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看著他比原來好了很多,也是高興,但還是有歉意,京城裏還有兩個現在也躺在床上呢,比袁睿還要差,她總不能隻顧著袁睿。
袁睿理解,現在兩人之間還隻是隱隱的關係,遠沒有能讓郡主留下的理由,他就算再舍不得,也不能因為自己,把郡主留下來。
小河也是舍不得郡主,抱著郡主的胳膊就不撒手,一邊撒嬌,一邊嘟囔著。
“京城裏冰冷的,在那裏能修養什麽,還不如到季家莊來,不說別的,就是家裏的菜不比國公府差。”
還別說,郡主真聽進去了,這樣說也對,看看現在的情況,魏國公沒有半年以上的修養別說上朝議政,能自己站起來就算不錯了,反正也不耽擱事,來了這裏是不錯。
不說郡主迴京,單說袁睿,看似在悠閑地修養,可是內心裏確是煎熬得要命,有時晚上不經意間就會做起噩夢,三兩次之後,就被陪在邊上的小河無意間碰上了。
接下來,小河更加不放心,幹脆直接搬到了袁睿身邊,就在床邊支了一張小床。
“小河,你說,這麽多年了,你覺得我什麽地方做得不好,”袁睿看著小河輕輕問道。
“少爺,沒有啊,從小我就在你身邊,你一直都很好,真的!”
“傻丫頭,哪裏有人什麽都好的,也就你覺得好而已。”
“你說要是有一天,我變了,變得你不認識了,甚至變得對你不好了,你怎麽辦?”
“少爺,雖然我不明白你說的什麽意思,但是隻要少爺還是少爺,那就好了。”
“少爺,從小爹爹就跟我說,我以後是要跟著少爺的,不管少爺到哪裏,也不管少爺以後是窮是富,是乞丐還是王爺,那時我就知道了,少爺就是我的命,有少爺才有我。”
袁睿笑了一下,用手摸了摸小河的頭,這個傻丫頭是太純真了。
“少爺,以後我再不會離開你了,我哥今天又被爹爹說了,沒用,沒有能夠護住少爺。”
王大山很幸運,雖然被砍了一刀,但是他就是一個仆人,受傷倒地後連匪徒都沒想著補刀。
這段時間跟袁睿一樣在家裏養傷,但就便這樣,天天也是被王伯埋怨,說他無用,沒能在少爺遇到危險的時候保護住少爺。
“告訴他,趕緊好起來,去學學東西,盡快承擔起應盡的責任,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無用。”
“大山很不錯了,他幫我擋了第一刀呢,王伯怪錯了。”
“少爺,你別多想了,我想孟姐姐在九泉之下要是知道她真的救了你,一定會欣慰的,像你這樣的好人,老天都會幫著你的。”
小河看了看袁睿,想著怎麽勸慰他。
“少爺,我知道你對孟姐姐的情意很深,也知道你們兩人之間的緣分,這兩天看著你睡不好,我也睡不著,想啊想啊!後來我相通了,我要是孟姐姐,我不遺憾,我也不怨誰,這不正是我們自己要的嗎。我不是亂說,換了是我,我一樣的也會願意這樣做,沒關係,這一世,我已經陪了少爺這麽長時間,足夠了,也許下一世,老天會再給我機會。”
小河說著說著,眼裏閃著淚花,臉上卻露著笑容。
袁睿也笑了,眼裏也有了淚花,用手輕輕的替小河擦了一下眼淚,又摸了摸小河的臉頰,心中充滿了柔情,有了她們,自己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十多天以後,郡主帶著魏國公來到了季家莊休養,袁睿原本以為最多就是魏國公夫妻二人,最多加上徐光澤這個無趣之人。
可是,他又忘記了那位專湊熱鬧的二公子徐光浚,徐光澤最後沒有來,這個剛剛從揚州去了京城還沒幾天的二公子卻鬧著也跟到了袁睿家裏。
郡主後來跟袁睿說了,現在徐光澤已經去了陳國公府裏,那邊定安郡主在養胎,正好徐光澤過去可以陪伴自己老婆孩子,也算是真正的休假了。
隨著臘月的到來,受傷的兩人身體慢慢地康複起來,有時太陽出來,袁睿會陪著魏國公坐在院子裏曬曬太陽,聊古論今。還別說,聊得越多,魏國公是越喜歡袁睿。
這天趁著郡主在,魏國公突然來了一句。
“看不出,你這小子還蠻有耐心的,這麽多天過去了,硬是沒有問問一句當年的事,你這是和老子比耐心呢!”
