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不容易迴過神來的成王正躺在床上休息,屋門一響,趙慶放推門走了進來。看到屋裏伺候的丫鬟婆子,揮了揮手,下人恭敬地離去。


    趙慶放找了一個凳子坐在了床邊。


    “本來,我下午出去就不想迴來的,可是又怕你想多了,還是覺得應該迴來看看你!”


    看著成王躺在床上一言不發,連眼睛都沒睜開,趙慶放笑了一下。


    “老爺子,我就奇怪,都是一個媽生的,為什麽我就這麽不受你待見!”


    “老大那個傻子能幹什麽,天天呆在房間裏不是看書就是寫什麽狗屁文章,他知道什麽,他又懂什麽!他是能邊關禦敵,還是可以安撫萬民!”


    “我知道,你想給老大找個靠山,還老早就給他跟孫家小姐訂了親,可是,他是一灘稀泥,是捧不起來的。孫家那個老小子,是不是老糊塗了,他能上位,還是我費盡心思推動的,為什麽他就不明白誰是未來最值得跟隨的呢!”


    “老二,我知道你有想法,也有野心,可是你想到沒有,我們家需要這些嗎!”


    成王還是閉著眼睛,但總歸是說了一句話。


    “你要是生在一百年前,我會支持你,可是,現在,頂著祖宗的帽子,你還想怎麽樣。做多錯多,你難道不明白!當然,我知道你受委屈,不願意以後遷去外地,但是你好好想想,我就是把王爺的位子給你,你能守得住嗎!”


    “憑什麽,你就這麽看不上我,我就不信,偏要做給你看!”


    “下午我問了幾個人,也了解了一些事情,知道你大概幹嘛去了。”


    成王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趙慶放,“你是不是忘記你老子年輕時是做什麽的!”


    成王坐起身,從床上慢慢下床,走到了廳堂桌子邊上。


    “我剛剛一直在想一些事情,總歸是讓我小看你了,你是要跟我攤牌了。”


    成王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受到了兒子影響,不由自主地按照他們的計劃推動了整個朝局的決議,開始,自己竟然還以為兒子長進了,哪知是陷入了圈套之中。


    成王看著自己的兒子,好像第一次認識。


    “你們搞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麽,未必有人想著坐那個位子,不會是你吧,那就真是老子不中用了。”


    “就算你能坐上那個位子,我問你,再有人想著你的位子,你怎麽辦?”


    “我一直認為你雖然紈絝,但也就是混賬了一點,惹禍生事,也沒有什麽關係,總不至於謀反,抄家滅門,看來是我看錯了你,可笑我這麽多年還自詡為國之鎮石,原來是國之奸佞,曆史罵名已經脫不開了。”


    “小二,我知道你是打了我的旗號,不然沒人會這麽看好你,可惜不管你怎麽挖坑,也埋不掉你老子,你啊,還是太嫩了,被別人玩弄在股掌而不自知。”


    “我不勸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最後給你一句話,你可以多看看,多想想,未來長個心眼,不管是什麽人,都別太相信,再好好想想,真正得到利益的人是誰,你就明白了!”


    “兒子啊,我這個老子不合格,以前沒有機會跟你多說一些,也沒有能夠為你多想一點,隻想著作為皇家子弟,有了榮華富貴就足夠了,這是我的錯。這次,你先下去幫我們打個前站,慢點走,等著我,我們爺兩個在路上慢慢聊。”


    “爹,你真是我的親爹,就這麽不看好我,難道我隻有死路了。”


    “不說了,不說了,好話勸不迴要死鬼,你還有一點時間,好好想想為什麽,想想接下來你能拿出什麽來給對方,別人又為什麽要給你機會!”


    “好了,老二,兒子,你終究是做了一件大事出來,值得誇一誇!”


    說完這句,成王快速地端起麵前的杯子,一飲而盡!!


    英國公父子的危險也解除了,張適是鬆了一口氣,可是還有更多的人焦急萬分。


    已經亥時三刻,潞王趙坤還在家裏的廳堂裏走來走去,心裏焦急萬分,嘴裏嘟嘟囔囔說個不停,“我就說還要等等,等等,為什麽要這麽急,現在不是時候。”


    這時坐在邊上的一個人不停出聲勸慰,“王爺莫急,莫急,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意義了,要趕緊讓都衛進城,否則跟前一次一樣,沒用任何意義。”


    “李侯爺那邊不知怎麽樣了,怎麽還沒有消息傳來,現在最關鍵的是不能拖,拖久了,對我們最不利,一旦到了天明,我們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你放心,相關的令牌都拿到了,路也通了,我們現在要等的就是宮裏的消息,隻要宮裏大局定了,其他都沒事。”


