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這幾天正在抓緊時間搜集各類消息,現在到了這個地步,隻能自己出麵了。
他已經有了一點思路,對於苗人的安撫,他也和方榮探討了好久,雖說對於苗人,袁睿了解得還不透徹,可是架不住他的超前思維,往往一條思路就會引來方榮驚奇的目光。
袁睿結合了後世思維,充分考慮了方榮的對策,基本想清楚了下一步對於苗人的管理應該怎麽做。
順勢引導是關鍵,讓苗人不餓肚子,充分享受權利是最基本的底線。
現在的環境下,內部民族衝突大部分是漢人的問題,他們對於一些民族的做法很不厚道,特別是一些儒人,那簡直是不講理。
就一句,非我族人,必有異心,單單這句話,就有大問題。
晚上,一直在寫著東西的袁睿,突然看到陸喻一身黑衣地站在自己麵前,不禁來了一句,“怎麽,不做探子,改做賊了!”
“你這張嘴啊,我怎麽發現你做官後,越來越不要臉了!”
“滿大街你去問問,看看當官的有幾個是要臉的,我這算好的了!”
袁睿說完,站起身,走到二公子身前,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袁睿確實好長時間沒有見過親人了,確實心裏有點惦念,就來了後世最常見的禮節,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後人眼裏再正常不過的擁抱,把二公子惡心壞了!
“放開,放開,我不是郡主,你這淫賊!”
二公子也就是嘴上說說,他確切感受到了袁睿的真誠,也知道袁睿的不易,僅僅是做了一個樣子,沒有真用力推他。
“先給你報個平安,郡主一切都好,就是懷了雙胞胎,太辛苦了,她本來不想讓我告訴你的,我哪裏會瞞你,你知道就好,多寫幾封信迴去。”說著拿了封信出來。
郡主懷了雙胞胎,袁睿知道,上兩封信都寫了,不過都是報平安的信,沒說一句抱怨的話,不過,袁睿也能想得到,這個年代懷雙胞胎的辛苦。
“你在京城好好的官不做,跑到這山溝裏做什麽,怎麽,銀鷹衛的公務到了這裏!”
袁睿讓二公子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水。
“唉,我原來對你還有點不理解,做官嗎,做個好官可能難點,做個一般的也容易不是。我的性格你也知道,跟你一樣,也從沒有想過進入官場,做點生意,混混江湖,要多自在有多自在。可是,陰差陽錯,你做了官,我也沒有脫身,稀裏糊塗還就做了一個大官.....”
“是不是幽州真出了事?”看著二公子的沉悶神色,袁睿一下子就猜出了緣由。
“不算太好,殺了十七個,隻是暫時告一段落而已。”
“十七個!邊軍糜爛至此,怎麽沒能早點警覺。”
“燕國公死得好啊,現在沒辦法往下查了,隻能等下次他們再跳出來才有機會,但願這十七人能讓他們這些人警醒一下,不要再做,還有一點生機。”
袁睿聽著二公子的感歎,心裏也能想象出幽州查內奸的殘酷。
二公子到了雲州,沒有查案經驗的他首先把目光盯在了那些商隊身上,這是他最熟悉的行當,很容易就能查出其中的貓膩。
二公子經常幫人帶信,也知道消息怎麽傳遞,很自然地就發現了某支商隊的蹊蹺。
順著商隊,他又瞄上了中間最可疑的兩個客棧,不是因為別的,做生意很精明的二公子一算賬,這客棧根本不賺錢。
整整蹲守了三天,一個邊軍校尉進入了視線,經過秘密查探,跟蹤,在運貨的大車上發現了密信。
不是二公子這個行內人,根本想不到密信竟然沒有放在關鍵人的身上,而是跟隨貨物縫在了一件絲綢衣服的衣領中,消息就是寫在絲綢上的。
接下來,順著校尉,牽出了偏將,又牽出了雲州的幾位文官,總共十七位,他們常年在邊關倒賣糧食以及軍資給察爾人。
到了後來,還把一些邊軍的防備情況透露給察爾人以換取金銀財物。
但是查到這裏的時候,沒法查下去了,二公子想繼續追,雲州大將軍楊國棟也是支持的,可是雲州的代王不幹了。
不好說他有問題,是在查案的過程中,不知怎麽,幾條線索都指向了燕國公,這下,代王不幹了。
不說代王不相信,楊大將軍和陸喻也不相信,燕國公可能對下屬有點放任,也可能有點糊塗,但是要說他通敵那是不可能的。
事情告一段落,被查出的十七人被代王和楊大將軍直接處斬,家人流放,家財充公,根本連朝堂都沒有經過,這是邊關的性質決定的。
兩人又聊了好久,袁睿想了想,還是跟二公子說了一句話。
“二哥,我們做官到底為了什麽!正如你所說,現在做官的能有一半人為了百姓就不錯了,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要不為了升官,要不就是家族長遠發展,說起來還是私利,又有多少真正關注老百姓吃飽了沒,穿暖了沒!”
