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林家不算一個大家,主要是由於林家生意比較簡單,隻做藥材生意。
林家在城內有一個很大的宅子,靠近城隍廟,前麵是一排五間門麵,門診抓藥都在這裏。
林家從第一代郎中來到揚州行醫,已經傳了七世,現在的家主林啟東,就是孟小姐的嫡親舅舅,也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杏林高手,擅長內科。
林家因為世代行醫的原因,口碑非常好,不單單在揚州府,就是沭陽、淮陽這些鄰近的府城,百姓有了疑難雜症,也有直接來求醫的。
他們家近幾代還有幾人成了禦醫,也是名揚京城,這次徐小姐帶著母親到揚州開始正是本著林家國手,林家碩果僅存的一位老禦醫,林啟東的叔叔,林文達而來。
孟小姐從來到揚州就一直住在林府,她的母親是林啟東一母同胞的妹妹,這次迴來也算正式探親。
她這次跟著父親出來,也是由於長時間沒有迴來,有點想念舅舅及家人。
這幾天,在林府裏待著,跟舅母聊聊天,和表姐們一起嘻嘻鬧鬧,日子過得也輕鬆舒服。
對於那天的事,她是真沒放在心上,那首詩都忘到腦後去了,要不說悲催,這也是一個沒心沒肺,還沒做好成人心裏準備的小姑娘。
這天,她閑著沒事,來到前廳,今天是舅舅親自坐診,對於了解一點醫學浮皮的她來說,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林家,她走到哪都是一個人,隻要不出門紫衣這個丫頭就被她打發幹活去了,遇事太吵鬧,她看著腦袋疼。
非常難得的,孟小姐坐在舅舅側後的椅子上,聽著舅舅跟每位患者的問診,也仔細聽著舅舅的判斷和病理分析。
這是一個聰慧的姑娘,可以看出領悟力很好,對於藥材性能的熟悉也是她的優勢。
這也要歸功於母親對她的引導,從小就跟在母親、舅舅身邊撿藥,時間長了,對於很多基本的病症都有了很清晰的認知。
剛剛臨近中午,門口進來了幾個人,正是徐小姐帶著丫鬟荷花和徐管事前來拿藥。
孟小姐一下子跳起來,“徐姐姐,你來了,我還想著什麽時候去找你呢。”
徐小姐看著她,也是很高興,走過來拉著她的手。
“我隻知道你要來,哪天來,我還真不知道,前幾天徐管事來抓藥,聽說今天是林叔叔坐診,我就想著過來再問問情況。”
從國公夫人生病,就有禦醫來診療,可是幾個月下來,幾乎沒有成效。
沒辦法,換了禦醫,還是不行,這一下,時間就拖久了,母親的病更重了,國公都急了。
病急亂投醫,徐小姐知道孟母對這塊也很熟悉,就上門求救。
孟母上門診斷後也是束手無策,就跟她說,家裏叔叔醫術精湛,也許有辦法,讓她帶著母親到揚州來治療。
隻是,林國手對這種病症也是不太擅長,隻能單純開些比較安神的方子,慢慢調理。
魏國公眼看著夫人病症加劇,胡思亂想,就想起多年前在小孤山遭難的事情,想著不會是自己的緣故報應在夫人身上吧。
又看到女兒為了照顧母親太累了,這才安排女兒到小孤山請教一下那位神仙老道長,也讓她出去緩口氣,就有了後續的事情。
至於遇到袁睿和秋雪寺和尚,是真的碰巧還是冥冥中注定,那就真的不知了。
徐小姐趕緊又給林啟東施禮,林啟東連忙側身謙讓了一下,連稱不敢。
看著天近中午,就吩咐了一聲,上午先到這裏,看病的下午再來。
這邊禮讓國公小姐進了內宅,國公夫人的病他也是知道的,每次藥都從這裏抓的,但目前情況如何,他確實不是很清楚,就想了解一下,看看能否幫點忙。
幾人進到正廳分賓主落座,徐小姐首先開口致謝。
“這段時間真是多虧神醫,抓給我們的藥材都是最好的。”
說完站起身又是一禮。
林神醫也站起身,側身一避,不敢當徐小姐這一拜。
“老朽愧不敢當,夫人的病,我們確實沒有幫得上忙,慚愧,慚愧,不知現在夫人可好?”
