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低下頭,一邊思考,一邊用手在桌子上輕輕比劃著,不管是現在的牛車還是木欄想防住騎兵,都是不太容易的。


    唐宋時期,很多大將在戰爭中不知做了多少次嚐試,先後想出了鐵蒺藜,勾連槍等專對騎兵的防守利器。


    但相對來說,都有些勉強,麵對強大騎兵,很難看出明顯的成效,包括初期的火器都不行。


    直到幾百年以後重武器的出現,才終結了騎兵幾千年的優勢,號稱騎兵的挽歌。


    他想起那年麵對海匪時,自己安排的竹槍,這個對付花刺騎兵是一個大殺器。


    當時對付蒙人,貴州苗兵看著矮小,但是他們一手拿著藤盾,一手彎刀,趁著敵軍不備,專攻對方馬腿,著實讓蒙人吃虧不小。


    他還想起一點,現在的大車都是低幫或者平板,主要是運力不夠,不能裝很多東西,還有現在人力有限,裝卸也都需要勞力。


    但是如果隻作為車陣,就可以做點文章,把車幫加高,之間留下縫隙,一旦遇到騎兵,就可以形成兩層車,中間加上重物,擋住騎兵衝擊沒問題。


    “大公子,假如我有辦法擋住騎兵衝擊,也有辦法在近戰中大量殺傷騎兵,是否可以跟花刺在野外對戰。”


    “什麽,這怎麽可能?”大公子很是意外,看著袁睿,根本不敢相信。


    “袁公子,你把想法先說出來,想做什麽,魏國公府全力支持。”


    徐光浚跟他哥哥不同,這麽長時間,已經完全免疫了,袁睿哪怕說明天花刺能滅,他也一定認為袁睿有了辦法。


    大公子不敢相信的看著二弟,什麽時候開始,自家這個能幹的弟弟開始信服外人了。


    袁睿這時也不多說了,開始在紙上簡單畫了一個草圖,又用碗筷進行模擬,很快就把自己的思路說了出來。


    “你們看,我把大車的車幫拉高,一旦遇敵,可以直接豎立兩層,這中間是空的,可以提前準備重物放在裏麵,一般馬匹根本衝不動。圈內兵丁提前準備好三米竹槍,簡單,實用,提前可以準備好,這個到處都是。如果內圈再放上苗人,藤盾加上彎刀形成第三道防線,到這時花刺騎兵還有多少戰力,麵對毫無損失的邊軍還能打得贏嗎!”


    兩人邊聽袁睿解釋,邊看著袁睿的草圖和現場模擬。


    大公子同時不斷對這個對策進行提問,有些袁睿直接迴答,有些袁睿思考後又進行了調整和改變,再進行反擊模擬。


    不知不覺,將近兩個時辰過去,三人的中飯就是簡單的吃了一點當地的麵條。


    臨近晚上的時候,三人終於把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做了出來。


    徐光澤完全清楚了以後,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拉著袁睿就要去找大將軍,這個對策可行性很高,相關準備也不是很難,要是真能實現,可以說這次對戰,至少增加三成勝算。


    袁睿稍微阻攔了一下,說了心中的疑慮,建議最好是到軍營去現場模擬,看看效果,再去跟大將軍迴稟,這樣會好說很多,畢竟,都是推論。


    徐光澤一聽就明白了,這個不難,自己首先就有上千人,這幾天抓緊時間準備,再多做幾次嚐試,把一些遺漏考慮清楚,再稟告大將軍,也不晚。


    接下來幾天,袁睿也到了大公子軍營中,親手指導,先是按照對策準備好相應物資,沒有就找相近東西替代,也就三天時間,所有準備齊備,徐光澤拉著隊正們商議了半宿,對第二天的實戰進行了布置。


    第二天早上起來,各隊開始按照商定的策略演練起來。雖然是演練,可是徐光澤沒有糊弄的念頭,他寧願折幾匹馬,傷一些兵丁,也要看看方案是否行得通。


    上百匹馬衝著準備好的防護車撞去,當場就有幾匹馬直接栽倒在地,防護車隻是震動了幾下,依然堅固.


