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一直在猜謎中,他怎麽也想不明白這是咋迴事,無緣無故的就給自己派了個任務,他哪裏知道聖上跟淮王有了這樣一個默契。
這次來鬆江他都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有什麽可做的!
眼看著花刺的大軍就要南下,在這個過程之中,他不知道自己能幫著做些什麽。
再說就算他想起來一些什麽,可是從鬆江到隴州有這麽遠的距離,即使做點有用的軍備出來,也趕不上用啊!
所以他確實猜不到聖上派自己到鬆江的本意到底是什麽。
其實他有問過徐小姐,隻是徐小姐推脫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沒有告訴他。
在等到陸二公子來的時候,他又問了二公子,但是二公子更加不知道這個事情的原委了。
二公子也就過了兩天就從揚州趕到了通海季家莊,這次袁睿去鬆江想帶的第一個人就是二公子。
對鬆江那個地方袁睿說實話真不熟悉,如果不找一個地頭蛇,他很擔心出問題。
當然二公子倒是無所謂,現在已經不是賺不賺錢那麽簡單了。
這兩天在船上說的最多的就是鬆江這趟差事要怎麽做,按說沒有一般差事下來都有明確的指向,按部就班做也是一個方法。
現在沒有了具體的要求,反而成了最難的,都不知從哪裏入手才好。
不過,從邊關迴來的袁睿有了一個思路,這次就是迴來監察軍備的,這個關係著未來隴州大戰,可以先把當前的重點放到這個上麵。
一到鬆江,袁睿先是拿了一張帖子送到了鬆江海運使司,這是朝堂在鬆江特設的一個衙門。
管著整個海運,配備了一個千人的海巡營,衙門主官稱為海運使,從四品,在地方上算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了。
又讓人去鬆江縣衙做了備案,雖然相互之間沒有統屬關係,但未來不可避免要打交道的。
這邊幾人剛剛在陸家的宅子裏安置下來,外麵有人來報,淮王府有人來了。
袁睿不知來人深淺,隻能親自到門口迎接。
這邊袁睿剛到門口,門口正在等著的一中年人看到袁睿,先是一驚,然後趕緊施禮。
“可是袁大人,折煞小人,給大人施禮。”
袁睿也是一驚,看著此人大約有四五十歲,看著很是富態,身穿綢緞長衫,頭戴一頂冠玉方帽,不像官身,趕緊迴禮。
“不敢,正是下官,不知相公是何人?”
“袁大人客氣了,不敢當此稱唿,小老兒,淮王府鬆江這邊的管事,趙江。”
“趙管事,下官剛到,尚未來得及前去拜訪,失禮,請趙管事諒解。”
袁睿可不管這個人什麽身份,能成為淮王府在鬆江的管事,一般都是親近人了。
“袁大人您太客氣了,府裏已經傳下話來,大人在鬆江的一切事務,讓小老兒完全配合。”
趙管事想著還是先把身份定下來,以後好溝通,“以後隻要大人吩咐,一定盡心竭力。”
趙管事早些時候就接到了淮王府大管家,也是自己的叔叔趙長春的通知。
告訴他就是一件事,淮王從隴州派迴來的一個人被聖上委任為兵吏使,不日要來鬆江公務。
要他完全配合不說,還特意叮囑,此人身份非常尊貴,按府裏主人資格對待,不惜一切代價確保此人安危。
袁睿趕緊讓趙管事進到屋內,落座後,讓人奉茶,就想著正好可以問下鬆江現在情況。
接下來幾天,袁睿不是在招待別人就是被別人招待,沒辦法,現在怎麽都是官身了,很多應酬不是說推就能推的。
比如鬆江知縣,衛軍遊擊,還有一些本地的大戶,像孫家、範家、張家等等。
他們宴請都帶著自己的用意,就想從袁睿嘴裏探聽這次聖上對鬆江這邊到底是什麽樣的意思和安排。
幸好,袁睿這次自己也不清楚,隻能雲山霧繞的含糊其辭,誰知,反而讓這些人沒了章法,越發覺得袁睿此行一定帶有秘密使命。
袁睿還是按部就班的去到鬆江的很多作坊,開始對生產軍備物資進行監督,包括一些品類質量都提出了要求,但是也沒有過度的進行苛刻。
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看看能不能在中間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地方,畢竟自己還算懂一點關於作坊的東西。
可是他沒有想到,鬆江的人全部誤會了,以為他是來查什麽的,頓時都慌神了。
