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樣的環境下,特別是對外,還真是不能沒有銀鷹,否則對於未來的戰事會有致命的危害。
聖上在邊關多年,深知信息的重要性,要是不能料敵先機,很容易出大問題。
但是這個事情,聖上也知道不能太張揚,畢竟銀鷹還是有些東西不能被別人知道太多的。
他隻單獨把魏國公傳進了宮,那些文臣還是算了吧,搞不好會反過來勸他幹脆撤掉。
“魏國公,銀鷹這個狀況,是不是還有重組的必要了。”
“陛下,依老臣來看,特別是對外消息打探,銀鷹還是有很多作用的,要重組。”
“目前你看,整個銀鷹係統幾乎是癱瘓的,可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扭轉的。”
“陛下,依老臣想,目前可以從禁衛抽調部分人員到銀鷹中,然後再提拔幾個頭目過去,相信這些人不比原來的差多少,在京城,至少這些人做事沒問題。”
“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頭領怎麽辦,禁衛軍可沒有現成的人才。”
“原來的銀鷹中確實沒有合適的人,京中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個人太關鍵了,不但武藝要能壓得住,還要對朝堂和江湖、邊關都很熟悉。”
“陛下,突然之間,老臣還真想起一人,不知陛下記得不,富陽侯齊嘯天之子齊滄海原先在銀鷹中做過右統領,前後待了五年,後來被調到了禁衛軍中。”
“富陽侯,我好像有點印象,當時年輕一輩中非常穩重的一個,武藝也好。他現在還在禁衛中嗎?”
聖上聽魏國公一說,好像記起來了,這是個在二代中很出色的一個!
“陛下,齊滄海三年前因母亡故,居家守喪,期滿還在等候聖意。”
“好,確實是個合適人選,齊滄海,齊滄海。”
聖上思考了一下,這個人選確實不錯,但是他也知道僅憑這一個人還不行,最好是再找幾個人做他的幫手,快速地把現在的局麵穩定下來。
兩天後,等聖上再次召見魏國公、英國公和幾位王爺時,這事終於確定了,齊滄海被賜封為平陽伯,廣武將軍,銀鷹衛都統領,成為內臣之一。
是的,聖上還是對銀鷹軍做了重組,單獨設置一軍,將銀翼軍改稱銀鷹衛,擴大成了衛軍。
新的銀鷹衛,京城設置三營,每營一千人,共三千人,新任都統領為正三品將軍。
銀鷹三營各自公務不同,一營承擔朝堂內務,一營承擔地方事務,一營承擔外藩事務。
銀鷹衛還配備四品將軍的左右統領各一人,又將每營主將提升為五品偏將,下轄十名校尉。
為了銀鷹的消息打探,另外允許銀鷹衛在十三州新組建大小不一的銀鷹外線人員和情報人員,包括外藩。
作為魏國公的老搭檔,富陽侯特意到了魏國公府,沒辦法,這個人情太大了。
這時候可不是避嫌的時候,聖上要謝恩,魏國公這裏也是要來說說話的。
齊滄海提前被賜封,已經說明,未來富陽侯的爵位可以不算他的了,也就是說,自己死後,至少還有一個兒子可以得到伯爵的位子。
換句話說,齊滄海未來最有可能成為新晉侯爺,跟自己平級,而另一個兒子至少降襲富陽侯位子。
魏國公沒想那麽多,隻要是能做事的人,自己推薦不是應當的嗎。再說,自己真沒什麽私利可圖,爵位升不上去了,給自己也不敢要。
魏國公倒是提到了一個人,已經跟聖上推薦了,這時再跟富陽侯說清楚更好一些,別到時兩人出現誤會就岔了。
原來,魏國公還跟聖上提到了一個人,也是聖上見過的,陸家二公子,陸喻,作為南劍的徒弟,不管是武藝,還是江湖人脈那都是沒說的。
還有一點,這也是一個純粹的人,比較適合在銀鷹中做事。
所以,對著富陽侯,魏國公沒做任何隱瞞,說得很明白,這個人一不會爭權奪利,二不會背後耍陰招,投靠他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信任。
富陽侯也是一個老狐狸,馬上就明白了,對於外人來說,這就是自己人,但要說完全放心呢,還差那麽一點,要看看以後這個人到底背後藏著什麽。