袁睿對他自稱老子沒有任何意見,這麽長時間下來,徐光浚那個大嘴巴已經把知道的事情說明白了,京裏那位有意思賜婚,反正早晚成老子。
“老爺子,其實經曆過這麽多事,我呢對那些往事也沒那麽好奇了,再說,現在你老這身體也不像嘎嘣脆,總有你悶不住的一天,好像說不出來才是最憋屈的吧。”
這句話說完,還沒等魏國公發火,郡主對著袁睿啐了一口,兩個大白眼丟了過來。
魏國公看著這裏反而笑了起來,這個臭小子也怕治。
紹寧十五年,當時三十一歲的皇子趙淳終於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被佑寧聖上正式冊封為太子,算是在名分上領先了其他皇子,利處顯而易見,弊處也暴露得很徹底。
這也讓一些老臣提高了警惕,並在不同程度上給予了支持。
比如,當時還不是魏國公的徐惟瑾就成為了趙淳身邊的侍衛,已故彪騎將軍胡廣祿之女胡清薇也成為太子府女官。
前幾年還算正常,不管是朝堂上還是地方州府,也就是你參我我參你,為了一個位置大吵三天,傷人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到了三年後,一件突發的事情打破了當時的平衡。
當年也是在臘月,密探打探到消息,花刺正在征兵,準備年後南下,得到消息的朝堂內一片爭吵,連續三天都沒能找出一條對策,把佑寧聖上氣得直接病倒了。
按說,作為太子的趙淳完全有權利進行布局和調派官兵,可是,在當時根本做不到,朝堂裏派別太多,掣肘也多,讓趙淳無計可施。
眼看著時間越來越近,趙淳實在沒法了,隻能親自帶著一些侍衛前往揚州找富商求援。當時的太子妃,更是不顧體弱多病,迴到姑蘇,湖州找自家的娘家要錢。
到了揚州,一切也還順利,當時魏國公在揚州的根基不錯,再說還有太子的名牌,揚州的富商給了很大的麵子,籌集白銀三十萬兩,糧草五十萬擔,總算是有了一點抗擊的底氣。
但就在這個時候,隔江的姑蘇,跟隨太子妃的侍衛來報,太子妃在太湖遇到湖匪,身受重傷。
正在揚州的趙淳馬上帶著侍衛渡江前往探望,可在江中又遇到提前埋伏的江匪,幾十名侍衛幾乎損失殆盡,做引子的幾人乘著小船,順江而下到了通海江邊,徹底被打散。
徐惟瑾負傷從通海逃到了孤山,被山上的道士所救。
而胡清薇則帶傷躲進了季河邊上的袁家船塢中,被袁睿父親所救,剩下的則全部遇難身亡。
也就是因為這兩人假扮成功,吸引了江匪的大部分注意力,才讓趙淳帶著另外幾名侍衛躲過了追殺,在江南岸登陸。
雖然當時廬陵郡王世子趙楓因掩護趙淳在途中被江匪襲殺,但趙淳得以順利脫險。
事後,當時的聖上對此事可是憤怒得很,趙淳更是,兩方同時開始徹查,經過三個多月的密查暗訪,終於從各種線索上查到其中關鍵的一個,三皇子趙汲就是最直接的一個。
但是當時的聖上沒法直接開刀,隻將趙汲從漢王降為庶人,貶出京城去了瓊州。
後來沒多久,因為水土不服,趙汲就病死在了瓊州,更加沒有機會找出真正的黑手了
這麽多年過去,趙淳總是不太相信,趙汲一個人是做不出來的,他懷疑的其實是當時的四皇子慶王趙沐,完全沒有任何上位機會,沒有存在感的一位。
他這樣推測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二兒子趙煥突然暴病,死於宮中。
後來得知,長子趙烺要不是突然跑到魏國公府中跟魏國公練習武藝,可能也難逃一死,這也是後來趙淳一定要送趙烺去邊軍的原因之一。
“開始,京城裏以為我們都死了,直到半年後傷愈,我才迴到京城,可是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你娘活著,哪裏都找不到人,後來也就沒找了。”
“我們是後來才知道,你娘是躲進了河邊的小船塢,才逃過一劫,當時受傷也蠻嚴重的,你爹精心照顧了大半年,一直在老屋那邊,終於將你娘拉了迴來。”
“你娘傷好後,身體一直不太好,也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就沒有迴京城,甚至連信都沒給京裏去一封,一直到去年,聖上說了,我才知道清薇還活著。”
“後麵的事,這麽多年,你應該更清楚一點,我也找人專門問了,是你爹中舉,報了吏部,銀鷹探聽到消息,才報給聖上的,可惜時間晚了,當時你娘已經病重,救不迴來了。”
魏國公將往事迴憶,慢慢地說著,好像一切就在眼前。
袁睿對於後麵的事情確實有記憶,在他懂事後,發現娘親不管怎麽不舒服,對著他都是笑容滿麵的。
娘親沒有讓他學那些她擅長的東西,經常跟他說得最多的就是多讀書,把他父親的書一本一本地拿給袁睿讀,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她走的那一天。
袁睿理解,現在兩人之間還隻是隱隱的關係,遠沒有能讓郡主留下的理由,他就算再舍不得,也不能因為自己,把郡主留下來。
小河也是舍不得郡主,抱著郡主的胳膊就不撒手,一邊撒嬌,一邊嘟囔著。
“京城裏冰冷的,在那裏能修養什麽,還不如到季家莊來,不說別的,就是家裏的菜不比國公府差。”
還別說,郡主真聽進去了,這樣說也對,看看現在的情況,魏國公沒有半年以上的修養別說上朝議政,能自己站起來就算不錯了,反正也不耽擱事,來了這裏是不錯。
不說郡主迴京,單說袁睿,看似在悠閑地修養,可是內心裏確是煎熬得要命,有時晚上不經意間就會做起噩夢,三兩次之後,就被陪在邊上的小河無意間碰上了。
接下來,小河更加不放心,幹脆直接搬到了袁睿身邊,就在床邊支了一張小床。
“小河,你說,這麽多年了,你覺得我什麽地方做得不好,”袁睿看著小河輕輕問道。
“少爺,沒有啊,從小我就在你身邊,你一直都很好,真的!”
