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眾人議事結束,鄭禦史看準時機,不等“散朝”二字從內侍官嘴裏發出來,與端木剪對視一眼,便上奏:“啟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準奏!”永嘉帝應聲。
“陛下!十六皇子性情惡毒,毒打同胞兄弟,致使十九皇子命在旦夕,其心可誅,其人品行惡劣。皇家乃世人表率,身為皇子當是世人楷模。然普通百姓都知道的兄友弟恭的事,十六皇子身為皇兄,確無故毒打幼弟,致使十九皇子渾身無一處好皮。
十三皇子、十五皇子、十七皇子、十八皇子竟然在圍觀,事發之時竟無一人上前勸阻,如此行徑,比之十六皇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天家皇子,出生便享受著百姓的供奉,錦衣玉食。若是將來能去封地造福一方百姓,本也無可厚非。千不該萬不該把心思用在殘害手足之上。
陛下日理萬機,國事繁忙,少於對皇子們的教養臣等明白,但各位皇子的母親和教養嬤嬤難逃幹係,連著各位皇子的夫子也該重罰。教出此等皇子們,別說造福百姓,連最基本的護佑手足都做不到。
臣請陛下對眾位皇子重罰,還十九皇子一個公道!都是陛下的兒子,難道其他皇子有替陛下做主,虐待十九皇子的權利?”鄭禦史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有些質問永嘉帝的語氣。
鄭禦史所奏之事,眾人大為意外,十九皇子被虐待已經是常事,誰會為了一個失寵的皇子去觸黴頭。
永嘉帝昨日也收到了聖女殿的傳話,他當時也深感意外,沒想到他問的問題,聖女這麽快就有了答案。隻是他皇子眾多,隻知道有十九這麽個皇子,平時並未關注,一時之間他竟想不起來長得什麽模樣。本想今日早朝過後,到後宮去問問,沒想到鄭禦史直接把事情捅到朝上來。
皇家無小事,皇子們殘害手足,說到底還是他這個做父皇的丟臉,沒麵子,臉色凝重。
未等永嘉帝開口,十六皇子的舅舅向鄭禦史發難:“鄭禦史,你是吃飽了撐的,還是閑的發慌?陛下的家事你一個臣子僭越了!幾個皇子年紀相當,偶爾有些打鬧實數正常,試問哪家的孩子們不會發生一些小摩擦?”
“就是,鄭禦史僭越了!”
“皇子們之間的小打小鬧,我等兒女多的人家都會習以為常!”
“鄭禦史以臣子之身要陛下重罰皇子,此乃僭越,臣請陛下罷免他禦史之職。”
十三皇子、十五皇子、十七皇子的外祖家都紛紛出來發難鄭禦史。
其他皇子沒有表態,三皇子笑著做和事老:“父皇,兒臣覺得鄭禦史也是中正剛直之人,隻是想法陳腐,父皇酌情處理就好。至於各位皇弟外家的提議,雖說是氣話,可也在情理之中,還請父皇勿要責怪。”
“還是三皇子說的在理,顧全大局。”三皇子一派的人開始屢杆爬,捧著他們的主子。
其他官員都在觀望,並無人出聲。永嘉帝並未在意,也覺得三皇子說的在理:“三皇兒說的在理,朕不會在意,幾個皇子間的打鬧,鄭禦史不要過於誇大其詞,朕亦會對其他皇子多加管教,不會再有此事發生。
鄭禦史說得對,皇子出生便錦衣玉食,合該勤勉上進,將來去了封地,造福一方百姓。朕知鄭禦史耿直,不會在意。諸位也不要在意,此事就此揭過吧!”