陸家二公子還不知道,天上掉了個大餡餅砸到他頭上。
這是魏國公私下做主,他對這個女婿太不放心了,現在這才多大,已經遇到多次刺殺了,難道真讓自己女兒守寡不成。
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女婿未來不可能悠閑過日子的,遲早要迴朝堂,也是遲早要下地方為官的,這麽能幹的一個人,聖上怎麽可能不用。
現在的官場,他非常熟悉,就說自己,可以說在朝堂裏僅在聖上之下,但還不是被人算計了一迴。
那個臭小子以後不知還要得罪多少人,沒有人在邊上做些防護,就憑那個小子的運氣,能擋幾次。
現在要是有人在銀鷹裏提前做好鋪墊,有了什麽消息就能做好準備,再加上精心的防護,至少可以讓人放心些不是。
所以,魏國公提前就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直接送往揚州,裏麵已經把這件事稍微說了一下,他相信,自己女兒那個聰慧樣,一下子就會明白自己的意思。
再有就是,魏國公想要老婆、女兒迴京城了,兒媳婦馬上就要生產了,這個時候,他心裏沒底。
這是徐家最大的事,眼看著徐家第三代就要出生,要是兒子,很有可能是未來的魏國公,自家小子自家知道,天天莽裏莽撞的,疼媳婦沒說的,可是對細節粗心得很。
自己這個老公公也不太好往跟前湊,夫人要是在家就最好了。
七月底,袁睿一行人已經做好了出行準備,郡主和徐夫人要迴京了,因為定安郡主馬上要生產了。
現在小河不太方便去京城,加上孟夫人也想去季家莊,所以她們不去京城,先迴季家莊。
郡主不太放心小河,所以先讓袁睿送小河迴家,再到京城匯合。
袁睿特意征求了一下小河的意見,是在哪裏休養最好。小河覺得她最好還是在季家莊待著最舒服,環境好,父母又在身邊照顧起來方便。
袁睿他們一路同行直接到了季家莊邊上才分開,郡主和徐夫人繼續乘船前往京城,袁睿陪伴林夫人和小河迴家安頓,約好京城匯合。
袁睿跟郡主說了,按照現在的行程,袁睿會直接從陸上快馬趕往京城,可能跟郡主差不多時間到。
還有一件事,這次到京城要拉著陸二公子一起,魏國公的意思郡主跟袁睿已經說了。現在要跟二公子先通氣,讓他做好準備,當然先去京城是必須的。
二天後,匯合了二公子的袁睿眾人快馬趕赴京城。
兩人對於這事其實有過交談,袁睿特別擔心二公子的個性,他心裏是有擔憂的。
“你知道,我對官場沒什麽想法,也不願意後半輩子為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權利爭鬥迷失了心竅,所以,從內心來說,我不願意你牽扯進來。”
“有一點你可以放心,隻要你真沒那個心思,我去跟老爺子他們說,沒有必要勉強自己。”
“老弟,早幾天接到你的信,我也迷茫了,我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進官場的。這次突然之間讓我進入銀鷹,給的品級比我哥這個正牌進士都高,你說我怎麽不慌。”
“但是郡主說得也很明白,我到了那裏更多的是做些輔助,給統領做幫手,不需要在裏麵鑽營,更談不上爭權奪利,鉤心鬥角,可能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再有,銀鷹是什麽,那是聖上最信任的人,郡主說這個身份對於我們做事非常有利。”
“你也別太擔心,不就是官場嗎,那些做官的我也見識過不少,小心應付就好了。”
袁睿自己對官場都是兩眼一麻黑,還別說去教別人了,隻能默默點頭。
八月初五,趕在城門關閉前,袁睿和二公子進了京城。
袁睿想起二公子還沒有去過自己的小家,幹脆直接讓二公子去自己家做客,探探門。二公子倒是沒有過多的矯情,先來了袁睿的小家。
果然,郡主直接迴了國公府,還沒有迴來,兩人看著天色將晚,這時上門也不合適,路上一直趕路,確實也累了,幹脆直接在家裏好好歇息一下,有事明天再說。
