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地方,直接把眾位大人安排好,袁睿這才休息。


    沒辦法,不管什麽時候,這就是人情往來,沒有這些應酬,想做什麽都不成。


    哪怕袁睿在京城風光無限,到了地方,隻能入鄉隨俗,有些事必須這樣做。


    不接受這些規矩,想做任何事都會有人掣肘。


    沒一會,宋知府派了一名書史來找袁睿,說是知府大人有請。


    袁睿沒有直接迴去,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雖說沒在官場待過,但是電視劇看了很多,所有當官的都要知道這一點。


    他還聽說,經常有官員為了等待召見,整夜不睡覺的,都是小事。


    “見過府尊,不知府尊有何事吩咐。”


    “袁大人,來來來,坐下說,不用客套,我們就是私人會見。”


    袁睿可也知道為什麽大學士和郡主在跟自己說話時的表情了,這種官場的套話不但是他用,很多官員都用。


    但要是誰真信了這些鬼話,那離倒黴也就不遠了。


    什麽私下見麵,他相信,今晚的談話內容,也許不到天亮就傳遍了。


    “袁大人,聽說從京城運來了很多地裏的種子,不知這些是何東西?”


    “府尊,怎麽說呢,要說好東西,確實是好東西,能吃,產量高,要說不算什麽,也不算什麽,就是比蘿卜好不了多少的東西,名字叫土豆。”


    “袁大人,怎麽這樣說,這個土豆我聽說在京城那邊也是很俏的!”


    “府尊,這個土豆呢,好就好在,有糧食吃,它可以當菜,沒有糧食吃,可以當作糧食吃,產量超過二千斤,一畝地夠一家人吃一年的。”


    “還真是好東西,早就聽說了,現在我們衡州也有了,那個......”


    “府尊,放心,我已經跟胡縣丞交代了,等我們這裏嚐試好了,不管是土豆還是辣椒,到時種子可以讓其他縣來拿,可以買,可以用糧食換,都沒問題。”


    “袁大人,你能這樣做,那就太好了,我,我一定上奏朝堂,給袁大人記功。”


    宋知府怎麽也想不到,袁睿這麽好說話,根本沒有任何條件就把種子提供了。


    他對於袁睿到祁陽來做什麽一直想不通,不知道聖上是什麽意思,以為讓他來鍍金的,可是現在看起來,根本不像,都有點磨煉的味道了。


    當然,他知道,像袁睿這樣的,不會稀罕那些什麽官職,但是圖什麽呢?


    他沒有想到,袁睿根本就不是貪圖什麽名利,錢財,就是想著把作物傳遍中原大地,讓老百姓不會餓肚子。


    “府尊,客氣了,這都是袁睿應該做的事,不值一提。”


    袁睿也不客氣,甚至連下官這樣的話都不要說。


    兩人又聊了一會,袁睿告辭出來,破天荒的,宋知府把他送到了門口。


    其實袁睿剛剛還提到一點,就是那個交易所,他希望到時候,府裏能夠統一安排收成作物的買賣,要不然,在衡州這樣大的地界,種出來的東西沒人要也是麻煩。


    袁睿其實還擔心一點,要是這些縣官把作物當作升官發財的基本,百姓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對他來說,還要做好直接麵對百姓的準備,不能讓官員完全把持了。