“家母現在好多了,幸虧你們的這些良藥。”
雖說,靜養很重要,但是藥材也很關鍵,不是林家的這些藥效十足的藥材,徐夫人還真不一定這麽快好。
“那就好,那就好,敢問你這方子是在哪裏開的。”
林神醫聽完確實感覺高興,但他知道,應該不是自家叔叔開的方子。
“是在秋雪寺,一位老師傅開的。”
徐小姐也不隱瞞,把情況詳細的說了一下,連帶著遇到山匪,被二公子所救,又到秋雪寺,老和尚和袁睿問診這些,毫無掩飾,直接書的明明白白。
“也幸虧是那位小相公知道病因和病症,否則真不太好恢複。”
林神醫一聽很是驚奇,竟有此事,看來民間還是有高手在。
坐在邊上一直安靜聽著的孟小姐也是吃了一驚,徐夫人的病經過多少神醫治療,她是知道一點的,也聽母親提過,這麽複雜的病症能這樣治,這個什麽袁小相公很神嗎?
先是留飯,後又等到徐小姐抓完藥迴去,雖說,一直在和徐姐姐聊著夫人的病,但孟小姐心裏一直放不下,說的難聽一點,這就是心魔。
迴到房裏,孟小姐指使紫衣去找了好幾本醫書過來,自己一點點的找尋相關記載,想看看哪裏會有這樣的病症,她想不通,現在的神醫這麽不值錢嗎?
直到孟學士從外麵迴來,她還在那裏孜孜不倦的翻著一本本醫書。孟學士很是奇怪,自家女兒啥時候這麽好學了,都知道翻醫書了。
孟學士看著在一邊忙碌的紫衣,就輕聲問了一句。
紫衣也是焦頭爛額,這些醫書她哪裏知道,就跟著小姐學了幾年的識字,很多醫書上都是生澀字,大部分不認識,正煩著呢,都沒注意老爺迴來了。
“啊,老爺,這個,這個,小姐正找病呢!”紫衣還是老樣子,一驚一乍的毛病。
“找病,找什麽病?”孟學士一聽,更是迷糊了。
那邊,孟小姐被紫衣一聲大喊,又嚇了一跳,就是一聲罵。
“死丫頭,你又怎麽了。”
“女兒,你這是找啥呢,翻的到處都是!”
“爹,你迴來了,我找病症呢,就是徐夫人的病。”
孟小姐看了一眼,繼續用功去了。
“老爺,那個徐夫人的病被一個小相公治好了,叫什麽袁睿,小姐正找醫書呢!”
紫衣看著小姐沒空搭理老爺,還是跟著解釋了一聲。
“什麽,誰?!”孟學士聽到這事,直接吃了一驚,也喊了一聲。
“爹,你又怎麽了,”小姐又被孟學士的大喊嚇了一跳,心說,爹怎麽也變成這樣了。
孟學士趕緊讓女兒停下來,詳細詢問起來。
聽完原委,孟學士心裏就是一咯噔,這個小子還懂醫術,怎麽這次這麽多事跟這個姓袁的相關,事有反常必出妖,難道這次院試也跟此人有關!?
今天一天,孟學士都在衙門裏,這次院試,不但學政提心吊膽,連帶著揚州的大小官員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眼看著還有十多天,院試就要開始,現在很多準備工作已經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有點不同的是,跟往屆相比,更加細致,更加高效,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出現一點問題,不然可能成為最先倒黴的那個。
古人對於考試也有規定的流程,像大夏院試,這百年來,已經做的很標準了,也算公平公開,對於選士也有很好的公正之處。
出題和閱卷是兩批完全不同的人,出題人不閱卷,就是防止出現認同心,保持客觀公正性。
但出題人也不是一個兩個,是很多個,而且不是你出題就一定會選在考卷中,也就是說,你拿到幾個題都沒什麽太大意義。
這次出題,巡察使曹原特意私下拜托了迴鄉的朱夫子,本次院試,參考的學子跟朱夫子的關聯幾乎沒有。
畢竟,朱夫子剛剛迴來,也沒有公開講學,更沒有收徒。
朱夫子很清楚現在的情況,更是老謀深算,所有揚州本地的名士一個沒找,專門從京城請了好幾位老朋友來揚州遊玩,順便出點題目,這些外人哪裏想得到。
孟學士作為京城翰林院很有聲望的一位聖家傳人,當然也就被幾位老友一同邀請,隻是,作為本次監察,他不願出題。
