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已經變成甩手掌櫃了,最大的靠山,姐姐袁晴將所有的雜事全部接手了,婚事這塊讓他什麽都別管了,更不用為了婚房發愁,袁家在京城也有宅院。
袁晴還真不是亂說,自從自己相公到了京城,他們在京城就置了一處宅院,也在內城,不太大,也就兩進小院,平常就是姐夫住一下。
袁晴當時置業的時候就留了一個心眼,自己弟弟反正以後也是要來京城的,早點安置也便宜一點。
所以,她三年前就在自家邊上不遠的地方也置了一處,宅院還真不小,是個三進的,後麵還帶了一個小花園。
當時花了差不多八千多兩,用的就是袁睿的名字,錢還是二公子出的。
袁睿這下有時間了,這段時間幹脆帶著大山開始在京城周邊做起了技術員。
袁睿早就做了一件事,魏國公、夏國公家在京城附近的萬頃水田,這次按照袁睿的籌劃已經開始了早季稻的種植,這也是袁睿偷偷做的一個安排。
在四月中旬開始,他從季家莊那邊找來了幾十個老農,就住在城外的佃莊內,開始幫著附近的百姓培育稻苗。
這次京城的早稻種植也是一個嚐試,要是做好了,就可以在京城全麵鋪開。
在揚州,也已經開始了嚐試,通海整個縣城範圍內,全部水田種植了雙季稻,這是朝堂要求的,也是為了袁睿的實驗。
所以今年是個關鍵年,做好了,明年整個揚州、潭州、荊州、杭州都會按照現在的方法去種植雙季稻。
要說袁睿能做什麽,也是瞎扯,從袁睿內心來說,他就是覺得事情太繁瑣了,不想幹什麽,跑到外麵躲懶呢。
現在徐家的水田裏,秧苗已經插下去了,到處都是忙碌的佃農,還有一些圍在田間地頭,聽著袁睿派來的老農在傳授經驗。
袁睿也不想打擾他們,就在附近溜溜達達地看著附近的風景,這樣輕鬆多了。
兩人閑逛了一會,還是被徐家的管事找到了,這可是正宗的主人,馬上要稱郡馬,姑爺了,再說,這位還是新科進士,朝堂裏的中書,對他可不敢馬虎一點。
袁睿跟他客套了兩句,就讓他準備了一點飯菜,再找個地方,釣釣魚,好好休息一下。
這下子,管事的高興了,這個都是他最拿手的,伺候這些沒問題。
接連兩天,袁睿就在徐家方圓十幾裏的地界遊蕩,吃吃青菜豆腐,釣釣魚,逗逗狗,玩得是不亦樂乎,把前一陣子的勞累還真歇迴來了。
袁睿還比較關心這裏的菜地,這次他從南洋買進糧食也不是瞎做的,其實他還有一種想法,要是江南的雙季稻解決了,大夏的糧食做到自給自足。
他想著把一部分不適合種植水稻和糧食作物的旱地、坡地拿出來種植一些蔬菜,土豆這些。
最好能像幾百年後,城市附近到處都是菜地,讓百姓更多地把經濟作物種出來換錢,真正解決溫飽。
現在的老百姓可不敢隨便把田地用來種菜,連飯都吃不飽,不餓死已經不錯了。
袁睿還想著就是養殖,在通海那邊自己就是這麽做的,京城範圍也可以大範圍的去做,不但養雞,還要養豬。
現在的百姓嚴重營養不良,要是能夠像外藩那些百姓,可以天天吃上肉,身體素質肯定可以上幾級,哪怕對上外藩,也不會太吃虧。
現在通海那邊的養殖已經完全成型了,雞、鴨、鵝都有,不但老百姓家裏有,很多村子專門圈了廢地,幾百上千隻的養,反正不怕賣不出去,孫家和陸家不管多少,都要。
宮內,聖上突然抬起頭問了一句。
“聽說魏國公夫人的病情已經好轉了,現在都能下地了,袁睿的方子禦醫那邊是怎麽說的?”
“啟稟陛下,禦醫說袁睿沒有開方子,就是用了白酒,他們琢磨了好多天了,白酒退熱確實沒有見識過,還有就是艾草,這個用來驅蚊消毒還可以,也沒有聽說退熱。”
“這些禦醫,還是太信書本,這段時間袁睿做什麽去了?”
