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十二年七月初五,早朝
很久沒有上朝的聖上拖著虛弱的身子勉強的來到大殿上,現在基本上是塵埃落定了。
邊關大戰停了,並州,隴州都在忙著百姓善後的事情,房屋要重建,地裏的莊稼要補種,還有很多死傷官兵要撫恤。
每個地方不是說給錢給糧就行,首先委派官員就是頭疼的事,還別說怎麽想方設法提升當地的經濟民生。
本來今天早朝要定的大事是立功邊軍的獎賞,還有並州巡察使,空缺官員的人選,哪知等吏部剛剛上奏完畢,異變突起。
剛剛讀完吏部上奏文書的吏部侍郎李季都傻了!
按說他代表吏部將人選上奏完畢,聖上下麵就會讓各位大臣對各個章程進行討論,哪些合適,哪些有待商榷,最後結果如何,這都是一貫的流程,可是,有人直接打破了規矩!
他這邊剛剛上奏完畢歸班站好,就有一位翰林院侍講很突兀地站了出來,跪倒在地,直接。
“陛下,臣翰林侍講彭文誼有本上奏。”
坐在上麵的聖上也沒意識到什麽,點了點頭,邊上的太監直接喊了一聲,“允!”
“啟稟陛下,國立五朝以來,日益昌盛,外驅花刺,內安萬民......”
“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洋洋灑灑一大篇上疏,可最後一句話說出來,就像一聲炸雷,引起軒然大波!!
首輔於瑞今天上到早朝,就看到很多朝臣氣色不對,感覺氛圍有點怪異,生怕出來什麽事。
等到看到這名翰林侍講站出來上奏就感覺大事不妙,按說這裏根本沒有翰林院什麽事,怎麽也輪不到他來發表什麽意見。
這邊話音剛落,於瑞來不及多想,馬上對班裏吏部的另一位侍郎點頭示意了一下,讓他趕緊出來把事情拉迴來。
可是不等他動作,班裏站立的一位監察禦史快速出班跪倒在翰林邊上,高聲上奏。
“臣附議,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這句話剛剛說完,班裏唿啦啦站出來三十多位品級不高的朝臣,齊聲跪倒。
“臣等附議,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於瑞怒了,這時不能再不說話了。
“爾等可清楚,本次朝會為的可是邊軍十萬忠魂,他們為了大夏流盡最後一滴血,護衛黎民百姓的安全,你們不議,竟然提請未呈報內閣的奏議,實屬大不敬!”
作為首輔,他對於現在這個局麵非常的不滿。
於瑞剛說完,自己的副手,禮部侍郎蔣林業根本不管聖上這時怎麽看了,馬上出班直接反駁於瑞的話。
“聖上,於公此言差也,獎賞邊軍將士固然重要,但國儲乃是立國之本,關乎大夏未來,再說監國太子確定跟獎賞邊軍衝突嗎,跟並州民生吏治衝突嗎?”
“聖上,蔣侍郎這是歪理,此次朝議提前定好的,正如他所言,國儲為立國之本,監國之事牽扯太廣,未經內閣,所有動議均為妄議。”
另一位禮部侍郎陳文清馬上反駁。
“聖上,陳侍郎此言,臣不敢認同,監國之事為國之大計,需聖上專斷,何須內閣!”
兵部侍郎沈奇也站了出來,這也意味著爭執逐漸升級。
等沈奇說完,又有五十多名官員出班跪倒,也是齊聲高喊附議。
其中不乏很多關鍵崗位的二三品高官,超過半數的百位官員異口同聲的上奏讓整個朝堂一下子安靜下來。
聽著一群文官在那裏爭執,站在另一邊的武官們都傻了!
在京的王爺,國公們也是麵麵相覷,怎麽突然就扯到監國身份上!幸好跟自己這些人無關。
聖上坐在上麵,麵無表情,看著下麵一群大臣在那裏扯淡!
這時,監察院左都禦史王時慢慢站了出來,整整衣衫,鄭重地跪倒在地。
“聖上,為大夏百年計,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工部尚書韓泰,戶部尚書徐國昌,兵部尚書李書明這時也出班跪倒在地,齊聲上奏。
“聖上,臣等附議,為大夏百年計,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緊接著,又有多位一二品的大臣跪倒在地,齊聲附議,重臣出現,圖窮匕見!!