正是由於這個身份,他又正好可以監督全程,待在出題現場反而正是規則使然。
幾天下來,其實題目已經出的差不多了,三天後,距離開考一旬時間,試卷將正式封閉,鎖在學政衙門的保密之處。
孟學士這幾天也算忙完,正好迴來看看家裏,就碰到這個情況。
林家在城內有一個很大的宅子,靠近城隍廟,前麵是一排五間門麵,門診抓藥都在這裏。
林家從第一代郎中來到揚州行醫,已經傳了七世,現在的家主林啟東,就是孟小姐的嫡親舅舅,也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杏林高手,擅長內科。
林家因為世代行醫的原因,口碑非常好,不單單在揚州府,就是沭陽、淮陽這些鄰近的府城,百姓有了疑難雜症,也有直接來求醫的。
他們家近幾代還有幾人成了禦醫,也是名揚京城,這次徐小姐帶著母親到揚州開始正是本著林家國手,林家碩果僅存的一位老禦醫,林啟東的叔叔,林文達而來。
孟小姐從來到揚州就一直住在林府,她的母親是林啟東一母同胞的妹妹,這次迴來也算正式探親。
她這次跟著父親出來,也是由於長時間沒有迴來,有點想念舅舅及家人。
這幾天,在林府裏待著,跟舅母聊聊天,和表姐們一起嘻嘻鬧鬧,日子過得也輕鬆舒服。
對於那天的事,她是真沒放在心上,那首詩都忘到腦後去了,要不說悲催,這也是一個沒心沒肺,還沒做好成人心裏準備的小姑娘。
這天,她閑著沒事,來到前廳,今天是舅舅親自坐診,對於了解一點醫學浮皮的她來說,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林家,她走到哪都是一個人,隻要不出門紫衣這個丫頭就被她打發幹活去了,遇事太吵鬧,她看著腦袋疼。
非常難得的,孟小姐坐在舅舅側後的椅子上,聽著舅舅跟每位患者的問診,也仔細聽著舅舅的判斷和病理分析。
這是一個聰慧的姑娘,可以看出領悟力很好,對於藥材性能的熟悉也是她的優勢。
這也要歸功於母親對她的引導,從小就跟在母親、舅舅身邊撿藥,時間長了,對於很多基本的病症都有了很清晰的認知。
剛剛臨近中午,門口進來了幾個人,正是徐小姐帶著丫鬟荷花和徐管事前來拿藥。
孟小姐一下子跳起來,“徐姐姐,你來了,我還想著什麽時候去找你呢。”
徐小姐看著她,也是很高興,走過來拉著她的手。
“我隻知道你要來,哪天來,我還真不知道,前幾天徐管事來抓藥,聽說今天是林叔叔坐診,我就想著過來再問問情況。”
從國公夫人生病,就有禦醫來診療,可是幾個月下來,幾乎沒有成效。
沒辦法,換了禦醫,還是不行,這一下,時間就拖久了,母親的病更重了,國公都急了。
病急亂投醫,徐小姐知道孟母對這塊也很熟悉,就上門求救。
孟母上門診斷後也是束手無策,就跟她說,家裏叔叔醫術精湛,也許有辦法,讓她帶著母親到揚州來治療。
隻是,林國手對這種病症也是不太擅長,隻能單純開些比較安神的方子,慢慢調理。
魏國公眼看著夫人病症加劇,胡思亂想,就想起多年前在小孤山遭難的事情,想著不會是自己的緣故報應在夫人身上吧。
又看到女兒為了照顧母親太累了,這才安排女兒到小孤山請教一下那位神仙老道長,也讓她出去緩口氣,就有了後續的事情。
至於遇到袁睿和秋雪寺和尚,是真的碰巧還是冥冥中注定,那就真的不知了。
徐小姐趕緊又給林啟東施禮,林啟東連忙側身謙讓了一下,連稱不敢。
看著天近中午,就吩咐了一聲,上午先到這裏,看病的下午再來。
這邊禮讓國公小姐進了內宅,國公夫人的病他也是知道的,每次藥都從這裏抓的,但目前情況如何,他確實不是很清楚,就想了解一下,看看能否幫點忙。
幾人進到正廳分賓主落座,徐小姐首先開口致謝。
“這段時間真是多虧神醫,抓給我們的藥材都是最好的。”
說完站起身又是一禮。
林神醫也站起身,側身一避,不敢當徐小姐這一拜。
“老朽愧不敢當,夫人的病,我們確實沒有幫得上忙,慚愧,慚愧,不知現在夫人可好?”