永嘉帝大有退朝之意,然鄭禦史早有準備,從衣袖中拿出畫作,表情沉重的出聲:“臣知道陛下不會相信臣的話,請陛下看過此畫再做決定不遲,看看您的十九皇子被虐打的體無完膚,是不是真的無動於衷?還是說此事本就是陛下默許的,隻因十九皇子沒有母族支持,可以隨意虐打,比那奴隸都不如?既然如此,上天有好生之德,賦予他生命,不如陛下聽從聖女的建議,把十九皇子貶為庶人,入千童書院,與那裏的孤兒一起生活,也比在皇宮裏被自己的親哥哥虐打致死的好。”
鄭禦史說完,雙手奉上,內侍官上前取來,展開,請永嘉帝禦覽。畫卷展開,一名孩童奄奄一息的躺在床榻上。渾身上下衣衫破爛,瘦弱的臉上都是鮮血。
隨著畫卷的展開,當剪刀剪開破碎的衣衫後,鞭傷入骨,鮮血淋漓,體無完膚。任誰看了,都是一聲歎息,實在可憐。
鄭禦史又從衣袖中拿出一幅畫,請旁邊的禦史一同展開,讓殿上的人都能看到。
眾人看過,一片嘩然:“這,真的是十九皇子?十六皇子下手也太狠了,我看這個樣子,怕是會不大好。”
“十九皇子畢竟一個孩童,怎能下這麽重的手,這可不是普通的兄弟間的小打小鬧,這是要了十九皇子的命啊?”
“皇家的事真是難說啊,本官也會偏心家中老幺,但不會讓他去欺負誰。都是自己的骨肉,傷了誰,都心疼啊!”
“誰說不是呢?怪不得鄭禦史要上奏,誰看了都受不了!哎!沒有母族的支持,皇子還不如一介貧民。”
“都別說了,我看陛下也沒拿十九皇子當迴事,說不定真如鄭禦史所說,就是陛下默許的。咱們還是看看得了,少管皇家事。”
“說的對!又不是咱們家孩子,陛下都不心疼,咱們在這可憐個什麽勁?”
“陛下皇子多,多一個少一個也影響不了大局。咱們看看情況再說吧!”
“就是,這裏邊水太深,沒看到其他幾位皇子的母家嗎?哪個咱們都得罪不起。十九皇子固然可憐,可是得罪其他皇子母族,我們隻會比十九皇子更可憐。”
“說得對,看看吧,這都是命,誰讓他沒有一個強大的母族呢?”
“你這麽說,我們好像都忘記了,十九皇子的母族以前也是世家大族,隻是犯了事被陛下抄家流放了。”
“可別說這事,這是陛下的忌諱,也是朝中的忌諱。”
“可憐啊!希望十九皇子能挺過這一關。”
“哎!實在可憐!都是皇子,這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皇子與皇子不一樣,陛下都不管,我們操的什麽心啊?”
“我們都別瞎操心了,看看陛下怎麽說吧,畢竟這是陛下的皇子。”
“哎!可憐啊!”
“是呀!可憐啊!”
眾人的反應,永嘉帝看在眼裏,當他看到觸目驚心的畫作,也是憤怒。他一直以為,都是小孩子間的玩鬧,即便十九被欺負了,其他皇子礙於手足也不會太過分。沒想到,在自己的皇宮裏,他的皇子們,竟然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
端木剪察言觀色,看火候差不多啦,上前詢問:“鄭禦史,這畫作何人所為?你是怎麽得到的?畫中情景可做真實?”
“端木大夫,本官身為禦史,豈會不以身作則?這畫中人乃十九皇子,本官親眼所見,真實的不能太真實。”鄭禦史斬釘截鐵的迴答。
“鄭禦史,非老夫不信,隻是此事太過意外,聞所未聞。畫中的情景太過血腥,任誰看了都會受不了。就算街上的乞兒,也不會無端受到此等毒手。鄭禦史可否說的詳細一些,我想陛下也有此想。”端木剪說完,轉身看向永嘉帝。
永嘉帝迴應:“端木大夫說的對,朕也甚是好奇,這畫作出自何人之手?若畫中之事屬實,鄭禦史所奏,朕必定對兇手嚴懲不貸。”
鄭禦史向著永嘉帝行禮:“陛下,昨日臣聽聞聖女從宮中接走了十九皇子,更是出言斥責諸位皇子,一時氣憤,認為聖女僭越了,便想去聖女殿找聖女理論,並讓她把十九皇子送迴宮中。
哪曾想,臣到了聖女殿,就見到畫中情形,詢問下,才得知,畫中孩童正是十九皇子。臣立時想進宮稟報,被聖女攔住。聖女一邊吩咐人給十九皇子清理傷口,一邊與臣打聽十九皇子往日情況,當聖女了解到十九皇子被虐打是常事,便請頊家大公子與三公子把當時的情景畫下來,作為證據。用聖女的話來說,一次把這件事解決,才能保住十九皇子性命。
還是聖女考慮周全,陛下果然不信臣說的,這幅畫就是憑據,聖女殿的人和祭祀府大公子,三公子也是證人。
臣,請陛下為十九皇子做主,還十九皇子一個公道!”