英國公下朝時,對身後眾多武將疑惑的眼神不管不顧,又謝絕了幾位王爺的邀請,徑直迴到自己家裏。
他是真害怕,幾十年了,經曆過太多的事情,他沒辦法去做什麽!
皇室裏有多殘酷他是知道的,先皇時,他就經曆過兩遭,一招不慎,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今天這個局他也是沒有想到,其實前期不是沒人來遞過話,可他哪裏會貿然答應。
這樣的事他巴不得離得越遠越好,開玩笑,什麽王爺帽子,根本就是糊弄鬼呢!
剛剛進到書房內,還沒來得及喝口茶,就看到小兒子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爹,爹,是要立監國太子了嗎?”
“爹,爹,我聽說聖上直接暈倒了,是不是因為他不同意啊!”
“胡說什麽,這些事跟你有關係嗎?還不退下!”
“爹,不用瞞我了,我都知道,好多家的小子都來找我說了!”
“唉,你這傻小子啊,都被別人當槍使呢,還在這高興!”
“要是你哥哥還在,我還想爭一下,現在真沒必要了,”英國公突然之間傷感起來。
英國公長子張邁十年前戰死隴州,死前為淮王帳前先鋒,聖上禦封武烈將軍。
英國公次子張逕八年前戰死幽州,死前任職寧州將軍,聖上禦封英烈將軍。
“張世伯此言小子不敢認同,上下滿朝,單說眾位國公,哪家沒有戰死沙場的英魂,他們為了什麽?難道就是家族的榮華富貴嗎?不是,他們為的是大夏九千萬黎民百姓。張世伯,目前大夏看著日益強盛,可是暗底裏怎樣,你很清楚,但凡有一絲放鬆,大夏離滅國不遠矣!”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邊走邊說。
英國公看著進來的魏國公大公子徐光澤。
“你爹讓你來的!我就不信,那個老家夥這個時候敢讓你踏進我家的門!”
“世伯猜對了,還真不是我爹讓我來的!”
“英國公,是我讓他來的!”門外又慢慢走進一個人。
“王爺,你這,......”
英國公瞬間愣住了,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可笑有些人,連自己家的小子都不如,難道真是傻子嗎?
淮王不知什麽時候就到了京城,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裏,整個大局都在他掌握之中!
“適弟,你先去吧,我跟你爹說點事,”淮王轉頭對著張適說了一句。
“好的,哥哥,我先去前院,有事你找我!”
“張叔,說起來是我的不是,要不是我貪功冒進,張邁不會遇到花刺鐵騎,也不會全軍覆沒,是我對不起英國公!”
“王爺言重了,小兒臨行前就說過,能在王爺帳前為國盡忠是他的福氣,像徐家小子說的,他不單為了聖上朝堂,他為的是千萬萬大夏黎民百姓!”
“王爺請坐吧,看到王爺,我就安心了!我想大夏也就安了!”
黃劍飛看著孤身前來的英國公張鈺和小公子張適兩人,馬上就明白了一切,他還能怎麽選!
背棄這麽多年的舊主他做不到,雖說是一個武人,可他明白既然英國公已經做了選擇,說明朝堂大局已定,再折騰純屬多餘。
“大將軍,府裏人能留一條命嗎?”
“能,你知道我的脾性,我不匡你,也不會為了目的欺瞞什麽!”
“不但你府裏的的大兒子和家人,就是你送往蜀州的兒子,也沒人去管了!”
“大將軍說的話,我信,”黃劍飛苦笑了幾聲。
“大將軍,一念之差,卑職求你一件事,將犬子發配貴州吧,他心太野了,好惹事,死就死了,活著拖累!”
“好,我答應你,你的事我都知道了,我不怨你,你沒來找我,我知道是怕拖累我,告訴我,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幫你,是我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們這些老部下,我一直為了我自己,舍不得放棄家業,我錯了!!”
英國公這幾年身份尷尬,家裏就剩下一個小兒子,文不成武不就不說,連基本人情事故都不懂,整天樂樂嗬嗬的。
英國公非常擔心一旦自己死了,小兒子根本撐不起英國公府。不過他慶幸的一點就是這個小子個性憨厚,人緣不錯,很是得幾位同輩兄長得疼愛。
這次淮王和徐光澤兩人前來,張鈺這才想起,小時候,自家這個小子也是隨著哥哥們整天跟在淮王得屁股後麵,因為年紀最小,反倒成為這些哥哥們的團寵。
現在他終於放下心來,隻要自己再活十年,能教個孫子出來,國公府百年無憂!