這一天,袁睿帶著齊峰按照前一天商定的行程,前往鬆江一處生產皮甲的作坊查看。
前麵都很正常,一直到了堆放皮甲的倉庫,袁睿隨意翻看了幾件,也就是做做樣子。
但是突然他愣了一下,臉上沒有露出任何神色,身子一側,但手上卻快速的又翻了一次。
馬上拍拍手,裝作無事人一樣,對著作坊主事笑著問了兩句,然後又特別叮囑了一下。
又過了幾天,在袁睿的刻意關注下,在某個箭支作坊,袁睿又發現了一個小問題
。但他還是不敢確定,仍沒有做任何動作,甚至連陸二公子都沒說。
這天,眼看著要下雨了,袁睿就沒有出去,把一些從作坊拿來的賬本拿出來仔細看了起來。
作為學機械的他,對於財務確實不是那麽精深,但到了企業以後,不管是報告還是總結他接觸了好多,對一些數據還算敏感,中間的一切竅門也稍微懂那麽一些。
他對於自己前期關注的幾個作坊賬目非常認真,一邊仔細查賬一邊核算。
現在的賬目還是那種老式的流水進出賬,等到了晚上,袁睿再仔細一盤算,倒吸一口涼氣。
小河又來催他了,天很晚了,小河都來催了幾次了。
袁睿有點無奈的看了一眼小河,有個負責任的妹妹也不好,婆婆媽媽的。
袁睿看著也差不多了,也就不堅持了,吃了小河準備的夜宵,又在小河的伺候下洗了熱水腳,躺下休息了。
他這邊剛剛睡著,廂房裏的齊峰就醒了,他輕手輕腳的剛出門,就發現了隱匿在主房廊下的陸二公子,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再次沒了動靜。
來了五個黑衣人,三人落入院中,兩人還在房頂觀望。
齊峰也不管院內的人了,閃出身形,一個飛躍上了屋頂,看著剩下的兩人也不說話。
屋頂的兩人對視一眼,從左右兩邊衝了上來。一照麵,齊峰就知道這兩個都不是弱手,打起十分精神,和兩人纏鬥起來。
地麵上的三人這時也跟亮出身形站在房間門口的陸二公子鬥了起來,也就不到一刻,一聲胡哨聲響起,五人一個抽身,隨手灑出大把暗器,轉身輕鬆離去。
二公子和齊峰就是一愣,這事怎麽看,都有點怪異,完全不是像來找事的!
第二天一早,毫不知情的袁睿剛剛起身,就聽仆從來報,門外有人求見。
這次袁睿沒有看到拜帖,也不知是誰,隻能把人先請到廳堂就坐。
袁睿在廳堂門口看著來人,先拱手揖禮,讓到屋內。
“袁大人,本人揚州銀鷹副統領青鷹,這次特意前來為了昨日晚間之事,我們談聽到有人不利於大人,但事起倉促,讓我們來不及應對,特此前來請罪。”
袁睿一愣,昨日晚間又出事了,自己怎麽不知!
連稱勞煩他們庇佑,感謝不已。
來人又拿出一封書信,告訴袁睿,統領已經有了安排,還讓京城銀鷹主事雲鷹負責這邊的事務。袁睿接過信,信中確實有此安排,也讓鬆江的銀鷹承擔起護衛任務。
送走此人,袁睿趕緊把事情跟陸二公子和齊峰說了。
兩人對這個確實也不太熟悉,沒辦法,都不是這個行當的人,隻能讓袁睿自己判斷。
又過了幾天,袁睿再次進行例行巡察時,幾個出問題的作坊已經完全查不出問題了,他甚至都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多疑了,就是一個簡單的失誤。
對於作坊賬目的核查他更加的仔細和謹慎起來,還別說,不知是不是根本沒有察覺到這中間的一些小漏洞,竟然還跟以前一樣,讓袁睿發現了一些破綻出來。
這讓他確定了一點,以前的這些小問題是有人在偷偷的彌補,而不是不起眼的失誤,看來這中間問題不小。
經過這段時間的了解,他對於現在鬆江的一些經濟有了基本的認識。
這裏的商人已經具備了後世很多商人身上那種規模化意識,對於商品競爭也摸索了很多的應對的方法。
他們發現一個商機,往往幾家聯合起來,形成獨有的製作體係,對外也是一個獨立的出口。
同樣,在製作朝廷的物資之前,他們也是幾大家族聯合跟官府洽談,按照相關規定製作,讓官府在這方麵完成上麵的任務。
但他們在幫助官府的同時,也會讓官府允許他們在其他方麵進行彌補,製作一些另外的物資作為補償,這部分官府基本不問。
對這些袁睿倒是不算陌生,也能理解,畢竟官府的很多物資是要貼錢進去的,不給這些人一定的利益,沒有哪個大戶可以承受的住。
但是,單單為了賺錢,還算正常,要是中間有居心叵測的人那就壞了,稍有不慎,造成的危害那就大多了,這樣的例子袁睿知道不少。
這次來鬆江他都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有什麽可做的!