晏坤與榮國公一直沒出聲,看熱鬧,這會看時候差不多了,兩個老狐狸相視一笑,晏坤上前行禮:“陛下,臣可作證,鄭禦史所言屬實。聖女昨晚歸家,與臣及家人說了十九皇子的事,臣與聖女一樣,覺得十九皇子一介孩童,遭到如此待遇,甚是可憐。
十六皇子怒罵十九皇子下賤,更是揚言,就算他打死十九皇子,陛下也不會在乎,此事當值的禦林衛皆可作證。聖女怕十六皇子釀成大禍,真的負氣下了狠手,才把十九皇子帶出宮外,接到聖女殿醫治。
然聖女言:陛下必會給十九皇子一個公道,他也是陛下的皇子,這世上,除了陛下,無人能定十九皇子皇子的生死。”
榮國公也上前啟奏:“陛下,老臣相信鄭禦史所言,相信聖女的人品。她不是不知進退的婦人,相反,她是我榮國公府的表姑娘,祭祀府的嫡姑娘,聖女殿的主人。自小學的便是濟世救人之道,當家主母之則。
若不是救人心切,斷不會不顧宮規,帶走十九皇子醫治。請陛下明察!”
“逆子!十九是朕的皇子,沒有朕的旨意,竟敢虐打朕的皇子,眼裏還有我這個父皇了嗎?晏伯爺,十九眼下如何了?”到了此時,永嘉帝不得不信,他的兒子們在他眼皮子底下虐待他的另一個兒子。
“迴陛下,十九皇子還在昏迷,何時醒來,聖女尚不知。”晏坤恭敬的迴答。
聽到自己的兒子命在旦夕,身為父親,總歸是難受的,永嘉帝麵露怒意:“傳朕旨意:十六皇子身為兄長,不思愛護幼弟,勤勉上進,無顧虐打幼弟,致使十九皇子命在旦夕,從今日起,褫奪他皇子身份,降為宗室子,即刻出宮,去往宗廟反省,替百姓祈福三年方可歸宗室。
其母褫奪封號,入皇家道場修行,無詔不得出入。
十三皇子、十五皇子、十七皇子、十八皇子,身為兄長,圍觀而不製止,眼看幼弟被虐打,毫無人性,書都讀到狗肚裏了!去往宗廟反省百日,為十九祈福。
其生母教子無方,褫奪封號,降為宮人,無詔不得見皇子。
皇子夫子,未盡到師長之責,罷去官職,徙三千裏。其餘人等,按律處置。
聖女救治十九皇子有功,賜黃金百兩,千年靈芝一枚,千年人參一枚,東海珍珠十斛,珊瑚屏風一座,藥田百畝,皇莊一座。
鄭禦史耿直中正,賜黃金百兩,特封三品中正伯。
十九皇子生母餘氏,晉封虞妃,重迴瓊華宮。十九皇子尚未痊愈前,留在聖女殿休養,由聖女全權負責,無關人等,無詔不得探望。
禮部擇日,十九皇子上皇家玉牒,名為承,傳承的“承”!
欽此!”
“陛下聖明!”眾人跪拜行禮!
“退朝!”
眾人魚貫般出了大殿,有人歡喜有人憂。永嘉帝連下數道聖旨,從此後,朝堂的風向不一樣啦!有人敏銳的嗅到機會,有人嗅到危險。比如端木剪,比如三皇子。
有些古交好友到榮國公與晏坤身邊恭喜:“恭喜兩位,聖女救治十九皇子有功,陛下賞賜頗豐,足見對十九皇子和聖女的重視。”
“諸位,這是陛下對十九皇子的重視,聖女醫者仁心,就是街邊乞兒,遇到了,她也會施救,萬不可如此說,被有心人聽去,斷章取義,聖女可就說不清了!”