“我這幾年,沒想那麽多,也管不了那麽多。人這一生,不過幾十年,到了最後還不是灰飛煙滅,所以不要顧忌那麽多。我就想讓身邊的人平安快樂就好,親人我管,朋友我管,老百姓我也管,誰要是破壞了這個底線,我會跟他死磕到底!”
第二天早上醒來,袁睿隻看到桌麵上一行字,我走了,多保重。
袁睿洗漱完,剛剛吃完早餐,方榮帶著一個人來了。
袁睿看著方榮,有點奇怪,這麽長時間,從沒看過方榮這麽嚴肅,出什麽事了嗎!
“公子,這是我父親的下屬,王柏林,是轉運使司衙門的從事,算是我的半個師傅!”
“袁大人,少爺抬舉我,不敢當什麽師傅,就是一個跑腿的。”
“坐吧,坐吧,我們不用這麽客氣,你家少爺知道我!”
“公子,就不想知道我的來曆!”方榮等著書吏退下,直接問袁睿。
“方兄這是怎麽了,大家投緣,有幸在一起做點事,何須去刨根問底。”
袁睿還真沒想那麽多,大家能投緣,觀念相同,又願意一起做事,沒必要糾結這些。
“家父潭州轉運使方文同,”方榮直接解開了謎底。
看著袁睿仍笑眯眯的看著自己,不禁笑了,“轉運使司衙門在嶽州哦!”
“嶽州,潭州轉運使司是幹什麽的,怎麽設在嶽州呢!”袁睿還是沒迴過神。
“唉,你這腦子,我可是從小就在嶽州長大的,小時候袁世叔經常來家裏。”
“袁世叔,哪個袁世叔,嶽州的?”袁睿根本沒有往自己身上想。
“咳咳,這個,少爺小時候,袁通判,袁大人經常來府裏做客。”
“啊,你說我爹,你認得我爹!”
袁睿這才反應過來,他們說的是袁睿父親。
“我爹當時在嶽州做大倉使,跟世叔打交道比較多,往來很勤。”
要說很是湊巧,方榮在潭州遊學,方文同還是放心的,潭州境內,他跟大部分官員都是熟悉,也都賣他麵子,誰讓他掌握著命脈呢。
這次漢苗爭鬥,他也得到了消息,對於苗人的習性他也熟悉,搞不好就會出人命,他很擔心兒子在哪個地方不小心出了意外。
這才趕緊派人出來,想著早點接上兒子迴家。
按說呢,在潭州這麽大的地方,找一個人很難,但是也就是在潭州,方榮的行蹤比較好找。
一是方榮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捎封信迴去,二是,大部分時間,方榮就在湘水附近走動,不然隻憑腳板,那要到什麽時候。
所以一到黃洋司這裏,平安的信就送迴去了,方文同知道兒子就在苗人邊上,更加擔心了,幹脆把最得力的下屬,教過方榮的王柏林派了出來。
方榮呢,現在不想迴去,又拗不過王柏林,幹脆帶著他到袁睿這裏來了。
“公子,你現在知道我為什麽就見了你短短一麵,就跟著你一起混了!”
