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放也沒辦法,自己昨天還和他平級,現在淮王讓自己出任全部大軍指揮的重任,不能太官樣。


    唐天放這次很是大方,直接給前軍配了五萬大軍,讓他一定要在烏木部落迴撤到大草甸時先把口子紮住,這關係到此次大戰能否完成淮王的目標。


    他現在是財大氣粗,現在這裏整整集結了將近二十萬大軍,還有一千輛新式戰車,五千輛運輸車。


    兵士們士氣也足,被花刺刺激到了,當然淮王也是下了狠心,隻要把這些花刺騎兵絞殺了,底層士兵一顆腦袋升一級,兵士們一聽都炸了,還用啥鼓勁啊!


    淮王已經跟唐天放交代了,楊培民大將軍要率領武威軍即刻返迴,預防出現並州那樣的情況。


    而李炎大將軍將烏蒙軍幾乎都帶走了,他的目標是並州,任務就是穩定並州的局麵,同時預防其他花刺軍再次襲擊。


    留給他的有榆林邊軍十五萬人,苗兵和狼兵各三萬人。


    唐天放也怕劉小春打瘋了,還是叮囑了幾句,如果麵對大隊花刺人,不能硬拚,隻要堵住他們就好,當然要是小股騎兵,防止消息泄露,滅了最好。


    劉小春是滿口答應,但他一出發,就沒想那麽多了,有這麽多的兵力,幹就是了!


    所以等他快速趕到大草甸中部的時候,探馬稟告,烏木前軍才剛進大草甸。


    他不著急了,先前是真怕烏木人跑了,知道他們還在就好。


    他估算了一下時間,又仔細研究了一下手邊的地圖,還讓探馬對周邊幾十裏地形進行了探查。


    這十多年仗不是白打的,他也不是那種沒腦子的武夫,怎麽對敵,還是需要策略的。


    六月十七日晚間,歡天喜地趕到草甸中心地帶,洗完澡,大吃大喝完畢的三萬花刺騎兵正在睡夢中就遭到了劉小春一波致命的襲擊。


    整個烏木前鋒三萬人根本組織不起一個像樣的戰隊,遇到這樣情況,就算烏木人單兵能力很強,沒有護甲,沒有隊友,有的連馬匹都沒有,還怎麽去打,更多的一邊倒的屠殺。


    雖然此戰過後,劉小春功過相抵,沒有得到任何實際性利益,但此戰成為了比較經典的案例,同時也成為未來幾十年劉小春一直吹噓的本錢。


    之所以沒有被淮王砍頭,他要感謝唐天放。


    雖然給了劉小春前鋒的機會,他太了解劉小春了,生怕把香噴噴的飯菜砸鍋了。


    他又連續委派兩名戰將帶領三萬將士從兩翼唿應,在距離烏木前鋒軍百裏的地方將第二批三萬烏木人圍在了一起。


    還沒等烏木雷真反應過來,楊懷德帶著的戰車大軍趕到了,協同苗兵和狼兵十萬人馬已經布成了近百裏的一個大圈子,將花刺最精銳的親軍二萬人緊緊地圍困在中間。


    不得不承認,劉小春抓戰機的機會是非常準確的,換一個環境,五萬人對上三萬人,一場惡戰難以避免,搞不好,大夏軍可能會吃大虧。


    也就是花刺完全沒有防備,加上黑夜,花刺人遠來疲憊才有了這場大勝仗。


    第二批邊軍六萬人圍住了烏木三萬人,已經沒有了突襲,烏木人有了防備不說,這部分烏木人士氣旺,物資也是準備充分,一上來,雙方就變成了焦灼戰。


    幽州大將軍府


    幽州邊軍領兵大將軍很多年來一直是燕國公梁德安,這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可以說幽州幾十年來能維持現在安定的局麵,老將軍有很大的功勞。