“家母現在好多了,幸虧你們的這些良藥。”
雖說,靜養很重要,但是藥材也很關鍵,不是林家的這些藥效十足的藥材,徐夫人還真不一定這麽快好。
“那就好,那就好,敢問你這方子是在哪裏開的。”
林神醫聽完確實感覺高興,但他知道,應該不是自家叔叔開的方子。
“是在秋雪寺,一位老師傅開的。”
徐小姐也不隱瞞,把情況詳細的說了一下,連帶著遇到山匪,被二公子所救,又到秋雪寺,老和尚和袁睿問診這些,毫無掩飾,直接書的明明白白。
“也幸虧是那位小相公知道病因和病症,否則真不太好恢複。”
林神醫一聽很是驚奇,竟有此事,看來民間還是有高手在。
坐在邊上一直安靜聽著的孟小姐也是吃了一驚,徐夫人的病經過多少神醫治療,她是知道一點的,也聽母親提過,這麽複雜的病症能這樣治,這個什麽袁小相公很神嗎?
先是留飯,後又等到徐小姐抓完藥迴去,雖說,一直在和徐姐姐聊著夫人的病,但孟小姐心裏一直放不下,說的難聽一點,這就是心魔。
迴到房裏,孟小姐指使紫衣去找了好幾本醫書過來,自己一點點的找尋相關記載,想看看哪裏會有這樣的病症,她想不通,現在的神醫這麽不值錢嗎?
直到孟學士從外麵迴來,她還在那裏孜孜不倦的翻著一本本醫書。孟學士很是奇怪,自家女兒啥時候這麽好學了,都知道翻醫書了。
孟學士看著在一邊忙碌的紫衣,就輕聲問了一句。
紫衣也是焦頭爛額,這些醫書她哪裏知道,就跟著小姐學了幾年的識字,很多醫書上都是生澀字,大部分不認識,正煩著呢,都沒注意老爺迴來了。
“啊,老爺,這個,這個,小姐正找病呢!”紫衣還是老樣子,一驚一乍的毛病。
“找病,找什麽病?”孟學士一聽,更是迷糊了。
那邊,孟小姐被紫衣一聲大喊,又嚇了一跳,就是一聲罵。
“死丫頭,你又怎麽了。”
“女兒,你這是找啥呢,翻的到處都是!”
“爹,你迴來了,我找病症呢,就是徐夫人的病。”
孟小姐看了一眼,繼續用功去了。
“老爺,那個徐夫人的病被一個小相公治好了,叫什麽袁睿,小姐正找醫書呢!”
紫衣看著小姐沒空搭理老爺,還是跟著解釋了一聲。
“什麽,誰?!”孟學士聽到這事,直接吃了一驚,也喊了一聲。
“爹,你又怎麽了,”小姐又被孟學士的大喊嚇了一跳,心說,爹怎麽也變成這樣了。
孟學士趕緊讓女兒停下來,詳細詢問起來。
聽完原委,孟學士心裏就是一咯噔,這個小子還懂醫術,怎麽這次這麽多事跟這個姓袁的相關,事有反常必出妖,難道這次院試也跟此人有關!?
今天一天,孟學士都在衙門裏,這次院試,不但學政提心吊膽,連帶著揚州的大小官員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眼看著還有十多天,院試就要開始,現在很多準備工作已經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有點不同的是,跟往屆相比,更加細致,更加高效,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出現一點問題,不然可能成為最先倒黴的那個。
古人對於考試也有規定的流程,像大夏院試,這百年來,已經做的很標準了,也算公平公開,對於選士也有很好的公正之處。
出題和閱卷是兩批完全不同的人,出題人不閱卷,就是防止出現認同心,保持客觀公正性。
但出題人也不是一個兩個,是很多個,而且不是你出題就一定會選在考卷中,也就是說,你拿到幾個題都沒什麽太大意義。
這次出題,巡察使曹原特意私下拜托了迴鄉的朱夫子,本次院試,參考的學子跟朱夫子的關聯幾乎沒有。
畢竟,朱夫子剛剛迴來,也沒有公開講學,更沒有收徒。
朱夫子很清楚現在的情況,更是老謀深算,所有揚州本地的名士一個沒找,專門從京城請了好幾位老朋友來揚州遊玩,順便出點題目,這些外人哪裏想得到。
孟學士作為京城翰林院很有聲望的一位聖家傳人,當然也就被幾位老友一同邀請,隻是,作為本次監察,他不願出題。
正是由於這個身份,他又正好可以監督全程,待在出題現場反而正是規則使然。
幾天下來,其實題目已經出的差不多了,三天後,距離開考一旬時間,試卷將正式封閉,鎖在學政衙門的保密之處。
孟學士這幾天也算忙完,正好迴來看看家裏,就碰到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