“早幾天跟襄城郡王家世子見了一麵,聊了一點南洋生意,清遠郡王公子迴南洋準備了。袁中書這兩天一直忙著買宅子成親,沒看中,後來是他姐姐接手了婚事。”
“不會是這個臭小子又去哪裏躲懶了吧,”聖上不等說完,馬上問了一句。
“啟稟陛下,袁睿正在城外徐家莊院裏,說是看看早季稻。”
“他去能做什麽,不會下田插秧吧!”
“陛下,他沒有插秧,是在菜園裏種菜,天天釣魚。”
“哼,我就知道,這個小子在偷懶,隻要三天不管,他一定是這樣的。”
“三年,三年,這個小子還真沒吹牛,到了明年,整個江南就成米倉了。”
“這個小子,當時要了什麽恩典來著!”
“陛下,要說起來,奴婢很是佩服袁中書,你說他做的這幾件事,哪件是為了私利,也從沒有為自家要點什麽賞賜,比很多朝臣強多了。”
這個小子也就這點好了,確實,沒有太多的個人私利,不說做生意賺銀子,僅為了朝堂拿出的銀子都是成山的,要擱別人,哪個不往家裏拿。
聖上想了一會,也沒想出辦法,這個小子不缺啥啊,自己還真沒拿得出手的東西。
做官吧,一般進士起點也就是七品,他以前就是正七品內閣中書了,不好再升了。
現在是郡主的婚也賜了,馬上就要成親了,再賜點什麽也算錦上添花吧。
袁睿也待不了了,也就清閑了三四天,京裏來人了,準確說是郡主派人來了,信裏就四個字,迴來成親!
袁睿一頭霧水,成啥親,不是二十六嗎,今天不才五月初二,還早呢。
沒辦法,自己還是掰不過哪個手腕的,隻能坐著大車,當天迴了京城。
在路上看著自己特別定做的馬車,頓時想起了橡膠,要是南洋橡膠來了,自己做輪胎應該可以吧。
機械這些暫時就別想了,但是輪胎這個玩意不是太難,想想辦法,還是容易的。
想到車子,再看看道路,他歎氣了,有輪胎也不解決根本問題,還有就是道路,現在的石板路隻在城裏有,出城就是泥巴路,平都不平,還別說其他的,無奈啊!
袁睿這次被帶到了新房這裏,剛到街口,就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送貨的大車排成隊等在大門口,吃的,用的,鍋碗盆瓢,桌椅板凳,全部都是新的。
袁睿晃悠悠地走進院子,這下更離譜了,滿院子都是什麽瓷器、布匹、絲綢還有金銀器,最惹眼的是那些看著就很貴重的擺件。
袁睿吃驚不已,自己就給了姐姐十萬兩銀子,這些東西下來怎麽看都不止了。
等袁睿看到正在一點一點對著單子核檢的姐姐,頓時問不出一句話了。
袁晴這幾天確實忙慘了,作為袁睿最親近的姐姐,婚事這一最繁雜的人生大事,她隻能自己親自做。
要是在季家莊,還真沒這麽多講究,也沒有這麽多要求,鄉間親事,按規矩就好。
作為夫家,準備好婚房,把賓客通知到,再提前把聘禮送出去,當天排好婚宴就可以了。但是在京城,規矩就大多了,迎娶郡主,完全是n多個等量級。
“姐姐,我,我,我能做什麽,”袁睿確實覺得不好意思,自己婚事,一甩手就給了姐姐,完全沒有去想會給姐姐帶來多大麻煩。
“臭小子,怎麽,不好意思了,”袁晴又吩咐了幾句,打發仆人出去準備,看著袁睿有點心虛的表情,不禁笑了。
“能看到你到現在這個樣子,我高興呢,姐姐累點,算什麽。”
“這是我以前就準備好的宅子,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小了,幸好國公府的二公子認得邊上的那戶人家,用另外一處院子跟他換了,現在兩個院子打成一處,已經勉強可以了。”
“我呢,來的時候,二弟給我帶了二十萬兩銀子,徐家送來了二十萬兩,你給了我十萬兩,辦這些事足夠了。”
“姐姐,我們是不是太張揚了,幾十萬兩銀子呢,”袁睿有點猶豫。
“要是在鄉下,幾千兩已經夠了,但是在京城裏,又是娶郡主,算是正常吧,畢竟家裏要好好布置,還要準備幾十抬的聘禮,這都是明麵上不能省的。”
袁睿一下子無語了,是啊,光是聘禮就是幾十抬呢!