“還是伯爺爽快,老夫也是這個意思!諸位,我們還是去恭喜鄭禦史鄭伯爺吧!”榮國公笑著轉移話題。
十六皇子和其他被罰的皇子母族都是一臉灰敗,惡狠狠的瞪著鄭禦史和晏坤。
三皇子也意味深長的看向對方,他感覺,自從祭祀府這位嫡姑娘變成聖女後,很多事情都失控了。
“準奏!”永嘉帝應聲。
“陛下!十六皇子性情惡毒,毒打同胞兄弟,致使十九皇子命在旦夕,其心可誅,其人品行惡劣。皇家乃世人表率,身為皇子當是世人楷模。然普通百姓都知道的兄友弟恭的事,十六皇子身為皇兄,確無故毒打幼弟,致使十九皇子渾身無一處好皮。
十三皇子、十五皇子、十七皇子、十八皇子竟然在圍觀,事發之時竟無一人上前勸阻,如此行徑,比之十六皇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天家皇子,出生便享受著百姓的供奉,錦衣玉食。若是將來能去封地造福一方百姓,本也無可厚非。千不該萬不該把心思用在殘害手足之上。
陛下日理萬機,國事繁忙,少於對皇子們的教養臣等明白,但各位皇子的母親和教養嬤嬤難逃幹係,連著各位皇子的夫子也該重罰。教出此等皇子們,別說造福百姓,連最基本的護佑手足都做不到。
臣請陛下對眾位皇子重罰,還十九皇子一個公道!都是陛下的兒子,難道其他皇子有替陛下做主,虐待十九皇子的權利?”鄭禦史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有些質問永嘉帝的語氣。
鄭禦史所奏之事,眾人大為意外,十九皇子被虐待已經是常事,誰會為了一個失寵的皇子去觸黴頭。
永嘉帝昨日也收到了聖女殿的傳話,他當時也深感意外,沒想到他問的問題,聖女這麽快就有了答案。隻是他皇子眾多,隻知道有十九這麽個皇子,平時並未關注,一時之間他竟想不起來長得什麽模樣。本想今日早朝過後,到後宮去問問,沒想到鄭禦史直接把事情捅到朝上來。
皇家無小事,皇子們殘害手足,說到底還是他這個做父皇的丟臉,沒麵子,臉色凝重。
未等永嘉帝開口,十六皇子的舅舅向鄭禦史發難:“鄭禦史,你是吃飽了撐的,還是閑的發慌?陛下的家事你一個臣子僭越了!幾個皇子年紀相當,偶爾有些打鬧實數正常,試問哪家的孩子們不會發生一些小摩擦?”
“就是,鄭禦史僭越了!”
“皇子們之間的小打小鬧,我等兒女多的人家都會習以為常!”
“鄭禦史以臣子之身要陛下重罰皇子,此乃僭越,臣請陛下罷免他禦史之職。”
十三皇子、十五皇子、十七皇子的外祖家都紛紛出來發難鄭禦史。
其他皇子沒有表態,三皇子笑著做和事老:“父皇,兒臣覺得鄭禦史也是中正剛直之人,隻是想法陳腐,父皇酌情處理就好。至於各位皇弟外家的提議,雖說是氣話,可也在情理之中,還請父皇勿要責怪。”
“還是三皇子說的在理,顧全大局。”三皇子一派的人開始屢杆爬,捧著他們的主子。
其他官員都在觀望,並無人出聲。永嘉帝並未在意,也覺得三皇子說的在理:“三皇兒說的在理,朕不會在意,幾個皇子間的打鬧,鄭禦史不要過於誇大其詞,朕亦會對其他皇子多加管教,不會再有此事發生。
鄭禦史說得對,皇子出生便錦衣玉食,合該勤勉上進,將來去了封地,造福一方百姓。朕知鄭禦史耿直,不會在意。諸位也不要在意,此事就此揭過吧!”
永嘉帝大有退朝之意,然鄭禦史早有準備,從衣袖中拿出畫作,表情沉重的出聲:“臣知道陛下不會相信臣的話,請陛下看過此畫再做決定不遲,看看您的十九皇子被虐打的體無完膚,是不是真的無動於衷?還是說此事本就是陛下默許的,隻因十九皇子沒有母族支持,可以隨意虐打,比那奴隸都不如?既然如此,上天有好生之德,賦予他生命,不如陛下聽從聖女的建議,把十九皇子貶為庶人,入千童書院,與那裏的孤兒一起生活,也比在皇宮裏被自己的親哥哥虐打致死的好。”
鄭禦史說完,雙手奉上,內侍官上前取來,展開,請永嘉帝禦覽。畫卷展開,一名孩童奄奄一息的躺在床榻上。渾身上下衣衫破爛,瘦弱的臉上都是鮮血。
隨著畫卷的展開,當剪刀剪開破碎的衣衫後,鞭傷入骨,鮮血淋漓,體無完膚。任誰看了,都是一聲歎息,實在可憐。
鄭禦史又從衣袖中拿出一幅畫,請旁邊的禦史一同展開,讓殿上的人都能看到。
眾人看過,一片嘩然:“這,真的是十九皇子?十六皇子下手也太狠了,我看這個樣子,怕是會不大好。”
“十九皇子畢竟一個孩童,怎能下這麽重的手,這可不是普通的兄弟間的小打小鬧,這是要了十九皇子的命啊?”