“傻丫頭,哪裏有人什麽都好的,也就你覺得好而已。”
“你說要是有一天,我變了,變得你不認識了,甚至變得對你不好了,你怎麽辦?”
“少爺,雖然我不明白你說的什麽意思,但是隻要少爺還是少爺,那就好了。”
“少爺,從小爹爹就跟我說,我以後是要跟著少爺的,不管少爺到哪裏,也不管少爺以後是窮是富,是乞丐還是王爺,那時我就知道了,少爺就是我的命,有少爺才有我。”
袁睿笑了一下,用手摸了摸小河的頭,這個傻丫頭是太純真了。
“少爺,以後我再不會離開你了,我哥今天又被爹爹說了,沒用,沒有能夠護住少爺。”
王大山很幸運,雖然被砍了一刀,但是他就是一個仆人,受傷倒地後連匪徒都沒想著補刀。
這段時間跟袁睿一樣在家裏養傷,但就便這樣,天天也是被王伯埋怨,說他無用,沒能在少爺遇到危險的時候保護住少爺。
“告訴他,趕緊好起來,去學學東西,盡快承擔起應盡的責任,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無用。”
“大山很不錯了,他幫我擋了第一刀呢,王伯怪錯了。”
“少爺,你別多想了,我想孟姐姐在九泉之下要是知道她真的救了你,一定會欣慰的,像你這樣的好人,老天都會幫著你的。”
小河看了看袁睿,想著怎麽勸慰他。
“少爺,我知道你對孟姐姐的情意很深,也知道你們兩人之間的緣分,這兩天看著你睡不好,我也睡不著,想啊想啊!後來我相通了,我要是孟姐姐,我不遺憾,我也不怨誰,這不正是我們自己要的嗎。我不是亂說,換了是我,我一樣的也會願意這樣做,沒關係,這一世,我已經陪了少爺這麽長時間,足夠了,也許下一世,老天會再給我機會。”
小河說著說著,眼裏閃著淚花,臉上卻露著笑容。
袁睿也笑了,眼裏也有了淚花,用手輕輕的替小河擦了一下眼淚,又摸了摸小河的臉頰,心中充滿了柔情,有了她們,自己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十多天以後,郡主帶著魏國公來到了季家莊休養,袁睿原本以為最多就是魏國公夫妻二人,最多加上徐光澤這個無趣之人。
可是,他又忘記了那位專湊熱鬧的二公子徐光浚,徐光澤最後沒有來,這個剛剛從揚州去了京城還沒幾天的二公子卻鬧著也跟到了袁睿家裏。
郡主後來跟袁睿說了,現在徐光澤已經去了陳國公府裏,那邊定安郡主在養胎,正好徐光澤過去可以陪伴自己老婆孩子,也算是真正的休假了。
隨著臘月的到來,受傷的兩人身體慢慢地康複起來,有時太陽出來,袁睿會陪著魏國公坐在院子裏曬曬太陽,聊古論今。還別說,聊得越多,魏國公是越喜歡袁睿。
這天趁著郡主在,魏國公突然來了一句。
“看不出,你這小子還蠻有耐心的,這麽多天過去了,硬是沒有問問一句當年的事,你這是和老子比耐心呢!”
