掛而上。


    匪夷所思的奇景。


    大石一怒,天河逆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自九天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卸甲老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卸甲老卒並收藏我自九天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