眼看著花刺的大軍就要南下,在這個過程之中,他不知道自己能幫著做些什麽。
再說就算他想起來一些什麽,可是從鬆江到隴州有這麽遠的距離,即使做點有用的軍備出來,也趕不上用啊!
所以他確實猜不到聖上派自己到鬆江的本意到底是什麽。
其實他有問過徐小姐,隻是徐小姐推脫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沒有告訴他。
在等到陸二公子來的時候,他又問了二公子,但是二公子更加不知道這個事情的原委了。
二公子也就過了兩天就從揚州趕到了通海季家莊,這次袁睿去鬆江想帶的第一個人就是二公子。
對鬆江那個地方袁睿說實話真不熟悉,如果不找一個地頭蛇,他很擔心出問題。
當然二公子倒是無所謂,現在已經不是賺不賺錢那麽簡單了。
這兩天在船上說的最多的就是鬆江這趟差事要怎麽做,按說沒有一般差事下來都有明確的指向,按部就班做也是一個方法。
現在沒有了具體的要求,反而成了最難的,都不知從哪裏入手才好。
不過,從邊關迴來的袁睿有了一個思路,這次就是迴來監察軍備的,這個關係著未來隴州大戰,可以先把當前的重點放到這個上麵。
一到鬆江,袁睿先是拿了一張帖子送到了鬆江海運使司,這是朝堂在鬆江特設的一個衙門。
管著整個海運,配備了一個千人的海巡營,衙門主官稱為海運使,從四品,在地方上算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了。
又讓人去鬆江縣衙做了備案,雖然相互之間沒有統屬關係,但未來不可避免要打交道的。
這邊幾人剛剛在陸家的宅子裏安置下來,外麵有人來報,淮王府有人來了。
袁睿不知來人深淺,隻能親自到門口迎接。
這邊袁睿剛到門口,門口正在等著的一中年人看到袁睿,先是一驚,然後趕緊施禮。
“可是袁大人,折煞小人,給大人施禮。”
袁睿也是一驚,看著此人大約有四五十歲,看著很是富態,身穿綢緞長衫,頭戴一頂冠玉方帽,不像官身,趕緊迴禮。
“不敢,正是下官,不知相公是何人?”
“袁大人客氣了,不敢當此稱唿,小老兒,淮王府鬆江這邊的管事,趙江。”
“趙管事,下官剛到,尚未來得及前去拜訪,失禮,請趙管事諒解。”
袁睿可不管這個人什麽身份,能成為淮王府在鬆江的管事,一般都是親近人了。
“袁大人您太客氣了,府裏已經傳下話來,大人在鬆江的一切事務,讓小老兒完全配合。”
趙管事想著還是先把身份定下來,以後好溝通,“以後隻要大人吩咐,一定盡心竭力。”
趙管事早些時候就接到了淮王府大管家,也是自己的叔叔趙長春的通知。
告訴他就是一件事,淮王從隴州派迴來的一個人被聖上委任為兵吏使,不日要來鬆江公務。
要他完全配合不說,還特意叮囑,此人身份非常尊貴,按府裏主人資格對待,不惜一切代價確保此人安危。
袁睿趕緊讓趙管事進到屋內,落座後,讓人奉茶,就想著正好可以問下鬆江現在情況。
接下來幾天,袁睿不是在招待別人就是被別人招待,沒辦法,現在怎麽都是官身了,很多應酬不是說推就能推的。
比如鬆江知縣,衛軍遊擊,還有一些本地的大戶,像孫家、範家、張家等等。
他們宴請都帶著自己的用意,就想從袁睿嘴裏探聽這次聖上對鬆江這邊到底是什麽樣的意思和安排。
幸好,袁睿這次自己也不清楚,隻能雲山霧繞的含糊其辭,誰知,反而讓這些人沒了章法,越發覺得袁睿此行一定帶有秘密使命。
袁睿還是按部就班的去到鬆江的很多作坊,開始對生產軍備物資進行監督,包括一些品類質量都提出了要求,但是也沒有過度的進行苛刻。
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看看能不能在中間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地方,畢竟自己還算懂一點關於作坊的東西。
可是他沒有想到,鬆江的人全部誤會了,以為他是來查什麽的,頓時都慌神了。
這一天,袁睿帶著齊峰按照前一天商定的行程,前往鬆江一處生產皮甲的作坊查看。
前麵都很正常,一直到了堆放皮甲的倉庫,袁睿隨意翻看了幾件,也就是做做樣子。