娶個郡主進門,總不能太寒酸,就那些金銀器,沒有幾萬兩根本拿不下,還別說送給郡主的一些什麽金銀首飾、珠寶玉器什麽的,很多貴重物品一件就是大幾萬兩銀子。
袁睿現在也不能再說什麽了,有些時候,維持雙方的麵子也是大事。
袁晴還真不是亂說,自從自己相公到了京城,他們在京城就置了一處宅院,也在內城,不太大,也就兩進小院,平常就是姐夫住一下。
袁晴當時置業的時候就留了一個心眼,自己弟弟反正以後也是要來京城的,早點安置也便宜一點。
所以,她三年前就在自家邊上不遠的地方也置了一處,宅院還真不小,是個三進的,後麵還帶了一個小花園。
當時花了差不多八千多兩,用的就是袁睿的名字,錢還是二公子出的。
袁睿這下有時間了,這段時間幹脆帶著大山開始在京城周邊做起了技術員。
袁睿早就做了一件事,魏國公、夏國公家在京城附近的萬頃水田,這次按照袁睿的籌劃已經開始了早季稻的種植,這也是袁睿偷偷做的一個安排。
在四月中旬開始,他從季家莊那邊找來了幾十個老農,就住在城外的佃莊內,開始幫著附近的百姓培育稻苗。
這次京城的早稻種植也是一個嚐試,要是做好了,就可以在京城全麵鋪開。
在揚州,也已經開始了嚐試,通海整個縣城範圍內,全部水田種植了雙季稻,這是朝堂要求的,也是為了袁睿的實驗。
所以今年是個關鍵年,做好了,明年整個揚州、潭州、荊州、杭州都會按照現在的方法去種植雙季稻。
要說袁睿能做什麽,也是瞎扯,從袁睿內心來說,他就是覺得事情太繁瑣了,不想幹什麽,跑到外麵躲懶呢。
現在徐家的水田裏,秧苗已經插下去了,到處都是忙碌的佃農,還有一些圍在田間地頭,聽著袁睿派來的老農在傳授經驗。
袁睿也不想打擾他們,就在附近溜溜達達地看著附近的風景,這樣輕鬆多了。
兩人閑逛了一會,還是被徐家的管事找到了,這可是正宗的主人,馬上要稱郡馬,姑爺了,再說,這位還是新科進士,朝堂裏的中書,對他可不敢馬虎一點。
袁睿跟他客套了兩句,就讓他準備了一點飯菜,再找個地方,釣釣魚,好好休息一下。
這下子,管事的高興了,這個都是他最拿手的,伺候這些沒問題。
接連兩天,袁睿就在徐家方圓十幾裏的地界遊蕩,吃吃青菜豆腐,釣釣魚,逗逗狗,玩得是不亦樂乎,把前一陣子的勞累還真歇迴來了。
袁睿還比較關心這裏的菜地,這次他從南洋買進糧食也不是瞎做的,其實他還有一種想法,要是江南的雙季稻解決了,大夏的糧食做到自給自足。
他想著把一部分不適合種植水稻和糧食作物的旱地、坡地拿出來種植一些蔬菜,土豆這些。
最好能像幾百年後,城市附近到處都是菜地,讓百姓更多地把經濟作物種出來換錢,真正解決溫飽。
現在的老百姓可不敢隨便把田地用來種菜,連飯都吃不飽,不餓死已經不錯了。
袁睿還想著就是養殖,在通海那邊自己就是這麽做的,京城範圍也可以大範圍的去做,不但養雞,還要養豬。
現在的百姓嚴重營養不良,要是能夠像外藩那些百姓,可以天天吃上肉,身體素質肯定可以上幾級,哪怕對上外藩,也不會太吃虧。
現在通海那邊的養殖已經完全成型了,雞、鴨、鵝都有,不但老百姓家裏有,很多村子專門圈了廢地,幾百上千隻的養,反正不怕賣不出去,孫家和陸家不管多少,都要。
宮內,聖上突然抬起頭問了一句。
“聽說魏國公夫人的病情已經好轉了,現在都能下地了,袁睿的方子禦醫那邊是怎麽說的?”
“啟稟陛下,禦醫說袁睿沒有開方子,就是用了白酒,他們琢磨了好多天了,白酒退熱確實沒有見識過,還有就是艾草,這個用來驅蚊消毒還可以,也沒有聽說退熱。”
“這些禦醫,還是太信書本,這段時間袁睿做什麽去了?”
“早幾天跟襄城郡王家世子見了一麵,聊了一點南洋生意,清遠郡王公子迴南洋準備了。袁中書這兩天一直忙著買宅子成親,沒看中,後來是他姐姐接手了婚事。”
“不會是這個臭小子又去哪裏躲懶了吧,”聖上不等說完,馬上問了一句。
“啟稟陛下,袁睿正在城外徐家莊院裏,說是看看早季稻。”
“他去能做什麽,不會下田插秧吧!”