袁睿對他自稱老子沒有任何意見,這麽長時間下來,徐光浚那個大嘴巴已經把知道的事情說明白了,京裏那位有意思賜婚,反正早晚成老子。
“老爺子,其實經曆過這麽多事,我呢對那些往事也沒那麽好奇了,再說,現在你老這身體也不像嘎嘣脆,總有你悶不住的一天,好像說不出來才是最憋屈的吧。”
這句話說完,還沒等魏國公發火,郡主對著袁睿啐了一口,兩個大白眼丟了過來。
魏國公看著這裏反而笑了起來,這個臭小子也怕治。
紹寧十五年,當時三十一歲的皇子趙淳終於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被佑寧聖上正式冊封為太子,算是在名分上領先了其他皇子,利處顯而易見,弊處也暴露得很徹底。
這也讓一些老臣提高了警惕,並在不同程度上給予了支持。
比如,當時還不是魏國公的徐惟瑾就成為了趙淳身邊的侍衛,已故彪騎將軍胡廣祿之女胡清薇也成為太子府女官。
前幾年還算正常,不管是朝堂上還是地方州府,也就是你參我我參你,為了一個位置大吵三天,傷人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到了三年後,一件突發的事情打破了當時的平衡。
當年也是在臘月,密探打探到消息,花刺正在征兵,準備年後南下,得到消息的朝堂內一片爭吵,連續三天都沒能找出一條對策,把佑寧聖上氣得直接病倒了。
按說,作為太子的趙淳完全有權利進行布局和調派官兵,可是,在當時根本做不到,朝堂裏派別太多,掣肘也多,讓趙淳無計可施。
眼看著時間越來越近,趙淳實在沒法了,隻能親自帶著一些侍衛前往揚州找富商求援。當時的太子妃,更是不顧體弱多病,迴到姑蘇,湖州找自家的娘家要錢。
到了揚州,一切也還順利,當時魏國公在揚州的根基不錯,再說還有太子的名牌,揚州的富商給了很大的麵子,籌集白銀三十萬兩,糧草五十萬擔,總算是有了一點抗擊的底氣。
但就在這個時候,隔江的姑蘇,跟隨太子妃的侍衛來報,太子妃在太湖遇到湖匪,身受重傷。
正在揚州的趙淳馬上帶著侍衛渡江前往探望,可在江中又遇到提前埋伏的江匪,幾十名侍衛幾乎損失殆盡,做引子的幾人乘著小船,順江而下到了通海江邊,徹底被打散。
徐惟瑾負傷從通海逃到了孤山,被山上的道士所救。
而胡清薇則帶傷躲進了季河邊上的袁家船塢中,被袁睿父親所救,剩下的則全部遇難身亡。
也就是因為這兩人假扮成功,吸引了江匪的大部分注意力,才讓趙淳帶著另外幾名侍衛躲過了追殺,在江南岸登陸。
雖然當時廬陵郡王世子趙楓因掩護趙淳在途中被江匪襲殺,但趙淳得以順利脫險。
事後,當時的聖上對此事可是憤怒得很,趙淳更是,兩方同時開始徹查,經過三個多月的密查暗訪,終於從各種線索上查到其中關鍵的一個,三皇子趙汲就是最直接的一個。
但是當時的聖上沒法直接開刀,隻將趙汲從漢王降為庶人,貶出京城去了瓊州。
後來沒多久,因為水土不服,趙汲就病死在了瓊州,更加沒有機會找出真正的黑手了
這麽多年過去,趙淳總是不太相信,趙汲一個人是做不出來的,他懷疑的其實是當時的四皇子慶王趙沐,完全沒有任何上位機會,沒有存在感的一位。
他這樣推測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二兒子趙煥突然暴病,死於宮中。
後來得知,長子趙烺要不是突然跑到魏國公府中跟魏國公練習武藝,可能也難逃一死,這也是後來趙淳一定要送趙烺去邊軍的原因之一。
“開始,京城裏以為我們都死了,直到半年後傷愈,我才迴到京城,可是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你娘活著,哪裏都找不到人,後來也就沒找了。”
“我們是後來才知道,你娘是躲進了河邊的小船塢,才逃過一劫,當時受傷也蠻嚴重的,你爹精心照顧了大半年,一直在老屋那邊,終於將你娘拉了迴來。”
“你娘傷好後,身體一直不太好,也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就沒有迴京城,甚至連信都沒給京裏去一封,一直到去年,聖上說了,我才知道清薇還活著。”
“後麵的事,這麽多年,你應該更清楚一點,我也找人專門問了,是你爹中舉,報了吏部,銀鷹探聽到消息,才報給聖上的,可惜時間晚了,當時你娘已經病重,救不迴來了。”
魏國公將往事迴憶,慢慢地說著,好像一切就在眼前。
袁睿對於後麵的事情確實有記憶,在他懂事後,發現娘親不管怎麽不舒服,對著他都是笑容滿麵的。
娘親沒有讓他學那些她擅長的東西,經常跟他說得最多的就是多讀書,把他父親的書一本一本地拿給袁睿讀,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她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