但是突然他愣了一下,臉上沒有露出任何神色,身子一側,但手上卻快速的又翻了一次。
馬上拍拍手,裝作無事人一樣,對著作坊主事笑著問了兩句,然後又特別叮囑了一下。
又過了幾天,在袁睿的刻意關注下,在某個箭支作坊,袁睿又發現了一個小問題
。但他還是不敢確定,仍沒有做任何動作,甚至連陸二公子都沒說。
這天,眼看著要下雨了,袁睿就沒有出去,把一些從作坊拿來的賬本拿出來仔細看了起來。
作為學機械的他,對於財務確實不是那麽精深,但到了企業以後,不管是報告還是總結他接觸了好多,對一些數據還算敏感,中間的一切竅門也稍微懂那麽一些。
他對於自己前期關注的幾個作坊賬目非常認真,一邊仔細查賬一邊核算。
現在的賬目還是那種老式的流水進出賬,等到了晚上,袁睿再仔細一盤算,倒吸一口涼氣。
小河又來催他了,天很晚了,小河都來催了幾次了。
袁睿有點無奈的看了一眼小河,有個負責任的妹妹也不好,婆婆媽媽的。
袁睿看著也差不多了,也就不堅持了,吃了小河準備的夜宵,又在小河的伺候下洗了熱水腳,躺下休息了。
他這邊剛剛睡著,廂房裏的齊峰就醒了,他輕手輕腳的剛出門,就發現了隱匿在主房廊下的陸二公子,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再次沒了動靜。
來了五個黑衣人,三人落入院中,兩人還在房頂觀望。
齊峰也不管院內的人了,閃出身形,一個飛躍上了屋頂,看著剩下的兩人也不說話。
屋頂的兩人對視一眼,從左右兩邊衝了上來。一照麵,齊峰就知道這兩個都不是弱手,打起十分精神,和兩人纏鬥起來。
地麵上的三人這時也跟亮出身形站在房間門口的陸二公子鬥了起來,也就不到一刻,一聲胡哨聲響起,五人一個抽身,隨手灑出大把暗器,轉身輕鬆離去。
二公子和齊峰就是一愣,這事怎麽看,都有點怪異,完全不是像來找事的!
第二天一早,毫不知情的袁睿剛剛起身,就聽仆從來報,門外有人求見。
這次袁睿沒有看到拜帖,也不知是誰,隻能把人先請到廳堂就坐。
袁睿在廳堂門口看著來人,先拱手揖禮,讓到屋內。
“袁大人,本人揚州銀鷹副統領青鷹,這次特意前來為了昨日晚間之事,我們談聽到有人不利於大人,但事起倉促,讓我們來不及應對,特此前來請罪。”
袁睿一愣,昨日晚間又出事了,自己怎麽不知!
連稱勞煩他們庇佑,感謝不已。
來人又拿出一封書信,告訴袁睿,統領已經有了安排,還讓京城銀鷹主事雲鷹負責這邊的事務。袁睿接過信,信中確實有此安排,也讓鬆江的銀鷹承擔起護衛任務。
送走此人,袁睿趕緊把事情跟陸二公子和齊峰說了。
兩人對這個確實也不太熟悉,沒辦法,都不是這個行當的人,隻能讓袁睿自己判斷。
又過了幾天,袁睿再次進行例行巡察時,幾個出問題的作坊已經完全查不出問題了,他甚至都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多疑了,就是一個簡單的失誤。
對於作坊賬目的核查他更加的仔細和謹慎起來,還別說,不知是不是根本沒有察覺到這中間的一些小漏洞,竟然還跟以前一樣,讓袁睿發現了一些破綻出來。
這讓他確定了一點,以前的這些小問題是有人在偷偷的彌補,而不是不起眼的失誤,看來這中間問題不小。
經過這段時間的了解,他對於現在鬆江的一些經濟有了基本的認識。
這裏的商人已經具備了後世很多商人身上那種規模化意識,對於商品競爭也摸索了很多的應對的方法。
他們發現一個商機,往往幾家聯合起來,形成獨有的製作體係,對外也是一個獨立的出口。
同樣,在製作朝廷的物資之前,他們也是幾大家族聯合跟官府洽談,按照相關規定製作,讓官府在這方麵完成上麵的任務。
但他們在幫助官府的同時,也會讓官府允許他們在其他方麵進行彌補,製作一些另外的物資作為補償,這部分官府基本不問。
對這些袁睿倒是不算陌生,也能理解,畢竟官府的很多物資是要貼錢進去的,不給這些人一定的利益,沒有哪個大戶可以承受的住。
但是,單單為了賺錢,還算正常,要是中間有居心叵測的人那就壞了,稍有不慎,造成的危害那就大多了,這樣的例子袁睿知道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