很久沒有上朝的聖上拖著虛弱的身子勉強的來到大殿上,現在基本上是塵埃落定了。
邊關大戰停了,並州,隴州都在忙著百姓善後的事情,房屋要重建,地裏的莊稼要補種,還有很多死傷官兵要撫恤。
每個地方不是說給錢給糧就行,首先委派官員就是頭疼的事,還別說怎麽想方設法提升當地的經濟民生。
本來今天早朝要定的大事是立功邊軍的獎賞,還有並州巡察使,空缺官員的人選,哪知等吏部剛剛上奏完畢,異變突起。
剛剛讀完吏部上奏文書的吏部侍郎李季都傻了!
按說他代表吏部將人選上奏完畢,聖上下麵就會讓各位大臣對各個章程進行討論,哪些合適,哪些有待商榷,最後結果如何,這都是一貫的流程,可是,有人直接打破了規矩!
他這邊剛剛上奏完畢歸班站好,就有一位翰林院侍講很突兀地站了出來,跪倒在地,直接。
“陛下,臣翰林侍講彭文誼有本上奏。”
坐在上麵的聖上也沒意識到什麽,點了點頭,邊上的太監直接喊了一聲,“允!”
“啟稟陛下,國立五朝以來,日益昌盛,外驅花刺,內安萬民......”
“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洋洋灑灑一大篇上疏,可最後一句話說出來,就像一聲炸雷,引起軒然大波!!
首輔於瑞今天上到早朝,就看到很多朝臣氣色不對,感覺氛圍有點怪異,生怕出來什麽事。
等到看到這名翰林侍講站出來上奏就感覺大事不妙,按說這裏根本沒有翰林院什麽事,怎麽也輪不到他來發表什麽意見。
這邊話音剛落,於瑞來不及多想,馬上對班裏吏部的另一位侍郎點頭示意了一下,讓他趕緊出來把事情拉迴來。
可是不等他動作,班裏站立的一位監察禦史快速出班跪倒在翰林邊上,高聲上奏。
“臣附議,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這句話剛剛說完,班裏唿啦啦站出來三十多位品級不高的朝臣,齊聲跪倒。
“臣等附議,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於瑞怒了,這時不能再不說話了。
“爾等可清楚,本次朝會為的可是邊軍十萬忠魂,他們為了大夏流盡最後一滴血,護衛黎民百姓的安全,你們不議,竟然提請未呈報內閣的奏議,實屬大不敬!”
作為首輔,他對於現在這個局麵非常的不滿。
於瑞剛說完,自己的副手,禮部侍郎蔣林業根本不管聖上這時怎麽看了,馬上出班直接反駁於瑞的話。
“聖上,於公此言差也,獎賞邊軍將士固然重要,但國儲乃是立國之本,關乎大夏未來,再說監國太子確定跟獎賞邊軍衝突嗎,跟並州民生吏治衝突嗎?”
“聖上,蔣侍郎這是歪理,此次朝議提前定好的,正如他所言,國儲為立國之本,監國之事牽扯太廣,未經內閣,所有動議均為妄議。”
另一位禮部侍郎陳文清馬上反駁。
“聖上,陳侍郎此言,臣不敢認同,監國之事為國之大計,需聖上專斷,何須內閣!”
兵部侍郎沈奇也站了出來,這也意味著爭執逐漸升級。
等沈奇說完,又有五十多名官員出班跪倒,也是齊聲高喊附議。
其中不乏很多關鍵崗位的二三品高官,超過半數的百位官員異口同聲的上奏讓整個朝堂一下子安靜下來。
聽著一群文官在那裏爭執,站在另一邊的武官們都傻了!
在京的王爺,國公們也是麵麵相覷,怎麽突然就扯到監國身份上!幸好跟自己這些人無關。
聖上坐在上麵,麵無表情,看著下麵一群大臣在那裏扯淡!
這時,監察院左都禦史王時慢慢站了出來,整整衣衫,鄭重地跪倒在地。
“聖上,為大夏百年計,臣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工部尚書韓泰,戶部尚書徐國昌,兵部尚書李書明這時也出班跪倒在地,齊聲上奏。
“聖上,臣等附議,為大夏百年計,請立楚王為監國太子!”
緊接著,又有多位一二品的大臣跪倒在地,齊聲附議,重臣出現,圖窮匕見!!