“陛下,他沒有插秧,是在菜園裏種菜,天天釣魚。”
“哼,我就知道,這個小子在偷懶,隻要三天不管,他一定是這樣的。”
“三年,三年,這個小子還真沒吹牛,到了明年,整個江南就成米倉了。”
“這個小子,當時要了什麽恩典來著!”
“陛下,要說起來,奴婢很是佩服袁中書,你說他做的這幾件事,哪件是為了私利,也從沒有為自家要點什麽賞賜,比很多朝臣強多了。”
這個小子也就這點好了,確實,沒有太多的個人私利,不說做生意賺銀子,僅為了朝堂拿出的銀子都是成山的,要擱別人,哪個不往家裏拿。
聖上想了一會,也沒想出辦法,這個小子不缺啥啊,自己還真沒拿得出手的東西。
做官吧,一般進士起點也就是七品,他以前就是正七品內閣中書了,不好再升了。
現在是郡主的婚也賜了,馬上就要成親了,再賜點什麽也算錦上添花吧。
袁睿也待不了了,也就清閑了三四天,京裏來人了,準確說是郡主派人來了,信裏就四個字,迴來成親!
袁睿一頭霧水,成啥親,不是二十六嗎,今天不才五月初二,還早呢。
沒辦法,自己還是掰不過哪個手腕的,隻能坐著大車,當天迴了京城。
在路上看著自己特別定做的馬車,頓時想起了橡膠,要是南洋橡膠來了,自己做輪胎應該可以吧。
機械這些暫時就別想了,但是輪胎這個玩意不是太難,想想辦法,還是容易的。
想到車子,再看看道路,他歎氣了,有輪胎也不解決根本問題,還有就是道路,現在的石板路隻在城裏有,出城就是泥巴路,平都不平,還別說其他的,無奈啊!
袁睿這次被帶到了新房這裏,剛到街口,就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送貨的大車排成隊等在大門口,吃的,用的,鍋碗盆瓢,桌椅板凳,全部都是新的。
袁睿晃悠悠地走進院子,這下更離譜了,滿院子都是什麽瓷器、布匹、絲綢還有金銀器,最惹眼的是那些看著就很貴重的擺件。
袁睿吃驚不已,自己就給了姐姐十萬兩銀子,這些東西下來怎麽看都不止了。
等袁睿看到正在一點一點對著單子核檢的姐姐,頓時問不出一句話了。
袁晴這幾天確實忙慘了,作為袁睿最親近的姐姐,婚事這一最繁雜的人生大事,她隻能自己親自做。
要是在季家莊,還真沒這麽多講究,也沒有這麽多要求,鄉間親事,按規矩就好。
作為夫家,準備好婚房,把賓客通知到,再提前把聘禮送出去,當天排好婚宴就可以了。但是在京城,規矩就大多了,迎娶郡主,完全是n多個等量級。
“姐姐,我,我,我能做什麽,”袁睿確實覺得不好意思,自己婚事,一甩手就給了姐姐,完全沒有去想會給姐姐帶來多大麻煩。
“臭小子,怎麽,不好意思了,”袁晴又吩咐了幾句,打發仆人出去準備,看著袁睿有點心虛的表情,不禁笑了。
“能看到你到現在這個樣子,我高興呢,姐姐累點,算什麽。”
“這是我以前就準備好的宅子,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小了,幸好國公府的二公子認得邊上的那戶人家,用另外一處院子跟他換了,現在兩個院子打成一處,已經勉強可以了。”
“我呢,來的時候,二弟給我帶了二十萬兩銀子,徐家送來了二十萬兩,你給了我十萬兩,辦這些事足夠了。”
“姐姐,我們是不是太張揚了,幾十萬兩銀子呢,”袁睿有點猶豫。
“要是在鄉下,幾千兩已經夠了,但是在京城裏,又是娶郡主,算是正常吧,畢竟家裏要好好布置,還要準備幾十抬的聘禮,這都是明麵上不能省的。”
袁睿一下子無語了,是啊,光是聘禮就是幾十抬呢!
娶個郡主進門,總不能太寒酸,就那些金銀器,沒有幾萬兩根本拿不下,還別說送給郡主的一些什麽金銀首飾、珠寶玉器什麽的,很多貴重物品一件就是大幾萬兩銀子。
袁睿現在也不能再說什麽了,有些時候,維持雙方的麵子也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