“啊,我是一直以為,自己的魅力把你征服了,”袁睿這才明白,大笑起來。
“有點原因,你要是不說那句話,我根本不會理你。等我跟你聊了幾句,發現你就是京城裏那個風頭無二的新科進士,魏國公女婿,當然想著多看看你神奇在哪裏。當然你過往的名氣,詩詞也讓我欽佩不已。後來聊久了,就感覺你麵熟,再聽說你老家在揚州人,就想起了袁世叔,果不其然,後來就發現了,你確實是袁世叔的兒子。”
“你不早說,我哪裏知道還有這個原委,”袁睿埋怨了一聲。
“早說怎麽行,我還想著,要是你就是來做官的,我好早點走呢!”
“我願意跟你一起做事,是因為你那篇立言,也想看看你是不是這樣做的!”
“什麽立言,就是我自己的一個想法,一個願望而已,沒你說的那麽高大上。”
袁睿有點尷尬,不自然的把後世的詞說出來了。
“你說的也不錯,看著確實是小事,也不是真正想做官的人說的,可是恰恰是這一點,我很認同,現在做官的真正能為百姓著想的太少了!”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的後台大啊,國公丈人,郡主夫人,跟著你前途大好!”
方榮也開了一句玩笑,說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見完麵,方榮順勢跟王柏林提出,目前不迴去了,就在這裏幫著袁睿做事,王柏林也是無奈,加上袁睿這裏還真可能是一個做事的好地方,也就沒再堅持。
袁睿又挽留了一下王柏林,特意抽出時間跟兩人聊了半天,主要是關於父親的。
他還確實想了解一下,自己父親到底是什麽樣的個性,畢竟了解的太少了。
他已經有了一點思路,對於苗人的安撫,他也和方榮探討了好久,雖說對於苗人,袁睿了解得還不透徹,可是架不住他的超前思維,往往一條思路就會引來方榮驚奇的目光。
袁睿結合了後世思維,充分考慮了方榮的對策,基本想清楚了下一步對於苗人的管理應該怎麽做。
順勢引導是關鍵,讓苗人不餓肚子,充分享受權利是最基本的底線。
現在的環境下,內部民族衝突大部分是漢人的問題,他們對於一些民族的做法很不厚道,特別是一些儒人,那簡直是不講理。
就一句,非我族人,必有異心,單單這句話,就有大問題。
晚上,一直在寫著東西的袁睿,突然看到陸喻一身黑衣地站在自己麵前,不禁來了一句,“怎麽,不做探子,改做賊了!”
“你這張嘴啊,我怎麽發現你做官後,越來越不要臉了!”
“滿大街你去問問,看看當官的有幾個是要臉的,我這算好的了!”
袁睿說完,站起身,走到二公子身前,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袁睿確實好長時間沒有見過親人了,確實心裏有點惦念,就來了後世最常見的禮節,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後人眼裏再正常不過的擁抱,把二公子惡心壞了!
“放開,放開,我不是郡主,你這淫賊!”
二公子也就是嘴上說說,他確切感受到了袁睿的真誠,也知道袁睿的不易,僅僅是做了一個樣子,沒有真用力推他。
“先給你報個平安,郡主一切都好,就是懷了雙胞胎,太辛苦了,她本來不想讓我告訴你的,我哪裏會瞞你,你知道就好,多寫幾封信迴去。”說著拿了封信出來。
郡主懷了雙胞胎,袁睿知道,上兩封信都寫了,不過都是報平安的信,沒說一句抱怨的話,不過,袁睿也能想得到,這個年代懷雙胞胎的辛苦。
“你在京城好好的官不做,跑到這山溝裏做什麽,怎麽,銀鷹衛的公務到了這裏!”