第二天一早,還沒等兩人出門,一大早上,一個消息傳來,察爾人南下幽州。
聖上在邊關多年,深知信息的重要性,要是不能料敵先機,很容易出大問題。
但是這個事情,聖上也知道不能太張揚,畢竟銀鷹還是有些東西不能被別人知道太多的。
他隻單獨把魏國公傳進了宮,那些文臣還是算了吧,搞不好會反過來勸他幹脆撤掉。
“魏國公,銀鷹這個狀況,是不是還有重組的必要了。”
“陛下,依老臣來看,特別是對外消息打探,銀鷹還是有很多作用的,要重組。”
“目前你看,整個銀鷹係統幾乎是癱瘓的,可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扭轉的。”
“陛下,依老臣想,目前可以從禁衛抽調部分人員到銀鷹中,然後再提拔幾個頭目過去,相信這些人不比原來的差多少,在京城,至少這些人做事沒問題。”
“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頭領怎麽辦,禁衛軍可沒有現成的人才。”
“原來的銀鷹中確實沒有合適的人,京中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個人太關鍵了,不但武藝要能壓得住,還要對朝堂和江湖、邊關都很熟悉。”
“陛下,突然之間,老臣還真想起一人,不知陛下記得不,富陽侯齊嘯天之子齊滄海原先在銀鷹中做過右統領,前後待了五年,後來被調到了禁衛軍中。”
“富陽侯,我好像有點印象,當時年輕一輩中非常穩重的一個,武藝也好。他現在還在禁衛中嗎?”
聖上聽魏國公一說,好像記起來了,這是個在二代中很出色的一個!
“陛下,齊滄海三年前因母亡故,居家守喪,期滿還在等候聖意。”
“好,確實是個合適人選,齊滄海,齊滄海。”
聖上思考了一下,這個人選確實不錯,但是他也知道僅憑這一個人還不行,最好是再找幾個人做他的幫手,快速地把現在的局麵穩定下來。
兩天後,等聖上再次召見魏國公、英國公和幾位王爺時,這事終於確定了,齊滄海被賜封為平陽伯,廣武將軍,銀鷹衛都統領,成為內臣之一。
是的,聖上還是對銀鷹軍做了重組,單獨設置一軍,將銀翼軍改稱銀鷹衛,擴大成了衛軍。
新的銀鷹衛,京城設置三營,每營一千人,共三千人,新任都統領為正三品將軍。
銀鷹三營各自公務不同,一營承擔朝堂內務,一營承擔地方事務,一營承擔外藩事務。
銀鷹衛還配備四品將軍的左右統領各一人,又將每營主將提升為五品偏將,下轄十名校尉。
為了銀鷹的消息打探,另外允許銀鷹衛在十三州新組建大小不一的銀鷹外線人員和情報人員,包括外藩。
作為魏國公的老搭檔,富陽侯特意到了魏國公府,沒辦法,這個人情太大了。
這時候可不是避嫌的時候,聖上要謝恩,魏國公這裏也是要來說說話的。
齊滄海提前被賜封,已經說明,未來富陽侯的爵位可以不算他的了,也就是說,自己死後,至少還有一個兒子可以得到伯爵的位子。
換句話說,齊滄海未來最有可能成為新晉侯爺,跟自己平級,而另一個兒子至少降襲富陽侯位子。
魏國公沒想那麽多,隻要是能做事的人,自己推薦不是應當的嗎。再說,自己真沒什麽私利可圖,爵位升不上去了,給自己也不敢要。
魏國公倒是提到了一個人,已經跟聖上推薦了,這時再跟富陽侯說清楚更好一些,別到時兩人出現誤會就岔了。
原來,魏國公還跟聖上提到了一個人,也是聖上見過的,陸家二公子,陸喻,作為南劍的徒弟,不管是武藝,還是江湖人脈那都是沒說的。
還有一點,這也是一個純粹的人,比較適合在銀鷹中做事。
所以,對著富陽侯,魏國公沒做任何隱瞞,說得很明白,這個人一不會爭權奪利,二不會背後耍陰招,投靠他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信任。
富陽侯也是一個老狐狸,馬上就明白了,對於外人來說,這就是自己人,但要說完全放心呢,還差那麽一點,要看看以後這個人到底背後藏著什麽。
陸家二公子還不知道,天上掉了個大餡餅砸到他頭上。
這是魏國公私下做主,他對這個女婿太不放心了,現在這才多大,已經遇到多次刺殺了,難道真讓自己女兒守寡不成。