    “籌劃了這麽久,準備了這麽久,再不動,一旦成了定局,就再也沒用機會了。現在是個好時機,那位不知怎麽想的,這麽多年一直沒有定名分,再加上現在這個,根本沒在朝堂裏待過,很多朝政是生疏的,才有了這次機會。”


    “王爺,現在就看那位怎麽說了,我們能做的也就這些了,否則就是萬劫不複。”


    兩人正在這裏說著話,就聽前麵傳來陣陣嘈雜聲,裏麵夾雜著哭喊。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頓時臉色大變,不會是事發了吧。


    還沒等兩人反應過來,房門被砰的一聲踹開了。


    “來人,將潞王趙坤鎖上帶走,”隨著踹開的門,幾個人走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名武將,正是孫誌成,這是他們到的第一家。


    “你們是誰,我是王爺,我是王爺,憑什麽抓我,你們有聖旨嗎,”潞王這時真怕了。


    孫誌成冷眼地看著他,沒用任何迴答,揮了揮手,讓侍衛將潞王鎖拿帶走。


    又轉身看了一眼另一個人,連問都沒問,點了一下頭,身邊的一個校尉,直接上前,就是一刀。


    那個人根本沒用想到這些侍衛是如此行事,連是誰都不問,直接開刀,所以連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說,直接被一刀砍了腦袋。


    孫誌成是一個俗人,也是一個武將,他將軍令執行得很到位,也沒有再去想什麽,可是他沒有想到,就是殺了這個人,很多線索到此就斷了,也讓一些人得以逃脫。


    接下來,孫誌成好像閻羅王,從宮城殺到內城,再殺到外城,近三十戶,除去幾個人不在家之外,其他人被孫誌成殺了大半。


    當然,其中也有好多因為牽扯在中間,被孫誌成問都沒問就殺了,他可不管這些,隻要完成王爺交代的就好,其他都是小事。


    一夜之間,整個京城衝突四起,很多不甘束手就縛的武將帶著家丁跟孫誌成對戰起來,不但給侍衛造成了一定的死傷,也給附近的百姓帶來了傷害。


    但這些孫誌成都沒有太在意,相比大局,隻要是在這個時候牽扯其中的都不能撇開關係,沒有無辜,這就是他的想法。


    在事後很長時間,京裏的百姓看到孫誌成,都稱唿這個殺人狂魔為孫閻王。


    孫誌遠真不是一個傻子,也不是聖上的刀,他很清楚這個時候,應該怎麽做!


    看起來,這樣做非常殘暴,但是他很清楚這樣做,最終能少死很多人。


    但說實話,真正被當場斬殺的不到二十位官員,受到牽連被殺的官員家人也隻有二百多人,就是算上無辜的百姓,相比較以前的亂事,已經算很少了。


    不過就性質而言,這次還是非常嚴厲的,不管怎麽說,像侯爺,將軍這樣層級的官員,直接當場斬殺,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一個官員哪怕犯了謀逆大罪,都要經過刑部,監察這些官衙的審訊。


    證據確鑿,再報經朝堂審核,結合過往功勞再行判定,最後呈送聖上定奪,還要看聖上是否下恩,等等。


    最後是不赦之罪才會下旨賜死,留個體麵。


    可是這次,完全超乎常規,很多官員根本沒有來得及問一句,辯解一句就死於當場,太出乎意料了。


    熙寧十二年十月三十,陰沉沉的天,眼看著就要下雪了,報國寺的鍾樓響了十三下。


    熙寧聖上駕崩!


    終於塵埃落定,京裏的大部分官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新朝堂馬上就要重新組合了,現在的機會比以前又要多了。


    至於百姓,他們倒是最輕鬆的,不管宮裏怎麽變換,日子還要照過,該幹的活也沒少一點,操不來那份閑心。


    這段時間,朝堂裏的重臣也都看清楚了,現在這位可不比以前的兩位,他是從戰場上硬生生打出來的。


    不說在邊疆的威望,邊軍的認同,就說他這十多年在邊關浴血奮戰,幾經生死,就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再加上,現在大夏已經處於內憂外患的關鍵時刻,一旦處理不慎,可能就會分崩離析,朝中重臣迫切需要一位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的聖上來把握大局,淮王正好符合標準。


    接下來一切都很順利,淮王正式做到了那個位子上,年號也已擬定好了,是為泰寧,但正式的年號要過完今年才能使用。


    朝堂裏目前基本沒動,除去幾個崗位的空缺被填補上,其他朝政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品通天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蘇打不摻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蘇打不摻水並收藏無品通天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