袁睿讓二公子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水。
“唉,我原來對你還有點不理解,做官嗎,做個好官可能難點,做個一般的也容易不是。我的性格你也知道,跟你一樣,也從沒有想過進入官場,做點生意,混混江湖,要多自在有多自在。可是,陰差陽錯,你做了官,我也沒有脫身,稀裏糊塗還就做了一個大官.....”
“是不是幽州真出了事?”看著二公子的沉悶神色,袁睿一下子就猜出了緣由。
“不算太好,殺了十七個,隻是暫時告一段落而已。”
“十七個!邊軍糜爛至此,怎麽沒能早點警覺。”
“燕國公死得好啊,現在沒辦法往下查了,隻能等下次他們再跳出來才有機會,但願這十七人能讓他們這些人警醒一下,不要再做,還有一點生機。”
袁睿聽著二公子的感歎,心裏也能想象出幽州查內奸的殘酷。
二公子到了雲州,沒有查案經驗的他首先把目光盯在了那些商隊身上,這是他最熟悉的行當,很容易就能查出其中的貓膩。
二公子經常幫人帶信,也知道消息怎麽傳遞,很自然地就發現了某支商隊的蹊蹺。
順著商隊,他又瞄上了中間最可疑的兩個客棧,不是因為別的,做生意很精明的二公子一算賬,這客棧根本不賺錢。
整整蹲守了三天,一個邊軍校尉進入了視線,經過秘密查探,跟蹤,在運貨的大車上發現了密信。
不是二公子這個行內人,根本想不到密信竟然沒有放在關鍵人的身上,而是跟隨貨物縫在了一件絲綢衣服的衣領中,消息就是寫在絲綢上的。
接下來,順著校尉,牽出了偏將,又牽出了雲州的幾位文官,總共十七位,他們常年在邊關倒賣糧食以及軍資給察爾人。
到了後來,還把一些邊軍的防備情況透露給察爾人以換取金銀財物。
但是查到這裏的時候,沒法查下去了,二公子想繼續追,雲州大將軍楊國棟也是支持的,可是雲州的代王不幹了。
不好說他有問題,是在查案的過程中,不知怎麽,幾條線索都指向了燕國公,這下,代王不幹了。
不說代王不相信,楊大將軍和陸喻也不相信,燕國公可能對下屬有點放任,也可能有點糊塗,但是要說他通敵那是不可能的。
事情告一段落,被查出的十七人被代王和楊大將軍直接處斬,家人流放,家財充公,根本連朝堂都沒有經過,這是邊關的性質決定的。
兩人又聊了好久,袁睿想了想,還是跟二公子說了一句話。
“二哥,我們做官到底為了什麽!正如你所說,現在做官的能有一半人為了百姓就不錯了,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要不為了升官,要不就是家族長遠發展,說起來還是私利,又有多少真正關注老百姓吃飽了沒,穿暖了沒!”
“我這幾年,沒想那麽多,也管不了那麽多。人這一生,不過幾十年,到了最後還不是灰飛煙滅,所以不要顧忌那麽多。我就想讓身邊的人平安快樂就好,親人我管,朋友我管,老百姓我也管,誰要是破壞了這個底線,我會跟他死磕到底!”
第二天早上醒來,袁睿隻看到桌麵上一行字,我走了,多保重。
袁睿洗漱完,剛剛吃完早餐,方榮帶著一個人來了。
袁睿看著方榮,有點奇怪,這麽長時間,從沒看過方榮這麽嚴肅,出什麽事了嗎!
“公子,這是我父親的下屬,王柏林,是轉運使司衙門的從事,算是我的半個師傅!”
“袁大人,少爺抬舉我,不敢當什麽師傅,就是一個跑腿的。”
“坐吧,坐吧,我們不用這麽客氣,你家少爺知道我!”