“皇家的事真是難說啊,本官也會偏心家中老幺,但不會讓他去欺負誰。都是自己的骨肉,傷了誰,都心疼啊!”
“誰說不是呢?怪不得鄭禦史要上奏,誰看了都受不了!哎!沒有母族的支持,皇子還不如一介貧民。”
“都別說了,我看陛下也沒拿十九皇子當迴事,說不定真如鄭禦史所說,就是陛下默許的。咱們還是看看得了,少管皇家事。”
“說的對!又不是咱們家孩子,陛下都不心疼,咱們在這可憐個什麽勁?”
“陛下皇子多,多一個少一個也影響不了大局。咱們看看情況再說吧!”
“就是,這裏邊水太深,沒看到其他幾位皇子的母家嗎?哪個咱們都得罪不起。十九皇子固然可憐,可是得罪其他皇子母族,我們隻會比十九皇子更可憐。”
“說得對,看看吧,這都是命,誰讓他沒有一個強大的母族呢?”
“你這麽說,我們好像都忘記了,十九皇子的母族以前也是世家大族,隻是犯了事被陛下抄家流放了。”
“可別說這事,這是陛下的忌諱,也是朝中的忌諱。”
“可憐啊!希望十九皇子能挺過這一關。”
“哎!實在可憐!都是皇子,這待遇簡直天差地別。”
“皇子與皇子不一樣,陛下都不管,我們操的什麽心啊?”
“我們都別瞎操心了,看看陛下怎麽說吧,畢竟這是陛下的皇子。”
“哎!可憐啊!”
“是呀!可憐啊!”
眾人的反應,永嘉帝看在眼裏,當他看到觸目驚心的畫作,也是憤怒。他一直以為,都是小孩子間的玩鬧,即便十九被欺負了,其他皇子礙於手足也不會太過分。沒想到,在自己的皇宮裏,他的皇子們,竟然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
端木剪察言觀色,看火候差不多啦,上前詢問:“鄭禦史,這畫作何人所為?你是怎麽得到的?畫中情景可做真實?”
“端木大夫,本官身為禦史,豈會不以身作則?這畫中人乃十九皇子,本官親眼所見,真實的不能太真實。”鄭禦史斬釘截鐵的迴答。
“鄭禦史,非老夫不信,隻是此事太過意外,聞所未聞。畫中的情景太過血腥,任誰看了都會受不了。就算街上的乞兒,也不會無端受到此等毒手。鄭禦史可否說的詳細一些,我想陛下也有此想。”端木剪說完,轉身看向永嘉帝。
永嘉帝迴應:“端木大夫說的對,朕也甚是好奇,這畫作出自何人之手?若畫中之事屬實,鄭禦史所奏,朕必定對兇手嚴懲不貸。”
鄭禦史向著永嘉帝行禮:“陛下,昨日臣聽聞聖女從宮中接走了十九皇子,更是出言斥責諸位皇子,一時氣憤,認為聖女僭越了,便想去聖女殿找聖女理論,並讓她把十九皇子送迴宮中。
哪曾想,臣到了聖女殿,就見到畫中情形,詢問下,才得知,畫中孩童正是十九皇子。臣立時想進宮稟報,被聖女攔住。聖女一邊吩咐人給十九皇子清理傷口,一邊與臣打聽十九皇子往日情況,當聖女了解到十九皇子被虐打是常事,便請頊家大公子與三公子把當時的情景畫下來,作為證據。用聖女的話來說,一次把這件事解決,才能保住十九皇子性命。
還是聖女考慮周全,陛下果然不信臣說的,這幅畫就是憑據,聖女殿的人和祭祀府大公子,三公子也是證人。
臣,請陛下為十九皇子做主,還十九皇子一個公道!”