    所以現在不但是幽州軍是老將軍直接指揮,就連寧州軍也是歸屬老將軍麾下指揮的。


    當然也正是因為老將軍年齡大了,近兩年對於下麵關隘的管控稍微放鬆了一點,一般直接交給了當地的將軍、校尉管理。


    再加上北方異族礙於幽州城堅兵足,難於攻打,在幽州正麵大規模的戰事近年來逐漸減少,很多中下級軍官開始放鬆了警惕,有些甚至跟關外做起了生意。


    這次並州被突襲,究其原因,跟邊關軍備鬆弛,官兵警惕性降低有很大關係。


    燕國公這兩天不但心裏煩躁,上火了,甚至連嗓子都有點啞了,說話都不是很清楚。


    早在三年前,他就跟朝堂裏遞交了辭任迴京的公文。


    不是當時因為隴州戰事緊急,朝堂中更多的精力牽扯其中,沒有辦法一下子抽出兩個大將軍,幽州這邊也就換了大將軍。


    接到並州知府的公文,燕國公心焦得很,他也是真沒有想到這次花刺人竟然繞了近千裏,直接從偏關發起襲擊。


    他現在手裏能動用的兵力不到三萬人,寧州那邊是不能動的,現在探聽到的消息,遼京那邊赤金正在蠢蠢欲動,老將軍前期一直忙著那邊的事情。


    老將軍是有點後悔了,他以為隻要淮王到了隴州,相對來說,花刺也就蹦躂不了幾天了。


    朝堂集結了近五十萬大軍,又有這麽多戰將,淮王親自指揮,花刺聰明的話,直接退到大漠以北,也許還能有點活路。


    花刺困獸猶鬥,不敢跟淮王對戰,竟然奔襲幽州地界,一下子讓自己處於非常不利的局麵。


    他不知道朝堂怎麽安排,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先把並州穩住,隻能抽調幽州最快速的輕甲騎兵,這也是他手裏最後的一張底牌。


    “來人,去請高震將軍來,”老將軍趕緊吩咐了一聲。


    沒一會,一位身材健碩的中年將軍進了大將軍府。


    “末將見過大將軍,”幽州軍中對燕國公一般稱唿的都是大將軍。


    “高將軍請坐,這次麻煩有點大,還需要高將軍辛苦一下。”


    老將軍也不客套,他知道現在整個幽州,消息已經傳得差不多了。


    “大將軍盡管吩咐,末將一定不負所托,”高震抱拳與胸。


    高震,宋初冀國公高懷德後人,大夏立國後,從18歲就在邊軍從軍,先後在寧州軍中和幽州軍中任職。


    從四品偏將軍直到現在的一品將軍,熙寧五年被聖上賜封為懷遠伯,懷遠將軍,他也是燕國公一直推薦的幽州邊軍大將軍人選。


    “高將軍請看,從幽州到代州,八百裏,要是你的輕騎能一人雙馬,最多三天,就能趕到代州。花刺人走了就走了,但是並州百姓被他們劫擄不行,所以我把幽州的二萬輕騎全部給你,不是要你去跟花刺人硬拚,想盡一切辦法,把百姓救迴來就好,哪怕一半都行。”


    “高將軍,我已經八百裏加急通知了並州,讓並州那邊所有的駐軍全部歸你指揮,同時也讓他們快速趕往偏關,力爭堵住這個缺口,你看還有什麽需要?”


    老將軍知道高震做事的習慣,看著他在地圖上不停地比畫,也把自己的安排告訴了他。


    “大將軍,給我一天的時間,最遲後天早上,我就率部出發。”


    高震也是一個非常爽快的武人,這個時候關鍵是時間。


    “好,我讓軍備配合你,”老將軍又盯著高震一會,“高震,放心大膽去做,出任何差錯是我這個幽州大將軍,燕國公來扛,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話到嘴邊,老將軍又停下了,他本來想說讓高震放心,接下來做好接替自己的大將軍位置就好,可是又不想在這個時候給他壓力,怕他有了爭勝之心。


    看著高震出去集結輕騎,老將軍歎息了一聲,拿起了桌上給聖上的請罪書,這不單是請罪書,還是一封推薦高震擔任幽州大將軍的上奏。


    察爾部落畢加羅汗看著應州庫房裏滿滿的物資那是高興壞了,這次真賺大了,不說糧食布匹這些,單單武器就能裝備幾萬人,察爾部落憑借這些物資完全可以稱霸草原了。


    這次從雲中南下,畢加羅也沒有想到會這麽順利。襲占雲中完全可以用兵貴神速形容,鐵犁骨用了三千人不到一個時辰就將駐守雲中的近八百邊軍全部圍殺與關內。


    打下雲中,鐵犁骨親自帶著一萬輕騎直接奔襲一百裏外的應州,同時為了防止雲州的守軍出擊,在雲州城外留下了三萬騎兵。


    應州作為雲州的後方基地,一直是一個軍備物資的周轉地,從荊州,潭州運來的物資一般在應州進行集中分配,這裏駐紮著邊軍五千人,由一個校尉統領。


    應州校尉陳安國不到三十歲,作為一名沒有任何背景的農家子弟,從一個小卒成長為領兵五千的校尉,是非常困難的。


    當然這個校尉跟邊軍正式作戰的校尉還是有區別的,他的手下雖說是五千人,但真正對戰,對上一個營的正規邊軍還是打不過的。


    陳安國最早跟著的就是懷遠將軍高震,在邊軍整整七年,大小戰役也經曆過不少,三年前在一次戰鬥中右胸被刺中一槍,整整修養了大半年。


    傷愈後,高震認為他暫時不太適合在邊軍作戰,就讓他到了應州負責後勤軍務這一塊。


    陳安國這麽多年仗還真不是白打的,鐵犁骨先鋒才到了雲州二十裏外,就被陳安國安排的探馬發現了。


    這是他的習慣,一般的將領根本想不到在雲州身後的應州會受到襲擊,再說,應州這裏的幾千人也不是可以對敵作戰的部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品通天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蘇打不摻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蘇打不摻水並收藏無品通天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