“公子,就不想知道我的來曆!”方榮等著書吏退下,直接問袁睿。
“方兄這是怎麽了,大家投緣,有幸在一起做點事,何須去刨根問底。”
袁睿還真沒想那麽多,大家能投緣,觀念相同,又願意一起做事,沒必要糾結這些。
“家父潭州轉運使方文同,”方榮直接解開了謎底。
看著袁睿仍笑眯眯的看著自己,不禁笑了,“轉運使司衙門在嶽州哦!”
“嶽州,潭州轉運使司是幹什麽的,怎麽設在嶽州呢!”袁睿還是沒迴過神。
“唉,你這腦子,我可是從小就在嶽州長大的,小時候袁世叔經常來家裏。”
“袁世叔,哪個袁世叔,嶽州的?”袁睿根本沒有往自己身上想。
“咳咳,這個,少爺小時候,袁通判,袁大人經常來府裏做客。”
“啊,你說我爹,你認得我爹!”
袁睿這才反應過來,他們說的是袁睿父親。
“我爹當時在嶽州做大倉使,跟世叔打交道比較多,往來很勤。”
要說很是湊巧,方榮在潭州遊學,方文同還是放心的,潭州境內,他跟大部分官員都是熟悉,也都賣他麵子,誰讓他掌握著命脈呢。
這次漢苗爭鬥,他也得到了消息,對於苗人的習性他也熟悉,搞不好就會出人命,他很擔心兒子在哪個地方不小心出了意外。
這才趕緊派人出來,想著早點接上兒子迴家。
按說呢,在潭州這麽大的地方,找一個人很難,但是也就是在潭州,方榮的行蹤比較好找。
一是方榮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捎封信迴去,二是,大部分時間,方榮就在湘水附近走動,不然隻憑腳板,那要到什麽時候。
所以一到黃洋司這裏,平安的信就送迴去了,方文同知道兒子就在苗人邊上,更加擔心了,幹脆把最得力的下屬,教過方榮的王柏林派了出來。
方榮呢,現在不想迴去,又拗不過王柏林,幹脆帶著他到袁睿這裏來了。
“公子,你現在知道我為什麽就見了你短短一麵,就跟著你一起混了!”
“啊,我是一直以為,自己的魅力把你征服了,”袁睿這才明白,大笑起來。
“有點原因,你要是不說那句話,我根本不會理你。等我跟你聊了幾句,發現你就是京城裏那個風頭無二的新科進士,魏國公女婿,當然想著多看看你神奇在哪裏。當然你過往的名氣,詩詞也讓我欽佩不已。後來聊久了,就感覺你麵熟,再聽說你老家在揚州人,就想起了袁世叔,果不其然,後來就發現了,你確實是袁世叔的兒子。”
“你不早說,我哪裏知道還有這個原委,”袁睿埋怨了一聲。
“早說怎麽行,我還想著,要是你就是來做官的,我好早點走呢!”
“我願意跟你一起做事,是因為你那篇立言,也想看看你是不是這樣做的!”
“什麽立言,就是我自己的一個想法,一個願望而已,沒你說的那麽高大上。”
袁睿有點尷尬,不自然的把後世的詞說出來了。
“你說的也不錯,看著確實是小事,也不是真正想做官的人說的,可是恰恰是這一點,我很認同,現在做官的真正能為百姓著想的太少了!”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的後台大啊,國公丈人,郡主夫人,跟著你前途大好!”
方榮也開了一句玩笑,說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見完麵,方榮順勢跟王柏林提出,目前不迴去了,就在這裏幫著袁睿做事,王柏林也是無奈,加上袁睿這裏還真可能是一個做事的好地方,也就沒再堅持。
袁睿又挽留了一下王柏林,特意抽出時間跟兩人聊了半天,主要是關於父親的。
他還確實想了解一下,自己父親到底是什麽樣的個性,畢竟了解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