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女婿未來不可能悠閑過日子的,遲早要迴朝堂,也是遲早要下地方為官的,這麽能幹的一個人,聖上怎麽可能不用。
現在的官場,他非常熟悉,就說自己,可以說在朝堂裏僅在聖上之下,但還不是被人算計了一迴。
那個臭小子以後不知還要得罪多少人,沒有人在邊上做些防護,就憑那個小子的運氣,能擋幾次。
現在要是有人在銀鷹裏提前做好鋪墊,有了什麽消息就能做好準備,再加上精心的防護,至少可以讓人放心些不是。
所以,魏國公提前就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直接送往揚州,裏麵已經把這件事稍微說了一下,他相信,自己女兒那個聰慧樣,一下子就會明白自己的意思。
再有就是,魏國公想要老婆、女兒迴京城了,兒媳婦馬上就要生產了,這個時候,他心裏沒底。
這是徐家最大的事,眼看著徐家第三代就要出生,要是兒子,很有可能是未來的魏國公,自家小子自家知道,天天莽裏莽撞的,疼媳婦沒說的,可是對細節粗心得很。
自己這個老公公也不太好往跟前湊,夫人要是在家就最好了。
七月底,袁睿一行人已經做好了出行準備,郡主和徐夫人要迴京了,因為定安郡主馬上要生產了。
現在小河不太方便去京城,加上孟夫人也想去季家莊,所以她們不去京城,先迴季家莊。
郡主不太放心小河,所以先讓袁睿送小河迴家,再到京城匯合。
袁睿特意征求了一下小河的意見,是在哪裏休養最好。小河覺得她最好還是在季家莊待著最舒服,環境好,父母又在身邊照顧起來方便。
袁睿他們一路同行直接到了季家莊邊上才分開,郡主和徐夫人繼續乘船前往京城,袁睿陪伴林夫人和小河迴家安頓,約好京城匯合。
袁睿跟郡主說了,按照現在的行程,袁睿會直接從陸上快馬趕往京城,可能跟郡主差不多時間到。
還有一件事,這次到京城要拉著陸二公子一起,魏國公的意思郡主跟袁睿已經說了。現在要跟二公子先通氣,讓他做好準備,當然先去京城是必須的。
二天後,匯合了二公子的袁睿眾人快馬趕赴京城。
兩人對於這事其實有過交談,袁睿特別擔心二公子的個性,他心裏是有擔憂的。
“你知道,我對官場沒什麽想法,也不願意後半輩子為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權利爭鬥迷失了心竅,所以,從內心來說,我不願意你牽扯進來。”
“有一點你可以放心,隻要你真沒那個心思,我去跟老爺子他們說,沒有必要勉強自己。”
“老弟,早幾天接到你的信,我也迷茫了,我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進官場的。這次突然之間讓我進入銀鷹,給的品級比我哥這個正牌進士都高,你說我怎麽不慌。”
“但是郡主說得也很明白,我到了那裏更多的是做些輔助,給統領做幫手,不需要在裏麵鑽營,更談不上爭權奪利,鉤心鬥角,可能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再有,銀鷹是什麽,那是聖上最信任的人,郡主說這個身份對於我們做事非常有利。”
“你也別太擔心,不就是官場嗎,那些做官的我也見識過不少,小心應付就好了。”
袁睿自己對官場都是兩眼一麻黑,還別說去教別人了,隻能默默點頭。
八月初五,趕在城門關閉前,袁睿和二公子進了京城。
袁睿想起二公子還沒有去過自己的小家,幹脆直接讓二公子去自己家做客,探探門。二公子倒是沒有過多的矯情,先來了袁睿的小家。
果然,郡主直接迴了國公府,還沒有迴來,兩人看著天色將晚,這時上門也不合適,路上一直趕路,確實也累了,幹脆直接在家裏好好歇息一下,有事明天再說。
第二天一早,還沒等兩人出門,一大早上,一個消息傳來,察爾人南下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