晏坤與榮國公一直沒出聲,看熱鬧,這會看時候差不多了,兩個老狐狸相視一笑,晏坤上前行禮:“陛下,臣可作證,鄭禦史所言屬實。聖女昨晚歸家,與臣及家人說了十九皇子的事,臣與聖女一樣,覺得十九皇子一介孩童,遭到如此待遇,甚是可憐。
十六皇子怒罵十九皇子下賤,更是揚言,就算他打死十九皇子,陛下也不會在乎,此事當值的禦林衛皆可作證。聖女怕十六皇子釀成大禍,真的負氣下了狠手,才把十九皇子帶出宮外,接到聖女殿醫治。
然聖女言:陛下必會給十九皇子一個公道,他也是陛下的皇子,這世上,除了陛下,無人能定十九皇子皇子的生死。”
榮國公也上前啟奏:“陛下,老臣相信鄭禦史所言,相信聖女的人品。她不是不知進退的婦人,相反,她是我榮國公府的表姑娘,祭祀府的嫡姑娘,聖女殿的主人。自小學的便是濟世救人之道,當家主母之則。
若不是救人心切,斷不會不顧宮規,帶走十九皇子醫治。請陛下明察!”
“逆子!十九是朕的皇子,沒有朕的旨意,竟敢虐打朕的皇子,眼裏還有我這個父皇了嗎?晏伯爺,十九眼下如何了?”到了此時,永嘉帝不得不信,他的兒子們在他眼皮子底下虐待他的另一個兒子。
“迴陛下,十九皇子還在昏迷,何時醒來,聖女尚不知。”晏坤恭敬的迴答。
聽到自己的兒子命在旦夕,身為父親,總歸是難受的,永嘉帝麵露怒意:“傳朕旨意:十六皇子身為兄長,不思愛護幼弟,勤勉上進,無顧虐打幼弟,致使十九皇子命在旦夕,從今日起,褫奪他皇子身份,降為宗室子,即刻出宮,去往宗廟反省,替百姓祈福三年方可歸宗室。
其母褫奪封號,入皇家道場修行,無詔不得出入。
十三皇子、十五皇子、十七皇子、十八皇子,身為兄長,圍觀而不製止,眼看幼弟被虐打,毫無人性,書都讀到狗肚裏了!去往宗廟反省百日,為十九祈福。
其生母教子無方,褫奪封號,降為宮人,無詔不得見皇子。
皇子夫子,未盡到師長之責,罷去官職,徙三千裏。其餘人等,按律處置。
聖女救治十九皇子有功,賜黃金百兩,千年靈芝一枚,千年人參一枚,東海珍珠十斛,珊瑚屏風一座,藥田百畝,皇莊一座。
鄭禦史耿直中正,賜黃金百兩,特封三品中正伯。
十九皇子生母餘氏,晉封虞妃,重迴瓊華宮。十九皇子尚未痊愈前,留在聖女殿休養,由聖女全權負責,無關人等,無詔不得探望。
禮部擇日,十九皇子上皇家玉牒,名為承,傳承的“承”!
欽此!”
“陛下聖明!”眾人跪拜行禮!
“退朝!”
眾人魚貫般出了大殿,有人歡喜有人憂。永嘉帝連下數道聖旨,從此後,朝堂的風向不一樣啦!有人敏銳的嗅到機會,有人嗅到危險。比如端木剪,比如三皇子。
有些古交好友到榮國公與晏坤身邊恭喜:“恭喜兩位,聖女救治十九皇子有功,陛下賞賜頗豐,足見對十九皇子和聖女的重視。”
“諸位,這是陛下對十九皇子的重視,聖女醫者仁心,就是街邊乞兒,遇到了,她也會施救,萬不可如此說,被有心人聽去,斷章取義,聖女可就說不清了!”
“還是伯爺爽快,老夫也是這個意思!諸位,我們還是去恭喜鄭禦史鄭伯爺吧!”榮國公笑著轉移話題。
十六皇子和其他被罰的皇子母族都是一臉灰敗,惡狠狠的瞪著鄭禦史和晏坤。
三皇子也意味深長的看向對方,他感覺,自從祭祀府這位嫡姑娘變成聖女後,很多事情都失控了。