    宋知府這才明白袁睿上次公文目的是什麽,這時要給老百姓解決物品的賣出難題,也是讓作物能夠快速運到各地,擴大種植範圍最快的手段。


    袁睿也不藏私,第二天帶著宋知府和各位大人開始了巡察,不管是水田和新種的菜園、土豆地,沒有一點隱瞞,他甚至找來了幾個跟船而來的老農直接現場做起了演示。


    袁睿還在知府和各位官員麵前直接保證,隻要祁陽有了種子,各縣都可以來買或者來換,不但完全供應,而且不會種的可以免費來看,絕對不隱瞞。


    幾位縣裏的官員聽到這點,多少有點放心了,開始以為祁陽就是自己種,圖謀一的發展,一心趕在各縣的前麵,所以有三位知縣沒有來,來的是縣丞,過來看看情況。


    宋知府也知道袁睿的心意了,他開始確實有點擔心袁睿藏私,誰不想快速地把縣裏搞好,升到更好的地方去。


    可是,他現在明白了,對於袁睿來說,升官是不愁的,根本沒有想著從這個地方撈取資本,其他知縣要怪就要怪自己沒有這樣的後台。


    袁睿還擔心一件事,就是苗人,陸喻上次來,幾乎沒有說什麽,袁睿也沒問。


    不是因為別的,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敏感,袁睿也不知道朝堂裏是怎麽考慮的。


    袁睿可不敢讓所有的漢人都認同自己的觀念,天下的百姓還都掙紮在吃飯的基本保障上,估計朝內的很多大人還都處在“非我族類,其心必誅”這樣的心態上,怎麽會這麽容易改變。


    五月二十六日,京城徐府,一片忙亂


    從下午開始,郡主開始有了生產征兆,可算算日子,還不到時候。


    宮裏擅長婦科的禦醫早兩天就到了徐府,他們也是擔心郡主的身體,這可是雙生子,不能有一點大意。


    郡主的身體還是很好的,她不像小河,受過傷,前麵身子弱,後來一補又補過了,生兒子的時候確實吃了不少苦。


    但是,她又跟小河不一樣,肚子裏兩個娃娃,真到了臨產時分,肚子太笨重了,前麵半個月時間,幾乎自己走不了路,比小河更加受罪。


    魏國公這兩天是很難得的沒有把精力放在孫子身上,大部分時間就在女兒院子裏,一會喊一聲,一會跟女兒說兩句,最後連徐夫人都嫌棄他,要趕他走。


    老爺子自從上次受傷後,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精力幾乎全放在家人身上。特別是脾氣,也不像以前那樣暴躁了,不管是誰,哪怕是做了錯事的仆從,也不會很嚴厲地責罵。


    晚上,郡主躺在床上,身上的汗就沒有停過,一會就濕了一身衣服,這些還好,都準備得非常充分。


    荷花和幾個丫鬟婆子看在邊上,時刻給郡主擦汗,換衣,也時時刻刻把郡主的情況告訴在外麵候著的禦醫。


    這也就是魏國公和郡主,換做一般人家,禦醫哪裏會整天一刻不休地看在邊上。


    人多還是有好處,有地位也有更多的資源,家裏的藥材也是準備得足足的,要不怎麽天下的百姓都想著從一個階層到另一個階層。


    徐夫人一直看在女兒的邊上,除去到外間吃了一點東西,其餘時間,她一直跟女兒在說話,想著安撫郡主的情緒。


    女兒的辛苦她能感受到,但到了這個時候,能不能扛過去要靠郡主自己,這是女人必須要跨過的難關。


    時間一點點地熬過去,終於到了醜時末,身疲力盡的郡主在禦醫紮了一針後,順利產下二個女兒,總算是母女平安。


    泰寧二年六月初一,京城聖上下旨。


    朝堂下旨,在靖州設置交易司,這個交易司承辦漢人與周邊各民族,部落的物品交易事宜。


    委派京城戶部原郎中楊奇為靖州交易司正四品正使,作為五品的郎中,這下子算是越級擢升了,所以到了這樣偏僻貧瘠的地方也沒有太大的怨言。


    方榮也在新任戶部侍郎葉長青的舉薦之下出任交易司從七品經曆,葉長青也是來自荊州,升任戶部侍郎之前任職戶部倉司四品大使,正是方文同的上司,和方文同有非常親密的關係。


    本來京城戶部推薦由祁陽知縣袁睿接任靖州交易司正使,可是被聖上否決了,他的想法可不是把袁睿困在那樣的一個地方,沒有什麽難處,也體現不出袁睿的長處。


    這個事情,聖上也明白,袁睿這樣的安排更多的還是為了替苗人爭取生存的機會,看起來交易司有利於各方,實際上交易司最大的得益方還是苗人。


    但是聖上也沒有就這樣便宜苗人,他在下旨成立靖州交易司的同時,給靖州苗王也去了一道旨意,要苗人征調五萬苗兵,做好相應準備,隨時跟朝堂大軍一起北征。


    是的,沒錯,聖上準備北征了!這次的目標是赤金!


    金在百年前被大夏和蒙人合作滅掉後,原地域的居民逐漸分化,分成了大大小小的上百個部落。


    在這中間,有一個比較大的部落逐漸增加實力,兼並周邊的部落,形成了一個擁有十多萬人的大部落,因為這個部落的大帳經常用金黃色的氈布,所有被大夏稱為赤金部落。


    現在的赤金部落,最主要的族人已經不是完顏氏了,而是胡而佳氏。


    所以赤金的大頭領名叫烏比克高,正是出自胡而佳氏,到現在已經做了大頭領近二十年了。


    聖上之所以要對赤金動手,起因還就是上次的察爾人南下,當時探查到的消息就是,察爾人從雲州、武州南下幽州,赤金人在寧州策應,不讓寧州軍有機會往幽州增援。


    至於當時赤金人為什麽沒有動靜,聖上不知道,但是這事聖上記下了。


    聖上的想法,現在邊關非常被動,幽州和寧州雖說目前兵力裝備都還好,但是防守的邊關太長了,根本做不到不露一點缺口,隻要他們想要南下,邊關那些小城根本守不住。


    特別是幽州城外,燕山中小道太多,時時刻刻都要防備胡人打到城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品通天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蘇打不摻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蘇打不摻水並收藏無品通天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