英國公下朝時,對身後眾多武將疑惑的眼神不管不顧,又謝絕了幾位王爺的邀請,徑直迴到自己家裏。
他是真害怕,幾十年了,經曆過太多的事情,他沒辦法去做什麽!
皇室裏有多殘酷他是知道的,先皇時,他就經曆過兩遭,一招不慎,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今天這個局他也是沒有想到,其實前期不是沒人來遞過話,可他哪裏會貿然答應。
這樣的事他巴不得離得越遠越好,開玩笑,什麽王爺帽子,根本就是糊弄鬼呢!
剛剛進到書房內,還沒來得及喝口茶,就看到小兒子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爹,爹,是要立監國太子了嗎?”
“爹,爹,我聽說聖上直接暈倒了,是不是因為他不同意啊!”
“胡說什麽,這些事跟你有關係嗎?還不退下!”
“爹,不用瞞我了,我都知道,好多家的小子都來找我說了!”
“唉,你這傻小子啊,都被別人當槍使呢,還在這高興!”
“要是你哥哥還在,我還想爭一下,現在真沒必要了,”英國公突然之間傷感起來。
英國公長子張邁十年前戰死隴州,死前為淮王帳前先鋒,聖上禦封武烈將軍。
英國公次子張逕八年前戰死幽州,死前任職寧州將軍,聖上禦封英烈將軍。
“張世伯此言小子不敢認同,上下滿朝,單說眾位國公,哪家沒有戰死沙場的英魂,他們為了什麽?難道就是家族的榮華富貴嗎?不是,他們為的是大夏九千萬黎民百姓。張世伯,目前大夏看著日益強盛,可是暗底裏怎樣,你很清楚,但凡有一絲放鬆,大夏離滅國不遠矣!”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邊走邊說。
英國公看著進來的魏國公大公子徐光澤。
“你爹讓你來的!我就不信,那個老家夥這個時候敢讓你踏進我家的門!”
“世伯猜對了,還真不是我爹讓我來的!”
“英國公,是我讓他來的!”門外又慢慢走進一個人。
“王爺,你這,......”
英國公瞬間愣住了,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可笑有些人,連自己家的小子都不如,難道真是傻子嗎?
淮王不知什麽時候就到了京城,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裏,整個大局都在他掌握之中!
“適弟,你先去吧,我跟你爹說點事,”淮王轉頭對著張適說了一句。
“好的,哥哥,我先去前院,有事你找我!”
“張叔,說起來是我的不是,要不是我貪功冒進,張邁不會遇到花刺鐵騎,也不會全軍覆沒,是我對不起英國公!”
“王爺言重了,小兒臨行前就說過,能在王爺帳前為國盡忠是他的福氣,像徐家小子說的,他不單為了聖上朝堂,他為的是千萬萬大夏黎民百姓!”
“王爺請坐吧,看到王爺,我就安心了!我想大夏也就安了!”
黃劍飛看著孤身前來的英國公張鈺和小公子張適兩人,馬上就明白了一切,他還能怎麽選!
背棄這麽多年的舊主他做不到,雖說是一個武人,可他明白既然英國公已經做了選擇,說明朝堂大局已定,再折騰純屬多餘。
“大將軍,府裏人能留一條命嗎?”
“能,你知道我的脾性,我不匡你,也不會為了目的欺瞞什麽!”
“不但你府裏的的大兒子和家人,就是你送往蜀州的兒子,也沒人去管了!”
“大將軍說的話,我信,”黃劍飛苦笑了幾聲。
“大將軍,一念之差,卑職求你一件事,將犬子發配貴州吧,他心太野了,好惹事,死就死了,活著拖累!”
“好,我答應你,你的事我都知道了,我不怨你,你沒來找我,我知道是怕拖累我,告訴我,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幫你,是我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們這些老部下,我一直為了我自己,舍不得放棄家業,我錯了!!”
英國公這幾年身份尷尬,家裏就剩下一個小兒子,文不成武不就不說,連基本人情事故都不懂,整天樂樂嗬嗬的。
英國公非常擔心一旦自己死了,小兒子根本撐不起英國公府。不過他慶幸的一點就是這個小子個性憨厚,人緣不錯,很是得幾位同輩兄長得疼愛。
這次淮王和徐光澤兩人前來,張鈺這才想起,小時候,自家這個小子也是隨著哥哥們整天跟在淮王得屁股後麵,因為年紀最小,反倒成為這些哥哥們的團寵。
現在他終於放下心來,隻要自己再活十年,能教個孫子出來,國公府百年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