    而從防護車內伸出的長刺在馬身上戳出了好多白點,這是提前準備好的白灰,這個隻看刺沒刺到就行。


    也就簡單演練了五六次,便演練邊進行完善,最後一遍時,整個防護陣已經完全形成了嚴絲合縫的體係,相互間配合默契,騎兵根本無計可施。


    等徐光澤宣布停止,大家可以休息時,上千人的邊軍竟然是一陣歡唿,紛紛跑到了車陣跟前,這裏摸摸那裏看看,完全不顧及自己的疲憊。


    對花刺作戰過的兵丁都知道,這個車陣的價值,有了這個,自己的命能多留很長時間。


    他們都沒注意,在不遠處的一個帳篷邊上,幾個人已經看了半天了。


    開始幾人不停的指指點點,臉上還有笑容。隻是,漸漸的,幾人沒了生息,也不再說任何話,就是看著。等到了最後一遍,幾人相互之間的眼神充滿了驚訝。


    幾人又看向中間站立的淮王,隻見他沒有一點的驚奇,臉上浮現出輕鬆的笑容,轉身吩咐了一聲,騎上馬直接迴城去了。


    袁睿這幾天累了,一直盯著把很多的細節完善,才迴到住處安心休息。


    其他事他說了別找他,讓徐光澤直接去找大將軍就好,現在他不比徐光澤說的清楚,對戰事更是不懂。


    隻要思路對了,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哪個好糊弄,哪個不是從那些大戰中搶出這條命。


    隻要他們了解清楚,再結合以往的經曆,完善改進,再次實戰,最後形成戰策那是必然的。


    他確實想對了,淮王帶著幾個主要將領對這個策略進行多次推演後,結合眾多的意見和情況,形成了多套多形式對抗陣型,還真沒找他。


    又過了沒幾天,眼看著到了十月底,天氣越來越寒冷,袁睿根本不想出屋。


    幹脆躲在屋裏寫起書信來。過幾天,徐光浚就要迴京城去了,來了這麽久,信都沒寫一封,說不過去,正好這次讓徐二公子帶迴去。


    他先給家裏小河寫了一封信,說的都是事情和一些自己的見聞,告訴她平安。又給姐姐寫了一封,報平安之外,多說了一些自己在這邊的生活。


    想了想,還是給徐小姐去了一封,將這段時間的思考說了一下,還是感覺在西北要想方設法留住百姓,讓這裏荒蕪的田地能種莊稼。


    現在時機不對,他也沒有說多,隻是提前進行鋪墊而已。


    最後,他想了好久,都不知要跟那個孟小姐說啥。


    拿起筆,放下,又拿起筆,又放下!


    想了好久,他還是把隴州的一些風貌簡單說了一下,又寫了一點自己對於這邊的感受。


    其實對於孟小姐來說,他目前隻是簡單的從心裏把她當作另一個人的影子,確實沒有很特別的東西在裏麵。


    最後,說了一下現在忙著很多公務之事,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寫詩。


    徐光浚要迴去了,這邊的事情完成了,可以長時間攜帶而且容易食用的新式軍糧已經在後勤上實驗成功。


    不但軍中大部分的將領,就連淮王都親自嚐試了,對這種軍糧是大加讚賞。


    原先行軍途中,時間充裕情況下還能生火做飯,就那也就是喝點熱湯,吃點熱饅頭。


    遇到時間緊迫,就拿生硬的饅頭就著涼水,官兵的體力消耗又大,根本不能支撐長距離奔襲。


    這種新式軍糧,不管多冷,粉粒狀的炒麵不咯牙,稍微喝點水,味道好不好的不說,至少可以飽肚子。


    而且裏麵放了很多的菜葉和肉末,雖然少,但是有營養,體力恢複的很快。


    淮王也特意安排幾個營僅攜帶這種幹糧,不做任何後勤儲備前往周邊巡察。


    事實證明,經過七天的時間,這些兵丁迴來時,竟然跟出去時那種狀態差別很小,不但開著玩笑,就是吃著特意準備的餐食時,還在說幹糧不比這種熱湯熱飯差太多。


    淮王越發覺得這次調袁睿值了,他很清楚,所有東西雖是徐家提供的,徐光浚這個大忙人為了這個幹糧在隴州一待就是一個多月,但根本是袁睿搞的。


    現在淮王麾下的十萬精兵已經在按照最新的訓練方法進行了。


    淮王準備最多年底之前,等這十萬精兵完成基本訓練,就把一些隊正派出去,到武威、榆林,另外的幾十萬大軍也要在來年三月之前,明白所有的訓練科目。


    他在對朝堂的上奏中,要求從蜀州、漢原就近把那些山上沒人要的毛竹全部砍伐送到隴州來。


    還特意囑咐,按照袁睿要求,前麵至少留下三個枝杈,作為毛刺使用。


    袁睿擔心在這個過程中,地方官府一旦操作不當,當地百姓受苦白幹不說,可能還會對未來戰事有影響。


    所以,特地又跟淮王建議,一根毛竹,要求地方官府給與百姓一文錢的報酬,當然必須是精品。


    這個錢他也知道地方官府可能不會支付,所以跟徐光浚商量好了,這筆費用從軍資費用出。


    淮王知道他的意思,所以對蜀州和漢州兩個地方官府特意申明,一旦發現過程中百姓沒有拿到這筆錢,他們就等著抄家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品通天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蘇打不摻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蘇打不摻水並收藏無品通天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